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至1995年我院共行小儿心脏体外循环心脏直机手术109例。本文重点讨论25kg以内小儿体外循环灌注技术的体会。1临床资料本组109例中,男68例,女41例,年龄2-10岁,患儿体重11-25kg。临床诊断:房间隔缺损20例,室间隔缺损64例,法鲁氏四联征9例,法鲁氏三联征2例,肺动脉狭窄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二尖瓣脱垂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左房心肌纤维化合并巨大血栓1例,主肺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异位1例,三房心1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大动脉转位1例,三尖瓣畸形1例。心胸比O.6-0.8,心功…  相似文献   

2.
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仝国林 《中国医药》2008,3(8):505-506
目的探讨总结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右心室双腔心2例,房间隔缺损2例,均同时矫正。结果全组27例痊愈,1例死于术后并发低心输出血量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随访3个月-2.5年,患儿症状明显减轻,营养发育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完善术前准备、彻底矫正畸形、加强心肌保护及术后管理可使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血清转氨酶升高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祥  张孝轩 《江苏医药》1998,24(3):210-210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可不同程度地影响重要脏器功能,参与因素既有术前脏器功能状态,又有手术及体外循环因素,还有术后心功能及组织微循环状况。本文旨在从术中诸因素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后血清转氨酶变化的原因,为体外循环圈手术期保护肝脏功能提供实验依据。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81例,男47例,女34例,年龄4.5~32岁。其中房间隔缺损29例,室间隔缺损4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本闭2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法乐氏四联症5例,部分房室管畸形2例,双腔右心室1例。采用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冷晶体含钾…  相似文献   

4.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5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115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病例,其中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者96例,膜周型者19例。手术均采用全身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修补有16例行直接修补,余均采取补片修补术。对于主动脉瓣的病变,施行瓣膜成形术92例,5例无法作瓣膜成形者则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18例单纯行室间隔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未作特殊处理。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4个月至2年,死亡10例,心功能Ⅰ级72例,Ⅱ级31例,Ⅲ级2例。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进行同期外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林薇  吴军 《河北医药》2002,24(1):55-56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并发症高 ,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院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5月共有 190例婴幼儿 (2个月~ 3岁 )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 7例 ,女 83例 ,年龄 2个月~ 3岁。其中2~ 6个月 14例 ,~ 1岁 65例 ,~ 2岁 73例 ,~ 3岁 38例。室间隔缺损 (VSD) 139例 ,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 5例 ,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2 0例 ,合并肺动脉高压 (PH) 40例 ;单纯房间隔缺损 16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狭窄 (PS) 7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 5例 ,右室双出口 (DORV) 2例 ,…  相似文献   

6.
房间隔缺损合并妊娠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房间隔缺损组心功能Ⅰ级8例,心功能Ⅱ-Ⅲ级17例,心功能Ⅳ级及心衰5例,心功能分级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值≤0.01)。(2)房间隔缺损组与对照组在围产儿Apgar评分上差异无显著性,2组均无死亡病例。(3)30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妊娠患者经阴道分娩9例,经剖宫产分娩21例,分别占30%和70%。在分娩方式上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值≤0.01)。结论房间隔缺损患者能胜任妊娠和分娩,剖宫产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及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治疗已成为心脏外科的发展方向。我院自1 996~2 0 0 2年共为体重5kg以下婴儿施行心内直视术6例,现将术中体外循环的管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男2例,女4例;年龄4~5个月;体重4~5kg。病种:法洛四联症3例,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伴中度肺动脉高压1例,全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1 2 体外循环方法 全麻下取胸骨正中切口。插管部位为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采用德国JOSTRA 2 0 0人工心肺机,minmax、Dideco 90 1…  相似文献   

8.
改良超滤在婴幼儿先心病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外循环是非生理过程 ,体外循环后往往容易引起组织水肿及各脏器功能衰竭。为了减轻机体水肿及各脏器功能快速恢复 ,1 991年NaiK[1 ] 创建改良超滤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效果好。我院自 2 0 0 0年起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中应用改良超滤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30例 ,改良超滤组 1 5例 ,对照组 1 5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7个月~ 4岁 (平均 2 31± 1 35岁 ) ;体重 7~ 1 5kg。病种为房间隔缺损 (ASD)超滤组 2例 ,对照组 3例 ;室间隔缺损 (VSD)两组均为 6例 ;室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婴幼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准确性。方法对象为4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后行大动脉调转术(ASD)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均对左心功能、大动脉及合并畸形进行评估,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45例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29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3例,单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单纯合并房间隔缺损8例,单纯合并卵圆孔未闭2例);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16例(单纯伴室间隔缺损5例,单纯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单纯合并卵圆孔未闭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5例,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1例)。与手术结果比较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转位准确率为97.8%;合并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1.1%。45例中冠状动脉发育正常41例;冠状动脉畸形4例,其中2支冠状动脉起源右冠状窦2例,1例因声窗差未能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发育细小走形于主动脉后壁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比较准确的诊断大动脉转位及心内合并畸形,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情较重患儿。各器官功能不完善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心肺功能极不稳定 ,术后及时有效的监护治疗十分重要。我院近年来行小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心内直视术 70例 ,其监护治疗体会如下。临床资料  70例中男 33例 ,女 37例。年龄 7个月~ 4岁 ,1岁以下 12例。体重 7kg~ 14kg。其中室间隔缺损 32例 ,房间隔缺损 13例 ,室间隔缺损并房间隔缺损 10例 ,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 7例 ,动脉导管未闭 7例。静息时发绀 4例 ,活动时发绀 9例。轻度肺动脉高压 2 1例 ,中度肺动脉高压 2 9例 ,重…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合并肺动脉高压 (肺高压 )临床较为常见 ,特别是合并重度肺高压时 ,尽管手术纠治心内畸形较满意 ,但术后常会并发肺高压危象而严重危胁患儿生命 ,这也是心外科医护人员感到非常棘手而需潜心研究的课题 ,本文介绍我院近年经手术治疗的 5 2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高压者的术后监护治疗。1 临床资料本组 5 2例 ,男 34例 ,女 18例 ,年龄 4个月~ 10岁 ,平均 4 .8岁 ,其中≤ 2岁者 32例。术前均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及心血管造影检查 (8例 )明确诊断 ,单纯室间隔缺损 2 5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 8例 ,室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12.
右腋下直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13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介绍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本组 6 13例患者中 ,进行室间隔缺损修复 4 15例 ,单纯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修复 15 3例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修复 7例 ,部分型房室管畸形修复 3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修复 2 3例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2例 ,合并永存左位上腔静脉 10例。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时间 2 5min~ 12 9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11min~ 6 9min ,术后 6d~ 12d出院。结论 :右腋下直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能达到疗效与美学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是小儿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约占活婴 8‰~ 14‰ ,心内直视术为治疗该病的最佳选择 ,而术后的监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基础。本文对我院 1998— 2 0 0 0年的 116例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监护进行总结和分析 ,旨在加强与提高对小儿心脏病术后的监护水平 ,提高治愈率。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60例 ,女性 5 6例 ,年龄 4.5个月~ 14岁 ,≤ 3岁者占 3 1% ,体重 4.5~ 5 2 kg,≤ 10 kg占 2 2 %。116例中 ,房间隔缺损 ( ASD) 4 1例 ,单纯室间隔缺损( VSD) 4 7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 PH)…  相似文献   

14.
曹彬  王东进  陈宝俊 《江苏医药》2006,32(9):846-848
目的探讨右腋下直小切口心脏微创手术的操作规范和适应证。方法随机选掸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病人200例,分为研究Ⅰ组(右腋下直小切口)150例和对照Ⅰ组(胸骨正中切口)50例。随机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200例,包括二尖瓣置换术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分为研究Ⅱ组100例和对照Ⅱ组100例。结果除对照Ⅱ组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5例外,无手术死亡。研究Ⅰ、Ⅱ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但术后胸腔引流血量和输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随访2个月~2年,患者均恢复良好,无远期死亡。结论右腋下直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适应证为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但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及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应慎用本术式。  相似文献   

15.
我院 1997年 11月~ 2 0 0 0年 12月在体外循环下共完成 169例心脏直视手术 ,现将体外循环管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全组 169例 ,男 73例 ,女 96例 ,年龄 1412 ~ 72岁 ,体重 9~ 86kg。房间隔缺损 2 9例 (包括心内膜垫缺损 3例 ) ,室间隔缺损 74例 ,二尖瓣狭窄 16例 ,联合瓣膜病 10例 ,法洛四联症 6例 ,肺动脉瓣狭窄 3例 ,动脉导管未闭 5例 ,冠心病冠脉搭桥 6例 ,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4例 ,余 16例为腹主动脉瘤、单心房、马凡综合征等。体外循环机为丹麦Polystan ;氧合器为Medos 4例 ,Affinity …  相似文献   

16.
对于每位接受体外循环直视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 :血管通路是第一道需要逾越的障碍 ,股静脉留置导管输液安全 ,容易掌握 ,减少了因体外循环降温后血管收缩不能及时补充液体的缺点 ,为此现将开展股静脉留置的运用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81例患者中 ,男 4 9例 ,女 3 2例 ,年龄 2岁~ 5 4岁。其中室间隔缺损 (VSD) 3 3例 ,房间隔缺损 (ASD) 2 4例 ,二尖瓣置换术 (MVR) 14例 ,VSD合并 PDA6例 ,法乐氏四联症 (F4 ) 4例 ,成功率达到 10 0 %。1 2 股静脉的解剖位置及穿刺方法1 2 1 股静脉的解剖位置 :股静脉位于股…  相似文献   

17.
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治疗先心病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方法。方法 5例房间隔缺损和4例室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应用单腔或双腔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过胸壁打孔借助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结果 9例患者术后一周皆痊愈出院,未出现残余漏及传导阻滞。结论 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等特点。只要熟练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器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大部分室缺、房缺皆可在电视胸腔镜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 ,特别是体重在 14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外科治疗死亡率极高。随着近年来外科技术 ,低温麻醉、体外循环技术以及复苏手段的不断完善 ,目前低体重患儿的先心病矫治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自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完成4例低体重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1例 ,年龄为 1岁半至 2岁半 ,体重 9~ 14kg ,平均 11 5kg。术前均有反复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史 ,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室缺直径 1~ 1 4cm ,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1例合并有轻度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9.
小婴儿室间隔缺损的早期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 6个月以内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1994年 6月至 2 0 0 3年12月手术治疗 69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婴儿 ,其中男 3 7例 ,女 3 2例 ;年龄 45d~ 6月 ,平均 ( 5 .2 9±1.2 2 )月 ;体重 3~ 8kg ,平均 ( 6.5± 1.3 6)kg。室间隔缺损均为单发 ,膜周缺损 3 2例 ,嵴下膜周融合型 2 3例 ,干下缺损 14例 ,其中 2 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1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Ⅰ期根治术。结果 术后早期 ( 3 0d)死亡 2例 (病死率 2 .90 % )。发生并发症 2 1例 ,肺不张 9例 ,心律失常 6例 ,肺部感染 5例 ,二次开胸止血 1例 ,低心排 2例 ,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巨大室间隔缺损、反复肺炎、顽固心衰和肺动脉高压婴儿应尽早手术根治。术前注意纠正免疫球蛋白及心肌酶异常 ,增加心脏储备 ,术后注意呼吸道管理、出入量控制、防治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成因、症状、诊断,进一步明确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例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咳嗽、纳差。辅助检查示左心室增大、室间隔、房间隔回声中断。结论加强孕妇保健及孕前检查、积极避免可能的高危因素,能够有效减少小儿先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