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外科急诊手术203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急诊手外伤2034例治疗体会,方法:对2年间手外伤急诊手术2034例做临床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手外伤急诊手术量大,种类繁多,术式千差万别,愈合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影响极大,结论:首诊手外科医生良好的基本功,是伤者愈合的有效保证,故应重视手外伤急诊的诊断与治疗,尽可能一期完成皮肤的修复;神经,血管,肌腱的吻合,骨骼的解剖复位,早期完成手部功能重建,各级医院均应重视手外科医生的素质培养及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外伤急诊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手外伤急诊手术53例做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手外伤急诊手术量大,占门诊急诊手术36%,种类繁多,愈后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影响极大。结论:首诊外科医生良好的基本功,是伤者愈合的有效保证,故应重视手外伤急诊的诊断与治疗,尽可能一期完成皮肤的修复,神经、血管、肌腱的吻合,骨骼的解剖复位。各级医院均应重视外科医生的素质培养及基本功训练。  相似文献   

3.
手外伤的急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手外伤的急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由急诊创伤外科处理的653例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肌腱伤225例,血管伤15例,神经伤36例,指骨骨折74例,掌骨骨折1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51例。结果全部肌腱伤、神经伤、指骨和(或)掌骨、腕骨骨折病例术后恢复良好,优良率为80.1%。结论重视首诊的急诊医生的手外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诊治水平,尽可能一期完成皮肤、神经、血管、肌腱的修复及骨骼的解剖复位,早期完成手部功能重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工矿医院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工矿医院各类手外伤急诊处理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 002例各类手外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伤情特点及诊治关键。结果开放损伤625例,闭合损伤377例;单纯不全性损伤612例,单纯毁坏性损伤212例,两种合并损伤178例;其中示指、中指、掌骨骨折721例,肌腱断裂伤321例,肌腱挫裂伤220例,神经断裂99例等。术后随访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为89.9%。结论基层工矿医院急诊手外伤发病较多,急诊创伤医师应加强手外科知识学习及基本功训练。急诊处理尽可能一期创面修复及神经、血管、肌腱的吻合和骨骼的解剖复位固定,结合具体病例,早期完成手部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5.
手外伤急诊的初步治疗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我院急诊手外伤的初步治疗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各类手外伤资料.其中,上臂完全离断2例,指完全离断16例,指不全离断36例,前臂外伤30例,腕部切割伤12例,腕不全离断伤1例,复杂手外伤18例.结果 本组115例中,除感染伤口不计,其余94.3%伤口Ⅰ期愈合,且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外伤早期处理应针对具体病例、损伤种类和病情全面考虑,尽可能Ⅰ期完成皮肤、神经、血管、肌腱的修复及骨骼的解剖复位,早期完成手部功能重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严重创伤急诊手术配合体会ExperienceinCoordinationWithEmergencyOperationforSevereTrauma崔玉梅(广西区南溪山医院手术室桂林市541002)关键词外伤,急诊,手术治疗近年来,意外事故所致严重创伤...  相似文献   

7.
我科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胸外伤或以胸外伤为主的复合性外伤275例,有53例需经急诊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手外伤约占创伤急诊的26%~50%,其中开放性损伤占半数以上,治疗比较棘手,治疗不当给患者留下严重功能障碍[1]。自1998年5月至10月我们急诊应用带旋髂浅动脉轴型皮瓣治疗了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外伤急诊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手外伤急诊手术46例做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创面一期愈合24例(52.2%),二期愈合8例(17.4%),伤口感染9例(19.6%),伤缘皮肤坏死3例(6.5%),继发性手指坏死2例(4.3%)。结论在治疗手部严重挤压伤患者时采取切开减张的手术方法,能有效防止皮肤软组织坏死,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手外伤互期闭合创面.对预防感染、重建手的功能是重要的一环。但往往因创面复杂,皮肤缺损,肌椎骨组织外露,不能如意缝合创口[’].特别是拇指及食指尤为重要,关系到全部治疗的成败。由于目前各种皮瓣的应用使急诊手外伤的愈合确实有了很大改观,但每一种皮瓣的应用都有其优缺点,现将我院自1992年至1996年应用传统皮瓣修复急诊手外伤软组织缺损30例的体会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男25例,女5例。年龄为17~50岁,平均30岁。均为急诊手外伤,平均伤后时间为2小时。其中食指1例,拇指10例,手掌5例,环指1例,指但缺损8例,指端缺损12例…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1984~1994年共收治肝外伤68例,其中6例包膜下小血肿,经非手术治愈,2例死于严重合并伤,4例死于出血性休克,余56例均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男49例,女7例,年龄9~71岁,其中18~40岁45例,占80%。2.致伤原因:车祸24例,撞击伤18例,坠摔伤7例,殴击伤4例,挤压伤1例,刀伤2例。其中车祸加工伤49例,占87%例,开放性损伤2例,闭合性损伤54例。3.合并伤:29例次,其中脑挫裂伤1例次,肋骨骨折2例次,肺破裂1例次,脾破裂伤3例次,胃损伤2例次,肾损伤4例次,四肢骨折6例次,骨盆骨折1例次,膀胱损伤1例次,大血管损伤4例次,胆管损伤2例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诊手外伤患者在局部麻醉或臂丛麻醉期间辅助应用丙泊酚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ASAⅠ -Ⅱ级急诊手外伤患者 12 0例 ,分为局部麻醉组和臂丛麻醉组各 6 0例。每组又随机分为 3个亚组 ,每组 2 0例。Ⅰ组 :单纯局麻组 ;Ⅱ组 :局麻后给予哌替啶 0 .7mg/kg、氟哌啶醇 0 .0 7mg/kg静注 ;Ⅲ组 :局麻后给予丙泊酚负荷量 1.5mg/kg +维持量 3mg/ (kg·h)静脉泵注 ;Ⅳ组 :单纯臂丛麻醉组 ;Ⅴ组 :臂丛麻醉后给予哌替啶 0 .7mg/kg、氟哌啶醇 0 .0 7mg/kg静注 ;Ⅵ组 :臂丛麻醉后给予丙泊酚负荷量 1.5mg/kg +维持量 3mg/ (kg·h)静脉泵注。以Ramsay评分法记录镇静深度。结果 Ⅲ组与Ⅰ、Ⅱ组 ,Ⅵ组与Ⅳ、Ⅴ组相比 ,给药后各时段病人的镇静分值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急诊手外伤手术患者在局部麻醉或臂丛麻醉下辅助应用丙泊酚 ,可很快使病人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烦躁不安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14.
手外伤约占创伤急诊患者总数的35%[1],手腕掌部严重切割伤可致神经、肌腱、血管损伤,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手外伤术后的治疗效果,除了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技巧外,还与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密切相关[2].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21例腕掌部严重切割伤急诊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颌面部外伤急诊患者142例,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结肠损伤急诊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案,有效地降低伤者死亡率,分析56例结肠损伤急诊手术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56例结肠损伤患者急诊手术处理的方法与效果。结果:本组56例均行急诊I期手术治疗,治愈53例,死亡3例,切口感染3例,肠瘘1例。结论:急诊Ⅰ期修补术或切除吻合术对绝大多数结肠损伤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正> 颅脑外伤合并颌面外伤,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快,急诊救治中,稍有不慎就会避重就轻,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现将笔者在2002年3~5月成功急诊抢救的2例病人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性,26岁,因交通事故导致颅脑颌面外伤1h就诊。查体:朦胧状态,前额、右颌面各有一个长约6cm,均达骨质、额部伤口处有脑组织外溢,右颌面伤口深达上颌骨骨质,出血明显,颅脑CT检查提示,额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上颌骨X线平片提示,右上颌骨骨折,无明显移位。  相似文献   

19.
20.
手外伤 (injuryofthehand)在临床上很常见。处理是否及时和正确 ,关系到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急诊手外伤的清创处置中 ,需要医护密切配合 ,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现将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 36 0例急诊手外伤患者的清创护理配合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36 0例患者中切割伤 116例 ,占 32 2 2 % ,挤压伤 170例 ,占 4 7 2 2 % ,刺伤 4 8例 ,占 13 33% ,撕脱伤 2 3例 ,占 6 4 0 % ,咬伤 3例 ,占 0 83%。年龄 10~ 6 5岁。患者职业以民工为主。二类创口 348例 ,三类创口 12例。一期缝合 348例 ,二期缝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