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一个一代发病的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稼系中进行等位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识别患者,携带者及正常后代不同的单体型。方法: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检测有无外显子缺失,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位于Dystrophin基因内含子的短串联重复顺序(STR44,STR45,STR49,STR50),所得产物进行等位估算长度多态性。结果:先证者第17,19及45号外显子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1例女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ystrophin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用多重PCR方法检测l例女性DMD患者的Dystrophin基因,并用PCR结合基因扫描的方法连锁分析该患者及其家系的5个微卫星DNA位点(STR-44、45、49、40、5’DysⅡ)多态性。结果 该患者和其儿子均为非缺失型DMD。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单倍型连锁分析发现女性DMD患者STR单倍型有两种情况:(1)和其患病的儿子Ⅳ-1具有一样的单倍型,该单倍型来自其未患病的母亲Ⅱ-1;(2)因该女性DMD患者儿子的第45内含子缺失。该患者的母亲有可能是嵌合体,该女性DMD患者只遗传了父亲的等位基因,则她的单倍型与其母亲及患病的儿子都不同。结论该女性患者由Dystrophin基因突变引起的可能性较小,她和患病的儿子的单倍型可能相同或不相同,说明其发病与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1例女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ystrophin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用多重PCR方法检测1例女性DMD患者的Dystrophin 基因,并用PCR结合基因扫描的方法连锁分析该患者及其家系的5个微卫星DNA位点(STR-44、45、49、40、5' DysⅡ)多态性。结果该患者和其儿子均为非缺失型DMD。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单倍型连锁分析发现女性DMD患者STR单倍型有两种情况:(1)和其患病的儿子Ⅳ-1具有一样的单倍型,该单倍型来自其未患病的母亲Ⅱ-1;(2)因该女性DMD患者儿子的第45内含子缺失,该患者的母亲有可能是嵌合体,该女性DMD患者只遗传了父亲的等位基因,则她的单倍型与其母亲及患病的儿子都不同。结论该女性患者由Dystrophin基因突变引起的可能性较小,她和患病的儿子的单倍型可能相同或不相同,说明其发病与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技术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PCR技术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基因缺失和杂合子,方法:根据DMD/BMD外显子缺失的多发位点,建立一个多重PCR体系,在不同的PCR条件下对23例DMD/BMD的患者及其家系57名可疑女性携带者进行多重缺失的筛选,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异源双链分析,连锁标记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分析及微卫星分析。结果;23例先证者中有14例为基因缺失,2例为基因重复,40例家系中女性亲属为杂合剂,结论:利用此PCR体系,可准确地检测出DMD/BMD的基因突变,可靠地筛选携带者并 对其家系进行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临床诊断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1例患儿进行基因诊断,同时进行携带者筛查.方法 采用目标区序列捕获及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儿进行检测,同时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进行验证.结果 发现患儿DMD基因第45外显子存在1个纯合无义突变c.6589A>T(P.Lys2197X),患儿母亲为杂合突变携带者.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一个尚未报道的致病性基因突变位点,同时发现第2代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出DMD基因的点突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遗传咨询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6.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iagnostic algorithm being us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148 families affected by Duchenne or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who are known to the Molecular Neurogenetics Laboratory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pathology, Royal Perth Hospital. In 60 families from whom DNA has been obtained, 41 mutations (39 deletions and two duplications) of the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gene (DMD)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means of complementary DNA (cDNA) probes. DNA-based screening has clarified the carrier status of 45 at-risk women, and 13 pregnancies have been monitored. In addition, cDNA screening of all relevant patients with autosomal rec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or 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facilitated the correct diagnosis of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in three patients.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两个新疆维吾尔族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进行基因诊断,方法:首先应用9对外显子引物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对9个易缺失外显子进行缺失型检测,再结合另外6对引物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分析。对两个新疆维吾尔族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进行基因诊断和携带者检出。结果:一例散发患者检测为第48外显子缺失;在另一例有家族史的家系中未检测到9对外显子缺失,通过应用另外6对引物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对该家系中的5位女性亲属进行了携带者检测,检出携带者4位。结论:应用9对外显子引物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结合6对引物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适用于新疆维吾尔族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的基因诊断,既经济实用,又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PCR技术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基因缺失和杂合子。方法根据DMD/BMD外显子缺失的多发位点,建立一个多重PCR体系,在不同的PCR条件下对23例DMD/BMD患者及其家系57名可疑女性携带者进行多重缺失的筛选、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异源双链分析、连锁标记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分析及微卫星分析。结果23例先证者中有14例为基因缺失,2例为基因重复,40例家系中女性亲属为杂合型。结论利用此PCR体系,可准确地检测出DMD/BMD的基因突变,可靠地筛选携带者并对其家系进行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Background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 are X-linked recessive, allelic disorder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look into the spectrum of DMD gene mutations in Hong Kong Chinese patients with Duchenne or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MD/BMD), and to study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  相似文献   

10.
DuchenneandBeckermusculardystrophy(DMD/BMD)isanX linkedlethalrecessivegeneticdiseasecausedbymutationsinthedystrophingenelo catedontheshortarmoftheXchromosome(Xp21)[1].Itisoneofthemostseriousandcommoninheritedneuromusculardiseases,affectingapproxi mately1in3500newbornmales.Inatypicalaffectedmale,clinicalsymptomsarisearoundtheageof3withprogressivemuscleweakness.Thepatientisnonambu latorybytheageof9or10andusuallydiesby20,fol lowingcardiacorrespiratorycomplications.BMDisamilderformcharacteriz…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 (MLPA)和多重PCR法对临床诊断为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DMD基因缺失和重复改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至2007年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儿科就诊的51例DMD患者和8例BMD患者。采用MLPA法对经多重PCR法检测过的患者的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进行突变筛查,同时对先证者的母亲进行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检测。结果 用多重PCR方法在59例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中检测到31例患者有外显子缺失。MLPA检测出33例外显子缺失,6例外显子重复和1例点突变,同时检测出26例患儿的母亲为携带者。MLPA比多重PCR多检测出10例DMD基因突变,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出的30例突变中MLPA 检测出16例基因突变范围比多重PCR大。结论 与多重PCR法相比,MLPA更加简便、快捷、可靠,同时可以对携带者进行诊断,是一种高效的遗传病基因诊断手段。 【关键词】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多重PCR;缺失/重复突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重组质粒制备四个新的STR基因座(D7S817、DIOS1432、D10S1213及D18S865)的分型标准物,并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 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分离出经PCR扩增后的等位基因片段,二次扩增后纯化的等位基因片段被分别插入到PUC质粒载体中。利用DNA测序证实插入片段大小及结构的正确性后,用国际标准将插入的等位基因片段进行命名。再转染到适当的E.coli DH5α^TM细胞内选择培养,以纯化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各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片段后混合。结果 得到四个STR基因座(D7S817、DIOS1432、DIOS1213及D18S865)分型标准物,应用所制备的分型标准物研究汉族和东乡族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结论 制备出的四个STR基因座的分型标准物在法科学领域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非常适合于群体遗传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黎族3个支系Y染色体上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及单倍型的遗传多样性,探讨黎族不同支系的起源与关系。方法对所有样本的3个Y—STR位点进行PCR扩增,产物在ABIPRISMTM377 DNA Sequencer上进行电泳,结果用Genotyper2.5软件进行分型。结果在3个Y—STR基因座,3个支系人群共发现15个等位基因,25种单倍型。本地黎12个等位基因,8种单倍型,杞黎10个等位基因,9种单倍型,体黎10个等位基因,20种单倍型。单倍型的遗传多样性分别为0.611,0.677,0.871。结论调查的3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布有较好的地区种族差异,对海南岛黎族起源、迁移以及各群体的相互关系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对患者在基因水平上作出诊断。方法应用dystropincDNA14kb探针(包括6个亚探针1-2a,2b-3,4-5a,5b-7、8、9-14)与一名18岁的临床表现温和肌营养不良患者及2例对照者(1例正常25岁男性及1例12岁DMD患者)的基因组DNA/HindⅢ片段进行Southern印迹分析。结果前者在与亚探针5b-7杂交中,发现其1.5kb,0.5kb杂交带缺失,在与亚探针8杂交中,发现10.0kb杂交带缺失,表明这三个Hd片段分别含有dystrophin基因的45、46、47号外显子。结论证明患者缺失了45、46、47号外显子,故诊断该患者为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从而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获得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完整的适合汉族人群的脊肌萎缩症(SMA)产前基因诊断体系。方法对30名正常汉族人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评估位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两侧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并通过在6个SMA产前诊断家系连锁中的应用,优选出STR位点,并结合PCR酶-切法(PCR-RFLP)进一步评价STR位点与SMN1基因的连锁紧密性。结果从7个STR位点中优选出D5S435、D5S629、D5S610和D5S351四个STR位点用于家系连锁分析,联合PCR-RFLP,在6名待检胎儿中检出2例患者和4例携带者。结论通过优选出的4个多态性强、与SMN1基因紧密连锁的STR位点,联合家系连锁和PCR-RFLP,建立起稳定可靠的适合汉族人群的SMA产前基因诊断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完整的适合汉族人群的脊肌萎缩症(SMA)产前基因诊断体系.方法 对30名正常汉族人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评估位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两侧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并通过在6个SMA产前诊断家系连锁中的应用,优选出STR位点,并结合PCR-酶切法(PCR-RFLP)进一步评价STR位点与SMN1基因的连锁紧密性.结果 从7个STR位点中优选出D5S435、D5S629、D5S610和D5S351四个STR位点用于家系连锁分析,联合PCR-RFLP,在6名待检胎儿中检出2例患者和4例携带者.结论 通过优选出的4个多态性强、与SMN1基因紧密连锁的STR位点,联合家系连锁和PCR-RFLP,建立起稳定可靠的适合汉族人群的SMA产前基因诊断体系.  相似文献   

17.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至今缺乏有效的诊治方法,DMD基因cDNA克隆和分析揭示基因部分缺失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作者应用DMD基因cDNA探针CT56a,CT56b和DNA探针754-11,采用分子杂交技术,对3个DMD家系20名成员进行分子缺失筛检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现象连锁分析,发现1例患者及其母有DMD基因部分缺失,10例女性亲属为携带者,认为该法可用于DMD携带者检出和产前诊断,有效地预防有病胎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黑龙江地区汉族群体中D2S44、D10S28、D7S467、D17S26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等遗传多态性数据,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50名黑龙江地区汉族无血缘关系个体的DNA,样本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RFLP),用YNH24、TBQ7、PAC415、EFD52标记探针杂交,测定了D2S44、D10S28、D7S476、D17S26四个VMTR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建立黑龙江汉族人数据库.选择了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的D2S44和D10S28进行种族差异的比较.结果 4个VNTR位点共检出110个等位基因,结果表明,D2S44、D10S28、D17S26这3个VNTR位点基因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一致,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D7S467位点基因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结论 补充了黑龙江地区汉族人群遗传多态性数据,对法医鉴定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杜氏/贝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散发病例的产前诊断分析,为临床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DMD/BMD 基因的5’启动子区域、基因缺失热区的内含子及基因的3’不翻译区的多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进行缺失检测和单体型连锁分析。结果应用此诊断程序可检测到大部分的缺失病例,对于非缺失病例,可以通过单体型连锁分析确定(风险)基因的标记。无家族史的散发病例中新生突变可发生在不同的层次上,新生突变可发生于男性生殖腺中;在产前诊断中,对获得风险染色体标记的男性胎儿要慎重对待。结论散发病例中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不同世代,父源的生殖腺嵌合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0.
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STR位点的遗传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YYHL)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随机选择位于小鼠3、4、7、16号染色体上的5个STR位点,用PCR技术对近交系YYHL、DBA近交系小鼠及昆明小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5对引物在近交系YYHL各基因座上均出现一条带,其中D7Nds1、D3Mit22、D16Mit4三基因座表现为多态性,D3Mit21、D4Mit2二基因座表现为单态性。结论:D7Nds1、D3Mit22、D16Mit4三基因座可用于检测近交系小鼠遗传特异性,结合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皮肤移植实验,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符合近交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