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梭形细胞变异型非特指性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梭形细胞变异型非特指性DLBCL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基因重排检测并文献复习.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5岁和22岁.例1发生于腹腔肠系膜及大网膜,例2发生于前上纵隔.镜下肿瘤细胞肉瘤样生长,交错呈束状排列,间质有明显胶原纤维;肿瘤细胞胞质较少,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粗颗粒状.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CD45、CD20、CD79a、Pax5和MUM-1弥漫(+),例1 CD5(+),例2CD5(-),而其他抗体2例均(-).IgH基因重排可见较强克隆性重排条带.结论 梭形细胞变异型非特指性DLBCL非常罕见,需要与多种梭形细胞肿瘤鉴别.准确的诊断需要病理形态学观察与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相结合,治疗以放、化疗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胰腺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 ,72岁。发现右中腹部包块伴疼痛 1月余。查体 :脐右侧扪及 8cm× 6cm大小肿块 ,质硬 ,轻度压痛 ;肝脾不大 ,体表无肿大淋巴结。血象正常。CT示胰头部肿瘤。临床诊断 :胰头癌。手术见胰头部有一 8cm× 6cm× 5cm肿块 ,无包膜 ,境界不清 ,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理检查 巨检 :胰腺组织约 1 4cm× 8cm× 6cm ,切开见 8cm× 6cm× 5cm肿块 1个 ,切面实性 ,灰白色 ,鱼肉样 ,质软 ,无包膜 ,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镜检 :组织学表现为相对单一形态的大细胞弥漫浸润 ,瘤细胞直径为小淋巴细胞的3~ 4倍 ,似中心母细胞及免疫母细胞 ,少许伴…  相似文献   

3.
输尿管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8岁。因双侧腰部不适在外院以左肾纤维化、左肾固缩行左肾切除术。术后1个多月出现全身浮肿,于当地医院行右输尿管双“J”管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予以拔管,但拔管后半天即出现腹部胀痛、无尿。输尿管镜检查发现“右输尿管息肉”而再次入院,病程中未出现血尿。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隆起,肾未扪及,输尿管无压痛,肾区无叩痛。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性,38岁。左颈部、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个月,超声检查最大3cm×2.5cm×2cm,最小1.5cm×1cm×0.5cm。在当地医院切除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复查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滤泡型,2级)。采用COP方案化疗4个疗程后,淋巴结缩小出院。同年因左颈部、双侧腹股沟及双侧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71岁.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查体:未扪及浅表肿大淋巴结.血压166/88 mmHg.血生化检查:Ca0.98 mmol/L(正常值1.15~1.35 mmol/L),血糖16.4 mmol/L(正常值3.9~6.1 mmol/L),醛固酮33.5 pg/ml(正常值73~ 239 pg/ml).胸部X线片示肺气肿改变.腹部B超示右肾上腺区探及低回声实性肿块,大小5.9cm×3 cm.术中见肿块位于右肾上腺上极前内侧,靠近腔静脉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大小6 cm×3 cm×2 cm,完整切除右侧肾上腺. 病理检查巨检:灰黄色组织一块,大小8 cm×6 cm×3.5 cm,其上见灰白色结节1个,大小5 cm ×3 cm ×2.5 cm,有部分包膜;切面灰白色,质中,结节旁见正常肾上腺组织.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右阴囊包块渐进性增大2个月”于2013年5月4日收入汉川市人民医院.体检:T 36.5℃,P 80次·min^-1,R 18次·min^-1,心率92次·min^-1,BP 116/70 mmHg(1 mmHg=0.133 kPa).头颅无畸形.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皮下无结节.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右阴囊内睾丸与附睾界线不清,可扪及一大小为5 cm×6 cm的包块.脊椎、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3岁.右颈部包块2月余,直径约1.5 cm,无发热,2~3天后长至7 cm,抗炎治疗无效.在当地医院活检疑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上级医院会诊:考虑B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可能性大).化疗2个疗程,颈部淋巴结缩小,但彩超示全身仍多处淋巴结肿大,遂到本院会诊.镜检:破碎的淋巴组织内可见多灶出血,大部分细胞形态模糊,不易观察.仅局部区域细胞中等偏大,可见核仁,染色质粗,核分裂可见.免疫组化:CD20弥漫(+)(图1),CD79a(+);CD3和bcl-2散在细胞(+);局灶区域Ki-67阳性细胞数>40%.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线变细、排尿困难伴恶心4月余而入院行膀胱尿道镜检查,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既往有前列腺增生及慢性膀胱炎病史.取F24膀胱尿道镜直视下进入尿道,可见尿道黏膜水肿,充血明显,部分有糜烂、坏死并出血,尿道变窄,考虑尿道急性炎症,取组织送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收集不同部位的DLBCL50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LBCI的免疫表型并进行分类.结果 50例CD20和CD79a均(+),13例CD45RO(+),5例CD43(+),17例CD10(+),25例bcl-6(+),28例MUM-1(+).根据免疫表型分类,21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DLBCL,29例为活化B细胞样DLBCL.结论 内蒙古地区DLBCL的发病部位涉及多个器官和组织,其中以颈部、扁桃体和胃肠道为多见.该地区DLBCL病例B细胞标记物CD20和CD79a均(+),部分病例T细胞标记物CD45RO(+),这可能是内蒙古地区DLBCL病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性,54岁,因畏寒、寒战2个月发热1个月余入院,体温最高达40 ℃,抗炎治疗后体温仍反复,近2个月体重下降约10 kg。全身多区域淋巴结肿大,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超声检查示双侧颈部、双侧锁骨上淋巴结异常肿大,全身PET-CT显示右侧咽旁、纵隔、双侧颈部、双侧锁骨区、双侧盆壁及双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FDG代谢异常增高。实验室检查:WBC 9.0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6.2%,血红蛋白102 g/L,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大B细胞淋N(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由于DLBCL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所以对于它确切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将对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55岁。因腹胀、腹部隐痛6个月,逐渐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10/70 mmHg,体表无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WBC4·7×109/L,RBC、Hb、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正常。B超示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CT示右肾上极有一11 cm×10 cm肿块,提示右肾上腺肿瘤。手术见右侧肾上腺有一巨大肿块,大小约11 cm×10 cm,外观似有包膜,压迫肾上极,表面血管较丰富,切除肿块与肾。病理检查巨检:肿块一个,大小11·5 cm×9·5 cm×8 cm,灰白色,包膜欠完整,表面血管丰富,与肾紧密粘连,无明显界限,肾上腺完全被肿瘤所替代。肿块切面灰白色、鱼肉状,质…  相似文献   

13.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组B淋巴细胞来源最常见的、且具有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本文就DLBCL的最新分型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超声特征.方法 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二维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受累睾丸实质回声均匀减低、增粗,伴或不伴小斑片状低回声,同时实质内血流丰富,均超过Ⅱ级.结论 对于60岁以上患者,以无痛性睾丸肿大,睾丸实质回声均匀减低、增粗,伴或不伴小斑片状低回声区,同时实质内显示丰富短粗、紊乱的血流信号,高度提示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汪勤学  杨冬华  汤绍辉 《新医学》2009,40(2):109-111
1例原发性肝脏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该例以腹胀、腹痛、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肝活组织检查见弥漫性中等到大细胞增生,胞浆淡染,核圆形或轻度不规则形,可见多个小核仁,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45(+++)、CD20(+++)、CD3(-)。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学治疗42d,患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王樱姿  刘丰 《新医学》2015,(3):202-204
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并且可伴发恶性肿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复杂多样,其中40%的患者可有结外表现。皮肌炎伴发DLBCL的报道少见,该例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1例初诊的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制定循证化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提出临床问题,从PubMed(1990年1月~2004年12月)和SUMsearch上进行检索.结果共检索出关于临床化疗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11篇及系统评价8篇,其中卫生经济学评估的系统评价1篇.通过分析检索结果,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出循证治疗方案.经5个月的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初治的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制定化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征  蒋莉莉  刘卫平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6):473-473,478,I0025
患者女性,36岁。右下腹包块2月余伴压痛4天住外院妇产科。查体:右附件区扪及一包块,大小约5cm×5cm,质硬,活动,轻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肝脾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13×1012/L,白细胞8·8×109/L,血红蛋白87g/L,血小板218×109/L,淋巴细胞占22·1%。B超示子宫右上方混合性占位。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回肠末段与右侧腹壁紧密粘连,范围约8cm×7cm。分离粘连时有暗黑色液体溢出,考虑为“阑尾周围脓肿”。即刻转行开腹手术,未能切除病变,仅于切口处放置引流管。术后第2天引流出较多肠液,临床诊断为肠瘘,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以…  相似文献   

19.
周丽梅  张勤  盛均逸  孙凯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6):422-422,I110
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方法特别适用于淋巴结转移性病变的诊断,但对原发性淋巴组织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难度和局限性。本文收集我院近2年,有组织学对照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针吸细胞学涂片误诊为淋巴结转移癌3例,观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70岁。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30年,腹部胀痛不适4个月入院。患者于30年前曾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慢性溃疡伴出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食欲佳,未出现并发症。于4个月前又感腹部胀痛不适,食欲差,行胃镜检查示胃小弯溃疡,胃壁僵硬,提示恶性肿瘤。病理检查巨检:活检组织2块,大小0.3cm×0.2cm×0.2cm。镜检:见胃正常黏膜结构破坏,固有腺体之间见弥漫分布异型的淋巴样细胞(图1),细胞体积较大(为小淋巴细胞的2~3倍),呈圆形、椭圆形,核圆形,染色质均质粗颗粒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