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高峰前后期Ⅲ类人群的颅面形态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发育高峰前期和发育高峰后期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为研究跟踪对象,拍摄自然头位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颅面部的发育指标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育高峰前期与发育高峰后期Ⅲ类牙合患者的头位变量SN-VEL、SN-CP、SN-OPT、SN-CVT,CVT-HOR与面部结构变量SNA、SNB、Yaxis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颈椎姿势在发育过程中影响颅颌面形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安氏Ⅱ1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颏部软组织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安氏Ⅱ1类错矜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分高角组34例、均角组34例、低角组34例,每组男女各17例,共计102例,年龄18 ~31岁,平均(22.84±3.78)岁.选取矫治前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在软组织颏部形态上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垂直骨面型对软组织颏部的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差异主要在于高角组.颏唇沟深度(Bs-LLPos)从高角组到低角组依次增加,尤其是高角组的颏唇沟深度明显小于其他两组;颏部长度(LL-Pos)自高角至低角组逐渐降低,高角组颏部长度相对较长,低角组相对较短;高角组颏唇角(LL-Bs-Pos)、下颌颏角(Bs-Pos-Mes)相对较大;均角组E-LL、E-Bs、E-Pos、E-Mes及软组织颏部厚度相对于高、低角组较大.所有测试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骨性分类患者中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不同垂直骨面型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的颏部软组织形态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偏颌病人颈椎姿势与矢状骨面型的关系。方法选取偏颌与非偏颌的错畸形病人各45例作为偏颌组和对照组,按矢状骨面型分类,拍摄自然头位下头颅X线侧位片,测量颈椎平面CP与SN平面的交角(SN-CP),颈椎切线CVT、齿突切线OPT与SN平面的交角(SN-CVT、SN-OPT),颈椎切线CVT与齿突切线OPT的交角(OPT-CVT),比较偏颌组内不同矢状骨面型病人的颈椎姿势差异,以及相同矢状骨面型的偏颌组与对照组间的颈椎姿势差异。结果偏颌组内不同矢状骨面型SN-OPT、SN-CVT、SN-CP、OPT-CVT的差异有显著性(F=3.253~4.119,P<0.05),两两比较,Ⅱ、Ⅲ类各角度差异有显著性(t=2.549~2.908,P<0.01),Ⅰ类与Ⅱ类间各角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Ⅰ类与Ⅲ类比较只有SN-CVT差异有显著性(t=2.868,P<0.05)。偏颌组与对照组比较,仅Ⅲ类骨面型颈椎姿势差异有显著性(t=2.235、5.700,P<0.01),偏颌组病人颈椎姿势呈前倾位;其余两类各角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偏颌病人的颈椎姿势与矢状骨面型相关,偏颌病人中出现颈椎姿势异常的主要为Ⅲ类骨面型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低角垂直骨面型患者肌电特点,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共64例(低角28例、均角36例),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应用Wineeph8.0软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利用表面电极,采集肌电图信号,比较各组不同状态下咬肌、二腹肌前腹肌电特点。结果:(1)二腹肌前腹在下颌姿势位、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空咬)以及祭咬树脂垫(高度2mm)、小开颌、最大开口位及吞咽运动状态下,低角组肌电峰值均大于均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咬肌咀嚼运动时,低角组在闲口相、咬合接触相以及食物粉碎相肌电峰值均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口相、食物保持相、牙尖交错位,低角组咬肌肌电峰值有大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咬肌咀嚼运动时,低角组在开口相、食物保持相、牙尖交错位咀嚼周期时程小于对照组(P〈0.05)。闭口相、咬合接触相以及食物粉碎相时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低角垂直骨面型患者在二腹肌前腹、咬肌的肌肉电生理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对24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进行矫治.男11例,女13例.通过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矫治效果.结果 矫治后SNA、ANB、OJ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SNB角增大、下颌升支、下颌体长度均有增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安氏Ⅱ类患者在应用Twinblock后,覆(牙合)覆盖减小,(牙合)关系改善,改变患者下颌后缩的面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对成人安氏Ⅱ1分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治疗前的锥形束CT(CBCT)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切牙牙槽骨的高度和厚度,探讨成人安氏Ⅱ1分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牙槽骨高度及厚度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临床上此类错牙合的诊断、矫治及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筛选CBCT,将测试对象分成高、均、低角3组,每组20例,应用Invivo 5 软件进行测量,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牙槽骨高度及厚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成人安氏Ⅱ1分类错牙合牙槽骨高度和厚度与垂直骨面型之间存在相关性。(2)成人安氏Ⅱ1分类切牙牙槽骨厚度,高角组最薄,低角组最厚。(3)成人安氏Ⅱ1分类切牙牙槽骨高度,高角组最高,低角组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6例12-18岁进行掩饰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垂直骨面型分为三类,选取左侧下中切牙进行测量,运用CBCT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前牙唇侧可移动骨量,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患者下前牙区唇侧牙槽骨理论可移动骨量高角均角低角(P0.01)。结论青少年高角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前牙区唇侧牙槽骨理论可移动骨量最少,使用锥形束CT测量下颌前牙可移动骨量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掩饰性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玉香 《中外医疗》2011,30(4):11-11,13
目的分析上颌斜面导板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治27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升支长、下颌体长、下颌综合长度、前下面高、SNB角等较治疗前增加。ANB、OJ(覆盖)等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上颌固定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恒牙列早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错(牙合)覆盖、覆(牙合)减少,下颌后缩的面型、(牙合)关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颅颌面形态和牙弓宽度的联合研究,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50例13~18岁(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26例和个别正常牙合者24例)未正畸治疗患者取记录模型和拍摄头颅侧位片.在记录模型上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牙弓宽度和牙冠宽度.计算Pont指数;头颅侧位片采用WinCeph 8.0软件系统测量相关的15项骨性指标,对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模型测量显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组患者的上下颌尖牙段和前磨牙段的宽度均明显小于个别正常(牙合)组(P<0.05),同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组的前磨牙Pont指数明显大于个别正常耠组(P<0.05).头颅侧位片分析显示∠SNB,A.P.D.I.ANS-Me,ANS-Me/N-Me(%)小于个别正常(牙合)组,O.D.I.和Pog-NB大于个别正常(牙合)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上下颌尖牙及前磨牙段牙弓宽度发育不足,下颌牙槽骨及面下1/3发育不足而颏部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0.
安氏Ⅱ1错(牙合)软组织侧貌分析及软硬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反映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的特征性指标,根据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做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软组织间及软硬组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软组织侧貌畸形主要集中在面下1/3,唇部突出明显,上唇凸度及位置可以反映骨性上颌前突程度,而下唇明显增厚,对安氏Ⅱ1错(牙合)侧貌有一定代偿作用.面凸角、Z角、上唇基角及上唇-审美平面距可综合应用,以评价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早期Twin-Block(TB)功能矫治器矫治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对42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早期TB功能矫治器矫治,通过X线正中(牙合)位头颅侧位定位片分析功能矫治前、功能矫治后患儿软组织和硬组织相关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早期TB功能矫治器矫治能够促进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使下颌基骨长度、下颌升支高度明显增加(P<0.05),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得到改善,同时发生以下颌磨牙区牙槽骨高度增加为主的牙槽骨代偿性改建;还可使软组织上唇突距明显缩小,上唇基部厚度、上唇紧张度、下唇突距、颏突度、软组织面突角明显增大(P<0.05或P<0.01)。结论 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早期TB功能矫治器矫治,可改变硬组织颌骨间关系,使软组织颏部突出,改善鼻、唇、颏软组织形态结构,使患儿拥有良好的侧貌面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对24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进行矫治.男11例,女13例.通过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矫治效果.结果 矫治后SNA、ANB、OJ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SNB角增大、下颌升支、下颌体长度均有增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安氏Ⅱ类患者在应用Twinblock后,覆(牙合)覆盖减小,(牙合)关系改善,改变患者下颌后缩的面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期骨性II类错(牙合)高、低角型男性患者的颅面部特征.方法:随机选择生长发育期骨性II类错(牙合)高、低角型男性患者各30例治疗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进行22项头影测量项目分析.结果:低角组上齿槽座角(SNA)显著增加;高角组下齿槽座角(SNB)显著减少.下前牙倾斜度(L1-GoGn)两组均明显增加.结论:低角组上颌相对前突,高角组下颌相对后缩,两组下前牙均出现明显牙代偿.  相似文献   

14.
王思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58-1059
目的研究上颌前方牵引矫治恒牙初期不同下颌平面角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例患者按照下颌平面角分为低角、平均角、高角3组,采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上颌骨明显发育,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前牙唇倾,鼻唇角减小,面型得到改善。结论使用前方牵引能有效治疗恒牙初期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儿童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组织变化特征.方法:以21名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中国儿童(男10名,女11名)为研究对象.矫治前平均年龄9.7岁(年龄范围8.11~11.3岁).常规进行正畸治疗前后(T1,T2)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经过6~10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达到正常覆盖.矫治完成时上颌骨平均前移1.92mm,SNA平均增大2.53°.上切牙唇倾3.82°,下切牙直立.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下颌平面角增加.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面型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儿童安氏Ⅱ类错牙合 ,以评价矫治器对颅、颌面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改良型Activator矫治 2 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儿童 ,2 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 ,并进行治疗前后的电子计算机 头影测量研究。结果 :治疗组SNA角减小 ,SNB角明显增大 ,ANB角减小 ,下颌骨水平向生长趋向正常。结论 :Activator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不仅能抑制上颌生长 ,减小上颌突度 ,还能有效地促进下颌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Twinblock矫治器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5例处于恒牙列早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应用Twinblock进行矫治,每位患者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NB角、前下面高、后面高、下颌体长等在治疗后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B角、OJ等在治疗后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winblock治疗后覆盖、覆(牙合)减少,下颌后缩的面型、(牙合)关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儿童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组织变化特征。方法:以21名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中国儿童(男10名,女11名)为研究对象。矫治前平均年龄9.7岁(年龄范围8.11~11.3岁)。常规进行正畸治疗前后(T1,T2)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经过6~10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达到正常覆盖。矫治完成时上颌骨平均前移1.92mm,SNA平均增大2.53°。上切牙唇倾3.82°,下切牙直立。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下颌平面角增加。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面型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用功能矫治进行矫治,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 用双(牙合)垫功能矫治器(twin-block)对15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矫治,分析比较矫治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 患者除SWA角无明显变化外,SNB角增大,ANB角减小,前牙的覆盖(is/r-ii/r)减小,磨牙关系(ms/Y-mi/Y)在矢状方向变化明显.结论 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在早期用功能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牙合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反映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的特征性指标 ,根据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做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 ,并进行软组织间及软硬组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软组织侧貌畸形主要集中在面下 1/ 3,唇部突出明显 ,上唇凸度及位置可以反映骨性上颌前突程度 ,而下唇明显增厚 ,对安氏Ⅱ1错牙合侧貌有一定代偿作用。面凸角、Z角、上唇基角及上唇 -审美平面距可综合应用 ,以评价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