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多见于运动性损伤和交通事故损伤,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1],损伤后导致膝关节不稳,严重影响关节的功能,随之继发关节软骨、半月板等主要结构损害,导致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病的早期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手段,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少等优点。但精湛的手术只有结合及时的术后康复训练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我科2009年1月~2010年2月在关节镜下对27例病人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依据康复原理,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3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膝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为22个月,观察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结果 32例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45.68±7.60)分提高到重建后随访时的((94.7±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患者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异常(C级)18例、显著异常(D级)14例,改善为正常((A级)24例,接近正常(B级)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创伤小,生物力学性能好,且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时丽萍 《中医正骨》2006,18(7):75-76
随着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日益增多,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由于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步受到重视。自2004年4月~2005年10月我科应用可吸收空心界面螺钉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ACL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4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手术常规切口入路最大的问题在于导致手术后粘连、膝关节僵硬,据文献统计,比例高达10%左右,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膝关节镜手术切口小、损伤轻,能较好地减少类似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研究进展,分别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移植物的选择、固定物与固定技术的应用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等方面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扩大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E)损伤是膝关节常见而又严重的运动性损伤,且多合并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的损伤,伤后造成患者的膝关节疼痛、不稳定,给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病人往往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对膝关节ACL重建的方法很多,但是以往均以切开手术为主,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功能恢复慢。而近年来开展的经关节镜ACL重建术则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微、出血少、可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治疗,术后的康复训练直接关系到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对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自2004年5月-2005年12月,作者对30例行关节镜下重建ACL患者经正确运用膝关节支具早期肌力锻炼等综合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护理。方法:对10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关节镜下进行韧带重建的患者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术前心理疏导,增强治疗信心,术后及时观察患肢感觉运动,早期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详细交待出院注意事项。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膝关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结论:正确的康复护理是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胫骨前后错动及膝旋转不稳,对完全断裂者应手术治疗[1],其中关节镜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具有诊断率高、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少等优点[2].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2008年12月以来,我院采用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50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桂芳 《中医正骨》2008,20(5):74-74
随着关节镜技术不断发展,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得以广泛开展。手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操作的精细和规范;而且还与术前后能否实行正确、仔细的康复护理密切相关。从2005年4月至21307年10月,我们共收治各种原因所致的前交叉韧带损伤10例,在对其实施康复护理过程中积累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功能锻炼联合中药薰洗和手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功能锻炼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和手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关节活动度、患肢大腿围度、关节肌肉力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优良率88.57%(31/35)高于对照组54.28%(19/35)(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93.15±1.11)分高于对照组(84.36±2.56)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94±0.24)分低于对照组(3.56±0.5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关节活动度(121.14±13.56)度高于对照组(107.32±12.11)度,健、患侧大腿围度差(1.84±0.21)cm低于对照组(2.21±0.45)c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股四头肌峰力矩、蝈绳肌峰力矩、股四头肌总功、蝈绳肌总功[(73.24±7.32)N·m、(46.32±6.15)N·m、(674.36±45.22)J、(654.61±42.15)J]高于对照组[(51.43±5.19)N·m、(33.56±3.67)N·m、(542.15±34.32)J、(514.24±23.56)J](P0.05)。结论: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采取中药熏洗与手法并结合功能锻炼的方式,可改善膝关节疼痛感和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比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和髌腱移植2种不同手术方式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后近、远期疗效。方法:在手术后第2、3、12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分别进行评分,对2种术式进行比较,并对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第2月、第3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腘绳肌腱组为62.14±11.61、72.18±9.91,髌腱组为63.45±6.41、87.59±1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月2组Lysholm评分髌腱组87.59±11.11,腘绳肌腱组86.37±10.7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髌腱组9.50±2.01cm,腘绳肌腱组2.52±1.09c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者均为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主要方法,但患者腘绳肌重建术切口小外观美观,而且术后更能减轻患者伤肢痛苦利于关节早期功能锻炼,腘绳肌重建由于手术创伤小于髌腱重建,且更少破坏骨性结构,更适合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但如果复合内侧副韧带、鹅足腱等损伤出现关节内侧结构不稳,前后交叉同时断裂我们主张采用髌腱重建韧带重建交叉韧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及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后14天以及治疗后1个月时,疼痛程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时休息痛以及运动痛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4天、1个月以及3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提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后中期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优势。方法:选择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住院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医疗法+常规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3月、6月的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HSS评分、JOA评分及膝IKDC-2000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运动能力。结果:(1)对主观疼痛(VAS评分)、Lyshom评分、JOA评分、HSS评分、IKDC-2000综合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术后3月、6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肿胀(关节积液量):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术后3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对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的影响、膝关节稳定性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术前及术后6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程序对关节镜下膝ACL重建术后中期功能恢复优于常规康复程序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内侧副韧带(MCL)是膝关节内侧维持关节稳定性的最主要韧带,其功能与前交叉韧带(ACL)具有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MCL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韧带损伤,其损伤后将对ACL生物力学产生影响,同时增加了ACL损伤的风险。研究MCL损伤后对ACL生物力学的影响可以更加深入理解MCL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中的重要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理论支持。笔者对近年来MCL的解剖、功能、生物力学、损伤后对ACL生物力学的影响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在膝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2 月至2020 年 2 月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收治的 ACL 损伤行交叉韧带重建术的 60 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平衡训练。12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平衡及功能恢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睁眼及闭眼状态下的压力中心 X/Y 轴、覆盖90 % 椭圆区域面积和功能表面区域的轨迹长度指数(LF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Lysholm 膝关节功能量表(L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LKS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平衡训练在 ACL 损伤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可明显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和平衡的恢复,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应用横穿钉(Rigidfix)和可吸收界面螺钉(Biocryl)固定腘绳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探讨应用Rigidfix固定系统重建ACL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7年2月,对32例经关节镜检证实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人随机使用股骨端Rigidfix系统固定或者界面螺钉固定腘绳肌两种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结果:2组病人术后无并发症发生,Rigidfix组获随访15~32个月,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85~93分(89.60±3.28)分;界面螺钉组获随访17~29个月,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83~92分(88.80±2.92)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gidfix固定系统在股骨端固定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近期的随访中临床疗效与界面螺钉固定的方法比较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保残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康复训练方,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术后3、6、12个月时测定2组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结果:Lysholm评分治疗3个月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膝情况术后3个月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康复方法与中医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模式对于ACL保残重建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痰病,本文总结了我院两年来568例脑卒中患者实施的康复护理经验,详细阐述了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出院后的康复护理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离心性肌力训练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后期膝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股四头肌、腘绳肌离心性肌力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离心性肌力训练可以在稳定膝关节的同时缓解关节疼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