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介入治疗同时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介入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应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36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5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介入治疗中给予综合护理,能够促进阻塞段的血管通畅,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应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57例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选择术前术后的综合护理,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9.1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患者在术前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可保证手术的安全,使其保持平稳的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应采取的康复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术后的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接受综合的康复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3.78%。,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给予综合的康复护理,可使膝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有助于骨折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和身体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应采取的护理配合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3例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4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患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2.76%。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黏膜剥离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减少患者病痛,有助于身体恢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经颈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术(CDT)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法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12例行颈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行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后的综合护理.结果 12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能密切配合治疗与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护理经颈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术(CDT)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法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过程中,要求护士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高度的责任感,给患者术前、术后提供优质的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与护理.方法 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均采取了溶栓、抗凝、祛聚和中医中药等治疗与护理方法.结果 痊愈48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术前纠正血液浓缩可预防乳腺癌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治疗与科学的护理可预防深静脉血栓患者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介入溶栓深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且均进行介入溶栓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却高于实验组。结论: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介入溶栓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雷海清 《大家健康》2017,(10):13-14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6月于该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非切口处)疼痛、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中,能够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提高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术前心理指导、知识宣教以及术后活动锻炼、药物预防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3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发生率,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乃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老年骨折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来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老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常见护理组(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实验组)平行对照,分析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经χ2检验,P<0.05,两者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术前预见性的评估、消除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术后及时落实一系列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护理干预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临床上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下肢浮肿的发生率,有效预防了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35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情况。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护理干预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临床上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下肢浮肿的发生率,有效预防了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术后使用抗血栓压力袜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对140例高龄老年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术前开始使用抗血栓压力袜,术后联合使用间歇压力泵治疗,直至可自行下床活动,对照组采用术后传统护理.术后(3~8)天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2,9%,对照组DVT发生率14.3%,P<0.05,两组高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开始应用抗血栓压力袜及间歇压力泵治疗,可有效预防高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18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59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59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下床时间。结果在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导管接触性溶栓(CDT)与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与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接受CDT治疗(CDT组),23例患者接受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AngioJet...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30例,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中,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1例,感染1例,脱位1例,此3例患者经抗凝溶栓、抗感染、复位后痊愈出院.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减少早期主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对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的护理措施在防治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肝胆外科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式。结果:采取针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护理方法的实验组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对对照组显著降低,同时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结果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的护理措施可以起到明显的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作用,极大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Venodyne血栓泵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Venodyne血栓泵在预防妇科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接受手术56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11例和观察组3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使用Venodyne血栓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预防和护理,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3%,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9%。结论:妇科术后患者使用Venodyne静脉压迫系统(血栓泵)进行早期干预和护理,有效预防了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钟薇  杨燕妮  方强 《中外医疗》2012,31(15):38+40-38,40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的术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滤器置入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29例患者术后经抗凝、溶栓治疗,术前、术后正确护理,患肢肿胀明显消退,术后无肺栓塞及滤器置人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人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且安全,正确的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136 例手术后患者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及抗凝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于术后第7d 超声检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取药物溶栓、抗凝治疗.结果:136 例骨科术后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后有3 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1%,采取溶栓、抗凝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溃烂、坏死及肺、脑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骨科患者下肢疾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适当药物溶栓、抗凝是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