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高热惊厥与缺铁性贫血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 选择因高热惊厥住院的患儿29例,未治疗前采血检测血红细胞记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并与同期住院发热而无惊厥的26例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患儿对照,将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惊厥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44.82%,对照组为26.92%,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清铁与小儿热性惊厥密切相关,缺铁可能是导致热性惊厥的原因之一。治疗热性惊厥的同时要积极治疗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 相似文献
3.
经观察发现缺铁性贫血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与高热惊厥间存在一定联系,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我们1998年1~12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332例,年龄4个月至9岁,平均29岁。男156例,女176例。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82℃~403℃,平均386℃。其中20例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1.2 方法:采用F800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测定。血清铁用比色法测定,血清铁蛋白含量采用放免法。2 结果符合缺铁性贫血126例,占所有病例38%,其中轻度贫血121…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收治因急性上呼吸感染留观患儿1280例,年龄3个月~6岁,男620例,女660例。均有发热,体温38~40.6℃(腋温),其中42例符合热惊厥的判断标准,男26例,女16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检测8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并以同期住院的75例呼吸道、肠道感染而无惊厥患儿为对照组,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热件惊厥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62.13%,对照组为43.26%,血红蛋白、血清铁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复杂型热性惊厥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占86%,与单纯型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铁与小儿热性惊厥密切相关,缺铁性贫血可能是引起热性惊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
2006—2008年收治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995例,男483例,女512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2.6岁。均有发热,体温(腋温)38.2—40.2℃,平均38.8℃。其中60例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男32例,女28例。临床资料收集办法:对所有病例仔细询问病史,包括母亲年龄、分娩类型、出生时体重、喂养史等;同时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格捡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与感染性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以患感染性疾病收治患者1149例,年龄0.5~14岁儿童的血液学资料及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性疾病患儿同时患有缺铁性贫血40.00%,二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男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明显相关;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意义;感染性疾病儿童应重视对缺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目的 研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儿童,依据胃镜及Hp检测结果将这些患儿分为Hp阳性慢性胃炎组(n=40)、Hp阳性胃镜下无损害组(n=40)和Hp阴性慢性胃炎组(n=40)三组,对三组患儿的缺铁性贫血指标、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阳性慢性胃炎组、Hp阳性胃镜下无损害组患儿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水平[(113.3±11.4)g/L、(77.5±6.5)fl、(12.3±11.5)μmol/L、(16.5±8.2)μg/L和(116.3±13.2)g/L、(76.6±6.5)fl、(12.5±6.5)μmol/L、(20.3±12.5)μg/L]均显著低于Hp阴性慢性胃炎组[(133.5±7.5)g/L、(87.2±6.3)fl、(19.5±5.3)μmol/L、(35.2±11.5)μg/L](P<0.05),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67.5±18.2)mmol/L、(73.5±18.2)mmol/L]均显著高于Hp阴性慢性胃炎组[(54.2±15.2)mmol/L],缺铁性贫血发生率[42.5%(17/40)、47.5%(19/40)]均显著高于Hp阴性慢性胃炎组[10.0%(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p阳性慢性胃炎组、Hp阳性胃镜下无损害组患儿的Hb、MCV、SI、TIBC、SF水平、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密切相关,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S)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5例F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围产期情况。结果复发37例(44%),复发的相关因素有首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9℃,首发24h内惊厥≥2次,持续时间>10min,有热惊厥和癫痫家庭史及首发为复杂型者易于复发。结论首发FS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首发24h反复发作>2次、首发为复杂型、有热惊及癫痫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以及补铁治疗在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筛查出6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营养治疗和外用氟康唑粉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右旋糖苷铁分散片,30d后比较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率为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念珠菌病治疗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可能是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的一个重要诱因,而补铁治疗可增加患儿机体抵抗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hyori,Hp)感染与青少年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关系。方法:选择伴慢性胃炎的IDA患者82例(观察组)和慢性胃炎无贫血患者60例(对照组),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内镜下组织病理检查;观察组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给予硫酸亚铁和抗Hp治疗,B组给予硫酸亚铁和安慰剂治疗,C组给予抗H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网织红细胞(Re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82例中70例Hp阳性,对照组60例中43例Hp阳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中A、C组与B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改变及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青少年IDA有一定相关性,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FC)的发病影响因素,探讨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高热惊厥患儿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急救成功,未出现癫痫及窒息症状,原发病经治疗3 d~10 d均痊愈出院。患儿体温、惊厥发作持续时间、频率、类型、家族病史、复发情况与FC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影响因素复杂,对FC患儿要密切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对症护理,还要对家长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缺铁性贫血 (IDA)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 ,它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也可以是其它疾病的一个症状。对IDA的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 ,但临床上对其病因和持续正规治疗往往不够重视 ,这会导致原发病误诊 ,贫血症状复发。我科自 1985年~2 0 0 1年收治IDA6 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6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2 9例 ,女 37例 ,年龄 17~ 79岁 ,平均 46 2岁。起病时间半个月~ 6个月 ,平均 2个月。轻度贫血 (Hb≥ 90 g/L) 6例 ,中度贫血 (Hb6 0g~ 89g/L)30例 ,重度贫血 (Hb30g~ 5 9g/L) 2 9例 ,极重度贫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