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分别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试验组采用EN方式,对照组给予PN方式。观察2组在血清学指标、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多层螺旋CT(Balthazar CT)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血淀粉酶、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CRP)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患者早期进行EN较PN更可靠、有效,可作为SAP营养支持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作用。方法63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EN组(32例)于发病早期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并给予肠内营养;TPN组(31例)常规给予静脉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APACHEⅡ、Ranson及BalthazarCT评分;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和白细胞复常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2周后EN组患者的APACHEⅡ、Ranson及BalthazarCT评分较TPN组明显好转;EN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和白细胞复常时间、住院天数较TNP组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改善SAP患者病情,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SA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比较肠内及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效果,了解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近2年中我院收治的5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EN分成EN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2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第7、14天的营养状况、突出生化指标.结果 给予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和血糖明显降低,血钙明显升高(P<0.05).与PN组比较,EN组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血白细胞明显降低(P<0.05);肝功能损害EN组均低于PN组.结论 EN支持是SAP重要治疗手段,在无绝对禁忌证的情况下,对SAP患者尽早给予EN是安全和有效的,较PN能够获得较好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秦谊  张徽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29-3430
目的了解早期肠内营养(E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清内毒素的影响。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无急腹症手术指征的SAP患者30例随机分成EN组和肠外营养(TPN)组,EN组17例,TPN组13例,以TPN作为对照,研究EN与SAP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及疾病发展的关系。结果通过EN,SAP患者的血清内毒素明显下降,治疗效果优于TPN。结论 SAP早期给予EN支持,可促使血清内毒素下降,减少患者痛苦,促进体内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5.
方忠建 《中国医药科学》2022,(1):190-192,196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应用早期肠内营养(EN)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收治的60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干预组(n=30),对照组接受延迟肠内营养,干预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健康评分、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40例胃腺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行肠外营养.观察2组体质量、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IgG、IgA、IgM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gG、IgA、Ig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EN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SAP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方案。对照组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护理前、护理30 d后营养生化指标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营养生化指标中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改善SAP患者营养状态,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吴晓华 《海峡药学》2012,24(7):158-159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4例非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阶段性治疗组。观察两组在血清学指标、并发症、继发二重感染、死亡率、和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外营养;在给予营养后白蛋白、血钙水平均明显升高,血糖、血淀粉酶、白细胞与营养支持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在白蛋白、血钙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继发二重感染、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上PN加EN组均少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分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EN在SAP治疗中应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在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危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EN治疗。观察比较2组排气、排便时间及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排气、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应用EN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谷氨酰胺治疗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营养指标、术后胰岛素抵抗(IR)、炎性因子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90例老年结直肠癌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所有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  相似文献   

11.
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行肠内营养后,血浆内毒素、TNF-α、C-RP、血清淀粉酶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SAP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可通过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及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来加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1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84例,采用抓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肠道菌群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81.0%(χ2=4.087,P=0.043);治疗后,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比例均高于治疗前,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比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用于SAP的效果显著,可控制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菌群平衡,防止菌群移位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治疗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6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患者均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危重症评分(APACHE)情况、通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当天APACH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评分均逐渐下降,研究组治疗后4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通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转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于SAP患者的治疗较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夏佳,但肠内营养不适于发病初期,因而临床应联合应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邵仁德  鲁厚清 《安徽医药》2011,15(9):1137-1138
目的评价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3年来收治的25例SAP患者,12例早期接受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EN+PN)治疗,13例接受全肠外营养(TP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感染率的差异。结果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EN+PN)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组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经鼻空肠管EN+P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改善全身情况,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文  吴仕平 《安徽医药》2018,22(4):732-734
目的 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和全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共64例,根据采用的营养支持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4)采用肠外营养,试验组(n=30)采用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血清白蛋白的增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胰腺感染发生率、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多器官衰竭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两组比较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鼻饲误吸的风险有关.结论采用经鼻空肠管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经鼻空肠早期试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0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按照不同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30例采用鼻空肠管,对照组30例采用鼻胃管,比较两种不同肠内营养途径APACHE-II、血蛋白、CRP/腹胀症状、血淀粉酶、并发症、感染的发生率等。 结果 观察组APACHE-II、血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 ,腹胀缓解、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并发症、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经鼻空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进行延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6.09±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3±1.78)分,住院时间(16.35±4.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17±3.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予肠外营养支持,两组均为4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营养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EORTC QLQ-C30问卷调查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整体健康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观察组在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疲劳评分上优于对照组,但在恶心呕吐和疼痛比分上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ORTC-QLQ STO22问卷调查中,观察组在反流、进食受限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根治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后对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营养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组:全肠外营养(TPN)组20例,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3例和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21例。观察3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死亡人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A-PACHEⅡ评分、并发症,检测血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CD3%、CD4%、CD8%、CD4/CD8、IgG、IgA及IgM并进行比较。结果:REN组无1例死亡,EEN组死亡1例,TPN组2例;REN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6±0.7)d,平均住院天数(24±4)d,费用(5.5±0.7)万元,均低于其他两组(TPN组,P<0.01;EEN组,P<0.05)。治疗2周后REN组APACHE-II评分由11.8±2.4下降为3.1±1.0,CRP由(151.1±45.6)mg/L下降至(16.6±2.1)mg/L,PCT阳性例数由19例下降为2例(P<0.01),与其他两组比较,均下降更低(TPN组,P<0.01;EEN组,P<0.05)。REN组血前白蛋白由(121±9)升高为(315±21)mg/L(P<0.01),比TPN组上升更显著(P<0.01);REN组IgG、IgA、IgM、CD4%、CD3%、CD4/CD8均比其他两组上升更明显(TPN组,P<0.01;EEN组,P<0.05),而CD8%下降更显著(TPN组,P<0.01;EEN组,P<0.05)。结论:REN治疗SAP是有效的,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改善SAP患者营养和免疫状况,降低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优于TPN及E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