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护人员在实施静脉用药配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微粒污染情况,进而影响药物正常应用,给治疗造成安全隐患。本文主要探究静脉用药配置过程中微粒污染的来源,并探索有效的预防方式,进而不断提升静脉用药的安全性,给广大患者造福。依据静脉注射药品生产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对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的微粒污染来源进行细致分析探讨。并对其对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医护人员在实施静脉用药配置的过程中发生微粒污染与人为操作不当有密切的联系,这种不良是可以及时避免的;预防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微粒污染,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总的来说,对待静脉用药配置过程中的微粒污染问题一定要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提升工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赵芙兰  刘志明 《河北医学》2000,6(10):952-953
静脉用药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措施 ,包括静脉推注和静脉输液。关于微粒污染已有报道 ,但其所致的潜在危害及与护理操作的关系尚未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认识和重视。本文将对微粒污染的观察与认识浅述如下 :1 微粒污染来源静脉用药中的微粒来源有橡胶塞、炭粒、碳酸钙、氧化锌、粘土、纸屑、纤维素、玻璃屑、金属屑、细菌、药物微晶等 [1] 。在输液治疗中微粒的来源除了大输液过程和包装容器的两大因素外 ,护理人员的操作过程也有很多环节造成大量微粒污染。这一危害已引起世界性关注 ,为防止输液微粒对患者的危害 ,国外输液管道终末亚微粒微孔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理念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心工作的42名护理人员,对其予以护理管理理念的工作管理方式,观察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静脉药物配置质量、静脉药物配置理论与操作水平评分。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各项评分获得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管理理念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管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少静脉用药配置室(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提升员工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在静脉用药配置室推行六步核对法模式,结合运用目视管理法,来帮助静配人员分析差错类型及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并实施改进。结果: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由活动前的平均每季度90件减少到平均每季度53件,减少率为41.1%。结论:应用六步核对法,能及时发现和解决PIVAS的内部问题,减少静脉药物配置差错,提升静脉用药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常见不合理医嘱情况,评估药师在审方中的作用,促进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药物.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0年3月~2010年8月记录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记录不合理医嘱共237条,主要是溶媒选择、给药浓度、药物配伍等方面问题.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嘱审核中能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仇玉萍  季萍 《吉林医学》2014,(36):8182-8183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输液微粒污染的来源,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输液微粒的来源、护理措施、经验和体会。结果:通过合理的护理后,手术患者输液微粒污染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预防和减少输液过程中的微粒污染,实施安全静脉输液,可降低手术输液微粒污染的风险,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中微粒的来源以及微粒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能预防静脉用药微粒污染的方法。方法选择合适的加药针头和有过滤装置的输液器,加强工作责任心,应用正确的安瓿开启方法,规范输液操作过程,减少人员走动,改善输液环境,避免滥用输液治疗。结果静脉用药过程中容易发生微粒污染,通过采取正确的预防方法,防止和减少微粒污染,降低微粒对人体的危害,使用药更安全。结论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减少和防止药液的微粒污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和方法: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临床药学服务、用药安全、药品使用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指出在医院推广建立PIVAS对提高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有重大意义.结果:医院建立PIVAS,实行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管理,消除了以往工作模式的弊端,提高了患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系数,同时也降低了医疗成本.结论:建立临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方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了解临床静脉滴注药物不合理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06年9月至2010年8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输液医嘱中不合理医嘱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716条,占所审核医嘱的0.86%,经反馈给临床,干预修正率为92.7%.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进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场所,我院于2010年7月建立了PIVAS,部分静脉用药采用集中调配和供应,逐渐实现从"医-护"结合模式到"医-药-护"结合模式,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保证药品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职业防护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 1 我国传统静脉药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1)传统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加药工作是由各病区护士在各自的治疗室内完成.治疗室内无空气净化装置,人员及空气的流动不可避免,各种操作暴露于非净化空气中,不能保证环境的洁净度,微粒、热源、活性微生物等普遍存在,极易造成药物污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我院建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建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前后为对照,比较输液质量安全。结果建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后输液质量安全明显提高。结论创建并且落实PIVAS科室工作,做好完整的医嘱下达-审核-药师再次核对-药物配置-无菌操作-药液运送工作,能够提升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因静脉用药配制不当所致的药品质量问题。方法:收集、分析静脉药物配制中出现不溶性微粒、药物间相互作用、溶媒的选择不当、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对临床用药质量的影响。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存在操作不规范、配伍不合理等现象,影响了临床用药质量。结论:静脉药物配制应多方面把握过程中的细节,保证静脉用药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翠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5):460-461
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订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的目标。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制订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静脉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因静脉用药配制不当所致的药品质量问题.方法:收集、分析静脉药物配制中出现不溶性微粒、药物间相互作用、溶媒的选择不当、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对临床用药质量的影响.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存在操作不规范、配伍不合理等现象,影响了临床用药质量.结论:静脉药物配制应多方面把握过程中的细节,保证静脉用药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输液微粒产生的原因,探索减少微粒产生的方法。方法:从液体和药物的质量、安瓿切割与消毒方法、药物配伍和加药方法、输液操作过程等方面对微粒来源进行分析。结果:导致产生输液微粒的主要因素是药液质量、环境、输液器具及操作方法等。结论:为预防微粒污染,提高输液质量,必须把好药物关、器具关、操作技术关和环境空气净化等各个环节,使进入人体的微粒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对机体的损害,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降低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自身危害.方法:全院集中配置化疗药物,正确使用安全柜,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做好各种防护措施.结果:我院在加强化疗药物配置、使用的职业防护管理后,护士在给予病人使用化疗药物的过程中,防护意识和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对护士身体健康的威胁也因此减少.结论:减少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配置及使用化疗药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以保证静脉滴注药物的无菌性,防止微粒污染。同时,可以解决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药物浪费,降低用药成本,确保药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将给药错误降至最低。由于空气净化装置防护作用,可大大降低毒性药物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作为医院的新部门,对合理用药和加强药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不同洁净级别对静脉配液后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对医院常用三个静脉配液处方,在三个不同洁净级别下配置后,进行不溶性微粒项目的检查,并记录数据。结果:将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P〈0.05,说明三种洁净级别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配制环境的洁净度对所配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有一定的影响,医疗机构应尽可能地提升病区配液室的洁净级别,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目的:考察不同洁净级别对静脉配液后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对医院常用三个静脉配液处方,在三个不同洁净级别下配置后,进行不溶性微粒项目的检查,并记录数据。结果:将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P〈0.05,说明三种洁净级别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配制环境的洁净度对所配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有一定的影响,医疗机构应尽可能地提升病区配液室的洁净级别,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在应用过程中,由于药物间配伍操作等环节,输入液体量被污染,为了分析其原因,提高输液质量,清除环境对输液剂的污染,现将微粒污染观察及预防报告如下。l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危害1.l不溶微粒的来源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途径主要来源于空气、输液器具及配液操作等方面。空气环境污染主要与空气洁净度有关,输液操作引起的微粒主要是开启安部时落下的玻璃屑,加药时穿刺橡胶塞落下的皮塞屑,据我们多年来的临床观察,针头每刺入瓶胶塞一次都有橡胶屑脱落,这样大量的微粒混入药物中输入人体,就会发生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医学护理学的发展,临床上微粒污染的问题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微粒是医源性损伤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临床上所指的微粒是“非经肠道药物(主要指静脉用药)中存在的多种并非故意加入的、可运动的、不溶性的外源性物质,包括玻璃屑、橡皮屑、纤维屑、塑料屑、滑石粉、某些微生物的残片、芽孢及某些药物结晶等,统称为微粒”。我国药典对药液中微粒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对生产药液过程中的微粒的控制是有明确规定的,但这其中不包括临床操作及护士加药等环节中所造成的微粒污染。因此,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1微粒污染的来源1.1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