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表现、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1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4例,女10例,中位年龄41岁.肿瘤位于肝左叶者6例,右叶8例.术前行B超检查者12例,CT枪查8例,MRI检查7例,血管造影2例,5例影像学检查后考虑HAML.1例术前行细针穿刺活检,未能确诊.14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明确,HMB-45检测14例,S-100检测7例,SMA检测6例,检测结果 均为阳性.术后随访6个月至18年(中位随访时间3年),除1例术后因DIC及心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3例无病生存.结论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影像学检奁有助于建立术前诊断,但确诊率不高.免疫组化HMB-45阳性是重要的病理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MRI与CT影像表现.方法 对2009-2011年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AM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3例,女9例,发病年龄34~60岁(平均44.17岁).12例共14个病灶,其中发生在肝左叶8个,右叶6个.9例行MRI检查,2例行CT检查,1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8个病灶边界较清晰;8个病灶于MRI和(或)CT上显示出脂肪成分;增强后门脉期至延迟期9个病灶强化程度稍减退或呈高信号;5例见肿瘤压迫周围血管包括门脉及腔静脉,1例左肝静脉早显,6例显示出扭曲畸形的血管.所有病灶均无门静脉癌栓.12例均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 影像学检查显示肝内肿瘤具有良好的边界、瘤内脂肪成分、增强延迟强化及扭曲畸形的血管时应考虑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附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CT表现及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HAML患者的临床、CT及病理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2例有腹痛表现,1例无任何症状。2例实验室检查均正常,1例除乙肝标志物(+)外,其余正常。CT表现:肿瘤位于肝右叶前上段1例,右叶后下段1例,左内叶1例;肿块内可见脂肪成分及软组织成分,其中脂肪成分CT值为-80~-20HU(平均-50HU);增强后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可见强化血管影。术中见均为外生性包块。免疫组化染色HMB-45(+)、α-SMA(+)、S-100(+),符合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结论 HAML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确诊有赖于免疫组化检测HMB-45。  相似文献   

4.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8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影像学表现(B超、CT、MRI、^99mTc-PMT)、手术情况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B超:肿瘤呈强回声光团6例,低回声光团2例;边界清楚7例,血供丰富、内部回声不均匀4例,其中1例内部呈分隔网状结构。彩色Doppler超声示肿瘤血供丰富,均测及动脉频谱,阻力指数为0.4-0.5。静脉造影示肿瘤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加。CT:平扫示肿瘤呈低密度影7例,不均匀5例,边界清楚7例,肿瘤内见软组织影2例,脂肪成分2例。增强扫描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逐渐呈低密度。MRI:肿瘤呈短T1、长T2信号,增强后强化明显,脂肪抑制后短T1变成长T1。^99mTc-PMT示肿瘤呈放射性增强,5min相肿块区呈放射性缺损,2h、5h延迟相肿块区未见放射性填充,肝血池相肿块呈放射性填充。病理及免疫组化:肿瘤由成熟的脂肪、血管及平滑肌组成,HMB-45阳性。术前确诊3例。结论:B超示强回声光团,CT呈低密度影中出现软组织影、脂肪成分,增强明显,MRI出现脂肪信号,脂肪抑制后短T1变成长T1,增强明显。^99mTc-PMT示肿瘤呈放射性增强,5min相呈放射性缺损,延迟相未见放射性填充,肝血池相呈放射性填充。这些是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特点,结合病史可作出诊断。此病应尽早手术治疗,行肝部分切除。最后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  相似文献   

5.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八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89-2000年间我院手术和病理学检查证实的8例肝AM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男3例,女5例。发病年龄25-59岁(平均39.6岁)。肝左叶3例,右叶5例。8例均行超声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2例行肝动脉造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平滑肌样细胞表达HMB-45阳性。8例均手术切除。除1例死于术后心功能衰竭,其余7例随访9个月至12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综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肿瘤特征的显示和术前正确诊断。肿瘤平滑肌样细胞表达HMB45阳性,是诊断肝AML的可靠依据。手术切除是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报告2例经本院收治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2例患者有1例有腹痛症状,1例无临床症状。术前超声检查均提示混合回声占位,占位可见血流信号。CT检查呈现不均匀强化。术前均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分析2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检索Pubmed和CBM数据库,对该疾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均侵及脉管且有瘤栓形成。免疫组化染色HMB-45及Melan-A均阳性。2例患者分别获随访3个月及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少见。其生物学行为可呈现恶性表现。确诊需要依靠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在对肿瘤恶性行为进行判断时应该综合考虑病例临床特征、病理特点以及分子生物学指标。应该对患者进行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探讨提高术前确诊率的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3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治经验.根据影像学特点对患者进行分型并进行相应治疗.结果 术前确诊7例.B超检查诊断率为0,CT检查诊断率为13%(7/56),MRI检查诊断率为6%(2/33).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型:血管瘤型6例,脂肪瘤型17例,平滑肌瘤型4例,混合型46例.手术切除72例,RFA治疗1例.24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胸腔和腹腔积液、轻度肝功能损害.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率依次为:HMB45>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CD34>癌胚抗原蛋白>CD18>CD19>p53.1例术后因复发死亡.结论 肝且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易误诊,影像学分型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治疗上应积极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结果 国内报告103例加上本院4例共107例,男23例,女84例,发病年龄26—63岁;肿瘤主要成分为HMB-45阳性的上皮样或肌样细胞及不等量血管和脂肪组织;肿瘤在B超下呈高或低回声光团,CT平扫为低密度、动脉期强化,T1 WI呈混杂信号,加用脂肪抑制后其高信号下降或消失,T2 WI呈高信号,在动态增强时强化。结论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具有血管周细胞分化及鲜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的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肝内胆管腺瘤(BDA)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及文献报告的7例,共8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BDA肿块共10个(3个肿块1例,1个肿块7例),病灶大小0.4~80mm,肿块均位于肝脏表面,其中位于右肝6个,左肝4个;8例中伴胆管内瘤栓形成1例,伴囊肿1例,伴发肝癌3例。8例中行B超、CT及MRI检查3例,行CT、MRI检查2例,单独行B超检查1例,单独行CT检查2例,3例患者进行了血管造影检查。B超表现为结节状高回声1例,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3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影,增强后早期和延迟期均有强化改变4例,平扫呈环状高密度影(钙化性胆管腺瘤),增强扫描表现为环状强化,延迟期强化更明显者1例;MRT T1W呈低信号,T2W呈高信号者3例,T1W、T2W均呈高或低信号者各1例;3例血管造影检查均显示肿瘤富血供及肿瘤染色改变。结论对位于近肝脏表面的小肿块,CT、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发现和鉴别BDA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LL)的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HALL的影像学表现(B超、CT、MRI、~(99m)锝-吡哆醛-5-甲基色氨酸)及病理特点。结果 B超(US):肿瘤呈强回声光团2例,边界清楚3例,回声均匀2例,其中1例内呈网状结构。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肿瘤血供丰富,阻力指数0.4~0.5。注射造影剂后肿瘤内血流增加。CT:肿瘤呈低密度影3例,均匀2例,界清3例,肿瘤内见软组织影2例,脂肪成分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影。MRI:肿瘤呈短T_1、长T_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脂肪抑制后短T_1变成长T_1。~(99m)Tc-PMT示肿瘤呈放射性增强,5min相呈放射性缺损,延迟相未见放射性填充。肝血池相呈放射性填充。病理及免疫组化:肿瘤由脂肪、血管及平滑肌组成,黑色素瘤(克隆号:HMB-45)呈阳性。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HALL的影像特点变化较大,诊断困难。此病应尽早手术治疗。最后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