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仿生胶对枸杞木虱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型植保产品-仿牛胶对枸杞木虱及其天敌枸杞木虱啮小蜂、大草蛉试验种群的影响.方法:于枸杞萌芽期是在树冠上喷洒仿牛胶,定期调查枸杞木虱成虫、若虫及枸杞木虱啮小蜂成虫、大草蛉卵的数量,统计分析仿生胶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仿生胶处理能够明显抑制枸杞木虱种群的扩张,对枸杞木虱啮小蜂及大草蛉的种群数量影响不明显,仿生胶作为新型植保产品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仿生胶对枸杞红瘿蚊的防控效果及对枸杞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仿生胶、农药2个处理,于枸杞萌芽期开始至夏果采摘完毕结束,定期统计不同处理区枸杞红瘿蚊虫瘿数量和枸杞果实数量。结果:红瘿蚊第1个发生高峰期,红瘿蚊虫瘿数量、枸杞果实数量仿生胶处理区与农药处理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红瘿蚊第2个发生高峰期,红瘿蚊虫瘿数量仿生胶处理区显著低于农药处理区,枸杞果实数量显著高于农药处理区。结论:在宁夏中宁,枸杞红瘿蚊第2个发生高峰期,田间喷施仿生胶可有效抑制枸杞红瘿蚊种群数量,可作为枸杞生产中红瘿蚊物理防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枸杞瘿螨年发生动态及其与携播寄主枸杞木虱的相关性,为枸杞瘿螨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早春枸杞发芽前用纱网罩住枸杞植株,释放不同数量的越冬枸杞木虱成虫,调查纱网内枸杞叶片虫瘿发生数量与释放枸杞木虱的关系;田间定期调查枸杞瘿螨和枸杞木虱种群数量,统计分析两种害虫的年发生动态及两者相关性。结果:早春枸杞瘿螨虫瘿数量与越冬枸杞木虱成虫数量密切相关,枸杞木虱数量越多,枸杞瘿螨虫瘿数量越多。生长季节枸杞瘿螨发生高峰期为5月和8月,早春和秋季瘿螨虫瘿与木虱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早春枸杞叶片虫瘿主要由越冬枸杞木虱成虫所携带的枸杞瘿螨所致;枸杞瘿螨的防治需关注越冬枸杞木虱。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仿生胶对枸杞红瘿蚊的防控效果及对枸杞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仿生胶、农药2个处理,于枸杞萌芽期开始至夏果采摘完毕结束,定期统计不同处理区枸杞红瘿蚊虫瘿数量和枸杞果实数量。结果:红瘿蚊第1个发生高峰期,红瘿蚊虫瘿数量、枸杞果实数量仿生胶处理区与农药处理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红瘿蚊第2个发生高峰期,红瘿蚊虫瘿数量仿生胶处理区显著低于农药处理区,枸杞果实数量显著高于农药处理区。结论:在宁夏中宁,枸杞红瘿蚊第2个发生高峰期,田间喷施仿生胶可有效抑制枸杞红瘿蚊种群数量,可作为枸杞生产中红瘿蚊物理防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接种枸杞木虱后对宁夏枸杞生长及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解析枸杞木虱的为害特点,为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培育宁夏枸杞实生苗并接种枸杞木虱,分别在枸杞木虱接种后第3、6、9、12天测量枸杞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鲜质量、干质量、叶片面积和根系长度、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理生化等指标,分析枸杞木虱对宁夏枸杞生长的影响。结果:接种枸杞木虱第6天即可显著抑制枸杞植株的正常生长,叶片光合能力、可溶性蛋白和多糖显著下降;总酚、类黄酮和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转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变化无一致性规律。结论:枸杞木虱为害后可在短期内显著抑制宁夏枸杞根系生长和叶片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枸杞木虱成虫取食和产卵位置偏好、若虫虫龄鉴别方法及其取食摆腹行为,为其基础生物学研究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将宁夏枸杞幼苗正置或倒置,观察记录叶片正面、背面枸杞木虱成虫数量及朝向并统计卵的数量;体视镜下测量各龄若虫体长、体宽,观察并记录若虫摆腹习性。结果:枸杞木虱成虫常聚集叶背、朝向叶柄为害;各龄若虫体形差异明显,虫龄每增长1次,体长增加0.52倍、体宽增加0.62倍;若虫通过摆动腹部排泄蜜露。结论:枸杞木虱成虫具聚集叶背取食、产卵的习性,药剂防治时应增加叶背施药量;若虫体长与虫龄密切相关,田间可根据若虫体形大小快速区分虫龄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枸杞害虫、天敌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枸杞害虫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枸杞生长季节调查枸杞害虫及其天敌种类 ,定期、定点调查害虫及天敌发生数量。结果 :北京地区枸杞害虫有 13种 ,枸杞害虫天敌有 17种 ,不同害虫发生数量和为害时期各不相同 ,天敌的种类和发生数量与害虫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天敌昆虫可有效的控制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 ,对严重为害枸杞的枸杞负泥虫、枸杞小跳甲必须进行药剂防治 ,同时注意保护天敌资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和田间对比试验,明确薄膜型叶面水分蒸发抑制剂的性能,及其对枸杞光合作用和农药相容增效作用的影响。以蒸发抑制剂和枸杞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了抑制剂的水分蒸发抑制性能,与农药复配的相容性,并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测定蒸发抑制剂对枸杞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龄的枸杞叶片采用蒸发抑制剂处理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水分蒸发的效果;与农药良好相容,可有效提高农药药效;对枸杞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无显著影响。蒸发抑制剂与农药有良好的相容性,具有显著的抑制水分蒸发效果,可使田间农药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枸杞瘿螨虫瘿形态结构与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为枸杞瘿螨种群预测和田间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与显微解剖方法研究枸杞瘿螨虫瘿形成的外观形态,显微结构和种群数量。结果:虫瘿形成初期外观呈黄绿色,体积增加迅速,螨量增长缓慢;虫瘿成熟期外观呈黄褐色,大小变化不明显,螨量呈指数增长,成螨开始迁移;虫瘿衰亡期外观呈黑褐色,干枯破裂,大量成螨迁移。虫瘿形成过程中显微结构变化表现为:叶部虫室周围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正常分化受到抑制,形成数层排列紧密,性状相似的近圆形薄壁细胞,细胞内的叶绿体减少。结论:枸杞瘿螨虫瘿外观形态、显微结构变化与种群动态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枸杞瘿螨种群预测和田间防治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木霉制剂防治几种药用植物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应用木霉制剂防治几种药用植物病害。方法 :木霉菌对药用植物病原菌室内抑菌效果及木霉制剂温室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拮抗作用测定中 ,木霉菌对黄芪根腐病菌、北沙参菌核病菌、西洋参立枯病菌、丹参根腐病菌及款冬花菌核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温室盆栽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木霉制剂对北沙参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3 .6 %和 72 .5 % ;对黄芪根腐病菌和西洋参立枯病菌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达到 80 %和 6 0 %。结论 :木霉制剂防治上述病害的田间施用量以 10 g·m-2为宜 ,可以替代多菌灵等常用农药。应用木霉制剂防治药用植物病害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麻黄与老鹳草配伍前后主要活性成分盐酸麻黄碱和没食子酸提出率的变化,探讨两药配伍使用的增效作用机制.方法:以盐酸麻黄碱和没食子酸为指标,HPLC测定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配伍前后提取工艺.结果:麻黄配伍后盐酸麻黄碱的提出率分别为5.136,5.485 mg·g-1,老鹳草配伍前后没食子酸的提出率分别为1.352,1.564 mg·g-1.结论:麻黄和老鹳草配伍前后盐酸麻黄碱、没食子酸提出率均增加,为两药配伍使用增效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板栗落叶水浸提液对掌叶半夏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板栗落叶水浸提液对掌叶半夏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板栗-掌叶半夏林药间作模式适宜性提供参考。方法:以板栗落叶不同质量浓度水提液(20,40,60,80 g·L-1)为供体,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对掌叶半夏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指标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板栗浸提液质量浓度低于60g·L-1时,掌叶半夏种子发芽率都在87%以上,幼苗株高平均在8.8 cm以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试验质量浓度达到80 g·L-1时,种子发芽率平均为61.33%,幼苗株高平均为7.60 cm,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设置浓度下,根长低于空白对照组平均值2.90 cm(P<0.05);在质量浓度为20.40 g·L-1时,侧根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0.01),但质量浓度为60,80 g·L-1时,侧根数却减少(P<0.01);不同浓度下,掌叶半夏叶片的CAT,SOD及POD酶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板栗浸提液质量浓度低于60 g·L-1时,对掌叶半夏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株高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浓度过高会对幼苗根长、侧根数及叶片CAT,SOD,POD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灰毡毛忍冬褐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应  李隆云  谭锟琨  王晓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3):3540-3544
目的:通过对灰毡毛忍冬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和药剂防治研究,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褐斑病由Cercospora sp.引起,4月上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发病情况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栽培品种相关;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也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结论:适当的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灰毡毛忍冬褐斑病.  相似文献   

14.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锦鸡儿茎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研究锦鸡儿挥发性成分。方法:首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分析锦鸡儿茎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19个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峰面积的99.98%。结论:主要为烯烃(55.79%)和饱和烷烃类化合物(22.99%)。Z-5-十九碳烯(31.65%),8-十七碳烯(15.82%),二十八烷(9.48%),十七烷(7.66%),二十二烷(5.85%),6,9-十七碳二烯(5.15%)和十九烷(5.02%)是锦鸡儿茎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单向灌流法的艾片大鼠在体鼻黏膜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艾片的大鼠在体鼻黏膜吸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采用GC对艾片中有效成分龙脑进行检测,分别研究药物质量浓度、灌流速度、pH对艾片吸收的影响.结果:灌流速度对艾片的吸收速率常数(Ka)有显著性影响;药物质量浓度和pH对Ka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艾片的鼻黏膜吸收良好,艾片的吸收速率不受药物质量浓度的影响,其在鼻腔按照一级被动方程进行吸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蒙古黄芪种子的化感作用,并为探寻黄芪和党参间套种植提供信息.方法:对蒙古黄芪种子用蒸馏水浸种不同时间(12,24,36,48,60 h),以未浸提的蒸馏水(0 h)为对照,研究其浸提液对纹党参和白条党参2个党参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蒙古黄芪种子中存在一定的化感物质,其种子水浸液对不同种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且在2个种中均表现一致趋势.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对不同种党参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先促进后抑制,浸种24 h的蒙古黄芪种子水浸液可极显著改善不同种党参种子的萌发特性,而浸种60 h的水浸液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浸提60 h内的浸提液对不同种党参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却显著抑制幼根伸长生长,随浸提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减弱但抑制作用增强,对党参种(白条党参)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结论:蒙古黄芪种子内存在一定化感物质,在种皮未受损条件下,水浸提24h后才开始浸提出其内源抑制物质,破除休眠提高发芽率.建议黄芪田可间套作适宜比例的党参,但要注意党参的配置比例因栽培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7.
黄柏苷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檗落叶中新化感物质黄柏苷在黄檗及近缘种黄皮树种子萌发及生长过程中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以期解读黄檗野生种群中幼苗稀少的成因。从黄檗落叶中提取分离黄柏苷,用不同浓度的黄柏苷溶液对后熟阶段及发芽阶段的黄檗及黄皮树种子进行处理,检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及根的长度,通过各单项指标及综合性指标(种子活力指数)评价黄柏苷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黄柏苷溶液在0.30 g·L-1水平对黄檗种子的后熟、0.15 g·L-1水平对黄檗种子的萌发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0.15 g·L-1水平对黄皮树种子的后熟及萌发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强度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黄柏苷的存在可降低黄檗及黄皮树种子的发芽率,延长萌发时间,降低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黄柏苷可能是黄檗野生种群中幼苗稀少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连作西洋参根际真菌群落的特点及土壤药剂处理对其的影响,探讨西洋参生长与根际真菌区系的相关性以及西洋参连作障碍的土壤生态机制.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实验,选择种植过4年以及连续育苗2次每次2年的老参地土壤连作西洋参,另设碳素肥加低毒化学农药及植物源农药对老参地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调查各处理组西洋参的生长及病害发生情况,同时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根际真菌,以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Ma)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作为真菌群落多样性的测度.结果:与未种过参的新地相比,重茬种植的西洋参秋季存苗数、根重均明显降低,根病指数显著升高(P<0.05),根际真菌数量降低50% ~ 63%,多样性指数(H')降低39%~43%,群落构成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青霉属及曲霉属真菌的比例增大.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指数与西洋参根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970,P=0.006).碳素肥加低毒化学农药菌线威处理老参地土壤,对提高重茬西洋参的存苗数及根重有较好的效果,一定程度提高根际真菌多样性.结论:重茬西洋参根际真菌数量和多样性降低,群落构成发生变化.碳素肥加菌线威处理对连作西洋参生长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肺癌化疗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肺癌化疗患者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100例肺癌化疗患者通过分层随机按数字表法分组法分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各50例,另设25例健康对照组。肺癌患者均采用一线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低分子肝素钠组采用肝素钠注射液,70~80 U·kg-1,分2次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 mL/次,静脉滴注,1次/d。两组1个疗程均为10 d,间隔2 d,进行下1个疗程,共2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聚集率(MPAR);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肺癌患者治疗前Fib,D-D,PL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银杏提取物注射液组治疗后Fib,D-D,MPV,MPAR水平低于低分子肝素钠辅组(P<0.01);银杏提取物注射液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的改善均优于低分子肝素钠组(P<0.01);性别和病理因素对疗效影响不大,肿瘤的转移对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生转移的疗效好于已经转移者(P<0.05);银杏提取物注射液组累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低于低分子肝素钠组的40%(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对未发生转移的肺癌更好,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