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患者,女,65岁,因反复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20年,加重1年,1998年9月出现全身水肿伴乏力、恶心、呕吐1月,少尿。血压175/105mmHg,血红蛋白40g/L,血肌酐(SCR)1220μmol/L,血尿素氮(BUN)68mmol/L,超声波提示双肾缩小,以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入院。入院后建立股静脉临时性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后制作直接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随着病情发展,自身血管条件逐渐恶化,直接动静脉内瘘闭塞,经多次造瘘失败,于2000年10月在右前臂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与肱动脉和贵要静脉行端侧袢型吻合,成功建立移植动静脉内瘘。术后50天移植内瘘用于血液透析,至今已66个月,透析次数792次,人造血管穿刺916次。2006年4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人工血管内径0.5cm,透析血流量可达250~300ml/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动脉-大隐静脉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实施股动脉-大隐静脉人造血管内瘘的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血液透析使用股动脉-大隐静脉人造血管内瘘通路的时间为3~28个月,透析3次/周,共透析1500多例次,透析时血流量均达250~300ml/min;其中12例患者使用上述通路至今,透析情况良好。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有利于预防采用人造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提高了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7年7月21日至今成功使用了一例人造血管内瘘通路用于血液透析,通过对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观察及保护等方面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4.
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贤琴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0):795-795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 (血透 )最根本的前提 ,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我院血透中心一名患者 ,血管条件差 ,曾行内瘘手术及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内瘘手术多次。术后不久内瘘均先后闭塞 ,于 1 998年 4月改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进行维持性血透 ,至今已 4 5月 ,透析效果满意 ,现将病例、护理方法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 ,60岁 ,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透 6年 ,1 995年~ 1 998年间 ,接受动、静脉内瘘手术 2次 ,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内瘘手术 2次 ,术后 1~ 8月内瘘先后闭塞 ,于 1 998年 4月1 3日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5.
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间经新建立的长期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访12~38月,评估以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聚四氟乙烯(PTFE)移植血管和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的Kt/V值,比较三种长期血管通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9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经AVF透析的患者68例;经PTFE移植血管透析的患者12例;经颈内静脉CTC透析的患者18例。AVF患者的年龄及感染的并发症较PTFE移植血管和CTC组低(P〈0.01);AVF患者栓塞的发生率较PTFE移植血管低(P〈0.01);CTC组患者在随访期间虽未发生栓塞并发症,但3例患者血流量不足;三种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Kt/V值大都〉1.2,以AVF为最高(与CTC相比P〈0.01)。结论经AVF透析患者的年龄较轻、栓塞和感染的发生率较低;AVF应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在AVF无法建立时,PTFE移植血管和CTC仍可作为较好的长期血液透析通路,均能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6.
祁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0):2970-2970
维持性血液透析大都采用内瘘建立血管通路.当内瘘闭塞或内瘘手术不成功时,中心静脉置管是创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方法之一.自2005年1月起本中心1例患者使用单侧股静脉置双腔管透析至今,时间达2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祁华 《现代护理》2007,13(30):2970-2970
维持性血液透析大都采用内瘘建立血管通路。当内瘘闭塞或内瘘手术不成功时,中心静脉置管是创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方法之一。自2005年1月起本中心1例患者使用单侧股静脉置双腔管透析至今,时间达2年,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3岁,因患腹膜结核33年,诊断为“尿毒症”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行动静脉人工内瘘人工血管转流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5月我科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PTFE人工血管行动静脉人工内瘘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8例病人术后通畅率为100%,3个月时血栓形成1例,行手术取栓,术后血管通畅。分别于第4周~第8周开始使用人工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精心护理,加强知识宣教,预防并发症发生,正确使用动静脉内瘘,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正>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74岁,因维持血液透析13年,间断右前臂内瘘出血18h于2015年05月31日入院。13年前因尿毒症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以右前臂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16个月前患者出现右上肢疼痛,透析时疼痛加重,血管超声示动静脉内瘘血流量1500ml/min,并发现内瘘动脉穿刺点呈瘤样扩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膨体泡沫聚四氟乙烯(PTFE)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9年5月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PTFE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观察和护理,术后随访均大于2年。结果人工血管内瘘手术后即刻通畅率为100%,透析时均能满足200~300ml/min的血流量。术后随访2年中内瘘出现血栓3例,2例行Fogarty取栓术,内瘘感染1例,切除了人工血管。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加强内瘘保护知识的教育,正确地使用内瘘,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人工血管移植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永久性血管通路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保证透析的重要条件。若内瘘感染可引起全身感染 ,甚至危及生命。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我们对 7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加强内瘘护理 ,内瘘感染率降至较低水平。现将防护措施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70例内瘘患者维持血液透析 2~ 5年 ,男 42例 ,女 2 8例 ,2 2~ 6 8岁 ,平均 43岁 ,透析次数共6 32 7次 ,个人透析最多 837次 ,最少 5 7次 ,平均 91次 ,有 7例因血管闭塞行第2次内瘘吻合术。本组患者内瘘使用率达 95 %以上。1 2 方法 本组患者全部采用动静脉内瘘 ,…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大都采用内瘘建立血管通路,当内瘘闭塞或内瘘手术不成功时,中心静脉置管是创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方法之一[1].自2005-01起我中心使用单侧股静脉置双腔管透析至今,时间达2 a 1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峰 《中国血液净化》2011,10(12):641-641
患者女性,78岁,确诊为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6年,先后2次行动静脉血管内瘘手术,一直应用血管内瘘为血液透析通路,每周透析3次,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患者于2010年9月6日改为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每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沐手方对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温水沐手,观察组采取中药沐手,连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内瘘血管情况、透析时泵控血流量、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结果 两组干预4周后血流量、血管壁厚度、静脉内径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透析时泵控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沐手方可有效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改善内瘘血流情况,提升透析时泵控血流量。  相似文献   

15.
王丽 《护理研究》2004,18(9):1577-1577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是病人赖以生存的新“器官”。保护动静脉内瘘血管,维持血管通路的通畅,延长其使用寿命,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我院于2001年10月—2003年8月对34例血液透析病人采用喜疗妥外涂配合热敷局部内瘘血管,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中建立体外循环完成有效透析程序的必备条件。传统的永久性通路是指患者自身的动、静脉内瘘。当自身瘘管闭塞、血管纤细无适合再次造瘘的血管选择时,就需要用人造血管移植,建立理想的透析通路。我院1996年以来,先后为5例人造血管移植患者进行穿刺透析,近期效果满意,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用美国戈尔公司生产的聚氟四乙烯(PTFE)人造血管移植造瘘5例,男2例,女3例,年龄42~68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高位截瘫合并梗阻性肾病1例。手术方式:2例采用肽动脉-肘正中静脉U字型吻合,3例采用…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必须有一条可靠耐用的血管通路,有些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行自身血管内瘘,或多次自身血管内瘘闭塞而不得不采取另外措施建立血管通路。本科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成功地为3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行人造血管搭桥内瘘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尿毒症患者绝大多数靠动一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但对于急诊血液透析者,患者造瘘前以及少数病人由于经济原因不愿意插管者,使血液透析无法进行。因此,我中心自1997年7月至2003年12月共有344例患者接受2642次直刺挠动脉建立血液透析通路,使透析顺利进行,完成了充分透析的治疗计划。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总结经验,现将多年来直刺挠动脉穿刺成功的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朱腊荣 《全科护理》2014,(3):286-287
正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保障,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我国血液透析病人的主要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并发皮下血肿比较常见,2012年11月我科1例病人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术后形成皮下巨大血肿,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66岁,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门诊规律透析治疗4月,每周2次,2012年11月12日13:30在我科行常规血液透析,护士为其进行内瘘穿刺时,动脉穿刺失败,第2次穿刺  相似文献   

20.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HD)最常用的血管通道,被视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每次血液透析须使用16G穿刺针,且体外循环使用抗凝剂透析后穿刺点止血较困难[1],如局部反复出血肿胀,将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寻求较传统的无菌纱布块和棉球压迫更为适宜的压迫止血法,对延长患者的内瘘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血透室于2002年5月-2004年4月间,对2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采用2种方法进行3600次内瘘穿刺点压迫护理,并对2种压迫法引起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