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43例AMI患者的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观察各指标水平与AMI的相关性。结果 cTnⅠ阳性率高于CK及CK-MB。结论 cTnⅠ检测方便、快捷,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I(cTnⅠ)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120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和随机选取的体检健康者120进行对照,观察AMI患者和正常体检人员的血清cTnⅠ、CK—MB数值的变化。结果:研究组eTnⅠ、CK—MB数值在发病早期升高,中期时候达到高峰值,在晚期会有一定的下降。数据显示研宄组在发病之后的这3个时间段里面都要比对照组高,而且cTnⅠ比CK—MB的升高倍数还要高,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Ⅰ具有高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在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的52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观察组中不同梗死面积、梗死部位和对照组的血清cTnI、cTnT及CK-MB的舍量和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TnI、cTnT及CK-MB的含量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梗死面积>20%者高于其他患者,广泛前壁梗死患者高于其他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较高,且对了解梗死面积和梗死部位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的52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观察组中不同梗死面积、梗死部位和对照组的血清cTnI、cTnT及CK-MB的含量和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TnI、cTnT及CK-MB的含量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梗死面积>20%者高于其他患者,广泛前壁梗死患者高于其他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较高,且对了解梗死面积和梗死部位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hs-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急诊胸痛患者最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68例,分别于胸痛发作后2h,4h,6h,8h,10h和12h采集静脉血进行hs-cTnT、cTnT和Myo的检测。结果:在胸痛后的2h各检测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hs-cTnT25.0%、cTnT0.0%、Myo13.2%,而cTnT、Myo与hs-cTnT分别比较P值均小于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胸痛后的4h各检测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hs-cTnT88.2%、cTnT61.8%、Myo82.4%,hs-cTnT与cTnT比较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TnT与Myo比较P>0.05,说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胸痛后6h和8h三种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10h和12h Myo阳性率下降,而hs-cTnT和cTnT阳性率持续升高,hs-cTnT、cTnT与Myo分别比较P值均小于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cTnT与cTnT、Myo相比,hs-cTnT检测能够为AMI的更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清肌钙蛋白T与I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cTnI,同时采用宝灵曼快速定性分析法定性检测cTnT。共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7例,42例健康对照者。结果: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均数在AMI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定性检测发现AMI组发病4h后血清肌钙蛋白T(cTaT)有36例阳性,阳性率约63.2%,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此时血清CK及CK-MB未见异常。结论: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肌钙蛋白I(cTnI)的定性与定量检测对于AMI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一代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科学选用心肌损伤标志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8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34名患者为AMI组,CTnT测定:采用美国Lifesign公司的CTnI固相层免疫分析盘,作快速性测定,以cTnT(0.16±0.10)ug/L为标;位,样本为130μl血清,用微量加样器加入到试盘的样品孔中,15分钟判断结果。在试盘中出现二条紫红色带为阳性,一条紫红色为阴性。结论:CTnT定性检测对AMI的诊断、鉴别AMI和非AMI性胸痛、非心肌梗死所致梗死样ECG改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肌钙蛋白T和CR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诊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67例AMI患者(观察组)、51例非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及健康体检人群56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CRP和cTn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CRP及cTn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2%和84%。对照组分别为6%和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和0,观察组与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cTnT与CRP水平显著正相关(r=0.982,P〈0.01)。观察组CRP、cTnT单独检测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90%和84%,100%;联合应用两者后其敏感度为88%,特异度91%。结论cTnl与CRP对AMI的诊断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心肌酶谱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AMI和50例非心肌梗死患者同时检测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天冬氨酸脱氢酶(AST)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比较。结果CTnI对AMI诊断的敏感性(100%)高于CK(83.9%)、CK-MB(73.2%)、LDH(80.4%)及AST(75.0%)(P<0.01);CTnI对AMI诊断的特异性(98.0%)与CK-MB(92.0%)相近(P>0.05),高于CK(82.0%)、LDH(66.0%)及AST(78.0%)(P<0.01)。结论CTnI对AMI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胸痛4—6h内)血清GGT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活性及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60例比较。GGT、CK,CK-MB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TnI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结果AMI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GGT、CK、CK-MB、CTnI测定结果分别为(97.62±20.30)U/L、f137.4±65.6)U/L、(21.10±9.50)U/L、(9.56±4.70)U/L和(46.20±23.21)U/L、(24.3±5.40)U/L、(18.10±8.00)U/L、(0.11±0.02)ugm。AMI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GGT、CK、CTnI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检出率GGT为96.8%.结论血清GGT可作为早期预测和诊断AMI的新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e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50例正常对照和76例AMI患者在发病0~3h,4~6h时,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比较分析AMI组与对照组各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率及各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MI组各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FABP阳性率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H-FABP在发病0~3h内诊断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96.0%,均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在发病4-6h内诊断的敏感性为98.7%,特异性为92.0%,显著高于CK-MB和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对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灵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胸痛患者的筛查及早期A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包炎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与ST段抬高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81例急性心包炎患者血清cTnI浓度,其中cTnI≥0.35μg/L为阳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阈值为1.5μg/L。结果 cTnI阳性41例,其中ST段抬高29例(71%);cTnI阴性40例,其中ST段抬高25例(62.5%),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TnI≥1.5μg/L21例,其中ST段抬高20例(95%);cTnI〈1.5μg/L60例,其中ST段抬高31例(5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急性心包炎患者可根据cTnI浓度判断心肌损伤程度,虽然单有ST段抬高不一定有心肌损害,但ST段抬高患者中cTnI浓度明显升高者提示有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评价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发病24小时内)的心电图表现,进行比较、分类。结果:心电图正常12例,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18例,其中:T波改变18例、ST段改变13例、等位性Q波8例、急性损伤阻滞6例、缺血性J波10例、室早5例、窦速16例、窦缓8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坏死性Q波1例、室内传导阻滞3例。梗死部位:前间壁10例、前壁6例、广泛前壁7例、下壁7例(其中下壁伴右室心梗1例、下壁伴正后壁心梗1例)。结论: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作为观察组,以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体检时空腹抽取静脉血;AMI组于发病后4h取血,以后每4h取血1次,24h后每天取血1次,直至7d。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三项指标,比较这3项指标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AMI组的cTnI、Myo以及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nI、Myo、CK-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8.7%、90.0%、80.0%;特异性分别为96.9%、85.4%、94.8%。结论急性AMI患者的cTnI、MB、CK-MB的值均明显升高,3项指标对AMI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中以cTnI最佳。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左心衰与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左心衰的关系。为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AMI无合并心力衰竭组171例,于胸痛发作后3h抽静脉血3mL送检。AMI合并左心衰组127例,于胸痛发作后3h表现为有左心衰症状时抽静脉血3mL。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cTnI、Mb。结果 AMI无合并心衰组cTnI的浓度为(16.71±14.19)μg/L,Mb的浓度为(522.22±392.22)μg/L。AMI患者cTnI于胸痛3h后随时间增加而逐步增高,有左心衰症状时cTnI的浓度为(29.08±21.97)μg/L,Mb的浓度为(1010.96±935.98)μg/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cTnI浓度与心肌梗死部位及面积大少有关,cTnI浓度的测定对AMI合并左心衰的诊治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美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4):134-134
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AMI患者和35例CHF患者进行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学的测定。结果:AMI组cTnT检测阳性率为93.6%,CHF组阳性率为25.7%,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钙蛋白T灵敏检测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定性的方法测抗凝血中cTnT的浓度变化,有利于AMI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20.
张玉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1):1084-1084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内科常见急症 ,心电图及心肌酶的检查常做为快速诊断这类患者的常见方法 ,近年来心肌酶的改变尤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其中肌酸磷酸激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现收集我院近 13年来心肌酶增高患者 36 0例 ,其中诊为 AMI者 2 85例 ,误诊 18例 ,现将误诊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6 0例患者均为肌酸磷酸激酶 (creatinephosphokinase,CPK )升高者 ,其中 AMI 2 85例(79.17% )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9例 (2 .5% )误诊为 AMI者 3例 ,占 16 .6 7% ;皮肌炎 5例 (1.39% )误诊为 AMI者 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