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正体类要》初窥中医骨伤科诊疗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179-2180
从《正体类要》的角度阐明了中医骨伤科的辨证论治,认为中医骨伤科的辨证论治由整体观念的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局部病情的变化分期治疗、善于总结归纳病例,以提高诊疗技术、中病即止等5部分组成。5个方面指导现代的中医骨伤科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过程中有弱化中医思维的趋势。中医骨伤科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要采纳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案使其得到传承。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是中医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改变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现状,培养中医骨伤科学复合型人才。加强中医思维能力培养可以从重视传统骨伤科经典,提倡医教研协同的培养模式,倡导从基于问题的教学(PBL)、基于案例的教学(CBL)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入手,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未来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具备中医思维的骨伤科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医思维是中医诊疗最核心的思维方法,如何培养骨伤科医师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成为临床思维培养的重点.中医骨伤筋伤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为中医骨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筋伤为切入点,探讨中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为提高临床疗效、完善现代的中医骨伤科诊疗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模式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欣 《中医正骨》1994,6(4):41-41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模式新构想张仲景国医大学(河南473054)杨小欣《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的筋骨、关节、皮肉、气血、经络、脏腑等各种损伤疾病的学科,是中医临床专业课程之一。学习《中医骨伤科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伤科学的基本知识、基...  相似文献   

5.
11月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项痹病(颈椎病)等骨伤科9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这是该局正式发布的第一批中医临床路径,其余83个中医临床路径将陆续发布。此举旨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规范中医诊疗行为。  相似文献   

6.
中医骨伤科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古属“疡医”范畴,又称中医正骨、伤科、接骨、跌打等。中医骨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医逐渐走出国门,中医骨伤科在海内外影响亦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7.
中医经典中蕴含中医临床诊疗的思维方法,最主要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个要素。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学重要学科门类,在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过程中应用中医思维可形成独特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但是,目前中医骨伤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课程构架、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中医思维弱化,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力不足等问题,使中医骨伤专业逐渐失去了其特色。因此,此文以紧密结合中医思维模式的中医骨病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系统探讨中医骨伤教学中,通过加强中医经典学习、教材与课程建设、师承教育及临床带教等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对培养中医骨伤思维模式,促进中医骨伤科学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邓晋丰教授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君鳌  邓晋丰 《新中医》2007,39(5):12-12
邓晋丰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师带徒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邓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40余年,学贯中西,诊疗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骨伤科疑难杂症,对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现将其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论宋金元时期骨伤科学发展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露红 《中医正骨》2003,15(10):58-58
宋金元时期是骨伤科的繁荣时期。宋代太医局始设疮肿兼折疡科 ,骨伤科正式与外科疮肿并列 ;元代骑兵征战造成外伤、骨折、脱臼者较多 ,客观上促进了骨伤科的发展 ,故设正骨科。随着解剖学的发展及战争的需要 ,骨伤科理论和临床诊疗均有较大发展 ,《圣济总录·骨空穴法》对骨伤科学影响较大。在整体观点的指导下 ,辨证论治骨伤的方法逐步确立 ,正骨以手法为主 ,开放创口治疗、以冲洗及药物治疗为主的中医骨伤科治疗学开始形成 ,确立了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的方向。外治法取得了长足进步 ,其中脊椎、肱骨骨折复位和髌骨骨折固定等创造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肩关节周围炎为骨伤科常见病,中医药在本病的临床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本病的临床诊疗,提高临床疗效,基于前期研究经验,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经过问卷调查、全国专家组反复论证,新修订出版了《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肩关节周围炎:T/CACM 1179-2019》.本指南从肩关节周围炎的定义、诊断要点、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电子计算机,对中医骨伤文献数据库所收录的1980~1987年连续8年10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医药期刊上的中医骨伤文献,共计2000篇,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文献量的统计结果显示:10种中医药期刊中,《浙江中医杂志》的文献量最多;8年中,文献量的增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1985年开始,趋于平稳,基本维持在一个水平。骨伤文献高产作者的统计,发现了钱忠权、吴谞诏等10多位中医骨伤科界的活跃分子。主题词词频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医骨伤科最为常见的疾病是各类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复方(中药);常用的治则是活血祛淤,常用的成方是阳和丸,使用针灸疗法时,多用阿是穴。标志词的统计结果提示:中医骨伤科学研究和报导的重点在于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中医师人名统计结果表明:共总结、介绍了93位中医师的中医骨伤科诊疗经验或生平事迹。中医骨伤文献的计量学分析,使我们对中医骨伤科学的研究概况、防治重点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有了一个较为客观、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与3D打印新技术相结合的中医骨伤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基本能力的中医学骨伤科专门人才,并能快速适应临床.方法 2016级中医及平乐骨伤传承班学生,共80人(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和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平乐正骨传承班学生),均为男性,年龄(22±1.5)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  相似文献   

13.
沈冯君 《中医正骨》2010,22(7):I0001-I0003
自2003年12月至今,笔者在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工作,现对香港中医骨伤科教学的近况、中医骨伤科教学的意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对2002~2007年间中医骨伤科学说和学派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从中医骨伤科的起源与学派分类,对先秦、汉代、晋唐、宋金元、明清、近代的中医骨伤科学说学派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并讨论了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源于平乐郭氏正骨,始于西北郭氏正骨创始人郭均甫先生,后经李盛华等传承人借鉴现代医学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与完善,形成了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药物辨证论治和功能锻炼为主,独具西北特色,理论体系完整、学术内涵和诊疗经验丰富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16.
《中医正骨》2005,17(2):F002-F002
孙捷,男,1957年6月出生,浙江省富阳市人,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浙江省台州市博爱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兼任河南中医学院骨伤系兼职教授,台州市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股骨头坏死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医正骨》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杂志特约编委,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理事,《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特约编辑,全国民营中医院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临床研究》2011,(1):49-49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等肛肠科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此举旨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规范中医诊疗行为。这是继项痹病(颈椎病)等骨伤科9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发布的第二批中医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18.
县级中医院起步晚、基础薄弱、素质较低,在此不利的条件,是很难与综合医院展开全面的竞争的,只能扬长避短,重点突破,我们首先紧抓“中”字不放,有选择地逐个突破。为此我们根据本地医疗资源状况,选择具有中医优势的科室重点发展,集中力量发展骨伤科、中医脑病科、痔疮科、皮肤科、中医妇科、针灸理疗等中医特色较浓且具有一定的诊疗优势和影响力的专科加以发展,同时在治疗上突出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始,本院中医骨伤科开始招收新加坡硕士研究生后,1997、2000、2003、2004年又多次招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硕士研究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于这些来自东盟国家的研究生,必须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教材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笔者认为有必要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和抓紧东盟中医骨伤科研究生的教材建设,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和地区要求的中医骨伤科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医骨伤科在治疗创伤外科疾病中,由于创伤原因日益复杂化,骨关节损伤的及时准确诊断日趋困难,而中医骨伤科医生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和随着病人要求的提高,医疗纠纷日趋增多,笔者对近儿年在我院门、急诊及住院病人的医疗纠纷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总结分析纠纷的原凶,以期对纠纷的发生有进一步了解,进而减少纠纷的发生率,提高和改进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