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贺芳  喻志冲  刘鸿浩 《癌症进展》2020,(8):803-805,841
目的探究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全脑放疗组(50例)、联合组(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神经反应情况及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神经反应恢复情况、1年生存率均优于全脑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期间,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呕吐、便血、腹泻、血小板减少、肝酶异常、末梢神经炎、嗜睡、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全脑放疗,放疗期间加用替莫唑胺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反应,提高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3.
摘 要:[目的] 观察全脑放疗与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的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NSCLC伴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放射治疗组(放疗组30例)和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组(联合组30例)。放疗组:全脑放疗剂量DT 40Gy/20F/4W。联合组:放疗方法与放疗组相同,放疗同步替莫唑胺治疗剂量为75mg/(m2·d),d1~28。[结果] 放疗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3.3%(13/30)、63.3%(19/30) (P=0.07);中位生存时间放疗组为4.3个月,联合组为8.5个月(P<0.01)。联合组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高于放疗组(P>0.05)。[结论] 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可以作为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选择,治疗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发生率约为20%~40%,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患者的自然中位生存期仅有1个月.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脑转移瘤的病灶区血脑屏障部分或全部破坏[1].另外,全脑放疗也能使血脑屏障不同程度开放[2].我们采用低剂量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持续用药联合同步全脑放疗治疗了42例NSCLC脑转移患者,以探讨该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NSCLC脑转移患者51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25),实验组采用全脑放疗及局部肿瘤缩野加量放疗+口服替莫唑胺,对照组仅采用全脑放疗及局部肿瘤缩野加量放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76.2±6.4∶72.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4),实验组放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8%∶64.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P=0.1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80.8%∶28.0%)、骨髓抑制(84.6%∶24.0%)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3,P=0.00;χ2=18.91,P=0.00);两组患者在头痛(69.2%∶60.1%)、肝肾功能损害(73.1%∶64.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P=0.49;χ2=0.47,P=0.49).结论 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NSCLC脑转移能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可控,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电子检索Pubmed、万方、维普、知网数据库,纳入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6月,采用Revman 5.1 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共990例患者。结果显示,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总体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1年生存率均高于与同步放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消化道反应及肝脏损伤均小于同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ta分析表明,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优于同步放化疗组,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WBRT)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2014年收治的37例接受WBRT联合TMZ同步治疗及TMZ辅助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疗效。WBRT剂量30Gy,TMZ放疗同步口服75mg/(m2·d),序贯给予TMZ 150~200mg/(m2·d),连续5天,28天为1周期,3~6周期。结果:完全缓解10.8%(4/37),部分缓解40.5%(15/3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和10个月。最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9.5%(22/37),32.4%(12/37),35.1%(13/37)。结论:WBRT联合TMZ同步治疗及TMZ辅助化疗治疗NSCLC脑转移癌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可作为脑转移癌放化疗综合治疗模式之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hi AH  Zhu GY  Yu R  Ma HM  Liu CQ  Su X  Sun Y  Cai Y  Xu XN  Zhang SW  Xu B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7):545-54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脑转移全脑放疗的时机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搜集147例NSCLC伴脑转移并行全脑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颅外转移为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OR)为1.924,95%可信区间(CI)为1.356-2.728。颅外转移、确诊脑转移到全脑放疗的时间是有脑转移症状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分别为1.691和2.964,95%CI分别为1.003~2.850和1.674-5.248。颅外转移是无脑转移症状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为1.793,95%CI为1.099-2.925。结论颅外转移是影响NSCLC伴脑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及早行全脑放疗有助于提高有脑转移症状的N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邓立勇 《实用癌症杂志》2016,(12):2000-2003
目的 探讨铂类化疗同步放疗或序贯放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铂类化疗同步脑放疗进行治疗,共46例;B组采用铂类化疗序贯脑放疗进行治疗,共57例.结果 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总体ORR分别为19.6%和26.3%,脑转移灶的ORR分别为43.5%和2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脑转移灶未加量照射总体ORR分别为43.5%和10.5%,差异显著(P<0.05),A、B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是58.5%和52.9%,差异不显著(P>0.05);2年生存率分别是37.2%和18.9%,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无Ⅳ度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情况;B组无Ⅳ度血小板减少情况,但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5.8%.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情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身化疗同步放疗治疗NSCIC脑转移相比序贯放化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伏平  施野  李龙芸 《癌症进展》2007,5(6):540-548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对肿瘤学家是一种挑战。虽然近年脑转移研究有所进展,但生存率并不乐观。本文阐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预后因素以及治疗进展。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为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的头痛。评价脑转移时,头颅MRI较CT优越。最常用的预后标准是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的RPA分级。关于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以及化疗治疗脑转移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全脑放疗常作为脑转移的标准治疗方案。SRS对单一或多个脑转移灶的治疗可代替外科切除。许多数据证明化疗有较好的颅内作用,这引起全身化疗治疗脑转移的研究热点。确立预后因素和其他临床特点后,才能制定最适合个体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收集 1995年 6月~ 2 0 0 2年 6月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脑转移住院患者 3 2例 ,采用放疗或放疗加化疗等综合性治疗 (颅内转移病灶采用全颅二侧野对穿照射 ,中线剂量 :3 0~ 40Gy/15~ 2 0次 ,后缩野追加肿瘤量 16~ 2 0Gy/8~ 10次 ,同时给EP、NP等方案化疗的综合方法治疗 )观察其疗效。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所有患者在顺利完成治疗后 ,平均存活期达 7个月。肺癌脑转移采用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 ,可延长生存时间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且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及活性氧1(ROS1)等驱动基因及其相应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和预后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此外,一些少见新型驱动基因融合,包括神经调节蛋白1(NRG1)、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和转染重排因子(RET),正逐渐发展成为全身性治疗选择。然而,这些罕见新型融合驱动基因在NSCLC脑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优化控制和预防脑转移的意义人们所知甚少。因此,本文就近几年罕见驱动基因融合在NSCLC脑转移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30%~5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发生脑转移。NSCLC 脑转移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难点之一,治疗措施有手术、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等。目前推荐采用新的预后评分系统来预判患者的预后,根据预后评分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比较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6.0%、92.0%,总有效率分别为76.0%、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不良反应,厄洛替尼组皮疹、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吉非替尼组(P﹤0.05),但在腹泻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效果相当,但吉非替尼导致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值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化疗与放射外科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化疗与放射外科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 对2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了放射外科治疗加全身化疗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结果 (1)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率为87.0%;(2)脑部病灶治疗客观有效率为58.3%;(3)X刀治疗后3-6个月随访期内脑部出现新病灶占70.8%;(4)中位存活时间10个月(3-34个月);(5)1年生存率为37.5%。结论 (1)化疗与放射外科结合治疗肺癌脑转移可能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疗法,且毒副作用可以接受;(2)此疗法未能有效地控制脑转移新病灶与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例接受开颅手术治疗,13例接受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22例接受全脑放疗(WBRT),9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5例接受全脑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全部病例定期随访直至死亡。结果总的1年生存率为39.2%,中位生存期是220天。单纯开颅手术组1年生存率为71.4%,中位生存期517天;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组1年生存率76.9%,中位生存期533天;全脑放疗组1年生存率4.5%,中位生存期78天;立体定向放疗组1年生存率44.4%,中位生存期187天;全脑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组1年生存期62.0%,中位生存期509天;年龄大于60岁组1年生存率为26.7%,年龄小于60岁组1年生存率53.8%。结论对于一般情况较好,能耐受手术的单发脑转移患者,开颅手术 术后放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无开颅手术条件的脑转移患者,选择SRT或SRT联合WBRT较单纯WBRT治疗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易发生脑转移,一旦发生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危及生命。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化疗、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治疗效果有差异,对于不同患者如何选择合理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癌脑转移患者选择更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泛免疫-炎症指数(PIV)和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比值(AAPR)对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2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诊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征、治疗过程中头部放疗情况、基线实验室资料等,通过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计算出PIV、AAP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通过X-tile软件计算预测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预后的PIV和AAPR等的最佳截断值。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评估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PIV、AAPR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变量和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生存的因素,并通过R软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PIV、AAPR、SII、NLR、dNLR、PLR、LMR的截断值分别为221.9、0.6、1 039.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尚不确定,本研究通过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对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进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位研究者对Cochrane、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文献至2015-04,并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和交叉核对.结局指标包括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病变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和不良反应等.纳入研究的结果采用RevMan 5.2软件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临床研究,包括626例病例.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的颅内病灶CR(OR=3.06,95%CI为1.35~6.92,P<0.01)、PR(OR= 1.69,95%CI为1.10~2.60,P=0.02)、ORR(OR= 2.46,95%CI为1.71~3.54,P<0.01)和DCR(OR=2.97,95%CI为1.99~4.42,P<0.01)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而PD(OR=0.35,95%CI为0.23~0.52,P<0.01)低于单纯治疗;且SD在联合治疗与单纯治疗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另外,吉非替尼联合放疗的PFS和MST分别为8.72和17.22个月,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的6.17和12.35个月,P<0.01;且吉非替尼联合放疗与单纯治疗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颅内病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