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别研究阿霉素、他莫昔芬及两者联合用药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相应机制;方法:建立裸鼠活体二次移植肿瘤的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为阿霉素用药组、他莫昔芬用药组、阿霉素他莫昔芬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用药处理裸鼠移植瘤模型3周.对照组予以注射生理盐水3周.计算各组移植瘤体积、抑瘤率及裸鼠体重情况,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Ki67蛋白的表达,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及对照组的瘤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各组裸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对照组与单独用药组及联合用药组的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及对照组的抑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的Ki67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Ki67表达最低;TUNEL法检测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32.33 ±3.68)%,明显高于阿霉素组(17.40±2.58)%、他莫昔芬(15.40±6.05)%和对照组(3.5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他莫昔芬均可抑制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两者联合应用较两药单独应用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和多烯紫衫醇单独及联合用药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相应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的移植瘤动物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依西美坦和多烯紫衫醇分别单独及联合处理裸鼠移植瘤模型3周,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3周,计算各组移植瘤体积、抑瘤率及裸鼠体重情况,肿瘤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并用TUNEL法(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依西美坦组、多烯紫衫醇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5.59%和27.41%,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则为47.09%,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检测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40.14±3.44)%,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依西美坦组(30.92±2.95)%、多烯紫衫醇组(32.65±2.72)%]和对照组(13.5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西美坦、多烯紫衫醇均可抑制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两者联合应用较两药单独应用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张伟  顾敏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0):1109-1112
目的 探讨新型抗肿瘤药物格尔德霉素(GA)联合阿霉素(ADM)治疗乳腺癌的机制。方法 通过Western blot确定GA处理后AKT及HSP70表达变化,然后体外分别以GA/阿霉素(ADM)以及联合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MTT法检测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在裸鼠模型体内检测GA联合ADM治疗后肿瘤大小变化并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GA处理MCF-7细胞后AKT明显下降,HSP70无明显改变,GA联合ADM后,MCF-7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生存率为(51.90±6.80)% (P<0.01),凋亡明显增加,凋亡率为(42.97±4.10)% (P<0.05)。在裸鼠模型内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实验终点抑瘤率为(68.00±9.40)% (P<0.05),联合治疗明显增加瘤内肿瘤细胞的凋亡,凋亡率为(14.70±3.30)% (P<0.01)。结论 GA联合ADM能够显著增加ADM的治疗疗效,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新型化疗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4.
白桦脂酸对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白桦脂酸(BA)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106个HeLa细胞接种于裸鼠右肩背部皮下,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BA高剂量(80mg/kg)、中剂量(40mg/kg)、低剂量(20mg/kg)组及空白对照组(含溶剂),每组6只,隔日腹腔注射连续给药21d,停药24 h后处死裸鼠,测量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内caspase-3、CytoC蛋白表达。结果 裸鼠处死后,BA处理组的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P<0.01),其中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56.2%、40.4%和24.6% (P<0.01);HE染色法显示BA处理组小鼠的移植瘤组织出现明显凋亡及坏死改变;TUNEL检测对照组和BA低、中、高剂量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8.36±2.78)%、(20.98±3.01)%、(28.74±4.77)%和(39.34±6.15)%(P<0.05);免疫组化法示BA处理组的肿瘤组织caspase-3、CytoC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BA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CytoC蛋白的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AT-OSBP-MKK6(E)对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生长、侵袭及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18只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TAT-OSBP-MKK6(E)]、阴性对照组[TAT-OSBP-MKK6(E)+SB202190]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6只,细胞接种法建立人卵巢癌腹腔移植瘤模型,每2天测量腹围。4周后解剖裸鼠,观察裸鼠成瘤情况,测定腹水量,统计肿瘤播散器官数及瘤结节数,称量瘤体重量并计算抑瘤率。采用HE染色分析移植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p38蛋白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裸鼠腹围增长明显滞后(P<0.05),腹水量明显减少(P<0.05),肿瘤播散器官数、瘤结节数及瘤体重量均明显减少(P均<0.05),抑瘤率达70.99%。实验组的AI为(20.44±1.20)%,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的 (4.94±0.24)%和空白对照组的(4.00±0.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1.2%,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的81.4%和空白对照组的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3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40±0.01,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的0.22±0.01和空白对照组的0.2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T-OSBP-MKK6(E)能显著抑制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最大耐受量联合低剂量节律化疗对裸鼠人乳腺癌皮下移植瘤的抗血管生成及促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荷瘤裸鼠随机分成4组:LDM组、联合用药组(MTD联合LDM组)、MTD组和对照组。给药21天后,观察各组小鼠瘤质量、瘤体积、白细胞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MVD、TSP-1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裸鼠肿瘤的生长速度较其他组明显减慢(P〈0.05)。联合用药组裸鼠的肿瘤重量为(0.35±0.03)g,明显轻于其他组(P〈0.05)。联合用药组MV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TD组(P〈0.05)。联合用药组TS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TD组(P〈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MTD联合LDM节律化疗可以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速度、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肺岩宁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细胞H1975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功建立H1975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吉非替尼组、肺岩宁方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分别用相应药物干预4周,检测肿瘤体积、瘤重、体重等,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肿瘤抑制率;应用TNU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EGFR-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各组的抑瘤率模型组为0,吉非替尼组21.91%,肺岩宁方组25.11%,联合用药组53.28%;各组移植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模型组(15.11±1.6)%,吉非替尼组(26.64±0.69)%,肺岩宁方组(28.88±1.61)%,联合用药组(55.06±2.39)%。联合用药组与模型组及单用吉非替尼、肺岩宁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肺岩宁方联合吉非替尼在不影响EGFR、AKT、mTOR总蛋白表达的情况下,可显著下调p-EGFR、p-AKT、p-mTOR水平。结论 肺岩宁方联合吉非替尼可显著抑制H1975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EGFR-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TIP)对人白血病KG-1细胞裸鼠移植瘤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的免疫增敏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白血病KG-1细胞(1×107个/ml),皮下接种于45只5周龄裸鼠的左后肢腹股沟,当皮下肿瘤直径为8mm左右时,完全随机化分为3组(n=15):Control组(腹腔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IL-2组(皮下注射IL-2)、IL-2+ TIP组(皮下注射IL-2+腹腔注射TIP).观察TIP联合IL-2对人白血病KG-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裸鼠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裸鼠外周血清中反应性氮代谢物(RNM)的产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裸鼠外周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γ干扰素(IFN-γ)的蛋白量;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IL-2和IL-2+ TIP两组均可抑制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54.32±4.32)%、(90.15±3.75)%,IL-2+ TIP组抑制肿瘤的生长更加明显(t=11.893,P<0.001).Control组、IL-2组、IL-2+ TIP组肿瘤重量分别为(0.95±0.05)g、(0.58±0.03)g和(0.27±0.07)g,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2.716,P<0.001),IL-2+ TIP组的肿瘤重量较IL-2组明显减轻(P=0.008).治疗后IL-2+ TIP组NK细胞数量为(0.658 ±0.157)个/L,明显多于IL-2组的(0.452±0.124)个/L(P=0.021).IL-2+ TIP组RNM的产量为(42.92±4.68)μmol/ml,明显低于IL-2组的(163.38±5.49) μmol/ml (P=0.007);IL-2+TIP组TNF-β3、IFN-γ的蛋白量分别为(247.68±8.24) pg/ml和(185.61±7.58) pg/ml,明显高于IL-2组的(97.48士7.28)pg/ml(P=0.021)和(70.62±8.47)pg/ml(P=0.015).IL-2+TIP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47.38±4.25)%,明显高于IL-2组的(21.41±2.79)% (P <0.001).结论 TIP可以通过清除RNM促进NK细胞的活性,增加NK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来提高白血病细胞对IL-2免疫治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随着规范化化疗在临床推广,化疗疗效正稳步提高,但仍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化疗。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PCNA在评价乳腺癌化疗效果及选择化疗方案的意义。方法:①制备MCF-7细胞系移植性乳腺癌裸鼠模型;②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后监测裸鼠体重和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计算抑瘤率;③观察肿瘤病理组织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CNA表达情况。结果:①荷瘤裸鼠体重、瘤重和抑瘤率:2/3LD10剂量各化疗组裸鼠体重和瘤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分别为83.1%、75。5%、84。6%、87.9%、91.0%。提示2/3LD10剂量化疗组可较准确反应化疗药物的联合作用和对裸鼠的影响,故选择2/3LD10剂量化疗组进入后续的研究。②PCNA表达:免疫组化:各化疗组PC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NP组显著低于CMF、CAF、TP和Xeloda组(P〈0.05),TP、Xeloda组显著低于CMF、CAF组(P〈0.05);流式细胞术:各化疗组PC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TP和Xeloda组显著低于cMF、CAF组(P〈0.05),NP组显著低于cMF组(P〈0.05)。③PCNA表达与病理学疗效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540,P〈0.05)。结论:联合化疗对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明显,并可降低乳腺癌组织中的PCNA表达;PCNA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化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且可为临床制定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持续腹腔化疗裸小鼠人卵巢癌腹腔移植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持续腹腔冲洗化对人卵巢上皮癌裸鼠腹腔瘤治疗的效果,方法:首先用裸鼠建立卵巢浆液性上皮癌细胞株SKOV3腹腔瘤动物模型,然后分3组,即常规cDDP化疗组(常规组)、持续冲洗化疗组(冲洗组)和对照组进行腹腔化疗的动物实验,二疗程后处死裸鼠,测其本重,腹腔瘤大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腹腔冲认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瘤组织C-erbB2,Fas的表达,结果:冲洗组的裸鼠末体重(FBW)/初体重(IBW)=0.886,冲洗组腹腔瘤的体积明显小于常规组,抑瘤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腹腔冲洗液中G1期、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而细胞数无明显下降(P>0.05,C-erbB2在常规组、冲洗组和对照缄的表达率分别为59%、42%、和66%,3组之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Fas凋亡基因在3组的表达率分别为22%、29%和13%,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腹腔持续冲洗化疗治疗裸鼠腹腔瘤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疗效,且毒性并未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12(CXCL12)受体CXCR4抑制剂AMD3100对人乳腺癌MDA-MB 23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MD3100处理组、放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AMD3100+放疗);称量肿瘤的重量并测量移植瘤的体积,计算放射增敏比,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XCR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R4、EGF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 经统计CXCR4抑制剂AMD3100的放射增敏比为1:45。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XCR4和EGF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AMD3100处理组、放射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分别下调60%、45%、82%和56%、4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AMD3100治疗或者放射治疗均能使CXCR4、EGFR表达下调(P<0.05),联合治疗较单纯AMD3100治疗和放疗更能显著地抑制CXCR4和EGFR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XCR4、EGFR及MMP-9在AMD3100处理组、放射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中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调(P<0.05)。AMD3100与放疗均可抑制CXCR4、EGFR及MMP-9的表达,两者联用较单一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硒和5-氟尿嘧啶(5-FU)对MCF-7乳腺癌细胞株及其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对照组(NS)、5-FU组、亚硒酸钠组(Na2SeO3)和联合用药组(5-FU+Na2SeO3)4组,体外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监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加药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各用药组MCF-7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抑制,P值均〈0.001,两药联合没有交互性,P=0.864;各用药组MCF-7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P值均〈0.001,两药联合有交互作用,P=0.031;各用药组裸鼠移植瘤质量及体积均显著减小,P值均〈0.001,两药联合有协同作用,P〈0.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5-FU组(P=0.036)和Na2SeO3组(P=0.006)显著减少,两药联合没有交互性,P=0.957;Bax蛋白的表达,5-FU组(P=0.006)和Na2SeO3组(P=0.008)显著增加,两药联合没有交互性,P=0.516;Caspase-3蛋白的表达,5-FU组(P=0.004)和Na2SeO3组(P=0.002)显著增加,两药联合没有交互性,P=0.372;蛋白质印迹检测移植瘤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5-FU组和Na2SeO3组显著减少,P值均〈0.001,两药联合有交互性,P〈0.001;Bax蛋白表达,5-FU组和Na2SeO3组显著增加,P值均〈0.001,两药联合有交互性,P=0.015;Caspase-3蛋白表达,5-FU组和Na2SeO3组显著增加,P值均〈0.001,两药联合无交互性,P=0.139。结论硒和5-FU均可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株及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两药联合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桦酯醇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对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卵巢癌SKOV3裸鼠移植瘤模型,将30只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白桦酯醇高、中、低浓度组和顺铂组(阳性对照).21天后处死裸鼠,称取瘤重量,观察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移植瘤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高、中、低组抑瘤率为54.19%、35.75%、20.6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抑瘤率与顺铂组无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各治疗组Bcl-2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Caspase-3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活化,其高剂量组表达与阳性药物顺铂相当.结论:白桦酯醇有一定的抑制卵巢癌生长的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陈俊青  蓝天  韩娜 《中国肿瘤》2014,23(5):408-411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贝伐单抗组、高剂量贝伐单抗组、低剂量莺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高剂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低剂量联合组以及高剂量联合组,用药3周。检测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移植瘤重量,计算抑瘤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贝伐单抗组、高剂量贝伐单抗组、低剂量联合组、高剂量联合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曲线较平缓,移植瘤重量明显下降(P〈0.01),抑瘤率分别为67.69%、68.88%、78.32%和79.26%。低剂量联合组与低剂量贝伐单抗组移植瘤重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高剂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移植瘤生长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贝伐单抗能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低剂量贝伐单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能进一步提高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慢病毒干扰载体(RSK4-RNAi—LV)干扰RSK4基因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的表达,研究RSK4基因被干扰后对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将转染了siRNA(RSK4-RNAi—LV)的MCF-7细胞组(实验组)、转染了siRNA(NC—GFP-LV)的MCF_7细胞组(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的MCF-7细胞组(空白对照组)分别接种至裸鼠乳腺脂肪垫下,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每纽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组移植瘤组织中RSK4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3纽裸鼠内脏转移情况。结果:实验纽的移植瘤平均体积为(2264.08±367.47)mm2,明显大于阴性对照组(843.67±318.13)mm。及空白对照组的(720.45±241.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425,P=0.02;实验组瘤体平均体质量为(1.44±0.25)g,明显重于阴性对照组(0.73±0.20)g及空白对照组的(0.70±0.2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54,P=0.01。实验组裸鼠移植瘤肺转移6只,空白对照及阴性对照组各1只。实验组肿瘤组织RSK4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140±0.843,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000±0.000(P=0.008)和空白时照组的0.878±0.689(P=0.005)。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RSK4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138±0.023、0.532±0.032和0.465±0.05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1,P=0.003;实验组RSK4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6)和空白对照组(P=0.012)。结论:慢病毒干扰MCF-7细胞中RSK4基因表达能促进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 探讨miR-490-3p在阿霉素(ADM)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MCF-7/ADM细胞增殖、凋亡和ADM耐药的影响。方法 以野生型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其耐药型细胞系MCF-7/ADM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比较两种细胞中miR-490-3p的表达水平,将miR-490-3p的过表达载体pcDNA1(+)miR-490-3p瞬时转染至MCF-7/ADM细胞(过表达组)后采用qPCR检测转染效果,同时设pcDNA3.1(-)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测定转染pcDNA3.1(+)miR-490-3p对各组MCF-7/ADM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测定ADM对MCF-7/ADM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逆转倍数以评价对ADM敏感性的变化;分别于瞬时转染48 h后用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ADM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胞内ADM药物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P-gp活性。结果 MCF-7/ADM细胞中miR-490-3p的表达水平为0.24±0.07,显著低于野生型MCF-7细胞的1.02±0.03(P<0.05);过表达组瞬时转染24~96 h的miR-490-3p水平持续升高,均高于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过表达组的增殖抑制率随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转染24、48、72和96 h的增殖抑制率依次为(17.52±1.87)%、(31.67±2.79)%、(45.09±1.88)%和(61.82±2.52)%,高于空载体对照组(P<0.05);ADM对过表达组的IC50值为(11.27±2.34)μg/ml,低于空白对照组的和空载体对照组(P<0.05),且过表达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的逆转倍数分别为3.35倍和3.39倍;与其余两组相比,过表达组的MCF-7/ADM细胞早、晚期凋亡率和细胞内药物浓度均升高,P-gp、BCRP和MRP1表达及P-gp活性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调miR-490-3p可逆转MCF-7/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性,可能通过降低耐药蛋白表达及抑制P-gp活性有关,且升高其水平可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mhTRAIL)与吉两他滨(GEM)联合应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60在体内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系列浓度的rmhTRAIL和GEM单独或联合应用时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将NCI-H460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6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rmhTRAIL组、GEM组、rmhTRAIL+GEM组、GEM+顺铂(DDP)组和rmhTRAIL+GEM+DDP组,分别给药.每3~4 d测量1次裸鼠移植瘤大小,用药后21 d,处死裸鼠,剥取肿瘤称重.结果 rmhTRAIL和GEM单独或联合应用时对NCI-H4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系列浓度的rmhTRAIL和GEM的联合具有协同抑制作用.rmhTRAIL组、rmhTRAIL+GEM组、GEM+DDP组和rmhTRAIL+GEM+DDP组的相对肿瘤体积分别为4.75±3.04、2.53±1.25、4.52±2.87和1.69±0.9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82±5.62,均P<0.05);肿瘤重量分别为(2.23±0.29)g、(1.12±0.77)g、(2.51±0.87)g和(0.60±0.18)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71±0.97)g,均P<0.01].rmhTRAIL+GEM组的相对肿瘤体积和肿瘤苇量均显著低于rmhTRAIL组和GEM组(P<0.05和P<0.01).rmhTRAIL+GEM+DDP组的相对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均显著低于rmhTRAIL组和GEM+DDP组(P<0.05和P<0.01).结论 在体内外实验中,rmhTRAIL与吉西他滨联合对人肺癌细胞株NCI-H460的生长均显示出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药多西他赛周疗联合3D-CRT同步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AI、MVD的影响,MVD、AI与T0.5三者间的相关性,探讨多西他赛放疗增敏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60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鳞癌的初治病人入组,临床分期Ⅲa-Ⅲb.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D-CRT+多西他赛增敏+辅助化疗)30例,从放疗第1天开始,多西他赛静脉滴注(36mg/m2),每周1次,共6周,放疗结束后TP方案化疗4周期;对照组(3D-CRT+辅助化疗)30例,放疗结束后TP方案化疗4-6周期.放疗前及放疗(20Gy)后的24小时内,各行支气管镜活检1次,两次取材部位相同.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对肿瘤标本进行微血管密度(MVD)检测,TUNEL法检测肺癌细胞凋亡标记指数(AI),计算肿瘤缩小50%所需的时间(T0.5).结果:观察组MVD表达降低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诱导AI增加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MVD表达降低与T0.5呈负相关(r=-0.624,P<0.05),AI表达增加与T0.5没有相关性.结论:多西他赛有可能通过降低MVD表达、诱导AI增加达到放疗增敏的目的,单药多西他赛周疗联合3D-CRT可有效改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患者的预后,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