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探讨血清乳酸乳氢酶和α-羟丁酸脱氢酶的变化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关系。方法观察45名急性白血病人血清LDH和HBDH。结果:急性白血病人血清LDH和HBDH显著升高,病情缓解后可降低。结论血清LDH和HBDH是判定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周守勤  刘敏 《疑难病杂志》2007,6(7):406-408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变化与急性白血病(AL)患者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6例初发或复发A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与α-HBDH浓度。同时纳入健康体检者35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LDH、α-HBDH含量。结果AL患者血清LDH及α-HBDH初发或复发时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达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者LDH和α-HBDH含量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后较复发前有明显上升(P<0.01);外周血幼稚细胞绝对数与血清LDH和α-HB-DH含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87和0.5411,P<0.01)。结论动态检查血清LDH及α-HBDH变化有助于监测AL患者的病情变化,高水平血清LDH及α-HBDH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中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入住本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2例作为AL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α-HBDH、LDH含量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AL初发或复发患者治疗前和对照组α-HBDH、LDH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治疗前α-HBDH、LDH含量明显升高。治疗后,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者、未缓解者α-HBDH、LDH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者治疗前后α-HBDH、LDH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α-HBDH、LDH含量均明显下降,未缓解者治疗前后α-HBDH、LDH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复发患者复发前后α-HBDH、LDH含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后α-HBDH、LDH含量均明显升高。结论:动态监测血清α-HBDH和LDH的变化对AL患者的病情变化、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铁蛋白(SF)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对46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速率法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LDH、SF水平,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LDH、SF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初发组、未缓解组明显高于缓解组(P0.05)。结论:血清LDH、SF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诊断及评估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乳酸脱氢酶及a-羟丁酸脱氢酶的数值变化,筛查早期白血病及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并对预后做出评估。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80例门诊、住院患者(非白血病组)及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于初发/复发(primary/recurrence group)、完全缓解(CR)时血清中乳酸脱氢酶(sLDH)和a-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水平,筛查白血病,及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白血病组筛查出2例白血病,AL患者的血清LDH及HBDH水平在初发/复发组比对照组和CR组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DH及HBDH活性升高有助于急性白血病诊断并对急性白血病病情变化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乳酸脱氢酶及a-羟丁酸脱氢酶的数值变化,筛查早期白血病及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并对预后做出评估.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80例门诊、住院患者(非白血病组)及70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于初发/复发(primary/recurrence group)、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时血清中乳酸脱氢酶(serum lacticdehydrogenase,LDH)和a-羟丁酸脱氢酶(a-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的水平,筛查白血病,及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非白血病组筛查出2例白血病,AL患者的血清LDH及HBDH水平在初发/复发组比对照组和CR组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LDH及HBDH活性升高有助干急性白血病诊断并对急性白血病病情变化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LDH、HBDH和β2-MG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LDH,HBDH及β2-MG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敏感性。方法对9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人分别采用速率法及放免法测定血清LDH,HBDH,β2-MG水平,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LDH,HBDH和β2-MG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且血清LDH,HBDH水平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β2-MG水平的阳性率。结论血清LDH,HBDH,β2-MG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同时血清LDH、HBDH比血清β2-MG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AL患者体内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乳酸脱氢酶(LDH)变化及相互间关系。方法选择去除合并心、肝、肾疾病、感染的AL病例,分初治或复发AL组、缓解AL组,每组15例,并与健康组(16例)进行对照,分别检测每例血清IFN-γ(ELISA法)及LDH水平,AL患者同时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数,对各指标行t检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初治复发AL组与缓解AL组相比其白血病细胞数及LDH高,而IFN-γ水平低;初治复发AL组LDH与IFN-γ无相关,与白血病细胞数呈正相关;缓解AL组LDH与IFN-γ正相关,与白血病细胞数呈无相关。结论血清LDH水平可判断AL患者体内白血病细胞负荷,高白血病细胞负荷抑制AL患者IFN-γ表达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缓解AL患者体内残留病灶与其体内IFN-γ表达有关,AL患者体内造血负调控因子IFN-γ表达与患者的正常造血水平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及γ-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4例初诊ALL、24例复发ALL、36例缓解ALL血清LDH和HBDH及免疫分型进行分析。结果 LDH和HBDH间具正相关性,敏感性无差别;ALL和复发者的LDH阳性率明显高于缓解者,它们的LDH值也明显高于缓解者和正常健康者,且差别有显著性(P<0.01);免疫分型分析显示LDH增高多见于B系ALL;LDH越高,白血病缓解率越低。结论 LDH和HBDH可预测白血病的发生和转归及成为评价白血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患者乳酸脱氢酶与α -羟丁酸脱氢酶的改变特点,结合其他临床指征,探讨其水平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3年5月~7月住院的35名SARS患者和62名健康人的抗凝血,进行乳酸脱氢酶与α-羟丁酸脱氢酶测定,并与肺心病及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乳酸脱氢酶与α -羟丁酸脱氢酶的改变进行比较;依据诊断标准将35例SARS病人分为重症组和普通组,其化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SARS组的乳酸脱氢酶(297.31±85.12)和α -羟丁酸脱氢酶(291.09±74.08)均显著增高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人相比,肺心病和急性白血病患者乳酸脱氢酶与α -羟丁酸脱氢酶均显著增高;重症SARS组明显高于普通SARS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ARS患者的LDH和HBDH显著增高 ,其水平可能与肺组织的急性损伤活动程度相关;对于重症SARS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LDH和HBDH的检测可作为SARS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HBDH/LDH比值及LDH、HBDH活性变化与针刺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间的关系。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针刺合谷对照组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其余各组制备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其中3个针刺穴位组分别于电针刺大鼠内关穴、郄门穴或合谷穴20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心电图监测,再次电针刺上述穴位20 min,松扎,恢复冠脉灌流。假手术组于穿线后100 min、模型组和各针刺穴位组于再灌注后60 min,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观察HBDH/LDH比值及LDH、HBDH活性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HBDH、LDH活性及HBDH/LDH比值在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均显著升高;针刺心包经穴(内关、郄门)组HBDH、LDH活性及HBDH/LDH比值明显降低,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能有效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血清LDH和HBDH测定对白血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 (L DH)、r-羟丁酸脱氢酶 (HBDH)与白血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酶动力学方法测定 30例白血病患者血清 L DH及 HBDH活性 ,并对急性期与缓解期酶活性作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期时 ,血清中 L DH和HBDH酶活性高于正常 ,病情缓解后 ,二者活性均下降直至正常。结论 :测定血清 L DH和 HBDH活性可作为白血病的辅助诊断及判断疗效的一个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水平,探讨血清二者的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55例急性白血病(AL)住院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4例,正常人对照组15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VEGF的水平,用化学显色法检测血清TSGF的水平,比较VEGF、TSGF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观察VEGF、TSG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ALL组、AML组血清VEGF及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②将AL患者根据第一次化疗的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未完全缓解(NR)组。AML患者NR组化疗前血清VEGF及TSGF水平明显高于CR组(P〈0.05)。③AL患者血清VEGF与TSGF水平成显著正相关(r=0.5263,P〈0.01)。结论①血清VEGF及TSGF水平可作为监测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指标。②血清TSGF水平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判断指标,血清VEGF水平对AML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③AL患者血清VEGF及TSGF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血清铁调素(Hepcidi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LL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时间截止到2020年2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  相似文献   

16.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急性白血病病情及预后价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 60例AL患者和6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LDH的含量,并监测60例AL患者化疗前后,缓解后及复发后的LDH 值。结果 AL初治患者,复发患者血清LD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检测AL患者血 清LDH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及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抑制法分别测定9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100例健康儿血清CK-MB和HBDH水平。结果: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CK-MB和HBD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K-MB和HBDH水平随着感染程度加重而升高,CK-MB、HBDH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r=0.518,0.527,P〈0.01)。结论:联合监测CK-MB和HBDH有助于判断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AL)在不同病期血小板膜糖蛋白(p-GP)及网织血小板(RP)水平变化规律以及RP与网织血小板绝对计数(RPC)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活细胞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5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期及缓解期外周静脉血富含血小板血浆(PRP)CD41、CD42、CD61、CD62p、RP表达水平,并根据患儿不同病期测定RP时的静脉血血小板计数得出其相应的RPC。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初发病期外周血血小板糖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CD41,CD42,CD61均P<0.01,CD62pP<0.05),RP百分比初发病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RP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当经化疗获得缓解时,急性白血病患儿血小板糖蛋白表达也恢复正常,而RP及RPC虽仍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AL患者在初发/复发期及缓解期,RP表达百分比与RPC呈一定负相关关系,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r=-0.071,P=0.41)。结论AL患者不同病期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其骨髓造血微环境变化及骨髓内皮细胞功能改变等有关。在临床上,AL患者接受化疗时可监测其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及RP百分比并计算RPC,有助于判断其骨髓受抑状况,并可根据RP与RPC来决定A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降低时血小板输注与否及输注时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而探讨VEGF对APL发病机制的作用和预后价值.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测定了22例APL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同时以15例健康成人作对照,观察其与APL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22例APL患者中,14例初发未治患者的血清VEGF平均水平(82.93±23.87)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6.34±5.87)pg/mL(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VEGF平均水平(20.00±4.38)PS/mL,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组(72.13 4-23.1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初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初治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721,P<0.01),与年龄、性别、APL亚型、近期疗效等临床指标无关.结论 ①APL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可能主要来自白血病细胞.反映APL患者体内肿瘤负荷,与白血病细胞生长、增殖有关;②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指导治疗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