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p53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3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40例宫颈癌、10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p53蛋白表达状况的检测.结果 p53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05).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中,p53蛋白低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481>0.01),与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5);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中,p53蛋白的表达率明显增高,与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2<0.005),与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1).p53蛋白的表达在淋巴转移组与非淋巴转移组差异无显著性(P=0.565>0.01),既p53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转移无关.结论 p53的过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指导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何鲜辉  齐玲  李馨蕊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838-2839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状态。方法:选取宫颈活检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8例及宫颈癌标本36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MGA1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宫颈组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HMG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在宫颈癌中高表达。结论:HMGA1蛋白可作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应用于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3.
余爱平  尹伶  陈红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507-2510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 inase B,TrkB)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kB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不同分级30例宫颈癌、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行TrkB蛋白表达的检测,并与1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TrkB表达进行比较。结果:TrkB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大多数呈阴性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弥散性分布,阳性表达率分别为C INⅠ75.0%,C INⅡ83.9%,C INⅢ93.3%,宫颈癌100.0%,其表达强度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kB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检测TrkB有助于预测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脆性组胺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在宫颈涂片中的表达及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宫颈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涂片(computer—assisted cytology test,CCT)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74例)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40例)的可疑宫颈病变患者11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宫颈组织中脆性组胺三联体、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脆性组胺三联体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中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中表达缺失,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及宫颈癌组织中,其表达缺失率分别为13.3%,30.0%,60.0%和71.4%。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表达升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及宫颈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7%,60.0%.80.0%,85.7%,而且其染色强度明显升高。各组间脆性组胺三联体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1)。结论脆性组胺三联体蛋白表达缺失,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其表达缺失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级有关,高级别的癌前病变缺失率明显增高;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前病变中逐级增高,可用于评估癌前病变的恶变潜能。  相似文献   

5.
张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70-1872
目的:探讨Ang2和VEGF在正常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从蛋白水平检测Ang2和VEGF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52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ng2和VEGF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上皮,三者差异显著;VEGF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显著;Ang2和VEGF的表达水平均与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结论:Ang2和VEGF参与宫颈癌血管生成,影响癌瘤的发生与发展;VEGF在正常宫颈组织向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转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ETM1蛋白过表达在子宫颈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实验共选取164例子宫颈活检及手术组织蜡块标本,其中包括94例宫颈鳞癌组织、12例宫颈腺癌组织、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2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以及21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在宫颈癌HeLa细胞系中检测LEM1蛋白的定位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LETM1蛋白在上述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蛋白检测在宫颈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结果:免疫荧光结果表明,LETM1蛋白定位在宫颈癌HeLa细胞质及细胞膜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ETM1蛋白在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高达60.6%和75.0%,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及CIN Ⅰ~Ⅲ(P<0.05).此外,LETM1蛋白在低分化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宫颈癌组织,且其阳性表达率在晚期宫颈癌组织中亦明显高于早期宫颈癌组织(P<0.05),但LETM1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联.结论:LETM1蛋白参与了宫颈癌的演进,其过表达可能预示宫颈癌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Ku70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Ku70在宫颈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u70蛋白在15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56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Ku70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宫颈癌组织中Ku70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内瘤变,且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越差则Ku70的阳性率越高,表达强度越强;不同组织类型的宫颈癌Ku70的表达无差异。结论:Ku70蛋白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5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二步法检测P53及VEGF在50例宫颈慢性炎(CC)、30例宫颈尖锐湿疣(CA)、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50例宫颈鳞癌(ICC)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中5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1P53及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0%(37/50)和82.00%(41/50),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75%(22/50)和18.00%(9/50),在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4/30)和10.00%(3/30),在宫颈慢性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50)和0%(0/50),4组间3种指标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P53蛋白高表达患者3年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VEGF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而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P53及VEGF蛋白作为肿瘤相关蛋白主要表达在宫颈癌及与癌发生相关的癌前病变CINⅢ级中,其表达与癌变过程呈递增关系,该蛋白表达促进癌演进,并与癌细胞转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53及VEGFC的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具有协同促癌作用。VEGF和P53在CINⅢ及ICC中有明显的表达,是监测CIN及ICC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在不同期别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诸城市妇幼保健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2013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不同期别宫颈癌石蜡标本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蜡块组织28例,同期因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宫颈蜡块标本20例作为对照。全部病例经病理诊断证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GF-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所有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判断标准为P0.05。结果 IGF-2蛋白主要位于胞质表达。IGF-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百分率依次递减,分别为68.57%(48/70)、28.57%(8/28)、10.00%(2/10),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正常组织中IGF-2低表达或者不表达,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同期别组织中呈现中等量表达,在不同分期的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量较高。IGF-2在宫颈癌发展中起到促进宫颈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ZNF217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ZNF217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ZNF217在6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18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组)、32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组)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的表达。结果①ZNF217蛋白主要表达于宫颈上皮细胞浆。正常宫颈组织、CINI、CINⅡ~Ⅲ及宫颈癌中的ZNF21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33.3%、50.0%、81.5%。宫颈癌组与正常宫颈组、CINI组与宫颈癌组、CINⅡ~Ⅲ组与宫颈癌组间ZNF217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x2值分别为18.755、12.874、7.762,均P〈0.01),而正常宫颈组与cINI组、与CINⅡ-Ⅲ组zNF217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x2值分别为0.320、1.299,均P〉0.05)。ZNF21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值分别为12.851、6.222,均P〈0.05),但与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x2值分别为0.009、6.675,均P〉0.05)。结论ZNF217高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早期妊娠妇女宫颈糜烂与宫颈炎症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宫颈糜烂与宫颈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早孕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湿片检查,清洁度Ⅰ~Ⅱ度者,取宫颈管分泌物,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每高倍视野中性粒细胞数和细菌种类。结果:126例早孕妇女中,宫颈分泌物中性粒细胞30个/高倍视野共23例,其中在宫颈光滑、轻、中和重度糜烂的各组中检出率分别为17.6%(6/34),22.6%(7/31),15.1%(5/33)和17.9%(5/28),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3,P(0.05)。宫颈分泌物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42例,占33.3%(42/126),在宫颈光滑、轻、中和重度糜烂各组间分别占23.5%(8/34),32.3%(10/31),36.4%(12/33)和42.9%(12/28)。检出革兰氏阳性杆菌者53例,其中在宫颈光滑、轻、中和重度糜烂各组间分别为52.9%(18/34),38.7%(12/31),39.4%(13/33)和35.7%(10/28)。检出革兰氏阳性球菌者24例,在宫颈光滑、轻、中和重度糜烂各组间分别为17.6%(6/34),22.6%(7/31),27.3%(9/33)和7.14%(2/28)。各组中无一例检查出革兰氏阴性球菌。比较各组细菌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7,2.35,和7.56,P(0.05)。结论: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分泌物白细胞增多及细菌种类无相关性,早孕妇女的宫颈糜烂并非是宫颈炎症所致。  相似文献   

12.
宫颈环扎术治疗孕中期宫颈机能不全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孕中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分析影响手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3例孕14~27周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孕14~16周手术的31例中,延长妊娠至足月24例,早产4例,流产3例,胎儿成活27例;>16孕周手术12例中,延长妊娠至足月5例,早产4例,流产3例,胎儿存活9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14~16周是宫颈环扎术最佳手术时机,>16孕周手术也可提高胎儿成活率,紧急宫颈环扎术是必要的,可以延长妊娠时间,提高活婴分娩率。  相似文献   

13.
治疗宫颈病变而不影响生殖的新方法:宫颈环形电切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互补,及其LEEP在宫颈病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因宫颈病变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的患者109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照LEEP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结果:LEEP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者86例(78.9%),不符合者23例(21.1%)。LEEP后,因发现原位癌2例(1.9%)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较大的宫颈锥形切除术1例。术后3个月随诊。无一例出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LEEP的并发症为出血46例(42.2%)。结论:LEEP在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极其重的价值。对于宫颈病变的明确诊断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互为补充;对宫颈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可提供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并可保留生育功能;患者有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再到门诊做阴道镜检查时,即可用LEEP进一步诊断和同时治疗,术后必须定期随访;本文中介绍几种处理并发症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在宫颈的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对575例CIN行宫颈锥切术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宫颈按最常见的点、发病最重的点、每个象限和象限的组合进行研究,寻找CIN在宫颈各部位的分布特征以及年龄组、HPV感染的分布特点并比较其差异。结果:575例中CIN1为146例,≥CINⅡ为429例。CIN主要分布在30~39岁年龄段,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的发病率伴随HPV阳性率高达92.72%,两者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在146例CINI和429例≥CINII两组病变中,均是12点出现的频次最高,分别为43.84%和37.06%;2点最低,分别为33.57%和2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病变中,CINI组病变最重点以8点出现频次最高(12.33%),≥CINII组病变最重点以7点频次最高(11.42%),两组均是2点最低分别为2.74%和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3、4象限发病率与第1象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46例CINI和429例≥CINII两组病变中,宫颈后唇分布分别为58.22%和54.55%,均比前唇41.78%和45.45%多见(P<0.01),宫颈右侧分别为54.79%和56.18%均比左侧45.21%和43.82%多见(P<0.05)。结论:要加强30~39岁年龄段和HPV阳性CIN患者的管理。CIN患者临床活检时,从病变某点分布上要重视对12、8和7点的取材,从病变象限分布上要重视宫颈后唇和右侧的取材,以提高CIN的活检率和临床诊治率。  相似文献   

15.
庞辰珠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4979-4980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对2008~2009年在山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就医的宫颈糜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宫颈CIN及宫颈癌趋于年轻化,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宫颈糜烂是宫颈CIN及宫颈癌的前期表现,但宫颈靡烂面积、深度与宫颈CIN及宫颈癌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门收治的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形锥切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0分钟,平均5.2分钟;术中出血量2-50毫升,平均6.8毫升,住院时间1-12d,平均4.1天。LEEP术后随访,治愈89例,治愈率达91.8%。结论宫颈LEEP环型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CIN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周鸿  朱瑾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98-1900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涂片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已婚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宫颈涂片检查的1 030例已婚妇女中有15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其中慢性宫颈炎91例,HPV感染15例,CINⅠ22例,CINⅡ8例,CINⅢ2例,宫颈癌6例。经阴道镜下RCI评分诊断CIN 36例,其中CINⅠ21例、CINⅡ9例、CINⅢ6例;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4.74%(36/38)。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可疑CIN 24例,其中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证实14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8.33%(14/24)。阴道镜下RCI评分诊断CIN符合率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处理得出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5.50%,特异性为89.26%,两者联合的阳性预测值为72.21%,阴性预测值为95.85%。结论: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筛查子宫颈病变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可作为该地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已婚妇女宫颈癌认知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宫颈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区、近郊8个区、远郊4个区县6339例已婚妇女,对其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知道宫颈癌能够早期筛查诊断的为52.5%;认知度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及经济条件有关,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知道宫颈癌能够早期筛查诊断的妇女中,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了解的最多,占69.7%,通过医生咨询了解的占12.0%;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中,认为是宫颈糜烂引起的最多,为59.1%,认为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仅为26.9%;知道和不知道宫颈癌能够早期筛查诊断的妇女宫颈病变的发病率间无统计学差异(χ^2=3.97,P=0.41),认知度不同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χ^2=1.66,P=0.20)。结论北京地区已婚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偏低,其中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认识尤为不足。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影响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应根据人员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与渠道进行宫颈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宫颈环扎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友萍  周琦  吴连方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85-1387
目的:了解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依据,探讨影响宫颈环扎术成功因素。方法:对2000年11月~2005年3月我院行宫颈环扎术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与早产、流产、胎膜早破及感染无明显关系。术后感染、手术时宫颈长度及手术时间对妊娠结局有明显影响。结论:宫颈环扎孕周、缝合时宫颈长度与孕周延长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镜诊断宫颈疾病的价值,为宫颈癌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1 251例在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妇科门诊就诊并接受阴道镜下活检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查1 251人,宫颈慢性炎症占87.69%,宫颈上皮肉瘤样变(CIN)占9.03%,宫颈湿疣者占2.0%,宫颈乳头状瘤占0.80%,宫颈浸润癌占0.24%,宫颈血管瘤占0.08%,宫颈软纤维瘤占0.17%.慢性宫颈炎检出率各年龄段均在84%以上(P>0.05);CIN检出率,31~40岁为12.09%(P<0.05).[结论]本组人群CIN检出率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