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0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91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加压自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所1995年10月~1997年5月,应用加压自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6例,效果良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6例,男22例,女4例,年龄25~56岁。骨折部位:上1/3骨折8例,中1/3骨折12例,下1/3骨折6例。右侧16例,左侧10例。陈旧性骨折8例,其中7例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成角畸形或骨不连,1例梅花针内固定术后弯曲成角。1-2 加压自锁髓内钉结构 由主钉、内锁圆钉、加压螺帽组成(图1)。主钉截面为圆形,两侧有对称深2-5mm半圆形凹槽的实心圆柱体。体长360mm,有8…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从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使用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5月~2005年3月.我科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6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林瑞新  杨国敬  张力成 《中国骨伤》2005,18(10):624-625
股骨下段骨折临床较常见,因其特殊的解剖特点,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并不满意。我院于2001年10月-2004年5月采用关节镜及C形臂X线机监视,使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内固定治疗23例股骨下段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带锁髓内钉治疗锁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2月~2004年12月,我们使用自行设计的带锁髓内钉治疗锁骨骨折2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金阳  宋跃  卢泽明 《中国骨伤》2005,18(9):556-556
自2002年以来,我院应用带锁髓内钉技术,采用匈牙利Sanamental公司生产的前臂带锁髓内钉治疗前臂骨折20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9年1月-2005年3月,笔者共收治胫骨中下1/3段粉碎性骨折伴腓骨骨折患者43例,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适应范围及疗效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的适应范围。了解上述固定物的特点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0年6月~2003年9月应用带锁髓内钉、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治疗116例胫腓骨骨折病人,其中男83例,女33例,年龄16~74岁,平均38岁。带锁髓内钉固定者60例;自锁髓内钉固定者56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9个月,对于上述2种手术方法列表进行了比较。[结果]在带锁钉组优良率、愈合率、闭合复位率、扩髓率、并发症、抗旋转能力分别为89.5%、96.7%、71.6%、51.6%、21.6%和+++。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组对应相关数据分别是91.5%,98.2%,89.3%,5.3%,3.5%和+。[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自锁钉的手术适应症基本上同带锁钉。但自锁钉弹性固定,保持微动状态,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手术更易达到微创水平。胫骨中段或中下1/3横断、斜行骨折尽量选用自锁钉。带锁钉则适宜粉碎、多段骨折。本文带锁钉扩髓与自锁钉不扩髓术式比较,两者愈合方面未显出不同。胫腓骨骨折髓内钉固定一般不必要扩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报告应用自制带锁梅花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骨折切开复位,逆行穿入梅花髓内钉,将骨折固定。按标记及髓内钉槽的位置及方向,在距骨折远端及近端3-5cm处穿过髓内钉,同时将内外侧骨皮质一次钻孔。徒手安置动力型或静力型锁钉。效果:15例均复位及固定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2年8个月,9例骨折愈合并取除固定,无断钉及固定失败,其余6例在观察中。结论:自制带锁梅花髓内钉不需特殊配套器械,可中直接钻孔并徒手直视下安置锁钉,随机组成带锁髓内钉系统。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及价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5年3月~2008年3月,我科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4例,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12~6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4例,坠落伤4例,砸伤6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合并多发骨折8例,颅脑、胸腹损伤6例。其中胫骨近端损伤7例,胫骨干损伤17例,胫骨远端损伤10例,合并腓骨骨折28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3例。  相似文献   

12.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4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钢板内外侧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杨福庆  王维  于菲菲 《中国骨伤》2008,21(7):527-528
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分离,若只注意骨折忽视下胫腓分离,则可造成严重的踝关节间隙增宽,走路不稳,日久至创伤性关节炎。胫腓下关节分离在踝关节损伤中较为常见。自1999年至2006年,我们运用闭合整复单针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分离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观察认为该法操作简单,能很好地固定下胫腓关节。患者能早期活动及行走,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为总结经验,现报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Allman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6年9月~2008年9月,我科应用锁骨钩板内固定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端骨折严重移位21例,疗效满意。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9~68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左侧15例,右侧6例。均为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见图1A),锁骨外端骨折移位明显。受伤至手术时间2h~7d。  相似文献   

15.
国产钛制空心钉结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03年1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钛制空心拉力螺钉结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髌骨骨折治疗61例髌骨骨折,取得较好疗效。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15~85岁。横形骨折21例(图1A),粉碎性骨折36例,纵形骨折2例,髌骨下极撕脱骨折2例。1.2手术方法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6.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脊柱退行性疾患中的常见病,该病导致的腰痛、下肢痛、间歇性跛行等严重困扰着中老年患者,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发病呈明显增加趋势。作者自2005年8月至2008年7月,采用调脊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侧隐窝管狭窄症6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地区微创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骨折9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茂军  李秋明  邓江涛  郝明 《中国骨伤》2009,22(11):811-812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骨折后髓内血运受到破坏,局部软组织血运较差,胫前软组织坏死率较高,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感染、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骨髓炎的发生。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2001年3月至2007年11月我院开展微创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骨折9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般性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分为纤维骨痂期、软骨骨痂期和骨性骨痂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组织学观察表明,纤维骨痂期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合成Ⅲ型胶原;软骨骨痂期主要是成软骨细胞合成、分泌Ⅱ型胶原;骨性骨痂期主要是随着软骨内成骨的出现和发展,Ⅱ型胶原消失,逐渐由抗张力性能较强的Ⅰ型胶原所取代。一般来说,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方式与一般性骨折愈合方式相似,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共同参与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过程,但以软骨内成骨为主。  相似文献   

19.
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赵明宇  白玉  杨萌 《中国骨伤》2009,22(8):635-636
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当远折端与近折端骨茬相对,形成“背靠背”畸形,单纯牵引手法复位常常导致失败,给复位带来一定的困难,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容易错位。一些医院直接采用手术治疗。2005年8月至2008年1月我科采用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3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n extract obtained from five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 on sexual behavior of adult male rats. Methods: The extract was administered at doses of 30, 60 and 120 mg/kg by oral gavage, acutely (one time, 45 min before mating test) or subchronically (daily for 10 days) in sexually potent and sexually sluggish/impotent rats. Sexual behavior, serum levels of luteinizing hormone (LH) and testosterone (T) were evaluated in treated rats and compared with controls receiving vehicle. The effect of the extract on central dopaminergic neurotransmission was assessed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using a microdialysis technique. Results: In sexually potent rats, both acute and subchronic treatment with the extract dosed at 30 and 60 mg/kg reduced mount latency and intromission latency. In sluggish/impotent rats, the acutely administered extract at the dose of 60 mg/kg shortened ejaculation latency, whereas subchronically administered at the doses of 30 and 60 mg/kg, reduced mount, intromission and ejaculation latencies, increasing also the percentage of mounting and ejaculating rats. The extract dosed at 60 mg/k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H and T following acute and subchronic administration and increased 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levels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30 min after the acute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in both appetitive and consummatory components of sexual behavior observed in male rats treated with the extract could be ascribed to increased serum T level in parallel with the activation of the central dopaminergic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