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joegren综合征(SS)好发于女性,由于较多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可无口眼干燥,无腮腺肿大,往往导致漏诊误诊,少数SS以某一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或以肝脾肿大,高球蛋白血症而干扰诊断,唾液腺,泪腺功能检查、腮腺造影、下唇唇腺活检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本文对原发性SS的诊断,SS系统性损害的诊断及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的诊断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Sjogren氏综合征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综合征(Sjogern syndrome)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破坏涎腺和泪腺,临床以口、眼干燥为主要特征,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笔者1998~2004 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84 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进一步探讨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46例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的局部表现主要为1个或1个以上肿块,伴有口干症19例(41%),眼干症11例(23%),有自身抗体8例(17%),治疗结果,手术组25例全部有效,但有5例异位复发;药物组21例,有效17例,有8例原位复发,手术组有1例,药物组2例于治疗后随访中出现恶变。结论: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局部表现主要为肿块,部分患者有全身表现,少数可发生恶变,治疗应采取局部与全身,药物与手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前明确诊断,首选药物治疗,若疗效不明显或反复出现肿块,宜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Sjogren‘s综合征患者腮腺造影图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160例Sjogren’s综合征患者腮腺造影之图象变化。结果表明,108例患者显现了末梢导管的改变,其中“典型所见”为71例,另外37例患者为“典型所见”伴发主导管扩张或导管边缘不整齐。而且,随着末梢导管损害的加重,伴发主导管损害的患者显著增加。52例患者末显示末梢导管扩张性表现,提示了唾液腺损害的不均衡性。共有63例患者出现了主导管的扩张性改变,提示了逆行性感染在Sjogren’s综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我科自1984~1989年期间诊治的83例Sjogren's综合征的临床分析,83例均经下唇唇腺活检确诊,83例中男性占13例,女性占70例,男女之比为1:5.4,其中原发性S.S,49例,继发性S.S,34例,发病时年龄最小12岁,最大83岁,好发年龄在30~59岁之间,本文初步分析了S.S的病因,强调了S.S侵犯涎腺的各种表现,并在临床上将之分为四种类型(1)肿大型;(2)感染型;(3)类肿瘤型;(4)萎缩型。在临床表现中,本文特別提出了S.S口角的变化有特征性,在实验室的免疫学检查中,多有免疫球蛋白的异常,以IgG异常多见。目前虽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广阔的前途。本文还强调了S.S有累及全身各脏器及发生恶变的可能性。临床上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小涎腺癌92例临床分析第三军医大学附属二院李忠禹,谭颖薇我院1971~1987年收治小涎腺癌92例,均经病理证实,拟就临床资料做一总结分析。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60例,女32例;年龄21~63岁,其中35~45岁75例,占81.5%。部位和大小:硬...  相似文献   

8.
颌下腺肿瘤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国新  周平 《口腔医学》1995,15(1):34-35
颌下腺肿瘤68例临床分析常州市口腔医院符国新镇江359医院口腔科周平本文报告了常州市口腔医院和359医院口腔科近10年收治的大涎腺肿瘤482例,其中颌下腺肿瘤68例,为总数的14.1%,比一般统计资料低。近年来有关腮腺肿瘤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对68例...  相似文献   

9.
口干症2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筱荣 《口腔医学》2003,23(5):298-299
目的 总结口干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4例口干症患者进行唾液白色念珠菌培养、泪腺流量测试、血细胞计数。结果 4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无明显区别,男女比例为1:5.57,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75例,双侧泪腺流量异常16例,1侧异常28例,贫血32例。结论 贫血症、白色念珠菌感染与口干症有密切关系,更年期女性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13例唾液腺肌上皮癌的临床资料,为进一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1992年2月—2010年9月诊治的13例唾液腺肌上皮癌病例,从生物学行为、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病例中,男6例,女7例,中位年龄40岁,发病部位以腮腺(53.8%)最多见;临床误诊7例,病理误诊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2例、放疗5例;发生颈淋巴转移4例(30.8%),远处转移2例(15.4%);随访3个月~6a,复发或转移致死亡6例。结论:唾液腺肌上皮癌较罕见,易误诊,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易远处转移,T3~T4期颈淋巴转移率较高;治疗方法为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T3~T4 cN0期唾液腺肌上皮癌应考虑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术后放、化疗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唾液腺上皮性肿瘤12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1990-2005年间唾液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1990年2月至2005年2月15年间收治的1209例唾液腺上皮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对其病理类型、好发部位、年龄和性别等进行统汁分析。结果:120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比为1.96:1,男女之比为1:1。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最多见(76.75%).其次为Warthin瘤(14.75%);恶性肿瘤以黏液表皮样癌最常见(34.2%),其次为腺样囊性癌(26.2%)。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相同,均以腮腺最多,腭部小唾液腺和下颌下腺分列第2位和第3位;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0-70岁之间.结论:唾液腺上皮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良性多于恶性,多形性腺瘤是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唾液腺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 LEC)的临床病理资料,为进一步提高诊治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2016年9月诊治的15例LEC病例从流行病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原发于腮腺8例,下颌下腺7例。男9例,女6例。发病年龄24~61岁,病程从20 d到10余年不等。患者中除1例来自黑龙江外,其他均来自中国南方。术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 例EB病毒原位杂交,阳检率为100%。术后随访13个月~10 a,除3例患者失访外,仅1例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复发及转移。结论:唾液腺淋巴上皮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率高。该病缺乏特征临床表现,需借助组织病理学检查予以确诊。治疗上首选根治性切除,手术无法彻底切除或淋巴结转移者术后辅助放疗, T3期及以上患者需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2例唾液腺罕见纤维肉瘤。方法对2例唾液腺纤维肉瘤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病理特征与预后,进行报告与分析。结果原发于腮腺1例术后4周化疗,随访至今仍存活。原发于颌下腺1例术后4月死亡。结论纤维肉瘤极少发生于唾液腺,但恶性程度较高,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4.
埋伏牙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宏志  李阳飞 《口腔医学》2004,24(6):383-384
目的 探讨埋伏牙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 4 6例埋伏牙临床综合分析 ,探讨埋伏牙的治疗方法、治疗要点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结果  4 6例埋伏牙根据情况分别采用手术导萌、手术再植、拔除、临床观察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埋伏牙的治疗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灼口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510630)唐倩梁焕友刘穗芳安爱群灼口综合征是发生在口腔粘膜组织的无临床体征的口内疼痛障碍,多数表现为舌部烧灼样疼痛,故亦被称为舌痛症。更年期妇女多见,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心理因素、性激...  相似文献   

16.
灼口综合征80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灼口综合征80例回顾分析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疗中心(510060)林焕彩,钟志明灼口综合征(burningmouthsyndrome,BMS)是一种近年来受到学者们重视的疾病,它是指发生于口腔粘膜以烧的样疼痛感觉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  相似文献   

17.
乳头状唾液腺瘤(sialadenoma papilliferum,SP)是一种无痛、乳头状外生性生长为特点的良性唾液腺肿瘤。在WHO最新的肿瘤分类中,SP被列为导管乳头状瘤。SP是一种罕见的唾液腺肿瘤,病变主要累及小唾液腺,以腭部最常见。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发生于下颌磨牙后区的乳头状唾液腺瘤,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160例Sjogren's综合征患者腮腺造影之图象变化。结果表明,108例患者显现了末稍导管的改变,其中“典型所见”为71例,另外37例患者为“典型所见”伴发主导管扩张或导管边缘不整齐。而且,随着不梢导管损害的加重,伴发主导管损害的患者显著增加。52例患者未显示末稍导管扩张性表现,提示了唾液腺损害的不均衡性。共有63例患者出现了主导管的扩张性改变,提示了逆行性感染在Sjogren's综合征患者中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唾液腺嗜酸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探讨其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2010年9月诊治的12例唾液腺嗜酸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应用SPSS 16.0软件包,采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唾液腺嗜酸细胞癌临床多表现为唾液腺无痛性、不规则肿块或颈淋巴结肿大.病理学上表现为嗜酸性肿瘤细胞,异形性明显,核仁显著和浸润性生长特征.手术是首选治疗,术后可结合放疗.本组患者随访6~120个月,7例无复发及转移,1例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后带瘤生存,2例死于局部复发,1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后死于远处转移,1例放弃治疗死于肿瘤进展.随访中2年内复发3例,复发率25%:2年内死亡3例,死亡率25%.结论:唾液腺嗜酸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病程短、进展快.治疗上首选根治性手术,肿瘤无法彻底切除、局部病变晚期或颈淋巴结转移者需行术后放疗.原发肿瘤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唾液腺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微波热凝治疗唾液腺黏液囊肿患者55例,其中男25例,女30例.微波功率40 W,热凝时间3~6 s.结果 经1年观察, 48例经1次治疗后痊愈, 7例经2次治疗后痊愈.结论 微波治疗唾液腺黏液囊肿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避免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