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要点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ICU气管切开并肺部感染患者4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CU转出时间与相关症状消失时间要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9.2%,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ICU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获得显著护理效果,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对ICU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6例ICU气管切开后引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3例观察组和23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对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为(6.11±2.39)d,对照组为(9.58±3.76)d,对照组明显长于观察组,且P0.05。通过调查,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为65.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ICU气管切开后引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治疗进展;且获得患者及家属较高的满意度,护理效果较佳,可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在本科室进行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84%,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加强气道管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中应用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患者74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治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全面护理。比较两组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满意水平;住院时间、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认知;护理前后患者炎症因子指标。结果:实验组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炎症因子指标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炎症因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控制机体炎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认知水平,患者满意水平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外科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112例的脑外科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56例,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HAMA、SD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A评分为(5.03±1.14)分优于对照组的(8.22±1.88)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DS评分(26.33±3.67)分优于对照组的(52.31±3.54)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外科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共收治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66例,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用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远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为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ICU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对观察对象,将10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人,对照组50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法,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升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护理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显著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80例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施以系统化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ICU入住时间更短(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对促进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康复,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氧驱雾化吸入与持续气道湿化液泵入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湿化液泵入,观察组给予氧驱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湿化21 d后,观察组平均痰液量及黏液黏稠度(Ⅲ度)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院内感染率、死亡率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ICU转出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雾化吸入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持续气道湿化液泵入,可提高ICU转出率,降低院内感染率、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诱发重症监护室收治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并据此制定对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16例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ICU科室收治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入ICU科室时间先后将其每组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肺部感染积极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ICU护理,观察组根据归纳危险因素制定对应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ICU收治危重患者切开气管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归纳引发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卫生意识以及无菌意识观念不强,气管切开后天然屏障被破坏容易引发误吸和返流,提高了发生细菌感染的概率,患者手术侵袭后抵抗力下降。在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5/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收治病情严重且气管切开患者应该根据常见诱发肺部感染高危因素有所注意,制定对应的护理预防措施,保障患者疾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共9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6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高效的预防肺部感染综合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病人的救治成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转出ICU区时间等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ICU病房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实施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与入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月本院接诊的80例ICU内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系统护理方案。采用相关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647,P=0.023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2745,P=0.0122)。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4397,P=0.0064)。结论: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内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辉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7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带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及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29%、20%,均低于对照组的37.14%、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缩短带管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ICU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EICU治疗的患者256例,按照行气管切开术后是否继发肺部感染分成感染组(126例)及非感染组(13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护理措施,分析造成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针对性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感染组患者具有5年以上吸烟史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比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一般、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使用制酸剂及H2受体阻滞剂、 多人病房等均为气管切开ICU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保持病房温湿度、加强清洁消毒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气管切开的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与探究集束化护理在老年病科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得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科室的64例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护理组)32例和观察组(集束化护理组)32例。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及留置导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的缩短导管留置时间以及肺部感染持续时间,并且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12月ICU收治的8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合并院内肺部感染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分列入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55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8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1.3%,其中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气管切开插管率(60.0%)和有吸烟史比例(52.0%)均高于对照组(34.5%、23.6%),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加强控制干预,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气管切开插管等情况,能够减少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成功救治、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转出ICU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成功救治率(97.22%)高于对照组(41.67%),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1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转出ICU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整体护理干预后,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情况轻,患者并发症少,症状消失时间、转出ICU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进行预防性护理的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行气管切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的54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的54例患者针对其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9%,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4.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