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祛浊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脂血症是血浆中一类或几类脂质水平超过正常的病症。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降脂治疗是冠心病(CHD)一、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的黄丽娟主任是全国的名老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治疗30余年,她认为: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浊范畴。人或饮食不节,或好逸少动,或脾虚失健,均可导致膏浊壅滞不去,而凝聚浸淫血脉,是为高脂血症的病机关键。而浊邪凝聚,脉道不利、阻碍气机,导致瘀血内生,痰瘀互结,沉积血府是高脂血症发展为循环系统疾病病机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机体脂类代谢失调而致血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成分明显异常的一种疾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最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瑛 《光明中医》2009,24(7):1412-1414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调整血脂是防治AS的主要措施.通过对中医药的研究寻找出安全、可靠、有效的调脂疗法和药物非常重要.现将近年来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概括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红珍 《新中医》2012,(8):173-175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 cleros is,AS)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尽管目前的医疗现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5.
王栋先  王中琳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20,37(10):1095-1099
血浊理论的提出为辨治现代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与血浊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认为脾虚失健或脾运不及,浊邪污血是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脾,与肝、肾有关,从浊论治,兼顾脏腑,辅以援药是其特色治疗方法,可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实现"治未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表现为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调节血脂水平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举措.中医领域中高脂血症无固定命名,患者亦无主观症状,刘如秀教授根据长期临床经验认为高脂血症属于"血浊"范畴.病因析理,高脂血症患...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而形成的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值的一种病症。高脂血症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有效的药物降脂治疗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化学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影响了其临床使用[1],因此,非药物性降脂治疗诸如针灸、推拿等在临床运用中越来越得到医家的重视。尤其艾灸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而其无不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8.
张柏丽  陆一竹  范英昌 《中草药》2002,33(8):726-728
目的:探讨调肝导浊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运用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和体外培养技术以不同培养基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大鼠肝细胞,检测血清和细胞培养液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结果:调肝导浊中药可明显降低血清和细胞培养液中OX-LDL的含量并抑制OX-LDL生成。结论:调肝导浊中药通过降低、阻止OX-LDL形成而防止和延缓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AS)则是其病理基础.据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防治高脂血症是预防AS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1].笔者自2000-10~2004-02采用奇经全息疗法配合自拟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6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补肾化浊法治疗老年高血脂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脂症即脂质代谢紊乱,是指人体内的脂肪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成分含量的异常增高,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证实,高血脂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有效的中医药降脂方法对预防逐年增多的动脉硬化及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高血脂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笔者以补肾化浊法治疗老年高血脂症,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应用自拟中药降脂汤取得明显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发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健脾化痰类方治疗高脂血症痰浊证疗效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中医健脾化痰类方治疗高脂血症痰浊证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近5年(2011年1月1日—2016年7月30日)公开发表的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痰浊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文献,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3软件对文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8个,包括68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健脾化痰类方治疗高脂血症痰浊证临床有效率优于西药治疗[OR=1.9,95%CI(1.23,2.94),Z=2.89,P=0.004];对中医证候改善的疗效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OR=9.65,95%CI(5.56,16.73),Z=8.07,P0.000 01];在降低甘油三酯(TG)方面,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SMD=-0.02,95%CI(-1.47,-0.16),Z=2.45,P=0.01];而在调节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方面,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P0.05);在安全性方面,中医组与西药组相当(P0.05)。[结论]健脾化痰类方治疗高脂血症痰浊证有一定的综合疗效,健脾化痰或可作为高脂血症痰浊证的基本治疗原则广泛推广,临证加减。本次研究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仍需大量高质量的RCT研究文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痰论治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急危重症,以发病急骤,危险性大,死亡率高为主要特点,近年来我国急性心梗发病率明显上升,在采用西医溶栓、冠脉支架等治疗的同时,结合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使急性心梗的治疗更加完善。急性心梗属中医“胸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以痰浊、血瘀、寒凝、气滞为主,本病病机复杂,辨证分型难以统一,然痰浊是关键,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作者根据中医理论从痰与癌症的病因病机关系 ,癌症从痰而治的机理进行论述。认为痰邪在癌症发病过程中无时不在 ,易于其他病邪胶结 ,遂成积块 ,所以治痰必须贯穿于癌症辨证论治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吸痰方法的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痰一般是采用机械性负压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通的一种治疗手段。1适应症 1.1昏迷及麻醉后等患者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以致不能将痰液咳出者。  相似文献   

15.
痰湿体质的定位倾向及相关疾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痰湿体质作为一种常见病理体质 ,所带病理信息在体内集结部位有所差异 ,即定位倾向不同 ,因而在一定诱因作用下 ,痰湿内生的脏腑部位也有所区别 ,从而表现为与不同的疾病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从痰证与血液流变学、血脂、自由基、糖代谢、能量代谢酶、机体免疫功能、植物神经系统、粘附分子方面综述了痰证的实质 ,认为今后可从细胞膜功能与痰证的关系进一步研究 ,方法可采用分层次 ,分阶段探讨痰证特异性指标群  相似文献   

17.
论痰浊内阻与肿瘤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浊内阻是体内肿块形成的关键病机,随着肿瘤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痰证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从细胞间质及细胞黏附因子等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内环境因素对痰证理论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肿瘤细胞和细胞间质之间的津液代谢失调与痰证理论的相关性。很多学者报道临床应用痰证理论治疗肿瘤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从痰浊内阻的理论特点及治疗方法上论证痰浊内阻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8.
李今垣 《天津中医药》2009,26(6):463-465
中医学之痰涎,来源于五谷,是由于机体代谢失常产生.张景岳讲到"痰即人身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按:'化'即代谢).此痰亦即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即成痰."李时珍也曾说过"痰之为物……入于肝则流伏,蓄聚而成胁痛"及尤在泾"左胁之痛,多因留血,右胁之痛.悉是痰积",说明肝有一特异证候,即痰涎肝.痰涎肝与脂肪肝无论生理、病理、体征等极为相似,故冠以痰涎肝之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祛瘀化痰汤治疗,对照组46例予桂枝茯苓丸治疗,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药,每月服药15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4.00%,对照组总有效率32.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缩小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E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前后P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化痰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减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患者血清E2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子排痰汤在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祛痰化痰的效果。方法将86例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三子排痰汤,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片。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2~5 d的呼吸道症状综合评分变化以及晨痰、24 h痰的体积和质量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呼吸道症状综合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试验组在治疗第5天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在治疗后第3,4,5天24 h痰质量及体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2组间比较试验组第5天24 h痰质量和体积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三子排痰汤和盐酸氨溴索均有较好化痰祛痰作用,但前者在症状缓解和化痰祛痰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