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牛绍利  穆瑞松  孙学琴 《海峡药学》2009,21(11):247-249
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1~9月份收集到1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有8例属于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抽查总报表66.66%。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反应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重视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发挥中药注射剂应有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从我院临床科室上报的41例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全部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的44.6%,反应多以变态反应为主。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较普遍,临床表现多样在使用中应引起重视,加强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合理用药对策.方法 抽取本院2012年收治的2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成分、用药方式及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经治疗后,20例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均显著改善.结论 临床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时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并落实一系列的合理用药措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与临床合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77例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针对77例不良反应患者进行临床资料、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特点等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针对性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观察合理药物控制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缓解改善情况。结果:不同中药注射剂之间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施合理用药观察后患者不良反应均有所缓解及改善。结论:在运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过程中应加大监测、控制及管理力度,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中药注射剂导致的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5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合肥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合肥市2007年1月113至2007年12月31日共收集到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126份,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26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到药品不良反应154例。主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一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涉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品种3种。结论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应用合理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贺州市中医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患者及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合理用药宣教、药品用量动态监控、临床监督指导、加强处方审核与点评等临床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应用合理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2015-2018年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占比与不良反应占比逐年下降(P<0.05)。结论对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进行临床药学干预能有效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19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通过对2005年1月-2008年9月上报的19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9月年马鞍山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在19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儿童和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结论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临床表现类型,分析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病历,收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病案,使用计量学方法对病案资料进行整理。结果 在病例中怀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17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59例;6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48.72%,且其治愈时间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10~30 min较多,占41.03%;2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时发生不良反应占61.54%;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和心血管循环系统症状,其中以皮肤损害比例最高,达55.56%,循环系统症状占23.93%。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构成比最高的为喜炎平注射液69例,占58.97%。结论 熟练掌握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积极应对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72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临床报告的163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引发药物、严重程度、损伤类型、主要表现、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163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由中药注射剂引发的72例,占全部报告的44.17%,严重程度4例,涉及5个器官/系统、12个品种药物.结论:对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8例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指导临床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2012年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新的一般不良反应13例,一般的不良反应15例;治愈21例,好转7例。结论 临床中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建立完整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并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4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志燕 《中国药业》2007,16(20):53-54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4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年龄、性别、药物剂型、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涉及6个器官/系统、8个品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前3位依次为双黄连粉针剂、清开灵注射液及穿琥宁注射液。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15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华 《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36-238
目的 通过对2005年1月~12月上报的15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呈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在15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儿童和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合并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占43.14%。结论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9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中国药物警戒》2011,8(8):498-500
目的通过对9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特点,为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在9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中,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青  蔡治国 《齐鲁药事》2006,25(7):443-444
随着我国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可供人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或滴注的灭菌溶液、粉末或浓缩液,已在临床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其不良反应也日渐突出,屡有发生。从我院2003年7月~2005年12月监测的临床40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现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连续3年均占全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病例的第2位,仅次于抗微生物类药物。本文对我院有关中药静脉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以便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3年7月~2005年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葵涌人民医院的主要注射剂使用的患者病历、临床资料和不良反应的病历,收集医学期刊的中药注射剂对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收集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42例采取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资料,引起不良反应的有39例,联用以上的有17例。结论在现代临床医学中,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必须加大对不良反应的检测,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的那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性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因炎琥宁注射剂引发不反应患者42例,并对其不良反应报告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回顾,以此分析炎琥宁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结果炎琥宁注射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最高发生率主要集中在0~10岁的患儿中,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及附件,乃至全身各循环系统发生损坏,大多数不良反应症状会出现在给药后的30min内。结论应强化炎琥宁注射剂的监管工作,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4例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既往过敏史、药物种类、联合用药、用药合理性等因素相关。24例不良反应涉及10种中药注射剂,临床表现以皮肤症状多见,其次为全身症状和呼吸系统损害。结论:提示临床医师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上报的51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现象多种多样,以药物热最常见。结论制药企业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外,医疗机构应合理用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预防、处理及监测。  相似文献   

19.
6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 中药注射 剂的不 断开 发,临床 应用逐 渐增多,其不良反 应发生率也 随之 增加 。现 就我院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做一综合分析。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为 1999 年 5 月-2003 年 11 月我院各 科上报的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 314 例。1.2 方法 对 中 药 注 射 剂 所 致 不 良 反 应 患 者 的 性 别 、年龄、可疑药品、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分析。2 结果2.1 一般情况 314 例中药所致不 良反应病例中,中 药注射剂所 致 的 不 良 反 应 62 例 (19.75% )。 男 性 31 例(50% ),女性 31 例(50% )。60 岁以上老年人 25 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关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以保证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安全使用。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其药物因素、溶媒选择、配伍问题,输液速度及个人差异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其不良反应的产生。结论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