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胎儿脐带绕颈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产妇的恰当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6月本院122例胎儿脐带绕颈产妇(脐带绕颈组)的妊娠结局,并与同期分娩的240例无脐带绕颈的产妇(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结果:脐带绕颈组产妇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产钳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脐带绕颈的胎儿在产程中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加强产程观察和胎心监护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并应根据产程进展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而不能以脐带绕颈作为剖宫产的单一指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彩超指导脐带绕颈分娩前干预策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脐带绕颈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不采用分娩前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超声检查对产妇脐带绕颈类型与方向进行确定,针对绕颈类型与方向,通过产妇卧姿,对其胎心与产程变化进行观察,以此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指导脐带绕颈分娩前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吴怡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514-5515
目的:探究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身高、分娩前体重、腹围、宫高、产妇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妊娠期发生的疾病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等并对两组资料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巨大儿组平均孕龄、孕周、分娩前体重、产次、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中新生儿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明显增加,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巨大儿可增加母婴并发症,可危及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和健康。应积极进行早期预防,采用恰当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阴道分娩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脐带绕颈172例阴道分娩病例(观察组)与172例无脐带绕颈阴道分娩病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正常组(P0.01),脐带绕颈使产程明显延长,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脐带绕颈产妇应在加强产时监护的情况下阴道分娩,以降低脐带绕颈产妇的剖宫产率,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李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57-3958
目的:探讨孕前孕期肥胖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孕前孕期肥胖孕妇278例作为观察组,正常孕妇27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分别观察两组孕妇的总产程时间、产程异常、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切口感染、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孕妇总产程时间、产程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率、切口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孕前孕期肥胖对产妇和新生儿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对此类孕妇应加强围产期监护,减少分娩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然娩肩法对预防产科肩部难产及新生儿产伤的价值,以指导选择分娩方案。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13~2014年经阴道分娩的5 466例产妇为观察组,等待宫缩后行自然娩肩法助产;将该院2011~2012年经阴道分娩的5 7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肩难产5例,对照组肩难产22例;新生儿产伤:观察组3例,对照组18例;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观察组(77.3±10.5)s,对照组(90.5±11.5)s;产妇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0例,对照组17例。上述各项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及入住N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待宫缩后自然娩肩法助产能够有效预防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且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曾梦艳  廖滔  唐哲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15-2117
目的:对水中镇痛分娩产妇的疼痛情况、产程、出血量、会阴裂伤、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水中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行水中镇痛且符合条件的86例产妇为观察组,宫口开3 cm让产妇入水,宫口开全离开浴池返回产床待产分娩。选择同期、相同条件要求阴道分娩的8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产程、出血量、会阴裂伤、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水中镇痛组产妇入水后疼痛级别较入水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水中镇痛组产妇疼痛级别明显降低(P<0.05);水中镇痛组活跃期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出血量、会阴裂伤、分娩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新生儿窒息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水中镇痛可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对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阴道分娩,观察组产妇实施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组分娩成功率,母婴结局、新生儿评分、分娩后出血量及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成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7%;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10.6%;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低于对照组的12.0%;分娩后出血量及血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剖宫产分娩,既可提高分娩成功率及新生儿评分,又可改善分娩后出血量及血压状况,确保母婴生命健康,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巨大儿的相关因素. 方法 将174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两组,分娩巨大儿组(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 g)28例,分娩正常体重组(新生儿出生体重2 500~3999 g)146例.同时收集19例分娩巨大儿的健康产妇(对照组).对分娩前1周内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入院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值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GDM-巨大儿组孕前BMI、孕期体重增长、糖化血红蛋白值高于GDM-正常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巨大儿组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正常儿组的GA与HbA1c呈线性正相关(r=0.3).GDM-巨大儿组GA与HbA1c呈线性正相关(r=0.7);HBA1c与新生儿BMI呈正相关(r=0.4).GDM-巨大儿组未接受治疗的比率高于GDM-正常儿组,饮食运动疗法和饮食运动疗法+胰岛素的比率低于GDM-正常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巨大儿组血糖控制满意率低于GDM-正常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响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是多重的,特别是针对孕前体型超重、孕期体重增长过多的孕妇更应加强孕期健康宣传教育及高危监测管理,控制其体重增长,预防巨大儿的发生.孕期使用积极的方式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巨大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OLAC)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分娩方式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8年9月本院建档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00例,根据入组条件和孕妇分娩意愿分组,对照组63例直接开展剖宫产手术,观察组137例选择TOLAC,并分为TOLAC成功组114例和失败组23例(转行剖宫产)。记录各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logistic多因素分析TOLAC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137例中TOLAC成功114例,成功率83.2%。TOLAC失败23例,其中18例因分娩疼痛感强烈,拒绝阴道试产,要求转行剖宫产;2例持续性枕后位;1例子宫下段压痛、宫缩过程下腹疼痛加剧;2例羊水Ⅲ度胎粪污染,预测高风险胎儿窘迫转行剖宫产。观察组产妇年龄、体质指数(BMI)、临产入院、自然分娩史、入院时宫口扩张等是影响TOLAC成功的独立因素。TOLAC成功组产褥、产后出血、产时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1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年龄30岁、BMI30kg/m~2可增加TOLAC失败风险;产妇有自然分娩史、入院时宫口扩张程度良好,临产及时入院则能够提升TOLAC成功率;TOLAC方式未加重不良妊娠结局,产科可严格把握TOLAC适应证,以保障TOLAC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的评估标准及效果.方法:选择400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待产孕妇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无脐带绕颈的健康待产孕妇40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经阴道分娩和剖官产的适应症,并结合孕妇和家属意见选择分娩方式,观察组依据评估标准选择分娩方式.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和围产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率分别为57.25%、58.50%,剖官产率分别为42.75%、41.5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胎儿羊水污染、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两组新生儿窒息、吸人性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密的监护措施下,严格掌握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的评估标准,鼓励孕妇行阴道试产,配合娴熟的助产技术,可以顺利完成经阴道分娩,对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医疗费用和剖宫产的比例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路平 《中国农村卫生》2013,(9):58-58,57
目的讨论脐带绕颈对围产儿及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进行检测,提高对脐带绕颈的重视。方法将分娩106例脐带绕颈孕妇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分娩无脐带绕颈孕妇106例为对照组,将2组中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孕妇胎儿窘迫的不同作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应加强孕期检查,早期发现脐带绕颈情况,脐带绕颈易发生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脐带绕颈后,多数胎儿未有异常表现,能够经阴道分娩。但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发生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可能性就越大,应适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3.
脐带绕颈2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 2002年 12月 ~2003年 12月间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 246例脐带绕颈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脐带绕颈组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且随着绕颈周数的增加, 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随之增加。结论: 脐带绕颈是引起难产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肖相云  李氏天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828-4829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7月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和大新县人民医院分娩产妇的资料进行统计,比较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脐带绕颈产妇的发生率为14.62%(943/6 450),943例脐带绕颈产妇中,剖宫产661例,剖宫产率为70.10%;对照组剖宫产305例,剖宫产率为32.11%,两组剖宫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 267.32,P<0.01)。脐带绕颈产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为7.11%(47/661),阴道产新生儿窒息率为6.03%(17/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结论:脐带绕颈产妇剖宫产与阴道产分娩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的唯一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与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中,随机抽取800名孕妇,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400例,阴道分娩组400例。观察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新生儿体重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优于剖宫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时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在严密监测的情况下给予产阴道分娩的机会,尽量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的盆底肌收缩肌变化及其影响相关性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产后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2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产后盆腔器官脱垂者50例为观察A组,产后尿失禁者70例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120例经产后复查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盆底肌收缩肌变化及其影响相关因素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后肌电图显示持续与快速收缩值(16.45±8.38)μv与(16.22±11.10)μv均比对照组(21.85±11.64)μv与(37.50±20.91)μv低,且观察A组持续收缩值均比观察B组与对照组低,观察B组快速收缩值均比观察A组与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腹压增高史所占比例、阴道分娩概率、新生儿体重与分娩前体质量指数均比对照组高(P0.05);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相关因素包括腹压增高史、新生儿体重、分娩前体质量指数与阴道分娩概率等。结论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对其盆底肌收缩肌产生一定变化,产妇持续与快速收缩值降低,且腹压增高史、新生儿体重、分娩前体质量指数与阴道分娩概率为导致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相关因素。临床需强化产前干预,且选择合理分娩方式,促进产妇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512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其中脐带绕颈病例81例,无脐带绕颈病例431例作对照组。结果:脐带绕颈组的阴道助产率、剖官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母亲产褥病率两组无差异,脐带绕颈的周数与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关系密切。结论:脐带绕颈是引起难产及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重视,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脐带绕颈可使脐带血管受阻 ,胎儿可因缺血、缺氧造成胎儿宫内窘迫 ,甚至死亡 ,本文对 45 0例 B超诊断脐带绕颈产妇作为观察组 ,观察胎心变化 ,加强产程观察与护理 ,及时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 ,避免了处理不当与处理不及时引起的新生儿窒息、死亡。1 临床资料1.1 对象1999年 1月~ 1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 2 86 0例产前经 B超诊断为脐带绕颈 5 78例 ,其中选择 45 0例作为研究组 ,另选 45 0例为对照组 ,两组产妇年龄、孕次及合并症上无明显差异。1.2 方法产妇入院后常规行 B超复查 ,显示脐带绕颈者 ,正规宫缩后助产士专人护理 ,进入活跃期后 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产妇的适宜分娩方式。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胎儿脐带绕颈、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150例产妇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同期胎儿脐带正常、其余条件相同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绕颈在严密监护下可采用经阴道分娩方式,不增加剖宫产的概率;加强监护及适宜的产科处理,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妇体质对母儿及分娩的影响。方法:对632例单胎、足月妊娠、无内外科合并症的孕妇自妊娠13周前开始至分娩定期测量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l),观察不同BMI组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孕前BMI≥28及分娩时BMI≥30者羊水过多发生率显著增加:分娩时BMI≥25以上特别是BMI≥30者及整个孕期体重增长≥20kg、整个孕期BMI增长在7以上者孕妇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增加。结论;孕前体重指数过重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多是妊娠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根据本资料分析孕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20kg以内、孕期体重指数增加应控制在7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