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健 《黑龙江医药》2011,24(5):814-815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 100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稳定型心绞痛33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高教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2.
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实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指导意义。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5例、急性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3例)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对所有人员均进行hs-CRP检测,统计分析不同组别人员hs-CRP水平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hs-CRP水平显著性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性降低(P<0.0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实施hs-CRP检测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3.
孙枫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5):681-68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0例冠脉造影者通过测定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糖(Glu)水平,并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再分为两个亚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含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即ACS组)和慢性缺血综合征组(含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肌病,即CIS组)。结果:冠心病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ACS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IS组(P〈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并和冠心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海  严研  李南 《中国医药》2012,7(7):789-79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分别检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患者(7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72例)及健康对照组(62例)血清CatS、hs-CRP水平并对各组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浆hs-CRP、Cat S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2±4.1)mg/L比(5.0±1.0)、(1.7±1.2)mg/L,(30.6±3.5) μg/L比(23.7±2.8)、(18.2±3.8)μg/L,均P<0.05].稳定型心肌梗死组患者hs-CRP和CatS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atS、hs-CRP升高,其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Cat S、hs-CRP可能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急症,它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ACS包括UAP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预测和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40位同期来院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hs-CRP水平,回顾性分析首次检查CRP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清hs-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各亚组中血浆hs-CRP水平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亚组>UAP亚组>对照组。结论 ACS患者血中hs-CPR浓度与冠心病危险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临床试验和中国2010年发表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发表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和2007年发表的《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为依据,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3个方面来概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同时通过一项调查研究给出此类药物在我国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现况。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炎症在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CRP)、C3的增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ACS预后相关。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测CRP、C3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84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39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21例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24例;同期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检测hs—CRP和NT—proBNP并进行分析。结果ACS组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且由对照组、UAP组、NSTEMI组及STEMI组依次呈现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hs-CRP、NT—proBNP联合检测对评价ACS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SC)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2例。并选取门诊健康查体者20例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30d内随访其心血管事件发发生情况,将ASC患者以随访结果分为再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组(MACE组)和未再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组(N--MACE组)。结果:ASC组脂联素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脂联素浓度(5.95±0.55.9.35±0.6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MACE组和N—MACE组脂联素浓度,前者低于后者(5.75±0.48.6.08±0.56)mg/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可能是预测ASC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安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32-2433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ACS与Hcy的相关性.方法 将95例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4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5例)并与30名冠脉造影正常者进行对照,测定各组Hcy值.同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观察组分为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36例)以及多支病变(31例)三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S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MI组高于UA组(P<0.05);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Hcy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并且Hcy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情况呈正比,测定血清Hcy水平可能对ACS的预防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魏红  杜宇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307-307,309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变化水平,以分析IMT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SAP及ACS患者各30名,对照组30名,SAP组和ACS组统称为冠心病组(CHD组),共60例。全部测CIMT进行比较。结果 CHD组IMT显著厚于对照组;SAP组与ACS组这两组的IMT水平比较差异不大;冠脉不同病变支数组间、冠脉不同病变程度组间的IM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可作为冠心病筛查及监测冠心病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的一项有临床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IL-8、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ACS患者96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10g/d),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g/d)和对照组,每组32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Hs-CRP浓度及IL-6、IL-8、IL-10的水平变化,Hs—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II,-6、IL-8、IL-10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治疗前三组Hs—CRP、IL-6、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周、2周、3周时各组Hs—CRP、IL-6、IL-8、IL-10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治疗后Hs—CRP、IL-6、IL-8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O.05);治疗后大剂量组Hs—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ACS病人炎症反应,大剂量较小剂量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的患者90例分为ACS 组和正常对照组,入院择日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以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TGF-β1和CTGF水平.结果:ACS组的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CS组的CT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与TGF-β1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支病变组和2支病变组均低于1支病变组(均P<0.05);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与血清CTGF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支病变组和2支病变组均高于1支病变组(均P<0.05);血清TGF-β1浓度与Gensini评分间呈负相关(r=-0.096,P<0.05),血清CTGF浓度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139,P<0.05).结论:TGF-β1是ACS的保护因子,能够增加斑块稳定性和抑制斑块狭窄,CTGF与病变程度相关,能够参与冠脉狭窄形成和加重斑块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ACS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S)水平,分析其与不同临床表型、冠脉病变、GRACE评分的统计学意义,探讨CatS在ACS患者临床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纳入在本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共337例为研究对象,另取30例健康体检且DSCT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所有入组病例均检测血清CatS浓度。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CatS水平在ACS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差异,比较与ACS患者冠脉病变、Killip分级、GRACE评分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CatS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各亚组间比较,CysC浓度不同,不稳定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各组CatS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tS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Killip分级、GRACE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S与ACS患者临床危险分层密切相关,监测其水平有利于为ACS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糖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水平依次分为糖耐量正常A组、糖耐量异常B组、糖尿病C组。利用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在ACS患者中,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占总数的71.6%,约占2/3;糖代谢异常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更为严重,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在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糖代谢异常的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赵立  王士强  鲁晓  唐杨章 《安徽医药》2013,17(3):428-429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中的意义。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5月入住该院心内科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2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血液检查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所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根据病变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组间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阳性病变组的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水平,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病变组中随着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增高,其病变程度逐渐加重,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脂蛋白(a)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中变化,旨在探讨脂联素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2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分为A(冠脉狭窄程度<50%)、B(冠脉狭窄程度≥50%)两组,同时选择50例冠状动脉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的APN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并对B组中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的APN及hsCRP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3组的Gemini积分:B组>A组>对照组;APN水平:对照组>A组>B组,hsCRP水平:B组>A组>对照组;3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Gemini积分与APN水平呈负相关,Gemini积分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APN水平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APN水平随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逐渐降低,为临床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90例,按照其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35例)和三支病变组(20例),观察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并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心肌梗死(AMI)组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中hs-CRP浓度比单支病变组显著升高(P<0.01)。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及AMI组的hs-CRP水平比SA组明显升高,AMI组比UA组显著升高。结论 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密切的联系,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