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胺碘酮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近年来住院的126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 胺碘酮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为77.15%,对室性心律失常为81.32%。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湘恒  杨祖福  王秀刚  崔艳芳 《河北医药》2009,31(15):1913-1914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北京铁营医院及北京博爱医院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54例,静脉注射胺碘酮及给予口服剂量,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利多卡因组总有效55例(74.3%),胺碘酮组总有效73例(91.25%);胺碘酮组用药前后心率及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LVEF、FS、E/A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使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运用胺碘酮治疗并进行用药后密切观察,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应护理。结果:4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胺碘酮治疗后,有效率高达90.48%(38例)。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配合严密细致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景全  左瑞云 《河北医药》2009,31(12):1453-1454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酮,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54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87.0%,其中显效22例(40.7%),有效25例(46.2%),心率显著降低(P〈0.01),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结论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与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12月收治的4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观察分析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5%(34/40),QT间期延长患者的疗效优于QT间期未延长患者。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QT间期延长的疗效相对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1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观察48 h内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结果 21例患者中有效17例,总有效率81.0%.结论 在基层医院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口服胺碘酮口服治疗。结果 40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起初作为血管扩张剂用于治疗心绞痛.近年来研究认为,胺碘酮是一种较为独特的抗心律失常药。既往因它能延长动作电位及复极时间而归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但目前发现,它具有全部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性:能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Ca通道。除能有效抗心律失常。抗纤颤及抗交感神经等多种电生理效应外,导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很小,远不同于其它三类心律失常药如索它洛尔,因此它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受到重视。但慢性口服胺碘酮与静脉用胺碘酮的临床药理及作用有异同.在此简单阐述一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心内科106例发生心律失常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适应条件和注意事项。结果①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106例患者中阵发性房颤31例,持续性房颤8例,频发性室性早搏3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②106例患者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4.9%;③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应注意把握用药指征和用药剂量,注意个体化治疗。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较好,把握用药指征和用药剂量使用安全,是抗心律失常的良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7例,给予口服胺碘酮6周。结果 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62%,治疗6周后观察总有效率84%。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而且不良反应轻,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效果的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年到2011年期间收治46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前后的效果、心功能情况以及心电图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使用胺碘酮治疗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46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结论胺碘酮属于多通道阻滞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及口服联合治疗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转归。方法将重症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25例。胺碘酮组予胺碘酮静脉及口服治疗,利多卡因组予利多卡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预后。结果胺碘酮组有效率为76.0%高于利多卡因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病死率为4.0%明显低于利多卡因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重症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利多卡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了解到这种药能有效抑制心律失常。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应用胺碘酮,对照组50例给予口服普罗帕酮,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两组比较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是一种能有效抑制心律失常,又不会促发心律失常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后改口服药治疗.结果 21例患者用胺碘酮治疗有效率达95.2%,Q-T间期轻度延长[治疗前(384±50)ms,治疗后(426±46)ms,P>0.05],有1例患者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低血压后改用利多卡因治疗,无T3、T4增高,无间质性肺炎及肝、肾功能损害,未发生尖端扭转室速.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吴宁 《中国医药指南》2010,8(6):176-17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口服胺碘酮,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三个月后50例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为96.0%,有效48例。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胺碘酮注射液在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98例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房扑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观察控制心室率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控制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房扑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的总有效率为91.84%。结论胺碘酮注射液能有效、迅速、安全控制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房扑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胺碘酮在发作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118例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和胺碘酮行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胺碘酮组在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利多卡因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胺碘酮治疗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12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分为:快速性室上性和快速性室性,快速性室上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例普鲁卡因胺组和30例胺碘酮A组,分别给予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快速性室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例利多卡因组和30例胺碘酮B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和胺碘酮。以接受治疗24 h为动态观察期。评价各组间服药24 h后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1发生快速性室上性时,普鲁卡因胺组与胺碘酮A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生快速性室性时,利多卡因组与胺碘酮B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胺碘酮能有效控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 将86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胺碘酮及美西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变化及2组间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均明显减少,以胺碘酮组更明显,胺碘酮组QTd明显缩短,无死亡病人,而美西律组QTd无改变,死亡2例。结论 胺碘酮显著降低心肌病患者的QTd,对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改善预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后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后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再住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药物治疗后,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