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雪峰  陈晴 《光明中医》2011,26(3):600-601
目的 通过对鸡内金功效及应用的理论探讨,指导消渴的临床用药,以提高中药治疗消渴疗效.方法 通过对历代文献研究分析和自我临床实践总结.结论 认为鸡内金能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祛瘀化浊,不但能改善消渴的临床症状,对消渴的并发症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口渴是临床常见症状,这一症状对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历代中医都十分重视对于口渴的辨证,如口干微渴为外感温热病初期,伤津较轻;大渴喜冷饮为里热炽盛,津液大伤;渴喜热饮、饮量不多为痰饮内停或阳虚水津不布;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为内有瘀血等;而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消渴病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1 以中医理论指导用药 1.1 三消论治 将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小便混浊如膏为下消".  相似文献   

4.
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中西医学汇通的典范,蕴含着丰富的消渴治疗思想。书中明确了消渴的西医病名(糖尿病)和病位(胰脏),阐发消渴的病机,强调"大气下陷"在发病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治疗上循前人分三消论治,但师古而不囿,创制了滋膵饮和玉液汤,并处处体现着因人制宜、灵活变通的治疗理念,对消渴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易京红  庞博 《北京中医药》2006,25(11):663-665
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代真定(今河北保定)人,是著名金元四大家之一.一生以活人为已命,因创建脾胃内伤学说,被后世尊为"补土派"宗师.<兰室秘藏>一书,与其<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共为鼎足而三的著作,系其逝世后二十五年由弟子罗天益整理而成.书名<兰室秘藏>,是取<黄帝内经·素问>"藏诸灵兰之室"之义.<兰室秘藏·卷上·消渴门>[1]对消渴的论治独具特色.笔者就此试加评析,谬误之处,望专家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6.
口渴是外感热病的常见自觉症状之一。《伤寒论》叙述渴的条文很多从不同方面讨论了渴的成因。临床上虽没把口渴单独作为一个证来辨治,但它在多种疾病中出现,往往可以反映一部分疾病的本质,故有讨论的必要。一、邪热伤津致渴六经病邪热伤津之渴,以渴喜凉饮,饮水量多,口燥鼻干为特点,多伴发热,小便黄,舌红苔黄少津,脉数等症。根据渴的程  相似文献   

7.
冯子驹 《光明中医》2007,22(4):24-25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皮肤疾病,治疗上多从"火毒"论治,以《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血脉"的理论,临床将带状疱疹分为血虚火毒型、血虚湿热型、血虚血瘀型;从血虚论治,每多取得满意疗效,特别是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张发荣教授研究消渴病多年,不拘泥于"三消"定位论治消渴,提出从"渴"角度论治消渴病之思路,认为消渴病之口渴可因阴液本少、失于输布、多脏亏损而致。阴液本少,临床可分期论治。津液输布失常,分别针对偏于气虚、气滞、水湿、痰饮、血瘀等不同原因所致口渴采用攻补兼施之法。脏腑亏虚,则从脾或从肾论治,病久则脾肾同调。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张志远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液两虚,上中下三消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对消渴的治疗提出从方药与饮食习惯两方面进行干预,药物治疗要从气、液两虚方面入手,重点补气益肾滋阴,自拟经验方益寿丸、六两汤、减肥方;饮食习惯上提出了多种降糖谷物与适合消渴患者的蔬果;同时对民间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相关中医病名考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古代文献,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糖尿病相关中医病名进行了系统辨析。认为消渴病相当于临床期糖尿痛,脾瘅相当于糖尿病前期,消瘅相当于糖尿病并发症期。同时对消证、渴证、渴利、三消、消中、肾消、鬲消、肺消、食亦等相关病名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1.
<正> 糖尿病,古已有之,将其归属消渴论治。消渴者,阴虚火旺也。糖尿病虽有阴虚火旺之见证,然其总的病机岂能以阴虚火旺囊括乎?余细察病机,验之临床,确认不可。现将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等三大症状产生的机理,逐一分述于后,公诸同道,相与研讨,以求对本病的病机有一个新的、正确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多饮,大凡口渴有虚实之别,饮水有多少之分。因实热致渴者,必大渴引饮;因虚热致  相似文献   

12.
消渴治疗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两方面对消渴病治疗的源流进行考证,系统的总结归纳前贤对消渴治疗相关认识及学术观点,对消渴的辨证论治进行具体深入剖析,以期方便的检索及指导科研与临床。  相似文献   

13.
脾为土脏,胃为水海,水赖土存,土赖水润,方能滋阴不息,万物茂生,故本病从脾胃论治是治本大法,前人虽从肺、脾、肾三消分治,但从脾治也列治消之例,如张隐庵云“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故以凉润治渴之皆知,而以健脾燥药治渴者不多,还有人口渴不止,服凉润药不效但用四君子汤加健脾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其特点,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临床上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疲乏等为其特征。中医临证多以上、中、下三消分证论治,也又以阴阳气血分证论治的。笔者通过借鉴前人有关论述并结合临床实践,重点阐述其发病与脾的关系,对糖尿病从脾论治作一浅析,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作者据临床观察分析认为:论治阳痿多侧重肝肾、早泄犹重心肾,均可于不同证型之中酌加滋养心脑之品,以冀增强临床疗效,并阐述了因于心脑所致阳痿之四种常见证型的论治等。  相似文献   

16.
杨鉴冰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用药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早衰为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但目前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杨鉴冰教授认为其发病多为肾虚所致,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依据其发病机理从肾论治,收效甚验.  相似文献   

17.
<正>"渴"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个伴随症状。《伤寒论》中"渴"共出现50余处,有烦渴、消渴、渴不多饮等程度的差别;有化气行水、清热生津、利水养阴等不同治法;亦有以"渴"来判定津伤与否、病位所在的差异;内容繁杂,治疗迥异,但概括起来"病在气,伤在津"是诸多"渴"的基本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从五脏论治痤疮的理法方药。方法:依据中医学基础理论,查阅近现代中医论治痤疮的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从理论依据、临床表现、遣方用药3个方面探讨五脏与痤疮的相关性。结果:五脏失常均可导致痤疮的发生,临床辨证治疗不可拘泥于某一脏腑,从肝论治多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调和冲任为法,从脾论治多以健脾清热除湿、温阳散寒祛湿、补气升阳为法,从肺论治多以清肺凉血为法,从心论治多以清心泻火、养心安神为法,从肾论治多以滋阴降火或温阳散结为法。结论:从五脏论治痤疮具有独特的优势,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口渴乃临床常见症状,它在辨证论治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伤寒论》对口渴的论治颇为详细,治疗方法明晰井然,现根据有关条文内容,将其治法归纳如下。解表化饮法“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或渴,……小青龙汤主之”(40条)。“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风寒外束,水饮内停,脾胃失运,津液不能上承而发为口  相似文献   

20.
中医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最常见疾病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虚为本,又常见肝、脾、心等功能的失调.中医辨证从肾论治的最多,也有从其他四脏论治和五脏合病论治,显示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病理变化的复杂性,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选用古方、经方和经验自拟方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