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具有潜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1例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对照组69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 h的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潜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的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尤其越早应用,效果越好,并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方法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朱锐  李丽霞 《现代养生》2014,(6):145-145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产妇1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宫缩仍不佳,间隔15min继续应用欣母沛250μg。对照组91例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宫缩仍不佳继续应用缩宫素20~50U。比较两组术后2、24 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24h的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有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应用缩宫素的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并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但应明确诊断,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3.
李丽  薛娟 《中国卫生产业》2013,(32):111-112
目的 通过探讨欣母沛预防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加强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预防,有效降低子痫前期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120例有宫缩乏力性子痫前期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同时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实验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μg.结果 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别对两组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 h平均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较,其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欣母沛可有效预防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而单纯应用缩宫素疗效欠佳.欣母沛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具有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8例,对照组65例。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并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20u,术中舌下含服、术后肛塞米索前列醇各200μg,比较两组术中、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观察不良发应。结果欣母沛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母沛用于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高效、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欣母沛对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产妇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缩宫素20u,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h、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欣母沛能有效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量,降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妇产医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剖宫产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子宫肌层注射欣母沛;对照组为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与缩宫素静滴和子宫肌层注射,比较两组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母沛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可减少剖宫产的出血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欣母沛对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有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巨大胎儿、宫缩乏力、前置胎盘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只常规静滴催产素)、肌注欣母沛组(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催产素的基础上,同时三角肌内注射欣母沛)、宫体注射欣母沛组(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催产素的基础上,同时子宫肌层内注射欣母沛)各30例。比较各组术中、产后2 h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副反应。结果:肌注欣母沛组和宫体注射欣母沛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P<0.01),两组术中、产后2 h和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注欣母沛组和宫体注射欣母沛组的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6.7%(P<0.01),肌注欣母沛组的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宫体注射欣母沛组(P<0.05)。发生副反应的孕产妇均可自行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产妇术中预防性使用欣母沛,明显减少了术中和产后出血量,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两种使用方法均疗效确凿、安全性好,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rrjk》2017,(14)
目的:探讨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最佳时机。方法:择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具有出血倾向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治疗时间为2014年1月1日到2017年1月1日,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均采用欣母沛进行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其中A组为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B组为胎儿娩出后出现宫缩乏力时注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结果:A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5.00%明显低于B组45.00,P0.05。A组与B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欣母沛是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最佳时机,利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加用卡贝缩宫素的治疗效果,分析卡贝缩宫素用药时机的不同对预防、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321例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采用3种用药方式:其一宫体注射和静脉滴入均为缩宫素;其二宫体注射采用的是缩宫素,而卡贝缩宫素静脉滴入的时间为手术中胎儿娩出时胎盘娩出前;其三缩宫素使用方法同二,但卡贝缩宫素的滴入为胎盘娩出后发生产后出血时。产妇用抽签方式选择用药方法,将321例产妇分为3组,分别为缩宫素组107例、胎盘娩出前组107例、胎盘娩出后组107例。观察指标有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及血红蛋白、血球压积、心率、血压。结果缩宫素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均明显高于胎盘娩出前组、胎盘娩出后组,差异较大;胎儿娩出时胎盘娩出前组滴入卡贝缩宫素的产妇出血量少于胎盘娩出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的血红蛋白、血压等数据也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产妇出血的不同原因并不会影响卡贝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无论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均能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会明显上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娩出时采用卡贝缩宫素可起到预防与治疗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晓峰  温岩  贾君容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087-3088
目的:观察欣母沛在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具有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孕妇176例,随机分为欣母沛组(n=60例)、缩宫素组(n=60例)和欣母沛+缩宫素组(n=56例),准确收集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比较各组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①缩宫素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欣母沛组及缩宫素+欣母沛组;②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组为(456.59±263.21)ml,欣母沛组为(396.67±221.48)ml,缩宫素+欣母沛组为(365.42±189.37)ml,缩宫素组分别与欣母沛组和缩宫素+欣母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产后24 h出血量缩宫素组为(661.66±312.45)ml,欣母沛组为(592.43±275.67)ml,缩宫素+欣母沛组为(518.26±248.54)ml,缩宫素组分别与欣母沛组和缩宫素+欣母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4 h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缩宫素组明显高于欣母沛组和缩宫素+欣母沛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母沛可明显减少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与缩宫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并具有安全、高效、迅速、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卡贝缩宫素(巧特欣)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妇90例,随机分为2组:巧特欣组45例于胎儿娩出后即给予巧特欣100μg子宫体肌肉注射;欣母沛组45例于胎儿娩出后即给予欣母沛250μg子宫体肌肉注射。观察产后2 h内出血量、2 h~24 h内出血量、第3产程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第3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巧特欣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欣母沛组(x2=4.3956,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与欣母沛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费用更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使用时机对高危因素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即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体注射,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行缩宫素10 U宫体注射,同时行缩宫素10 U静脉滴注。若两组产妇子宫收缩缩乏力致出血量明显增多,则再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体注射。观察比较两组胎儿娩出后30 min、2 h、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比例、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宫腔填塞比例、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胎儿娩出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30%(42/46),对照组为76.09%(35/4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宫腔填塞比例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减少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二次剖宫产出血患者宫体注射欣母沛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廊坊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4例高危二次剖宫产患者,欣母沛组47例与缩宫素组47例,分别于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宫体注射欣母沛或缩宫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记录两组产后出血、输血或子宫切除、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结果欣母沛组术中以及术后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332.17±40.62)m L、(118.49±51.44)m L、(406.54±66.08)m L,均少于缩宫素组(P0.05);欣母沛组出现产后出血、输血、休克、子宫切除发生率分别为6.38%、4.26%、0.00%、0.00%,均低于缩宫素组(P0.05);欣母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4%)低于缩宫素组(14.89%)。结论欣母沛宫体注射可以明显减少高危二次剖宫产患者的出血量,减少因大出血造成的休克、输血、子宫切除等风险;其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多为暂时性且较轻微。  相似文献   

14.
孙鸿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1013-1014
目的:探讨防治第三产程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前瞻性观察住院分娩的产妇1 800例,其中阴道分娩1 20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400例,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0 ml加缩宫素20 U;B组(欣母沛组)400例,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250μg;C组(欣母沛加手法按摩组)400例。剖宫产分娩者600例,同样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200例,B组(欣母沛组)200例,C组(欣母沛加手法组)200例。准确测量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记录第三产程时间。结果:阴道分娩各组中,C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最短,产后2 h内出血量最少,C、B、A组依次减少;剖宫产各组中,C组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娩出后及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并采取主动手法辅助娩出胎盘,可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分析欣母沛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9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使用欣母沛治疗,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中、术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产妇经治疗后术中、术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术中、术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欣母沛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明显优于传统缩宫素治疗,能有效引起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欣母沛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欣母沛(氨丁卡前列素)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指征并存在产后出血倾向的139例孕产妇,随机分为欣母沛组和催产素组,前者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欣母沛,后者注射催产素,比较两组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情况。结果:欣母沛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催产素组,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减少。结论:欣母沛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吴波  杨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4,(22):3681-3683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最佳时机。方法:收集存在较高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180例,按使用欣母沛的时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娩出胎儿后均立即给予宫缩素20 U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直接给予欣母沛宫体注射,对照组按摩子宫无效或当出血量>300 ml时,给予欣母沛宫体注射。比较两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7.45、9.20,P<0.05)。观察组欣母沛使用剂量为(289.50±65.20)μg,对照组为(376.50±83.50)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0.95%(22/105),对照组为38.67%(2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7/105),对照组为5.33%(4/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P>0.05)。结论:欣母沛安全性高,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在产后应立即使用,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程文莉  李萧 《现代保健》2014,(34):44-46
目的:探讨欣母沛在治疗和预防高危人群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产后出血防治方案不同将本院妇产科分娩的268例高危产妇分为试验组165例和对照组103例,分别给予欣母沛联合缩宫素和单用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失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可有效提升缩宫素宫缩止血效果,减少产妇术中失血量和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是防治高危人群产后出血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陈燕  石中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174-417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使用缩宫素并联合不同时间舌下含服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对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以270例计划性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胎儿娩出前、后宫缩剂的不同使用方法随机分为四组: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单纯缩宫素组,60例);胎儿娩出前2 min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卡孕栓甲组,76例);胎儿娩出后即刻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卡孕栓乙组,69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剖宫产术毕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卡孕栓丙组,65例)。比较四组术后2 h、24 h出血量及药物副反应。结果:1四组患者术后2 h出血量比较:单纯缩宫素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卡孕栓甲组分别与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单纯缩宫素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卡孕栓甲组分别与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纯缩宫素组副反应发生5例(8.33%),卡孕栓组副反应发生22例(1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副反应在5 min之内均自行消退。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孕栓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且胎儿娩出前2 min舌下含服卡孕栓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rrjk》2017,(16)
目的 :探讨欣母沛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预防产后出血,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250μg欣母沛宫体注射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量、2h出血量和24h出血量都显著多于研究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用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和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4%和20.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欣母沛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保证了产妇生命健康,具有安全、有效和起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