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并不少见,该病病因并未明确,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于结肠黏膜,以炎症或者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累及直肠及远端结肠,甚至累及全结肠,给患者带来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正因UC危害严重,临床极为重视其诊断、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缓解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诊断技术及相关理念的深入发展,临床已有多种方式可选择应用。结肠镜为诊断UC重要辅助方法,可根据其内镜下表现特点进行排除性诊断。因UC遍布范围广泛、多变,内镜下表现并不一致,因此分析其内镜下特点对诊断UC十分关键。本研究探讨本科室收治的60例UC患者结肠镜下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疡愈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雪梅  甘德春 《华西医学》2006,21(3):576-577
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人群,但以青壮年多见。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粘液血便、水样便、粘液便为主,轻者每日2~3次,重者可达每日10~20余次。有的病例主要以便血为主,或为粘液脓血便,也可为血水而无粪质。腹痛一般为轻到中度,常局限于下腹部或左下腹部,有疼痛-便意-便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院近6年的消化内科内镜中心选择所有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归类,并对同种特征的表现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变范围与病程关系密切,病变范围增大,临床特征表现明显,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病此病。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内镜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肠镜表现、病理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临床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确诊的12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平均年龄43.04岁,41~50年龄段发病比例最高,男性多见。临床症状: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结肠镜表现:黏膜慢性炎症。病理:炎性细胞浸润,隐窝改变。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分期分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7岁,主因腹痛、便血伴心悸1个月,加重7天于2008年6月10日入院。为便前出血,以脓血便为主,每日最多达7~8次,便前、便后均伴有腹痛,同时有体质量下降约10kg、多汗、心悸。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100次/min,律齐;血压130/85mmHg(1mmHg=0.133kPa),体形消瘦,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略活跃。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电子结肠镜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炎型240例(28.67%),直乙结肠炎型223例(26.64%),左侧结肠炎型145例(17.32%),直乙降横结肠炎型98例(11.71%),右侧结肠炎型31例(3.70%),全结肠炎型100例(11.9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以左半结肠为主;发病年龄25~47岁居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癌变高危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 报告1例UC行结肠镜监测25年发现早期癌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25年前诊断为溃疡性全结直肠炎,病程中反复发作,多次入我院治疗并定期行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结肠肝曲分叶状肿物,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肠(肝曲)高分化管状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术后14个月复查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隔脏器转移.结论 UC为结肠癌高危因素,定期结肠镜监测有利于发现早期癌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王晓春  杨根妹  唐晶  金磊  张忠兵 《临床医学》2011,31(1):F0003-F0003
患者,女,54岁。24年前出现持续发热伴黏液脓血便,当时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予以磺胺柳氮吡啶(SASP)、中药等治疗2年余症状缓解,中成药维持治疗,其后有2次较明显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男 ,2 5岁。因腹痛、腹泻 3个月 ,加重 3天入院。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 ,以左下腹为甚 ,呈阵发性绞痛 ,伴腹泻、粘液稀便 ,有时带血丝 ,每日 34次 ,排便后腹痛缓解 ,无恶心、呕吐。外院多次诊断为肠炎 ,经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 ,效果差。 2 0天前在外院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报告为 :直肠上段及乙状结肠散在分布大小不一的圆形溃疡 ,履有白苔 ,溃疡面呈火山口样 ,以乙状结肠病灶多 ,弥漫分布 ,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粘膜充血、水肿。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 (中重度 )。给予泼尼松等治疗后 ,病情缓解 ,但停药后复发。 3天前不明原因…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若诊治和护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006年9月我科收治了1例妊娠31周合并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采用单人操作法进行全结肠镜检查,患者对全结肠镜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不良反应,剖宫产术娩出正常男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的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炎性疾患。局部病理以结肠黏膜充血、糜烂和溃疡为主,病变以远端结肠为主,但常累及整个结肠,其临床的主要症状可见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且病程长,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本病主要可以参照中医的“下利”、“痢疾”、“腹泻”等病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0 岁,因间断腹泻1 个月,加重伴发热20 d 入院.大便7 ~8次/d,黏液脓血便,体温最高达38.0 ℃.既往体健.发病以来饮食欠佳.查体:T 37.6 ℃,P 88 次/min,R 18 次/min,BP 100/60 mm Hg,神志清,睑结膜略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入院后化验便常规:黏液( ++),白细胞( ++),红细胞( +),OB( +).  相似文献   

13.
患男,35岁,船员,出海1周后因受风寒出现厌食、口腔黏膜溃疡、流涕、咽疼、腹痛、腹泻每天4~6次,呈黏液脓血便,四肢关节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胃肠型感冒”,给予抗病毒抗菌治疗1周,咽痛及关节疼痛有所缓解;但腹痛、腹泻无好转,并出现发热、畏寒。(1)查体:T38.2℃,R80次/min,P20次/m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探讨六和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3例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六和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98%)大于对照组(8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6,12个月后复发率(9.64%,21.69%)小于治疗组(18.75%,4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和汤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的治疗效果满意,疗效得到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丁益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935-4936
目的研究探讨全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PUC)与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DUC)的临床病理和内镜的特点,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2009年PUC和DUC患者,各40例,对其临床病理和内镜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UC组和DUC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除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外,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II、III级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内镜分级方面:两组均以IV级为主,但二者比较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分型方面:两组临床分型均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为主,但二者比较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分度方面:PUC组以中、重度为主,DUC组以轻、中度为主,两组轻、中、重度比较均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UC和DUC患者在临床病理与内镜下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提示出二者很可能属于异质性疾病,在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方面并不相同,应注意结合其临床表现、病理级内镜特点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787-788
探讨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选收治的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益生菌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86.5%。观察组复发率为13.4%,对照组为35.1%。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调补脾胃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某院收治的94例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氨基水杨酸钠肠溶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调补脾胃中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黏膜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3.62%)较对照组(78.7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4.13±0.97)分较对照组(8.95±1.28)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黏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补脾胃中药治疗可有效提升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其黏膜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损害为主的慢性黏膜病变,以腹痛、泄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近期虽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在治疗上,中医药显示明显优势,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现将近年来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郭艳萍  何桂雨 《全科护理》2014,12(6):523-52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护理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接受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辨证护理,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于结肠的一种弥漫性的、局限于粘膜层的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与免疫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嘲。许多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比如IL-1B、TNF-a、IL—10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因此为了验证这一点,我院测定了45例患者血清IL-1B、TNF—a、IL-10的表达水平,并与25例正常人作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