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由于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资料表明仅10%~30%的患者能在生前做出诊断,其余皆是在尸检时发现[1].本文报道的2例均属大块肺栓塞(即阻塞2个肺叶动脉以上或伴有血压下降者),表现为急性循环衰竭,此型早期死亡率极高,能在生前得到确诊的极少,因此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2.
例 1 患者男性 ,6 2岁 ,间断喘憋8天加重 4天。患者 8天前上至三楼即感喘憋、气短、乏力 ,症状逐渐加重 ,平卧休息时也感气短 ,坐起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稍事活动即发作 ;无发热、咳嗽、咯血、胸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 :BP 12 5 / 70mmHg ,R 2 4次 /min。唇无紫绀 ,两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音。HR 75次 /min ,律齐 ,心音有力 ,无杂音。腹平软 ,双下肢无水肿及静脉曲张。胸片 :双肺纹理不对称 ,右上肺纹理略显稀疏 ,主动脉结偏宽 ,肺动脉段平 ,左右室圆隆。心电图 :窦律 ,电轴左偏Ⅲ导rS波 ,T波倒置 ;V1-3 T波倒置。动脉血气 (吸氧 )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DEPI)与CT肺动脉造影(CTPA)这两种方法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和实际应用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3例,应用双源CT先行CT肺动脉造影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再行双能扫描模式,行肺灌注影像扫描,将CT肺动脉造影上所示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形态及类型与CT肺灌注图像的肺灌注缺损形态与类型相对比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计28个肺叶,62个段肺内栓子存在.在左右肺动脉栓塞中,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在部分栓塞和完全栓塞中检出率100.00%;在叶肺动脉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90.00%和100.00%;在段肺动脉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90.24%和95.24%;亚段肺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69.23%和81.82%.可见当部分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相反CT肺动脉造影未见异常,而4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损.结论 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与CT肺动脉造影上部位、肺动脉栓塞程度有关,两者相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疑难病杂志》2017,(2)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解放军第474医院行CT肺血管造影(CTPA)并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155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155例肺栓塞患者平均年龄(65.8±16.0)岁,常见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分别占62.58%、60.65%、34.19%。常见体征为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发热、下肢不对称性水肿、发绀,分别占52.26%、29.03%、28.39%、21.29%、18.06%。D-二聚体>500μg/L 131例(84.52%)。血气分析:氧分压<80 mmHg 127例(81.94%),二氧化碳分压<35 mmHg 47例(30.32%),pH>7.45者57例(36.7%)。血常规:白细胞>10×10~9/L44例(28.39%),血小板>300×10~9/L24例(15.48%)。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异常包括胸导联T波倒置、S1QIIITIII、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分别占21.05%、12.50%、9.21%和7.89%,右室扩大及肺动脉高压,分别占14.94%和25.32%。常见危险因素为高龄制动、外伤、手术、深静脉血栓栓塞史分别占70.32%、34.84%、15.48%、12.90%和7.10%。就诊于呼吸内科103例(66.45%),心血管内科10例(6.45%),血液、内分泌科4例(2.58%),重症医学科5例(3.23%),急诊科3例(1.94%),外科(普外科、泌尿烧伤外科、骨科、神经外科)30例(19.35%)。接受单纯抗凝治疗患者139例(89.68%),静脉溶栓治疗10例(6.45%),介入取栓2例(1.29%)。院内死亡3例(1.94%)。4例放弃治疗。结论肺栓塞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需与心肺疾病进行鉴别,结合患者危险因素、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变化,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并尽早给予抗凝或溶栓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6.
急性肺栓塞肺实质改变的强化螺旋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肺实质改变的强化螺旋CT表现。方法对24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的强化螺旋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关注肺栓子的部位及肺实质的改变。结果24例患者存在中心性肺动脉栓子者23例(96%),同时存在中心及外围栓子者20例(80%)。肺实质改变包括:(1)肺楔样高密度改变12例(50%);(2)节段性肺不张6例(25%);(3)垂直于胸膜的线状致密影5例(20%);(4)非栓塞性肺渗出14例(59%);(5)磨玻璃状改变5例(20%);(6)结节状改变3例(10%);(7)肺血管减少13例(54%);(8)胸腔积液15例(62.5%)。结论强化螺旋CT扫描的肺实质改变对诊断急性肺栓塞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8.
10.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学荣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2):178-179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的诊断一般性的检查方法有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血浆D-二聚体、超生心动图,而肺动脉造影、肺.通气/灌注扫描、核磁共振成像、肺血管CT造影(CTPA)等。肺栓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等,临床上根据不同情况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肺栓塞患者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的患者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呼吸困难者32例,胸痛23例,咯血者仅9例,92%的患者存在低氧血症,47%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所有患者经64排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明确诊断,放置滤器后留置肺动脉导管溶栓治疗7~10 d,复查CT进行比对,有效100%,显效67.6%,无1例死亡。结论:肺栓塞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体征以呼吸增快、口唇发绀等为主;其最常见诱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能够明确诊断,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留置肺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漏诊率、误诊率和死亡率。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以来诊治的11例急性肺栓塞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肺栓塞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易漏诊和误诊。D-二聚体大于500 ng/dl者占91%,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者占100%,UCG有典型改变者占88%,螺旋CT肺段动脉以上动脉血栓者占100%。3例接受溶栓治疗,所有病例均接受抗凝治疗。结论:血气分析、D-二聚体、UCG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的初筛检查,发生大块肺栓塞且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溶栓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漏诊率和病死率。方法总结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诊治的66例急性肺栓塞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肺栓塞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易误诊和漏诊。D-二聚体≥500μg/L者占100%,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者占90.9%,超声心动图有典型改变者占77.2%,螺旋CT肺段动脉以上动脉栓塞者占93.9%。27例接受溶栓治疗,所有病例均接受抗凝治疗。结论血气分析、D-二聚体、超声心动图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的初筛检查,发生大块肺栓塞且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溶栓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栓塞酷似心肌梗死心电图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建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9):107-107
急性肺栓塞发病急骤,病情险恶,可出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图形.因未见公开报道,现将我院所见2例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例1 患者,男,62岁.住院号377864.因间歇痰中带血丝,感胸闷6d入院.体检:呼吸20 次/min,口唇微绀,心率80次/min,律齐.入院时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左前分支阻滞 ?入院诊断:胃癌肺转移.住院后第2天晚突感胸痛、咳血、呼吸困难加重,伴晕厥 . 相似文献
16.
12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不同溶栓和(或)抗凝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B超、核素灌注肺显像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等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并给予溶栓和(或)抗凝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后的病情转归。结果12例患者中,溶栓+抗凝组9例,治愈3例;抗凝组3例,治愈1例;余病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明确诊断并经过合理的溶栓及抗凝治疗后。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明确血栓均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先行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再术中行肺动脉造影,通过旋转猪尾导管、导丝碎栓、负压抽吸导管和局部溶栓来开通肺动脉。观察临床症状、休克指数、脑利纳肽(BNP),血氧饱和度Sa O2和术后胸部增强CT肺动脉开通情况。结果术中或术后症状即刻缓解15例,完全开通5例;部分开通10例,但术后规范化抗凝溶栓治疗,复查胸部增强CT肺动脉完全开通,休克指数、BN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Sa O2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死亡1例(非手术因素)。结论在不具备开胸取栓危急情况下,介入治疗能及时开通肺动脉,恢复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纠正低氧血症,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挽救肺动脉栓塞患者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embolism,APE)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误诊原因的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肺栓塞患者16例相关资料。结果急性肺栓塞主要病因是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漏诊和误诊。结论对急性肺栓塞给予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经皮导管介入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评价。方法选择我院于2009-01~2011-12间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17例,利用经皮导管吸栓术、碎栓术及溶栓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4例肺动脉完全开通,3例部分开通,显效率82.4%,有效率100.0%。其平均肺动脉压(mPAP)由治疗前(35.6±5.45)mmHg降至(25.3±4.35)mmHg,动脉血氧分压(PO2)由术前(53.5±8.23)mmHg升至(85.6±9.63)mmHg,其治疗前后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随访6个月发现疗效持续,未见复发。结论介入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疗效显著,安全可行,对抢救危重患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