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患者占牙体牙髓科就诊病人的相当一部分,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入手对牙体牙髓科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相应护理对策,以寻求医、护、患更好地配合,提高治疗效果。建议主要包括:①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②尊重爱护老年患者,满足老年患者的合理要求;③树立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与正确的伦理道德观;④重视做好护患沟通、心理支持;⑤意识到治疗前、中、后对老年患者及陪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牙体牙髓科患者牙科焦虑症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牙体牙髓科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有关因素。方法 :采用个人问卷形式 ,对我院牙体牙髓科 5 82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牙科焦虑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初诊或复诊、有无牙科经历均有一定关系 ;患者对牙钻、检查用的尖锐器械、注射器、牙医态度、就诊环境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结论 :牙科焦虑症与多种因素相关 ,必须从多个环节着手使患者克服焦虑 相似文献
4.
5.
牙体牙髓科门诊诊疗中,患者量大、使用器械繁多、唾液、血液及空气中弥散的飞沫、碎屑等因素,增大了口腔门诊中医院感染控制的难度及发生交叉感染的机率,分析总结牙体牙髓科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致伤原因及风险因素,提出安全防护对策,减少牙体牙髓科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险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89)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牙体牙髓科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牙体牙髓科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对其采用椎形束CT(CBCT组)和传统根尖片(传统组)进行诊断,对其诊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CBCT组的根管治疗中根管钙化、疑似根折以及牙内外吸收的诊断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CBCT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23.2%,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体牙髓科采用椎形束CT可以从三维角度对病灶进行分析,相比于传统根尖片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科用锥形束CT(CBCT)在牙体牙髓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锥形束CT检查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锥形束CT(CBCT)检查根尖片不能确诊的疑似根折26例,诊断根折且拔牙后证实确为根折19例,诊断无根折,行根管治疗术后无异常7例;钙化根管治疗中辅助根管定位34例,定位准确率达100%;牙内外吸收14例。结论:CBCT影像精密度高,可从三维角度分析病灶,在疑难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方面较传统根尖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
科室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体牙髓病学科前身属于口腔内科学范畴,随着学科的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独立学科,是该院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之一。成立至今,在老一辈著名的口腔内科专家乌爱菊、邵家珏、刘正和王晓仪等教授的领导下,经过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使牙体牙髓病学科成长为口腔医学的支柱学科之一,是口腔医学的临床基础学科。目前是上海市卫生局第一、第二批领先专业和上海市临床口腔医学小心的重点科室之一。科室现有医师32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4名;博士后一名,博士9名,硕士16名,占医师总人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牙体牙髓科轮转住院医师自信心的培养,自主学习氛围的建立,并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培养了轮转住院医师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了他们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莫清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2):202-203
目的为了更好地鉴别牙体牙髓科、修复科治疗后患牙出现症状的诱因,并进行有效处理。方法选择因牙体牙髓科、修复科治疗后患牙出现症状而就诊13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⑴自发痛:①近期自发痛(修复后1个月内)50例,诱因有7种。②远期自发痛(修复后1个月以上)30例,诱因有4种。⑵咬牙合痛30例,诱因有7种。⑶不典型疼痛16例,诱因有4种。⑷合并两种以上疼痛27例。结论牙体牙髓科、修复科治疗后患牙出现症状,由多种诱因引起,临床上应注意分析鉴别,并针对诱因进行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氢氧化钙制剂对牙体牙髓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疾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制剂治疗,对照组采用牙周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牙周指标、疼痛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 相似文献
13.
14.
循证医学教育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基于牙体牙髓病学的学科特点,探索用循证医学的原理与方法指导牙体牙髓病学的临床实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临床问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对牙齿解剖的掌握是口腔临床操作的基础。下颌后牙复杂的解剖形态是现代根管治疗术长期面临的挑战。下颌恒磨牙包括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其解剖形态研究内容涉及到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尖形态, 相似文献
20.
杜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22)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牙体牙髓病患者400例共560颗患牙,按照根管填充程度不同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200例患者,共288颗患牙)患者采用适量填充,B组(100例患者,共139颗患牙)患者采用超量填充,C组(100例患者,共133颗患牙)患者采用欠量填充,对比分析这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7%(281/288),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35%(95/139),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17%(88/133),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C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情况方面,A组的疼痛发生率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适量填充可以显著提高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情况的发生率,同时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