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正伦  崔专义 《河北医药》2003,25(8):605-606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2例 ,采用空肠粘膜空肠断端胰腺缝合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单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无 1例发生胰瘘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例中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44~ 65岁 ,平均 5 7岁。其中壶腹癌 3例 ,胰头癌 7例 ,十二指肠平滑肌瘤 1例 ,十二指肠腺癌 1例。1 2 手术方法  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均采用Child方式重建。吻合顺序为胰、胆、胃。空肠胰腺吻合及胰管的处理方法 :( 1) 5例行空肠粘膜胰腺缝合 ,空肠断端与胰腺缝合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手术步骤 :①断胰 :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胰胃吻合术与胰空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6月期间32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空肠吻合术和胰胃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胃吻合术后胰瘘,胆瘘,腹腔出血及死亡概率较胰空肠吻合术明显降低。而在吻合口出血,术后糖尿病及术后脂肪泻等并发症无差异。结论胰胃吻合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一种可降低胰瘘发生率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我院在2005~2009年收治的12例胰腺手术患者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2例术后未发生胰漏与消化道出血,均无腹泻等胰腺外分泌不足表现,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能够有效地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ctomy,PD)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7年2月-2006年10月完成的108例P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瘘发生率为13.9%,胰瘘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显著高于无胰瘘组(66.7%vs.20.4%,P=0.001;33.3%vs 7.5%,P=0.012),十二指肠肿瘤及手术时间长是胰瘘发生的高危因素,而胰管引流、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术后预防性应用奥曲肽是胰瘘的保护因素.结论 胰瘘仍是目前PD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PD集中于有经验的外科医师进行,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胰管引流、术后预防性应用奥曲肽可减少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施行胰肠捆绑式吻合术进行胰肠吻合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未发生胰瘘,恢复顺利。结论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简单,疗效确切,是进行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997年2月至2011年6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生胰瘘5例,胰瘘发生率仅为1.4%,且均为少量胰瘘,经过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后在10d或1月得到控制。6例术后5~8d并发胆瘘,经过引流自愈,3例术后3~7d切口感染,均经换药治疗而愈合,3例于术后6~9d切口开裂,二次手术行切口减张缝合后痊愈,5例于术后5~15d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手术时间短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胰胃吻合术与胰肠吻合术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本院胃肠胰腺外科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胰腺残端的不同处理方式分为胰肠吻合术和胰胃吻合术两组,其中胰肠吻合术14例,胰胃吻合术17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胰腺断面质地和术后并发症,包括胰瘘、胆瘘、腹腔出血、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术后死亡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胰腺断面质地、胰管直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胰瘘、胆瘘、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术后死亡)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胰胃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高于胰肠吻合术,其可以作为胰十二指肠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为预防胰瘘的发生 ,国内外学者对胰肠吻合方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都不尽人意。我们自 1998年 3月开始 ,连续 2 8例病人全部采用包裹式胰肠吻合方式 ,无一例发生胰瘘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8例 ,男 19例 ,女 9例。年龄 34~ 6 8岁 ,平均 5 4岁。其中胰头癌 16例 ,壶腹部癌 5例 ,十二指肠巨大平滑肌瘤 2例 ,慢性胰腺炎 1例 ,胃癌侵犯十二指肠及胰头部 1例 ,横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及胰头部 1例 ,胆总管下段癌 2例。1.2 手术方法1.2 .1 断胰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不同吻合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该院2006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并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胰肠吻合方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依据国际胰瘘研究小组(ISGPF)标准,全组患者术后有1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29%,如参照 Clavien 标准,全组患者有3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8%,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为2.44%;两种方法下捆绑式吻合组和常规吻合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不同;各类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是胰漏。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捆绑式吻合方式并不能显著减低术后发生胰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周明银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85+187-185,187
目的探讨搁绑式胰空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巾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和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4年1月~2012年3月对2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施行捆绑式胰空肠吻介法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本组无胰肠吻合口瘘病例及死广病例。术后肺部感染5例,治疗后痊愈。结论捆绑式胰窄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巾可明湿降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壶腹部及胰头癌11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铭铎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252-1253
目的 总结壶腹部及胰头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壶腹部及胰头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11例,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局灶性切除,3例无法切除行姑息减黄.结果 无一例胰瘘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部及胰头癌的有效术式,早期明确诊断、重视术中探查及操作、预防术后并发症及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壶腹部及胰头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科2000年7月-2002年7月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6例应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并随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16例胰肠吻合均顺利愈合,未发生胰漏,未发生术后消化道出血,术后B超复查均未发现胰腺残端处积液,随访1~24月,均无腹泻等胰腺分泌不足表现。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便,可较好地预防胰漏,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及该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本组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我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采用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共20例,描述手术要点,总结其优点。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无胃排空延迟,无胆漏、胰漏、肠漏,无消化道出血发生。全组病例痊愈出院。结论保留幽门不影响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根治的彻底性,术后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消化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徐欣  张竣 《云南医药》2002,23(1):17-19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发生率在10%左右,一旦发生胰瘘,病死率可达50%以上犤1犦。为此,对胰腺残端的处理及胰肠吻合的方法、如何防止或减少胰瘘发生是受到外科医师非常关注的课题。我科自1993年以来,对14例患者采用改良胰管空肠吻合胰残端套入法行胰十二指·18·云南医药2002年2月第23卷第1期肠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36~62岁,平均51岁。其中胆总管下段癌9例,十二指肠降段癌4例,胰头癌1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后结合肠内营养及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预防胰漏及其他并发症的对策。方法将8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一组为彭Ⅰ式术后结合肠内营养组,一组为其他吻合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彭Ⅰ式组胰漏发生率较其他吻合组明显降低,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彭I式术后结合肠内营养、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可明显降低术后胰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及该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本组回顾性分析采用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共20例,描述手术要点,总结其优点。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无胃排空延迟,无胆漏、胰漏、肠漏,无消化道出血发生。全组病例痊愈出院。结论保留幽门不影响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根治的彻底性。本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消化功能恢复快,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14肽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抑制胰液的分泌、预防和治疗胰瘘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共42例,全部病例术后常规肠外营养及抗生素治疗,其中24例术后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14肽作为试验组,与18例术后未用者进行对照,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和胰瘘的发生率、胰液分泌量及胰周淀粉酶含量。结果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和胰瘘的发生率、胰液分泌量以及胰周淀粉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生长抑素14肽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胃吻合术及吻合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壶腹周围癌40例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18),均采用经典PD术式行脏器游离、切除.对照组行手工胰肠及胆肠、胃肠吻合;观察组采用捆绑式胰胃吻合术行胰液内引流,采用吻合器行胆肠、胃肠吻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吻合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P<0.05,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胃吻合术及吻合器在PD中应用安全、易行,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胰瘘、出血是PD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PD术后胰瘘、出血,一直是外科临床的棘手难题。本文结合1例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壶腹癌患者治疗成功的护理经验,探讨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德国外科医生Kausch在1909年首次实施[1]。Whipple等[2]于1935年报告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病案之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就成为壶腹部肿瘤外科治疗的选择方式。而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经作为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术后管理的提高,已经使胰腺切除术后死亡率减少到5%以下,然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改变很小,仍然在30%~40%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