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按WF分类,弥漫型淋巴瘤28例(82.4%),滤胞型淋巴瘤6例(17.6%)。免疫组化染色证明,B细胞性淋巴瘤32例(94.1%)。T细胞性淋巴瘤2例(5.9%),其中1例原发于胃,UCHL1,MT1、CD3阳性,为多形细胞性淋巴瘤,另1例原发于小肠,UCHL1、CD3阳性,为混合细胞性淋巴瘤。组织学观察,滤胞中心细胞来源者最多见,其中弥漫型大细胞性淋巴瘤发病率最高(18例,52.9%),无裂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临床诊治和预后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78/1999年手术治疗的NHL41例。结果 胃14例,小肠11例,结肠16例。B超、CT和胃肠造影阳性率分别为82%,76%和83%;内窥镜活检确诊率93%。临床分期IE期14例,ⅡE期27例。组织分类低度恶性28例,中度恶性12例,高度恶性1例。胃、小肠和结肠肿瘤手术切除依次为100%,91%和89%。单纯手术14例,术后化疗27例。1,3和5a生存率分别为95%,76%和63%。肿瘤大小、组织分类、临床分期和术后化疗不同,其预后差异显(P<0.01,P<0.01,P<0.05和P<0.01)。结论 ①内窥镜活检对本病具有较高的确诊价值;②对于早期局限性胃肠道NHL首选手术治疗,而术后化疗对于预防肿瘤的复发可能起一定作用;③患预后可能与肿瘤大小、组织分类、临床分期和术后化疗有关。 相似文献
3.
乳腺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乳腺淋巴瘤的病理改变及免疫学特点,讨论其诊断标准。 方法 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并对石蜡切片采用ABC法进行免疫标记。 结果 4例原发性淋巴瘤中2例为裂-无裂混合细胞型,2例为裂细胞型。4例均可观察到淋巴上皮损害。免疫组化染色LCA、L26全部阳性,UCHL1,均阴性,证实为B细胞来源。1例继发性淋巴瘤为B细胞性,无裂细胞型。结论 乳腺原发性淋巴瘤与粘 相似文献
4.
总结近2年10例胃肠道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征,结果如下:大体检查肿块与胃癌无特别差异,镜下特征为肿瘤细胞呈现多样性。部分病例主要成份为中心细胞样细胞(CCL)或主要成分为小淋巴细胞及裂-无裂细胞;部分病例有滤泡结构及淋巴上皮病变,而另一些病例则未见此种病变。有些病例与胃癌组织学图像难以鉴别。免疫组化结果:10例肿瘤CD20(+),瘤细胞膜内侧胞浆显示棕黄色颗粒,证实为B淋巴细胞来源肿瘤。CD45RO、CK均阴性。认为,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不具备诊断胃肠道B淋巴细胞淋巴瘤特异性价值,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有一定的诊断意义,部分病例病理形态学特征不明显的则需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总结22例中线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学特点,阐明其病变的本质是淋巴系统的一类恶性肿瘤。该病以上呼吸道鼻面等中线部位为其独特的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复杂,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单一淋巴瘤样细胞的单形性和广泛坏死炎性肉芽组织中夹杂有数量不等的异形淋巴细胞的多形性两大类。22例中20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T细胞性16例,B细胞性4例,据此可鉴别于具有类似临床表现,而无此病理与免疫病理学改变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 理诊断及预后判断标准。方法 光镜观察36例GIST,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esmin、S-100蛋白、CD34、p53、PCNA。结果 良性GIST8例;恶性GIST28例,其中较高分化17例,低分化11例。免疫组化:S-100蛋白阳性16例,Desmin阳性3例,CD34阳性23例;PCNA高表达26例,p53阳性14例,二者表达情况均与肿瘤分化呈负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恶性肉芽肿(malignantgranuloma,MG)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有关的病因病理及命名很混乱。本文选择1985~1997年间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0例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合有关的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脏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5例肝脏NHL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随访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LCA、CD20、CD45RO、CD3、EMA、CK、CD34免疫表型进行检测,结合文献对原发性NHL及继发性NHL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结果:5例肝脏的NHL,弥漫大B细胞性1例,中心滤泡性3例,T细胞性1例。肝原发性NHL的特征是:①最初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②CT扫描肝脏孤立性或结节状的异常回声团。③弥漫浸润肝组织,破坏汇管区、胆管及肝小叶。④手术切除辅以化疗预后良好。肝继发性NHL的特征是:①最初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体表淋巴可肿大或不肿大。②CT扫描肝弥漫性肿大未见异常回声团。③主要侵犯门静脉区,且沿着门静脉区及毗邻肝组织播散不破坏肝实质。④治疗以化疗为主,预后差。结论:肝脏原发性NHL与继发的NHL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早期准确诊断,选择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对延长患者的生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10.
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 associated lym phoidtissue,MAL T)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结外淋巴瘤 ,有其特殊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 ,容易误诊。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笔者对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12例胃肠道 MAL T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4例 ,男女之比 2∶ 1,年龄 5 0 .2 5± 13.4 0岁 (2 4~ 6 8岁 )。就诊时间 2 d~ 3年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窥镜检查 ,多数病例可见 1个或多个呈浅表或不同程度溃疡 ,个别病例有肿块形成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原发于睾丸的5例恶性淋巴瘤进行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组织学分类均为弥漫性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但其细胞形态有小(1例)、中(2例)、大(2例)之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除1例是T细胞型外,皆对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表达。此结果与日本的报道不同。 相似文献
12.
13.
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用CD117、CD34、SMA、 Desmin、 S-100蛋白质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2例原发性GIST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GIST基本组织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可以伴有囊性变、黏液变、出血及坏死。核分裂像大于5/50HPF的5例中肿瘤直径均大于或等于5 cm,其中4例伴有囊性变、出血或坏死,1例伴有黏液样变。2例核分裂像在2~5/50HPF者均为上皮样细胞型,其中1例伴有黏液样变,肿瘤直径均2~4 cm。免疫组化染色1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5.5%和68.2%,Desmin不表达,S-100蛋白质和SMA不表达或者呈灶状阳性。结论:GIST肿瘤细胞形态多变和排列方式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CD117、CD34阳性,Desmin阴性,S-100蛋白和SMA不表达或者呈灶状阳性;肿瘤细胞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有出血或坏死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对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的临床疗效,为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PGI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7例,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47岁).Ⅰ期12例(30.8%),Ⅱ期7例(17.9%),Ⅲ期6例(15.4%),Ⅳ期14例(35.9%).采用logistic逐步分析方法分析PGIL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生存率.结果 28例行择期手术(71.8%),11例因急腹症行急诊手术(28.2%).其中,23例(59.0%)肿瘤完全切除,11例(28.2%)肿瘤部分切除,5例(12.8%)肿瘤未能切除.除3例(7.7%)患者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外,36例均接受综合治疗,其中,23例(59.0%)行手术联合术后化疗,13例(33.3%)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化疗是恶性胃肠道淋巴瘤发生急腹症的危险因素(OR=5.083,95%CI 1.028~25.135,P=0.046).生存分析提示,择期手术的2、5年生存率均为82.3%,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的34.1%、17.0%(P=0.001);肿瘤完全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部分切除及未切除患者显著提高(89.7%、36.4%和26.7%,P=0.006).结论 术前化疗是引起PGIL发生急腹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手术时机和切除范围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GIL应推荐择期手术,争取肿瘤的完全切除,对于肿瘤未切除而行化疗的患者应警惕急腹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GIL-MAL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0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7例胃肠道MAL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47例患者平均年龄57.2岁,男女比例2.1:1。以腹痛和发热为主。病变分布为胃32例,小肠4例,回盲部及盲肠5例,大肠6例。内窥镜下息内型15例,溃疡型25例,弥漫型7例。除1例为T细胞淋巴瘤,其余均为B细胞淋巴瘤。结论 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瘤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居多,临床误诊率较高。内窥镜下多次多点活检、深凿活检可提高本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PCNS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随访 ,应用单克隆抗体LCA、CD2 0、GFAP、CD4 5RO、P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本组所有 35例淋巴瘤细胞在脑组织中呈弥漫性生长 ,分布疏密不均 ,但无滤泡形成 ,肿瘤内血管不同程度增生 ,2 1例 (6 0 % )可明显见到淋巴瘤细胞聚集在血管周围呈袖套样分布和多层环状向心性排列。本组发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32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2例、弥漫性大T细胞淋巴瘤 1例。结论 PCNSL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存在异质性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确定淋巴瘤细胞的干系分化 ,达到相互鉴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2,43(2):205-20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PGIL)的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经过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PGIL的82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7例,中位发病年龄64岁。统计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内镜特点、病理类型及生存时间。结果 82例患者中,胃淋巴瘤患者54例(65.9%),以累及两个部位(胃窦体)以上最常见,小肠淋巴瘤患者17例,(20.7%),结直肠淋巴瘤患者11例(13.4%)。PGIL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消瘦和消化不良。实验室检查显示,部分患者存在贫血和乳酸脱氢酶升高。PGIL的内镜下表现大多以溃疡性病变为主,也存在隆起性病变及浸润生长性病变;胃肠道黏膜受累时,以黏膜脆性增加最常见。在82例确诊PGIL的患者中,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共74例(90.2%),以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最多见;共随访68例PGIL患者,胃淋巴瘤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优于肠道淋巴瘤的患者。结论 PGIL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胃淋巴瘤最为常见,其中DLBCL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溃疡性病变是PGIL的主要内镜下表现,且病变黏膜脆性增加,因此内镜医师应仔细辨认病变并多点活检,提高内镜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CT、X线、内镜、超声内镜下表现,以获得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4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痛、消化道出血。好发部位为胃窦,其次为胃体及胃底。内镜活检确诊率52.3%,超声内镜确诊率78.5%,CT确诊率47.6%,X线确诊率33.3%,超声内镜联合CT确诊率90.5%。免疫分型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95.2%)。结论CT联合微超声探头检查及深层次、多次、多部位活检可提高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确诊率。 相似文献
19.
81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81例PGIL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特点、HP感染、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淋巴瘤患者年龄(52.84±15.33)岁, 肠淋巴瘤患者年龄(42.09±15.28)岁。常见症状:腹痛76.5%,消化道出血55.6%,贫血54.3%,腹部包块25.9%,低蛋白血症40.7%,肠梗阻11.1%,腹胀、呕吐、纳差、反酸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32.1%,体质量明显下降33.3%,发热8.6%,腹泻7.4%,消化道穿孔1.2%,便秘1.2%,吞咽困难1.2%。内镜下表现为肿块型67.7%,溃疡型27.7%,弥漫型4.6%。临床诊断率及内镜下活检病理确诊率分别为30.9%和73.8%。MALT淋巴瘤占61.7%。HP检测率39.5%,阳性率37.5%。69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前化疗,34例术后化疗。12例非手术治疗,其中6例单纯化疗及HP根除治疗,另6例放弃治疗。单纯手术、手术加化疗、单纯化疗及HP根除治疗3种方法的存活率在Ⅰ~Ⅱ期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中单纯手术组存活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1年生存率为96.39 %,3 年生存率为70.96 %,5 年生存率为 55.87%。结论:PGIL的临床及镜下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建议多部位活检或重复多次活检,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提高病理诊断率。治疗首选化疗及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