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生根  殷飞宇 《大医生》2021,(20):47-49
目的 分析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脊柱侧凸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行脊柱侧凸术收治的50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周内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的结果分组,将1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1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腰椎神经根压迫的特点及其与侧凸形式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05/2004—05于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连续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51例,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和系统回顾,确定患者腰椎退行性侧凸的形式及临床检查有症状的神经根的分布,同时进行X射线平片、MRI检查和椎管造影,进一步确定神经根受压位置。采用CHl-SQUARE test统计检验对受压神经根的分布特点与受压迫的部位及侧凸形式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并分析受压神经根与骶正中平分线的关系。结果:5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31%(16/51)的患者存在L3神经根性症状,57%(29/51)存在L4神经根性症状,61%(31/51)存在L5神经根性症状,24%(12/51)存在S1神经根性症状。②在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中,L3或L4神经根症状多来自于椎间孔狭窄或椎间孔以外的狭窄;而L5或S1神经根症状多是由于侧隐窝狭窄造成的(P=0.0011)。③在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存在神经根症状的L3或L4神经根多是在腰椎侧凸的凹侧受压迫,而L5或S1神经根则更多的在腰椎侧凸的凸侧受影响(P=0.0012)。④无论源于椎间孔狭窄,还是源于侧隐窝狭窄的症状神经根侧大多临近骶正中平分线。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中神经根影像学受压位置不仅出现在侧凸的凹侧,而且还出现在侧凸的凸侧,出现的概率相近。其分布接近于骶正中平分线,可能与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腰椎的非正常的应力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腰椎神经根压迫的特点及其与侧凸形式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05/2004-05于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连续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51例,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和系统回顾,确定患者腰椎退行性侧凸的形式及临床检查有症状的神经根的分布,同时进行X射线平片、MRI检查和椎管造影,进一步确定神经根受压位置。采用CHI-SQUAREtest统计检验对受压神经根的分布特点与受压迫的部位及侧凸形式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并分析受压神经根与骶正中平分线的关系。结果:5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31%(16/51)的患者存在L3神经根性症状,57%(29/51)存在L4神经根性症状,61%(31/51)存在L5神经根性症状,24%(12/51)存在S1神经根性症状。②在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中,L3或L4神经根症状多来自于椎间孔狭窄或椎间孔以外的狭窄;而L5或S1神经根症状多是由于侧隐窝狭窄造成的(P=0.0011)。③在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存在神经根症状的L3或L4神经根多是在腰椎侧凸的凹侧受压迫,而L5或S1神经根则更多的在腰椎侧凸的凸侧受影响(P=0.0012)。④无论源于椎间孔狭窄,还是源于侧隐窝狭窄的症状神经根侧大多临近骶正中平分线。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中神经根影像学受压位置不仅出现在侧凸的凹侧,而且还出现在侧凸的凸侧,出现的概率相近。其分布接近于骶正中平分线,可能与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腰椎的非正常的应力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退变性腰椎侧凸(LDS)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疾病,其就诊人数不断增加,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LDS是骨骼成熟以后继发于腰椎间盘及腰椎骨关节退行性改变而出现的脊柱侧凸,以顽固的腰背痛和下肢神经根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5.
<正>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骨骼发育成熟之后的成人,主要由于椎间盘不对称性楔形变,相对应的小关节突关节退变及脊柱其他附件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的脊柱失衡并侧凸。常伴有冠状位移位Cobb角>10°、旋转性半脱位和椎体矢状位滑脱即脊柱的三维旋转畸形。不仅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截骨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意义。方法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均在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接受后路三维内固定截骨矫形术。站立位全脊柱正位片将患者分型:A型:C7铅垂线偏距骶骨中垂线〈3 cm;B型:C7PL偏向腰椎主弯凹侧〉3 cm;C型:C7PL偏向腰椎主弯凸侧〉3 cm。结果 A型10例,B型20例,C型6例。A型和B型后路顶椎区凸侧入路截骨矫形术,C型后路截骨水平在主弯远端。随访无丢失。结论截骨矫形后平衡好。  相似文献   

7.
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一种包括冠状位移位Cobb角> 10°、旋转性半脱位及椎体矢状位滑脱的三维旋转畸形。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关于DS的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的假说与观点,但是还没有哪一种可确切解释。本文主要从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四方面对D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笔者并提出对本病诊治的展望,使临床医生对DS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为DS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侧凸(LDs)的临床特征,探讨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2月至2008年9月。本院手术治疗LDs87例。其中男36例,女51例;平均年龄64.5(55~75)岁,平均病史4.2年(5~12年)。常规拍摄腰椎正侧位片及Bending片,备CT和MRI检查。所有患者都以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仪(DExA)检测其骨密度。根据患者术前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单纯开窗神经根减压术;椎管有限减压加后路原位固定植骨融合术;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矫形内固定术等。【结果】随访1~5年,平均2.6年。按VAS评分疗效评定标准,本组术后优68例(78%),良16例(18%),可3例(3%)。按0DI评分疗效评定标准,本组患者术后优57例(66%),良19例(22%),可10例(11%)。差1例(1%)。总体优良率为82%。围手术期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Cobb角由术前腰椎侧凸10°~42°,矫正到术后5°~20°,平均矫正14°,腰椎生理前凸由术前平均18°矫正到术后30°,内固定术后1、3个月及1、3、5年行X线腰椎正侧位复查,无内固定断裂,参照Kumar标准判定植骨融合情况,腰椎植骨融合平均时间12.5周,未见假关节形成。【结论】术前综合分析病情,明确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以解除疼痛为目的,选择个性化的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治疗。采用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矢状位重建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长节段固定融合与短节段固定融合的选择。方法37例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行后路减压矫形融合内固定术,长节段固定融合21例,短节段固定融合16例,应用VAS及ODI评分评价患者疼痛及功能,Cobb法测量侧凸角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站立位脊柱全长C7铅垂线测量矢状面及冠状面平衡,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3.2年(2~6年),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显著大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P<0.01);短节段固定融合组和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术前侧凸角分别为18.5°±3.7°和27.3°±6.2°,术后随访末期分别为9.7°±3.9°和8.7°±5.6°,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改善率显著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P<0.01);术前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1.3°±11.3°和18.8°±10.7°,术后随访末期分别为31.5°±12.1°和32.6°±11.5°,两组矫正率无显著差异(P=0.35)。术前冠状面失衡分别为(0.8±0.3)cm和(2.8±1.1)cm,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0.4±0.2)cm和(0.9±0.6)cm,两组矫正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矢状面失衡分别为(3.9±2.5)cm和(6.4±3.1)cm,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2.5±2.3)cm和(3.6±2.5)cm,两组改善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32)。术前ODI评分为64.3±21.4和72.3±15.4,末次随访分别为47.6±26.6和49.8±17.1,两组改善无显著差别(P=0.19);下腰痛VAS评分术前分别为3.5±0.6和7.2±0.7,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2.5±0.5和3.5±1.3,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改善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P<0.01);下肢痛VAS评分术前分别为8.0±1.3和7.3±1.7,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2.1±1.5和2.0±1.2,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24)。结论长节段固定融合仅在恢复患者冠状面平衡及缓解下腰痛方面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其明显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因此,对存在中度及以上下腰痛,侧凸Cobb′s角≥30°的患者,手术耐受力较好时应选择行长节段固定融合,否则应选择短节段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10.
作者创用一种新的矫正儿童麻痹性腰椎侧凸的手术方法——脊柱肌力平衡术,手术分2期施行,第1期Axer手术加凹侧腹直肌止点移位到凸侧,半年后行第2期手术凸侧背阔肌止点移位至髂嵴,凹侧骶棘肌止点移位到凸侧髂后上棘。临床治疗4例,腰椎侧凸矫正,凸侧腹壁麻痹包消失,恢复了脊柱肌力双侧的平衡,无并发症,且避免了腰椎侧凸的发展。本法尤其适应于未发生器质性改变以前的麻痹性腰椎侧凸。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椎体侧方滑脱与腰椎侧凸曲线变化及与疼痛之间的关系,很少有关于椎体侧方滑脱解剖学变化的详细报道.目的:观察退行性腰椎侧凸所致椎体侧方滑脱的解剖学改变.方法:选择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侧凸伴椎体侧方滑脱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54~72岁,平均65岁;所有患者均行腰椎CT检查.通过腰椎冠状面重建CT图像测量椎体侧方滑脱距离,采用Aaro法在轴位CT图像上测量椎体旋转角度.结果与结论:椎体侧方滑脱在远端终椎非常多见,滑脱部位上端椎体向主弧曲线的凸面旋转,而下端椎体则向主弧曲线的凹面旋转.Cobb角平均值为25°,椎体侧方滑脱距离及旋转角度平均值分别为6.5 mm、6.7°,椎体侧方滑脱距离(X)与椎体旋转角度(Y)问有显著的相关性(r8=0.63;P<0.01).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59例腰椎退行性侧弯患者行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术前测量基础运动量,做好脊柱柔韧度的训练,进行肺通气功能训练及合并症的评估与治疗,降低手术风险.术后严密监护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监护脊髓、神经功能,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重视综合功能锻炼.本组出现1例切口深部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未发生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本组通过治疗、护理均康复出院.认为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能降低手术风险,术后严密的观察和监测能及早发现问题,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又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s),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动物模型是病因学研究的基础,当今世界上已建立的有价值的动物模型已超过5000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年人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4例成人腰椎退行侧凸,采用短节段中华长城、CD或AF撑开凹侧一般3~4个椎体,使脊柱基本达到生理行纵向直立位。选择合适直径的椎间植骨融合器(BAKCage)从后路45°角置入椎体间隙并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结果本组14例腰痛完全消失,神经症状明显减轻。随访6个月~2年,复发3例,经保守治疗均有所缓解。结论腰椎退行侧凸经手术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减轻病人腰椎及下肢神经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青少年脊柱侧凸(AIS)患儿运用Bending位腰椎仰卧侧屈加压位片评估其脊柱柔韧性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矫形治疗的28例AIS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手术前后均行全脊柱站立正位片评价手术矫正率,同时行仰卧侧屈位片检查、Bending位腰椎仰卧侧屈加压位片,对比两种体位检测的Cobb角、柔韧性及矫正指数。结果:本组患儿行全脊柱站立正位片检查,结果显示患儿术前Cobb角(51.17±11.26)°,术后Cobb角(13.64±2.69)°,手术矫正率为(73.34±4.29);Bending位腰椎仰卧侧屈加压位片检测的Cobb角明显小于腰椎仰卧侧屈位片,而柔韧性、矫正指数更高,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AIS患儿运用Bending位腰椎仰卧侧屈加压位片可以有效评估脊柱柔韧性,在临床上具有泛用性。  相似文献   

17.
自1984年CD内固定系统发明以来,脊柱侧凸矫形概念发展为三维空间内旋转矫正,由于钩的作用点是在脊柱的中后柱,无法提供真正强大的三维矫正力,而且由于钩与脊柱间为非固定性的连接,手术过程中在进行去旋转操作时,固定钩可能出现移动,导致脱钩和附件骨折,有时甚至滑入椎管内导致脊髓损伤。经椎弓根固定时提供了贯穿脊柱三柱的强大控制力,内固定器材和骨可靠结合,提供了强大的矫正力,提高侧凸和旋转畸形的矫正率,而且术后丢失更少,胸段脊柱能得到更自然的生理性后凸,矫形效果明显高于使用钩固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旁肌在脊柱侧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手术中留取的37例脊柱侧凸患者(先天性12例、特发性25例)椎旁肌进行冰冻切片、肌肉组织病理染色,分析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结果光镜下可见普遍存在椎旁肌肌源性改变(包括肌肉组织纤维化、肌纤维变性坏死等),但肌纤维再生现象极为少见。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纤维化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改变,同时伴有明显肌纤维走行紊乱;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主要以局灶性且不伴有坏死的纤维化为主。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及4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显示神经源性改变,其中4例曾经历侧凸矫正术。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肌梭囊壁增厚,肌梭内有结缔组织浸润。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的病理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认为单纯椎管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难以获得长期疗效,因为单纯减压被视为一种医源性的腰椎失稳,从而加重腰椎畸形。 目的:分析腰后路减压、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半年随访矫正角度评价。 方法:退行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患者23例均采用腰后路减压、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采用症状目测类比评估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表、SF-36调查问卷、腰椎冠状位Cobb角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矫正角度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均超过6个月。Cobb 角治疗前平均(23.94±177;11.4)°;,治疗后平均(10.28±177;6.93)°;治疗后末次随访患者平均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改善优良率为83.33%;治疗后SF-36调查问卷中的8个维度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半年随访期间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融合器无移位,内固定无断裂,植骨融合率10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