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高明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2):36
乙脑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为B群虫媒病毒中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经蚊传播,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夏秋季。 乙脑临床以急性发病、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 乙脑极期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好转,重症病人仍留有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瘫痪或扭转痉挛,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 相似文献
3.
遵照毛主席“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的教导,现将我组1975年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78例的简况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诊断依据;全部病例具备以下几项进行确诊:(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症状与体征;(3)脑脊液符合病毒性感染之改变。2.年龄、性别:共统计73例。男46例,女27例。6—10岁43例占59.2%,51岁以上仅1例占1.3%,本组成人占34.0%。3.症状、体征:共统计73例。最常见的有发热、头痛、神志改变、颈强、舌红、苔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从1983年到1989年对经多种物理化学降温(酒精擦浴、冷敷、口服或注射退热药等)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高热患儿,改用安乃近加冷盐水灌肠获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于七、八、九月,一般起病3—4天进入极期。此期以持续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为主要症状。加强对极期护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预防并发症,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本院收治乙脑极期(昏迷5天以上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申雁飞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4,4(4):87-87
乙脑后遗症是乙脑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经治疗留下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口眼歪斜、失语、偏瘫、吮指流涎。我院于2000~2003年收治8例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针灸,推拿,情志饮食调节等中医护理,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6例患儿 ,男 4例 ,女 2例 ;8月龄~ 5. 5岁 ;发热 7~ 12天后就诊。腋下 T38. 8~ 4 1. 2℃ ;有 4例在市级医院做血常规、胸透等检查 ,诊为上感或肺炎。进行抗生素、抗病毒、激素、液体治疗 4天以上 ,高热时降时升 ,排除其他病变 ,属顽固性高热。治疗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以紫雪 0 . 5g加安乃近片 0 . 2 g研细末混合均匀 ,填于患儿脐中 ,以麝香壮骨膏贴紧固定 ,热退后 10小时揭下。结果 :4例患儿均在 1天内体温降至 36 . 8℃以下 ,2例 4 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 ,1例 3天后体温再度升至 38. 5℃ ,再敷 1次而愈。病例 :男 ,3岁。 1997年 5月 14…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大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对于危重型乙脑患者的护理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其抢救的疗效。本文就危重型乙脑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自1987年7月~1992年8月我科共收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2 4岁 ,农民。因头痛、发热口服安乃近 2片 ( 0 .5g/片) ,一小时后全身出现大片状荨麻疹 ,皮肤瘙痒 ,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烦躁、心慌、大汗淋漓而急诊入院。即往有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 :T3 6℃、P54次 /分 ,BP8/ 5.3kPa、双侧瞳等大孔等圆 ,对光反应灵敏 ,意识处于睹睡状、神志恍惚。四肢厥冷并轻微抽搐。急行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 ,化验检查肾功正常。诊断考虑为安乃近过量而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即给予平卧 ,头侧一边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 0mg、静脉推注 5%葡萄糖… 相似文献
13.
重型乙脑肺部并发症的救治体会薛庆贺重型乙脑往往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以肺部并发症较为常见。如痰阻、缺氧、呼吸困难,以致发展为难治性呼吸衰竭,而后者常常是患者致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救治重型乙脑的过程中,有效地救治肺部并发症极为重要,是成功抢救重型乙脑的... 相似文献
14.
东莨菪硷广泛应用在内科领域内,均取得较为满意疗效.我院传染病房于1980年8月收治两例由儿科转入的极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并发呼吸衰竭,采用大剂量东莨菪硷静注,呼吸衰竭逐渐好转,终于转危为安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病史摘要例1,魏某,女,2岁.因发热、呕吐两天,抽痉嗜睡一天,于80年8月7日收入儿科病房.入院时,体温38℃,脉搏116次/分,呼吸急促嗜睡.颈项强直,心肺(一),腹 相似文献
15.
16.
本实验用经我们杂交获得的乙脑病毒51-8McAb进行。用乙脑强毒株A_2及SA_(14)株分别皮下或腹腔感染3周龄小鼠,治疗组分别于感染后24、48和120小时用51-8McAb腹腔一次注射,对照组注同量正常腹水,观察两组动物的死亡率,并计算其保护率。结果感染后24、48和120小时治疗的保护率分别为60~100%,60~83%及20~28%。数次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证明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雅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2)
<正> 74年9月乙脑大流行时在中心卫生院设备非常简陋的条件下,经辉南县、样子哨公社,各级领导指挥下,成功的抢救了一名呼吸停止12天,心跳停止二次,昏迷52天,瘫痪105天,气管切开95天,鼻饲105天的极重型乙脑病人,经5年随访情况良好,今报导如下: 病历摘要 患者,男18岁,知识青年,74年9月15日9时入院。两天前突然高热,体温39.5℃,头痛,当晚呕吐一次,嗜睡,病情迅速恶化,次晨发现左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讲话不清,意识朦胧,遂入院。体验:体温39.5℃,血压:130/80,脉搏90次整,呼吸36次,狂躁不安,神智不清,语言障碍,瞳孔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疫苗的普遍使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有些地区尤其是在条件较差的农村每年仍有大量乙脑发生。 高热、惊厥及呼吸衰竭是乙脑急性期的严重症状,直接影响着乙脑的预后,积极处理好高热、惊厥及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对降低死亡率和防止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在处理乙脑高热的过程中,以往我们采取常规药物降温往往效果甚微,近几年我们对高热患者采取穴位封闭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治疗方法,用5ml注射器接6号针头抽取安乃近或地塞米松等(剂量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调节)经常规皮肤消毒后刺入曲池穴,待有针感后回抽无血即可将药物缓缓注入,对于昏迷的患者可根据肌肉的 相似文献
20.
乙脑的治疗,尚缺乏特异性方法.自1979~1980年我们应用环磷酰胺治各型乙脑6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于后.临床资料一、诊断依椐:本组病例均发生于每年的7~9月份,具有较典型的乙脑症状、体征,血象增高,脑脊液改变.其中58例于入院后即做体液免疫功能测定,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AI)并比较经2—(?)基乙醇(2—ME)处理前后的血清中 IgM 抗体滴度,结果 LgM 阳性38例(65.52%),LgG 阳性14例(24.14%),6例阴性。据全国统一分型标准:中性9例,重型39例,极重型16例。对照组37例,中型4例,重型28例,极重型5例。两组采取随机分组,病情基本相似.二、性别年龄:环磷酰胺组,男34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