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使用低钙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钙离子1.25mmol/L透析液进行透析6个月对患者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素(iPTH)及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在规律性血透的患者中,选择透前或透后高钙血症的患者16例。入选前,所有患者均采用钙离子1.75mmol/L透析液,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均使用聚砜膜透析器,面积为1.3m2。使用钙离子1.25mmol/l(DCa1.25)透析液透析期间,患者饮食中钙磷的摄入量稳定,且根据需要伴高磷血症的患者同时口服碳酸钙(钙尔奇D),6个月。观察DCa1.25透析液单次治疗前、后至下一次透析前以及治疗1、2、3、6个月时患者透前血钙(校正的血清总钙)、血磷、iPTH水平(检测采用放免法)。结果:使用DCa1.25透析液单次透析4小时后血钙浓度下降,透后血iPTH(221.3±67)pg/ml较透前(163.7±78)pg/ml明显升高(P<0.05),至下次透析前血钙浓度及血iPTH(163.9±101.1)pg/ml基本恢复至上次透析前水平。使用低钙透析液透析1、2、3、6个月后,患者血钙水平呈下降趋势,在低钙透析2个月时,血钙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2.925±0.25)mmol/l,达(2.55±0.25)mmol/l,P<0.05,这种趋势持续至治疗6个月时,血钙水平(2.6±0.2)mmol/l,P<0.05。低钙透析对患者的iPTH水平有明显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在低钙透析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iPTH上升至(294.4±134.1)pg/ml(P<0.05),低钙透析治疗6个月时,血iPTH达(295.5±192.3)pg/ml(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了6个月的临床观察,其中6名患者因治疗后的iPTH升高超过300pg/ml,而开始应用活性维生素D,有1例患者iPTH升高达821pg/ml,接受了活性维生素D的冲击治疗。血磷水平在进行低钙透析治疗后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单次应用DCa1.25的透析液进行透析,透析后血iPTH升高,但至下一次透析前血iPTH基本恢复至上次透前水平。持续应用低钙透析6个月,钙负荷减轻,血iPTH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联合醋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方法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低钙透析液透析,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服用碳酸钙和骨化三醇胶囊,而实验组采用服用醋酸钙和骨化三醇胶囊,别于透析前、透析3、6个月时检测血钙、血磷以及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钙水平稳定,且于透析6月后低于对照组,但均在正常范围,且两组均可明显降低血磷、而iPTH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低钙透析液联合醋酸钙在透析过程中,能稳定的维持血钙水平,对防止血透患者高磷血症、降低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醋酸钙配合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磷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维持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透析液钙浓度为1.50mmol/L,实验组采用透析液钙浓度为1.25mmol/L,同时给予控制基础病治疗及常规蛋白饮食,实验组加服醋磷钙。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血清磷、血清钙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各个时间点血钙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磷水平逐渐下降(P<0.05),各时间点血磷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和治疗组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iPTH水平从治疗后1个半月开始逐渐下降,和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钙配合低钙透析液可以在不升高血钙水平的情况下有效控制高磷血症。  相似文献   

5.
随着活性维生素D在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治疗中频繁而严重的高钙血症常导致不得不降低或停用活性维生素D,结果又导致甲状旁腺激素(iPTH)控制不佳。因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对尿毒症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桂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结果观察组的BUN、SCr、β2-MG都显著降低,降低水平显著优于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Hb、Hct水平显著上升,上升水平显著优于的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对尿毒症贫血疗效较好,长期治疗可改善尿毒症贫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溧水县人民医院157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钙浓度1.25及1.75mmol/l透析液连续进行3个月透析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钙及血磷浓度。结果实验结束后,高钙浓度组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钙×磷浓度水平降低(P<0.05),血磷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钙透析液能有效的提高MHD患者血钙浓度,减少钙磷代谢紊乱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维持性腹透患者使用低钙腹透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规律性随访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选择18例血钙〉2.2mmol/L,血磷〉1.78mmol/L,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300pg/ml的患者,改用低钙透析液(BaxterPD4,透析液Ca1.25mmol/L,其余成分不变),同时增加碳酸钙用量。每2周查血钙、血磷,每4周查iPTH,根据血钙、iFrH水平,调整碳酸钙及骨化三醇用量,比较观察低钙透析前,低钙透析后2、4、8、16、24周血钙、磷、钙磷乘积、iPTH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有何不适。结果低钙透析24周后,血磷、钙磷乘积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血钙、igrH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治疗2周后出现低钙,iPTH升高明显升高而停用低钙透析液,其余患者能很好地耐受低钙透析,没有低血压或抽搐等情况发生。结论在高钙、高磷、低转运骨病的腹膜透析患者中使用钙浓度为1.25mmol/1的透析液同时注意钙的补充,有助于钙磷代谢紊乱和骨病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菌学监测分析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并探讨其对尿毒症患者电解质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240例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浓度组(1.25mmol/L)、正常浓度组(1.50mmol/L)和高浓度组(1.75mmol/L),每组各80例。各组患者依据不同浓度钙离子透析液予以治疗,通过细菌学检测透析液的细菌种类及含量,并比较合格率;测定透析前后三组患者血清中K~+、Na~+、Ca~(2+)、P、肌酐和尿素氮的浓度,比较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检出的细菌种类主要为枯草芽胞杆菌、类白喉杆菌、不动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等,且三组不同浓度的透析液均合格;治疗后,三组患者的K~+、Ca~(2+)、P、肌酐和尿素氮的浓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正常浓度组的Ca~(2+)浓度为(1.29±0.07)mmol/L,低于高浓度组的(1.33±0.08)mmol/L,高于低浓度组的(1.16±0.0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种不同浓度的钙离子透析液均可对患者电解质水平进行调节,低钙浓度透析液可降低患者血钙水平,而正常浓度与高钙浓度透析液则可显著升高患者血钙水平,三种浓度透析液均可降低血磷浓度,维持钙磷平衡,对不良反应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温玉 《安徽医药》2017,21(3):496-499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低钙透析液与普通透析对合并皮肤瘙痒尿毒症病人皮肤瘙痒评分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尿毒症病人75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A给予病人HFHD联合低钙透析治疗,观察组B给予病人HFHD治疗,对照组给予病人普通透析治疗;对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病人的皮肤瘙痒程度、分布范围、睡眠干扰、血钙、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白蛋白(ALB)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的病人皮肤瘙痒程度(2.43±0.82)分、分布范围(1.32±0.28)分以及睡眠干扰评分(0.34±0.18)分均优于观察组B[(4.56±1.13)分、(1.62±0.22)分、(0.78±0.28)分][检验值分别为F=140.205、33.199、102.357,均P<0.01];观察组A在治疗后病人的皮肤瘙痒程度(t=19.039,P<0.01)、分布范围(t=6.811,P<0.01)、睡眠干扰(t=19.106,P<0.01)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在治疗后病人的皮肤瘙痒程度(t=12.073,P相似文献   

13.
张丽媛 《北方药学》2016,(2):189-189
目的:探讨应用低钙透析液联合盐酸司维拉姆治疗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衰竭患者40例,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低钙透析液结合盐酸司维拉姆治疗方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都比治疗前明显升高,白蛋白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钾和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钙透析液结合盐酸司维拉姆治疗肾衰竭,再行针对性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尿毒症患者,根据透析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n=100)采用腹膜透析方法,对照组(n=100)采用血液透析方法,通过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钙磷代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高磷(12.0%)、高甲状旁腺激素(11.0%)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0%、38.0%),但是低甲状腺旁激素发生率(26.0%)高于对照组(15.0%),组间差异显著(P<0.05);2组低磷、低钙、高钙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钙明显减少,血磷水平显著提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血液透析方法相比,腹膜透析方法能够更加良好的控制钙磷的代谢,在保护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中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长时间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长时间血液透析组)和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组,n=5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收缩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评价长时间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血钙、血磷、PTH及血压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磷水平均有所下降(P <0.05),且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钙、PTH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下降(P <0.01)。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出现高血压、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结论 长时间血液透析能够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的血磷水平,降低尿毒症患者的血压,并且使血压更稳定,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王小双 《北方药学》2023,(2):168-170
目的:探讨肾衰竭治疗中联用低钙透析液和碳酸司维拉姆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方法:遴选时段2020年2月—2021年2月内80例肾衰竭患者,参考“数字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n=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合用低钙透析液+碳酸司维拉姆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结果:临床总疗效、血磷、钙磷乘积变化、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血磷、钙磷乘积水平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而在实验结果中发现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但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肾衰竭患者治疗中,合用低钙透析液与碳酸司维拉姆治疗可增强临床整体疗效,有效调节血钙、血清钙磷乘积水平,保障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分析了近年来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不同钾浓度透析液血液透析后QT离散度的变化,以探讨不同钾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透析治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更要患者保持较好的生存质量,并进一步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中药丹参已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提高腹膜透析效能,拮抗腹膜纤维化等作用.本文通过在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内使用丹参,观察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血透室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钙组(LMWH组,43例)和普通肝素组(UFH组,37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的血钙(Ca)、血磷(P)、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血常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随透析时间延长,血磷、iPTH水平逐渐降低(P<0.05);两组血Ca,AL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使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异常得到一定缓解,提示低分子肝素有改善钙磷代谢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尿毒清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维持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6例,按随机双盲对照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的同时给予尿毒清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两组患者血磷、PTH浓度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