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x simplex kerati,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引起。HSK是一种严重的世界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它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病程久等特点,临床颇为棘手。西药局部或全身治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而运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HSK,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笔者将近年来取得的治疗本病的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占角膜病的首位,且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极易形成角膜翳.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感染后多种机制引起疾病,包括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结构上的破坏(疱疹性病变)、免疫和炎性机制.严重影响视力,亦是致盲原因之一.本科于2009年1月~2010年5月采用加减甘露消毒饮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本病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所引起的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首位。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以抗病毒药物为主,但易复发、对病毒无特异性为其不足。中医辨证治疗多以清热解毒,祛风明目中药口服为主,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s keratitis,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感染,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本病病程迁延,易于复发,临床上常用阿昔洛韦治疗本病,但单独应用疗效不够理想。本院眼科近年来应用中药辨证论治本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临床上常见的角膜病变,由机体免疫力下降使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角膜所致,其占我国感染性角膜疾病的首位,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和加剧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眼部健康~([1])。目前,HSK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西医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反复发作,故如何有效提高HSK的治疗疗效是人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膜感染.本病为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治愈后仍可多次复发致角膜浑浊加重、出现眼前段改变,最终失明.笔者自2003年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36例,并与同期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者37例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erpexsimplexkerati tis ,HSK)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引起。HSK是一种严重的世界致盲性眼病 ,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1〕。它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病程久等特点 ,临床颇为棘手。西药局部或全身治疗 ,疗效并不令人满意 ;而运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HSK ,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近年来取得的认识和进展 ,简介如下。1 中医认识本病归属于中医“聚星障”、“花翳白陷”、“混睛障”。谢学军等〔2〕 认为本病常在热病、慢性疾病后 ,或月经不调等阴阳气血失调 ,正不御邪的情况下发病 ,多由风…  相似文献   

8.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感染致盲的首要原因.因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和免疫应答,使角膜形成瘢痕而致盲.HSK急性发作期,上皮型经抗病毒药物控制,或基质型炎症经抗病毒药物联合激素治疗后,相当一部分病人球结膜充血明显减轻,角膜水肿基本吸收,但角膜疱疹病变持续存在,引起惰性溃疡及假树枝状角膜炎,治疗难度大,有的因长期应用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或激素造成免疫下降,病情突然恶化成坏死性HSK.中药对此有一定效果.我们用大剂量黄芪加仙灵脾配合清热明目中药扶正祛邪,对HSK后期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比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角膜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及细胞凋亡等相关,本文对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大青叶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大青叶不同化学部位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活性。方法:利用Hep-2细胞体外培养系统,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和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评价大青叶不同化学部位体外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对Hep-2细胞的感染作用;并通过改变加药方式,初步探讨抗病毒机制。选择体外抗病毒活性较强的部位,观察其对HSV-Ⅰ脑炎小鼠的保护作用,以综合评价其抗病毒活性。结果:大青叶Ⅱ~Ⅴ部位对HSV-Ⅰ有直接灭活作用,各部位均不能阻止HSV-Ⅰ侵入细胞,除Ⅲ,Ⅴ部位外,其余部位均有抑制HSV-Ⅰ生物合成作用;Ⅳ部位能显著降低HSV-Ⅰ脑炎小鼠死亡率。结论:大青叶Ⅳ部位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HSV-Ⅰ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1.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多是由高热、腹泻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诱因引起的单纯疱疹病毒侵蚀角膜上皮所致的疾病。此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是临床常见致盲疾病之一。目前虽有较多的抗病毒药物,但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对复发病例。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  相似文献   

12.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x simplexkeratitis,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所引起,是一种严重的世界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1]。笔者从2007年6月~2010年5月,采用辨证分型为主治疗该病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建立鸭跖草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鸭跖草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最后选择鸭跖草75%乙醇冷浸提取物抗呼吸道合包病毒(RSV)活性和鸭跖草蒸馏水回流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活性进行下一步研究。方法:采用体外抗病毒实验CPE法结合MTT染色法,以半数治疗浓度(EC50)和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并以治疗指数TI值作为评价指标,观察鸭跖草不同提取物对肠道病毒71型(EV71)、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结果:中药材鸭跖草对于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未见明显效果;75%乙醇冷浸的鸭跖草浸取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并且测得鸭跖草75%乙醇冷浸浸取液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治疗指数为21.1,阳性对照药治疗指数为29.8;采用蒸馏水提取的鸭跖草提取液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且测得鸭跖草蒸馏水回流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的治疗指数为19.6,阳性对照药治疗指数为36.7。结论:鸭跖草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有一定的效果,为进一步进行鸭跖草抗病毒研究和建立鸭跖草谱-效模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杨晓波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8):2067-2068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的课题研究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眼科医生,HSK属于中医聚星障的范畴,也是经常会遇到的比较厉害的感染性角膜病之一,严重时可能造成失明的后果,在角膜病致盲的病例中占63.2%.最近几年,HSK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HSK病人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比较差是造成病毒易活化、出现复发的关键因素[1].治疗一般使用无环鸟苷滴眼液,部分或者全身使用免疫增强剂干扰素和胸腺肽等是当下临床惯用的治疗办法.为了寻找中药治疗HSK的办法,现对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60例68只眼应用复方中药滴眼液与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指角膜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角膜病,易引起角膜溃疡,在角膜病中致盲率占第一位。发病机制复杂,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目前对病毒性角膜炎没有有效控制复发的药物,多次发作后角膜混浊,逐渐加重,最终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在临床治疗中单纯西药局部或全身治疗的效果都不理想,而用蒙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性角膜炎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1西医治疗方面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被认为是角膜防御功能减弱,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免疫与炎症反应参与、损伤角膜而引起的炎症。临床对该病治疗原则为:抗病毒为主,积极  相似文献   

16.
大豆Glycine max(L.)Merr.为豆科植物,作为中药和食品被广泛地应用。近年来的深入研究发现,大豆皂苷可防治血栓,降低血脂,降低或清除自由基,尚有免疫调节和减肥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大豆皂苷有抗癌和抗病毒作用。大豆皂苷对小鼠移植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1],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  相似文献   

17.
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角膜病,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病情较顽固,治疗后极易复发,且每次发作都可在角膜留下永久性的损害,长期反复发作会明显影响患者的视力,严重者可导致失明[1-2].目前HSK的治疗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西医治疗HSK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总体上效果不甚理...  相似文献   

18.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膜感染,简称"单疱角膜炎" ,属中医"聚星障"、"花翳白陷"范畴.此病为最常见的角膜溃疡,在角膜病中致盲率占第一位,且西药治疗效果欠佳.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眼科带头人、导师金文亮主任中医师认为,本病多由外感风热、郁而化火、久病伤正、正虚邪恋引起,并依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获效良好,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角膜病,本病易于复发、难于治疗,并且造成严重视力障碍。常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治疗;中医则以清热解毒,活血退翳、扶正增强免疫等方药治疗。笔者综合近年来关于此病的效果较好的有关报道及本人临床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一种复发率高、致盲率高的角膜病。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有两种形式:原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其中,复发性单疱病毒感染是导致感染性角膜盲的主要原因,探索其发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实验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实验研究的开展。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HSK有了新的认识,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