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共同诱导而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又称自然杀伤样T淋巴细胞,具有自然杀伤(NK)细胞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杀瘤特点和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杀伤活性强,被认为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新希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是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如γ-IFN、IL-2、CD3单克隆抗体等体外刺激、活化扩增出来的新型、广谱、杀瘤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体外扩增能力强,杀伤活性高等优点而逐渐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本实验通过对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CD3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CIK细胞在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3.
尽管乳腺癌对化疗、放疗均敏感,但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仍然非常困难,多数患者疗效不理想,而单纯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常常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损伤。提高抗肿瘤的治疗作用,应该考虑同时采用外源性杀癌细胞药物加辅助自身免疫的方法。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1Ir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因其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过激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全新领域[1],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抗肿瘤细胞[2],以其体外增殖数量大、对肿瘤杀伤活性强、抗瘤谱广、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优化自然杀伤(NK)细胞最佳杀瘤条件。方法补体裂解法分离NK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NK细胞杀瘤活性,正交设计选择NK细胞最佳杀瘤条件。结果在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浓度为10-7kg/L,SEB作用NK细胞时间为24 h,NK细胞与肿瘤细胞之比为20∶1条件下,NK细胞杀瘤活性最强。结论NK细胞最佳杀瘤条件组合为SEB 10-7kg/L,作用时间24 h,效靶比20∶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ET22b-SEA经原核表达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杀瘤活性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ET22b—SEA转化至E.coli BL21(DE3)扩大培养,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分析;密度梯度离心分离PBMC,不同浓度SEA诱导PBMC,12、36、60h后用MTT法测定PBMC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活性。结果经诱导,pET22b-SEA得到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kDa,与理论值大小一致;随着SEA浓度的升高PBMC的杀瘤活性显著增强,在36h、高效靶比、高SEA浓度的情况下,杀伤率最高可达57.21%。结论重组质粒pET22b-SEA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SEA可诱导PBMC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产生更强的杀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过激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全新领域[1],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抗肿瘤细胞[2],以其体外增殖数量大、对肿瘤杀伤活性强、抗瘤谱广、不良反应小等特点,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应用于临床.现将我院2004年6月~2009年12月行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肿瘤的85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DC-CIK细胞制备和回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识别病原,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成熟的DC可有效抵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1].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杀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非限制性杀瘤的特点[2].DC、CIK相互作用,可使CIK细胞杀瘤活性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更具特异性,.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有助于减少恶性肿瘤的转移与复发,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该疗法中,DC-CIK细胞制备和回输的护理过程尤为重要.我科于2005年9月至2007年11月共给予36例恶性肿瘤患者实施DC-CIK 细胞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9.
CIK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抗肿瘤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其抗肿瘤特性。方法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 (IFN、IL 1、IL 2、CD3 mAb) ,诱导生成CIK细胞 ,观察CIK细胞的扩增情况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 ,MTT法测定其杀瘤活性。结果 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能力 ,经过 30天培养 ,总的细胞数可扩增至 70多倍 ;CIK细胞是一群异质细胞群 ,CD3 + CD56+ 细胞为其主要的效应细胞 ,经过 30天培养显著增加 ,为 (39 90± 8 6 3) % ,其绝对值可增加 30 0 0多倍 ;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杀瘤能力 ,在第 10天时杀瘤活性为6 0 6 9% ,显著高于LAK、CD3 AK细胞 ,在第 2 0天时达到最高值 ,为 78 92 %。结论 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和杀瘤能力 ,可为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和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和死亡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与人CIK细胞和SGC-7901细胞株共同作用,然后测定人CIK细胞杀瘤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分别与培养的SGC-7901细胞株作用1~8小时后,弃含有茶多酚的培养液再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测定其死亡和凋亡数,用CIK细胞作对照组。结果 茶多酚浓度400mg·L~(-1),作用CIK细胞4小时后能明显增强CIK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未诱导组和其它浓度组相比P<0.01;CIK细胞对经茶多酚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株杀伤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11.
钟志宏  鄢俊  施华球 《江苏医药》2013,39(13):1489-1491
目的制备负载乳腺癌干细胞RNA的树突状细胞(DCs)疫苗,研究其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采用细胞毒性试剂盒检测2种乳腺癌干细胞疫苗[(A组,CD44+CD24-+MCF-7-CTLs)、(B组,MCF-7-CTLs)]和DC-CTLs(C组)的体外细胞杀伤能力。取24只小鼠均分为四组:A1组皮下接种活化的A组疫苗+MCF-7乳腺癌细胞;B1组接种活化的B组疫苗+MCF-7乳腺癌细胞;C1组皮下注射活化的DCs-CTLs+MCF-7乳腺癌细胞;D1组单用MCF-7乳腺癌细胞作为对照。分析裸鼠接种后肿瘤在体内的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对CD44+CD24-+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能力强度:A组>B组>C组(P<0.05)。体外对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能力强度:B组>A组>C组(P<0.05)。在体成瘤实验显示,B1组和A1组的成瘤时间分别为第7周和第6周,明显长于D1组(第1周)和C1组(第2周)(P<0.05)。结论 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RNA-DCs疫苗诱导的CTLs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成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IL-23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增殖及其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细胞系MUTZ -1的杀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正常人PBMNC,细胞分4组:阴性对照组(未加IL-23),3个浓度IL-23组(2、10、50 ng/ml),体外诱导72 h,并与MUTZ-1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诱导后PBMNC细胞增殖和表型变化。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法检测PBMNC对MUTZ-1细胞的杀瘤效果。 Real 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PBMNC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TNF-α、TGF-β、颗粒酶A、颗粒酶B、穿孔素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体外诱导培养1、3、5、7 d时,IL-23诱导能够明显促进PBMNC细胞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D3+、CD4+、CD5+6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CD8+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且IL-23作用后的PBMNC均对MUTZ-1细胞产生良好的杀瘤活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IL-23作用后PBMNC细胞上清液中IFN-γ、TNF-α、TGF-β、颗粒酶A、颗粒酶B、穿孔素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L-23能够明显促进PBMNC细胞增殖,并通过诱导PBMNC细胞表达IFN-γ、TNF-α、TGF-β、颗粒酶 A、颗粒酶B、穿孔素发挥杀伤MUTZ-1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它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过多种细胞因子(IFN-γ、rIL-2和anti-CD3mAb)共同诱导培养一段时间后产生的。经过特定的细胞因子,在特定时间诱导处理后,既表达NK细胞标记(CD56+),又表达T细胞标记(CD3+和TCR-α/β+)的高效细胞毒性细胞,两者对于CIK的细胞毒作用都有贡献,使得它们具有高效抗肿瘤作用;增殖速度快,CIK细胞的数量可增加1000倍,细胞毒的活性也大大增加。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及非MHC限制性杀瘤的优点,在基础及临床研究中探讨也在不断深入,以探索更有效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体树突状细胞回输的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肺癌生物免疫治疗以其纠正患者的免疫缺陷,启动自身的特异性杀瘤反应,建立有效的免疫应答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有希望的途径,而这其中作为免疫启动和抗原递呈最关键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备受关注,并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为此,笔者对所在医院10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进行了热休克诱导的凋亡肺癌细胞株负载的DC的免疫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对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建立负载人肺腺癌细胞株GLC-82可溶性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探讨应用DC疫苗的致敏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CTL)体外杀瘤细胞的可行性和实验条件,为后期l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用定量摩尔氯化钾提取法获得人肺腺癌细胞GLC-82的可溶性抗原多肽(TSA),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用GM-CSF、白细胞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体外诱导扩增并鉴定获取DC,构建DC疫苗;利用DC疫苗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诱导产生具有识别肺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CTL的可行性及MTT法检测该CTL对GLC-82、肺癌CALU-6和人红白血病K 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人PBMC体外经7d诱导出的DC,经形态学、免疫组化证实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特性;负载GLC-82抗原的DC疫苗能有效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CTL,最适浓度为1:10;诱导活化的CTL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未经肿瘤抗原致敏的组.结论 诱导培养人外周血PBMC中的Mo可获取大量DC,诱导出的DC功能较强,适宜临床应用;DC疫苗能强烈刺激初始型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产生CD 8+表达增加的CTL;激活的CTL对肺癌靶细胞发挥高效而特异的细胞毒效应,对非肺组织瘤靶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机体免疫系统中最强有力的一种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在免疫应答的启动、调控上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抗肿瘤免疫疗法利用DC负载肿瘤相关抗原(TAA)制成的肿瘤疫苗(瘤苗),在转移性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等几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已取得喜人的效果。现对树突状细胞的生物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载肺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rhGM-CSF、rhIL-4、rhTNF-a诱导和肿瘤冻融抗原刺激诱导获得的DC与LAK细胞按1:20比例共培养2 d,获得Ag-DC-LAK细胞作效应细胞,分别用Ag-Dc-LAK、DC-LAK、Ag-LAK和LAK对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进行杀伤实验.结果:以30μg/mL蛋白的肿瘤抗原负载的DC其表型CD1a、CD80、CD86、HLA-DR均显著升高(P<0.05),高于单纯细胞因子诱导成熟的DCs表型,由其刺激增殖的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杀伤率为(7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肿瘤抗原刺激诱导成熟的DC可有效传递抗原,增加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载肺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rhGM-CSF、rhIL-4、rhTNF-a诱导和肿瘤冻融抗原刺激诱导获得的DC与LAK细胞按1:20比例共培养2 d,获得Ag-DC-LAK细胞作效应细胞,分别用Ag-Dc-LAK、DC-LAK、Ag-LAK和LAK对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进行杀伤实验.结果:以30μg/mL蛋白的肿瘤抗原负载的DC其表型CD1a、CD80、CD86、HLA-DR均显著升高(P<0.05),高于单纯细胞因子诱导成熟的DCs表型,由其刺激增殖的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杀伤率为(7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肿瘤抗原刺激诱导成熟的DC可有效传递抗原,增加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C)的表型变化及其对肝癌的细胞毒作用。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培养,收集非贴壁细胞并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培养CIKC,将华蟾素加入CIKC,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CIKC杀伤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活性。结果CIKC经华蟾素加入培养后,CIKC细胞群的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C更高。结论华蟾素有助于CIKC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20.
CIK细胞诱导及对K562细胞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体外诱导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从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经过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并扩增CIK细胞,以LAK细胞作比较,检测CIK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表面标志CD3、CD56,MTT法检测对K562细胞系杀伤活性.结果 CIK细胞第二周进入快速增殖期,到第21d扩增倍数超过120倍,CD3 、CD56 细胞扩增倍数达15倍以上;CIK对K562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优于LAK细胞.结论 CIK细胞是一种具有很强杀瘤活性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