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们应用心阻抗图对11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无创性血液动力学心功能监测,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10例急性心肌梗塞系1982年1月~1984年12月在我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患者,均符合WHO 规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条件。年龄32~80岁,但以50~60岁者居多,占56例。本组中以前间壁梗塞最多共32例(29.06%);下壁梗塞23例(20.91%);广泛前壁梗塞17例(15.45%);下壁加正后壁梗塞17例(15.45%);局限前壁梗塞7例(6.36%);前侧壁、心内膜下、前间壁加高侧壁及前间壁加下壁梗塞各3例(各2.73%);高侧壁、下壁加右室梗塞各1例(各0.91%)。  相似文献   

2.
我院从1988年3月~1996年3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24例,其中10例非典型心肌梗塞因各种原因在院内、外误诊,现将误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66岁,平均57.5岁。梗塞部位:下壁心肌梗塞4例,广泛性前壁梗塞1例,广泛性前壁合并下壁梗塞3例,前间壁梗塞1例,下壁合并右室梗塞1例。全部病例经确诊后立即按AMI治疗。结果:治愈3例,死亡7例。死亡原因: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4例,脑、肺栓塞1例,心脏破裂1例,心力衰竭1例。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6-74岁平均54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其中下壁6例,下壁广泛前壁右室梗塞3例,前间壁4例,前壁,间壁,下壁7例。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AMI)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国内外学者已报道。本文将1989~1991年收治31例AMI中18例对应导联ST段压低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男性22例,女性9例,男女之比为2.44:1。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8.74岁。1.2 对应导联ST段压低与梗塞部位:AMI31例中前壁梗塞13例(41.93%),其中对应导联ST段压低6例占46.15%;前间壁梗塞3例占9.67%;侧壁梗塞2例占6.45%;后壁梗塞1例占3.22%;下壁梗塞12例占  相似文献   

5.
我院1985—1991年经心电监护观察急性心肌梗塞108例,着重探讨心肌梗塞部位与室性心律失常及死亡情况的关系。资料:本组108例,男72例,女36例,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62.4岁。结果:108例中死亡25例,占23.15%,在25例死亡病例中,17例室颤,4例室性自搏,4例左心衰及心源性休克。其中21例前壁梗塞中包括广泛前壁梗塞10例,有6例室颤,2例室性自搏心律,2例左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75 %~95 % ,其中严重心律失常约占 35 %。多发生于发病后 2 4小时内。严重心律失常是AMI急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须积极予以控制。本文总结 30例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心律失常的结果 ,旨在评价胺碘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4 5~ 75岁 ,平均 5 3 5岁。梗死部位 :前壁 11例 ,前间壁 6例 ,下壁 5例 ,侧壁 4例 ,下壁并后壁 2例 ,广泛性前壁 2例。心律失常类型 :室性早搏 (频发、多形、成串、RonT) 15例 ,快速心房纤颤 6…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我科1987—1991年按WHO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收入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系统监测资料完整者9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30岁~70岁,平均58.5岁。其中工人39例,干部31例,家务15例,农民5例。梗塞部位:单纯前壁24例,前壁合并其它部位11例。单纯下壁12例,下壁合并正后壁、右室梗塞者14例。单纯前间壁18例,前间壁合并其它部位6例,高侧壁合并其它部位、心内膜下心梗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78年元月至1981年六月三年半间,收治无痛型心肌梗塞20例,现报告于后: 临床资料 1、本组病人中男16例,女4例;年龄在40—50岁的3例,51~60岁的6例,61—70岁的4例,71岁以上的7例;职业:干部5例,工人7例,农民6例,居民2例。 2、心肌梗塞部位:前间壁心肌梗塞5例,下壁心肌梗塞7例,前间壁和前壁心肌梗塞3例,前壁和前侧壁心肌梗塞1例,前侧壁和下壁心肌梗塞1例,前间壁、前壁和侧壁心肌梗塞1例,前间壁和下壁心肌梗塞2例。 3、主要症状和体征:不明原因的休克3例,心慌气急15例,上腹部闷胀不适4例,肝大和双下肢浮肿10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我院自1974年5月至1975年5月收治的53例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加以讨论。一.一般情况 1.性别与年龄:男36例(68%),女17例(32%)。年龄平均57.2岁,41—50岁12例(22.6%),51—60岁21例(39.6%),61—70岁16例(30.8%).71岁以上4例(8%)。 2.梗塞部位:前壁14例(26.4%)。下壁12例(22.6%).前间壁10例(18.9%),后间壁4例(7.8%),内膜下3例(5.7%)。前侧壁、后侧壁各2例(3.8%),前 下壁6例(11.3%)。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2年对18例老年急性心梗(AMI)患者应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注射治疗,初步观察获得较好疗效。起病24小时内所有60岁以上老年AMI 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8例,平均年龄69.2岁。梗塞部位:前间壁7例,下壁5例,下壁并右室及下壁并高侧壁各1例,前壁2例,广泛前壁2例。对照组20例,平均年龄67.8岁,梗塞部位:下壁8例,前间壁7例,下壁并高侧壁2例,前壁、右室加下壁及广泛前壁并正后壁各1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AMI)常因临床表现不同,使诊断困难。有些AMI患者到达急诊室时已是垂危,必须迅速作出诊断。本文收集我院1985~1989年在急诊室抢救的65例AMI,探讨在急诊室特定条件下诊断的要点。一、临床资料患者男48例,女17例;年龄<40岁者4例,40~59岁20例,60~69岁19例,>70岁22例。梗塞位于下壁25例,前壁20例,前间壁20例,后壁7例,高侧壁3例,心内膜下4例。梗塞累及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右室梗塞(RVI)绝大多数与左室下壁或正后壁梗塞并存,RVI 并发于前间壁梗塞国内仅见散在个例报道,我院于1988—01~1991—10共发现1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心理诊断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RVI 合并前间壁梗塞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51岁~76岁,平均55.2岁。本组患者除做标准导联,三个加压肢体导联外,均描记右侧胸前导联 V3R、V4R、V5R,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血钾含量与室性心律失常和梗塞部位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AMI发病6h内的血钾含量,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梗塞部位,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梗塞部位组间血钾含量,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血钾低于3.5mmol/L的以右室,前壁梗塞为主,低血钾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2.11%,结论:右室,前壁易发生低钾血症,低血钾症易发生心律失常,故AMI早期应及时补钾,提高AMI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72年以来,收治急性心肌梗塞56例,经18年观察10例(17.8%)发生再次(或多次)梗塞(下称再梗),现就其心电图变化作简略分析。一、一般资料 10例均男性;年龄46~68岁。其中3次梗塞4例(1例死亡),2次梗塞6例(3例死亡)。再梗最短时间20天,最长达10年,一般相隔2~3年。10例中有高血压病史6例、糖尿病史1例。复发时8例无特殊体征,2例第一、二心音降低。10例死亡4例,其中2例猝死,2例并发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死亡。再梗部位:前间壁伴发侧壁4例,前间壁伴发前壁2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我院共抢救1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和4例梗塞前综合征病人,均获成功。本文就基层就地抢救AMI略谈体会。 1 临床资料 11例AMI中男9例,女2例。年龄41~78岁。梗塞部位:下壁5例,前间壁4例,前壁、广泛前壁各1例。主要并发症:休克3例,心衰、房颤和心衰休克与房颤并发者各2例,短阵室速2例。过去史中有冠心病6例,无冠心病5例。就地抢救8例,急诊室抢救3例。  相似文献   

16.
<正>我院从1994年1月至2001年3月就地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1例,死亡4例,成功率90.2%,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1例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44-77岁,平均55.7岁。梗塞部位:下壁15例,前壁5例,广泛前壁2例,前壁合并下壁10例,前后侧壁5例,下后壁3例,后壁1例。本组合并心律失常27例,其中18例为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对20例AMI患者不同病期的血管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作了检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AMI组:本组男15例,女5例,年龄63.8±7.6岁,前壁梗塞10例,下壁梗塞5例,前间壁梗塞4例,心内膜下梗塞1例。对照组:1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3.7±8.2岁。均系健康成年人,血压正常,于  相似文献   

18.
镁是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特别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 ,镁剂在治疗各种心律失常中 ,被认为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疗法 ,很值得推广 ,尤其在易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中 ,镁的作用不可低估 ,本文收集了我院 1998年元月~ 2 0 0 0年 12月 4 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与同期 5 0例急性心肌梗死作对照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4 5例 ,男 3 1例 ,女 14例 ,年龄 4 3~ 72岁。心梗部位 :下壁 14例 ,前间壁 6例 ,下壁合并高侧壁 5例 ,下壁合并前间壁 8例 ,广泛前壁 12例。对照组 ,下壁 13例 ,前…  相似文献   

19.
<正>2009-11~2010-11笔者所在科收治的AMI行PTCA和支架植入术患者6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54例,女8例;平均年龄52岁。其中下壁梗塞28例,下壁+右室梗塞7例,广泛前壁梗塞18例,前间壁梗塞9例;合并心律失常9例,心源性休克1例。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42例,多支病变20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自1979年1月开始,我们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较严密的监护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病死率从40%降至11.3~20%。现将1979年1月至1982年11月收治的62例分析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2例中,男48例,女14例;年龄25~89岁。全部病例均经心电图与血生化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塞。梗塞部位:前间壁29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