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绪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监护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84例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的观察,总结护理经验体会。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认真准确地做好术前、术中、术后临床监护及护理干预,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障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满意率为远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6%和6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和40%)。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低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焦虑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操作过程及护理经验。方法:应用PRISMA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为24例重症肝炎患者行PE60例次,对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详尽的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归总、分析。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肯定,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有效的方法之一,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周恩如  涂晓燕  游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20-1922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血浆灌流PA)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时血浆置换PE、血浆灌流PA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择重型肝炎90例,治疗组46例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照组44例不用人工肝治疗。结果:治疗组生存率(67.39%)与对照组生存率(47.73%)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和做好观察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协同应用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7例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61例(79.2%)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或转入普通内科治疗,16例(20.78%)患者治疗后效果不佳放弃继续治疗;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协同应用可以提高重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郑在英 《吉林医学》2014,(16):220-22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人工肝血浆置换的认识,有效提高人工肝血浆置换的治愈率。方法:随机选取36例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正常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多项护理干预等,对照组按照医嘱正常治疗和护理,研究周期为2个月,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人工肝血浆置换治愈好转率更高,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有效提高人工肝血浆置换的治愈率,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述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观察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三个阶段的护理重点,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是重型肝炎治疗中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护理工作是保证治疗的重要环节.结论 护理工作对减少治疗的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及要点。方法:42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每间隔2~7天治疗1次,治疗期间进行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结果:42例在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最终病情好转出院36例(85.7%),死亡6例(14.3%)。血浆置换78例次,出现不良反应10例次(12.8%)。结论:对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和并发症处理,术后留置静脉导管护理和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是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80例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2年~2010年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共80例,分析其预后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治愈或好转68例,存活率85.0%。年龄越大,疗效越差;急性重型肝炎治疗有效率与亚急性以及慢性重型肝炎相比较低;早期、中期、晚期存活率分别为95.0%、71.4%、16.7%(P<0.01);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甲胎蛋白的变化、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血清总胆固醇及白蛋白的下降与疗效明显相关。结论:年龄、临床分型、分期和血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是影响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重要因素,把握治疗时机、防治并发症、动态监测血实验室检查指标,是提高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②方法对观察组40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对照组为同期38例肝炎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ALT、TBiL、ALB、AM、PT、CHE)的变化。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ALT、TBiL、ALB、AM、PT显著下降,ALB显著提高。④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周志虹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587-3588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防治及护理方法。方法应用宁波亚泰公司产HP-200型血浆净化仪,对95例重型肝炎进行176例次血浆置换,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 176例次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52例次,占29.5%。经过相应处理,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危险病例。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处理及时整个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27例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列为我院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的同时予以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同期另外28例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则实施常规治疗,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护理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的重症肝炎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次宁 《四川医学》2002,23(10):F003-F003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时血清胆红素下降情况。方法 对 3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共 4 1次 (有 3例患者分别治疗 2次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胆红素指标判断疗效 ,观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以判断其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 TBIL及 DBI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均 <0 .0 1。不良反应比血浆过敏较多 ,未出现血压下降、大出血等即刻严重并发症。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可显著降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 ,治疗不良反应少 ,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型肝炎病人经过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变。方法:对近两年来的67例重型肝炎病人在综合的基础上,在对其用2000~3000毫升的血浆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观察比较其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主要实验室指标以及人工肝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重型肝炎经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变现出消化道症状减轻,乏力改善,食欲增强,意识渐清,尿颜色变浅。主要实验室指标有较大的变化,肝肾功能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酶原活度明显上升(P<0.05),电解质变化不大。人工肝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早期,中期治疗效果更佳,晚期治疗效果较差。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能够减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而且不良反应少,对重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肝血浆置换是目前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一种新技术,可以暂时代替肝脏排毒,为肝细胞的再生创造时机,有利于残存肝细胞的再生,以及为肝移植病人争取到平稳度过供肝时期。通过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护理问题,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是顺利完成血浆置换治疗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周围动脉直接穿刺在人工肝血浆置换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通过对294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306次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采用周围动脉直接穿刺的方法的应用,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建立良好的临时性血管通路是完成人工肝治疗的一个必要的重要条件.结论 周围动脉直接穿刺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时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提供了安全、有效、快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12月间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的65例重型肝炎患者为置换组,以我院2010年1月-12月间应用常规疗法的7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置换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较好,症状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血浆置换治疗13例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12月 ̄2006年12月收治的26例重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对临床生化指标和治愈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血浆置换提高了重型肝炎的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结论: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肝衰竭具有暂时的支持作用,为肝细胞的再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5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117次,比较人工肝血浆置换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和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较人工肝血浆置换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PTA上升(P<0.05)。早期重型肝炎24例存活22例(91.67%),中期重型肝炎17例中存活12例(70.59%),晚期重型肝炎10例存活3例(30%)。不良反应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人工肝血浆置换对早、中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较好,对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较差,宜早期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