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通过输尿管结扎(UO)预适应减轻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C57BL/6小鼠,①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为正常C57BL/6小鼠,UO+IR组小鼠经左侧输尿管结扎24 h后再通,再通48 h后行IR处理,non-UO+IR组除不结扎左输尿管其余操作同UO+IR组。比较3组小鼠再灌注后血清肌酐(Cr)水平,肾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情况。②取C57BL/6小鼠随机分为UO组与non-UO组,每组20只,UO组予以左侧UO处理24 h,再通48 h后检测左肾组织HSP27蛋白表达,并与non-UO小鼠对比。③取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只,一组予以小鼠左肾注射包装有干扰HSP27表达的短发夹RNA的重组腺病毒100μL靶向抑制HSP27的表达,将该组设为HSP27干扰组,另一组小鼠予以注射空病毒100μL作为对照组,每组取10只小鼠验证HSP27干扰成功后,每组再随机分为UO+IR及non-UO+IR两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小鼠),观察HSP27对IR损伤和UO效应的影响,比较各组Cr水平,检测肾组织内TNF-α和IL-6 mRNA,以及凋亡效应蛋白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水平。结果①UO+IR组Cr水平较non-UO+IR组显著降低(P〈0.05),TNF-α及IL-6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non-UO+IR组(P〈0.05)。②较non-UO组,UO组肾组织HSP27表达明显上调(P〈0.05)。③相对于non-UO+IR处理,UO+IR不能降低HSP27干扰组小鼠Cr水平(P〉0.05)、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P〉0.05)及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P〉0.05),却可显著降低空病毒对照组小鼠以上各指标表达;且相对于空病毒对照组中UO+IR亚组,HSP27干扰组中UO+IR亚组以上各指标仍高表达(P〈0.05)。结论 UO通过上调HSP27表达减轻小鼠肾脏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HSP27抑制炎性反应、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SM)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参麦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麦预处理组(IR+SM组).HE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形态,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BUN、Cr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中TLR4和NF-κB p65 mRN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中ICAM-1和TNF-α表达.结果 IR组较Sham组肾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变,BUN、Cr水平、TLR4、NF-κB p65 mRNA含量及ICAM-1、TNF-α表达均升高(P<0.05).与IR组相比,IR+SM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BUN、Cr水平、TLR4、NF-κB p65 mRNA含量及ICAM-1和TNF-α表达降低(P<0.05).结论 SM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其下游ICAM-1和TNF-α表达,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紫檀芪(PTE)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24只C57小鼠分成4组(n=6),包括假手术组(S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肾缺血再灌注+5 mg/kg PTE组(IR+PTE1组)和肾缺血再灌注+10 mg/kg PTE组(IR+PTE2组)。采用苏木素-伊红(HE)及TUNEL染色评估肾组织损伤。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Bcl-2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血清Cr、BUN、MDA、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指数升高,BNIP3和LC3-Ⅱ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IR+PTE1组血清Cr、BUN、MDA、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指数降低,BNIP3和LC3-Ⅱ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胆总管短暂梗阻(TCBDO)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K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小鼠30只,采用胆总管结扎术建立TCBDO模型,于术后第0、1、2、3、4及5天测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水平,于术后第3、4及5天测肾脏HSP27蛋白的表达。另取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胆总管结扎假手术、胆总管结扎术、胆总管结扎假手术+KIR造模术和胆总管结扎+KIR造模术,胆总管结扎术后第4天做KIR;缺血25min再灌注24h后,留取血样测血清Cr水平;留肾标本做PAS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MPO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肾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TUNEL法检测肾脏凋亡细胞。结果:TCBDO后小鼠血清TB和ALT水平快速上升,后迅速降低(P<0.001);血清Cr水平变化不大(P>0.05);肾脏HSP27蛋白表达水平增高(F=153.520,P<0.001)。与胆总管结扎假手术+KIR造模术组比较,胆总管结扎+KIR造模术组小鼠血清Cr水平(F交互=72.405,P<0.001)、肾组织病理评分(P<0.05)、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P<0.05)和凋亡细胞数(F交互=29.338,P<0.001)均降低。结论:TCBDO可能通过促进小鼠肾脏HSP27的表达,从而减轻肾KIR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8~12周龄昆明小鼠84只随机分为7组(n=12),空白对照组( C组)、假手术对照组( S组)、缺血再灌注组( IR组)、缺血再灌注+丙泊酚处理组( IRP组)、缺血再灌注+脂肪乳剂组( IRF组)、缺血再灌注+丙泊酚+TAK1过表达病毒组( IRPT组)、缺血再灌注+丙泊酚+TAK1阴性病毒对照组( IRPTI组)。 IR组夹闭小鼠双侧肾动脉30 min后重新恢复血供,C组不作任何处理,S组仅分离双侧肾动脉, IRP组于缺血损伤前30 min予丙泊酚处理,IRPT组于缺血损伤前30 min予丙泊酚及TAK1过表达慢病毒处理, IRF组于缺血损伤前30 min予脂肪乳剂处理,IRPTI组于缺血损伤前30 min予丙泊酚及TAK1阴性慢病毒处理,其余处理均同IR组。 I/R后2 d,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半定量法统计肾小管病理改变评分,检测小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TAK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R组HE染色可观察到肾损害,小鼠肾功能BUN与Cr水平明显升高,TAK1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IRP组HE染色肾损害程度减轻,小鼠肾功能BUN与Cr水平降低,TAK1表达下调(P<0.05);与IRP组比较,IRPT组HE染色肾损害程度增加,小鼠肾功能BUN与Cr水平增高,TAK1表达上调( P<0.05)。结论丙泊酚可减轻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AK1的活化从而达到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 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霉酚酸酯(MMF)组、每组30只.获取三组小鼠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h/48h/72h/7d的肾脏标本,通过TUNEL法分别进行计算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 观察各组大鼠术24h/48h/72h/7d时的Cr,BUN 水平及肾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酐值水平均高于 对照组(P?0.05),与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R+MMF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霉酚酸酯 可诱导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HIF-1a的蛋白表达量的增加,这可能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虾青素(ATX)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面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1(Sham)、假手术组2(Sham+ATX)、手术组1(IR)、手术组2(IR+ATX)。用灌胃法分别管饲等量ATX(5 mg·kg-1·d-1)和橄榄油2周,左肾蒂夹闭50 min诱导IR损伤。收集24 h后血清标本及肾脏组织。比较各组间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醇(MDA)含量及肾脏的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IR+ATX组血清BUN、Cr较IR组显著下降(P<0.05),SOD较IR组明显升高(P<0.05),MDA较IR组明显降低(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IR+ATX组较IR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ATX对肾功能及肾脏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缺血后处理(IPO)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其在肾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60 min、再灌注24 h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每组8只.再灌注24 h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并切取左肾.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浓度;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HSP27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Cr和BUN浓度显著升高,组织损伤明显,肾组织中HSP27表达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高(P〈0.05);与I/R组比较,IPO组Cr和BUN浓度显著降低,组织损伤较轻,HSP27表达进一步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低(P〈0.05).结论 肾缺血后处理能上调肾组织中HSP27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继而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Simvastatin组,缺血再灌注(IR)组,锌原卟啉(ZnPP)组,假手术(sham)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的含量,并进行肾组织光镜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情况。结果 IR组和ZnPP组BUN、Cr值升高,HO-1的表达少或几乎不表达,肾组织结构紊乱;Simvastatin组除HO-1表达明显增多外,还显著逆转上述改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astatin可上调HO-1的表达,减轻大鼠肾脏的IRI。  相似文献   

10.
王全胜  艾热提  路菲菲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7):146-149, 153
目的 评价炎性小体(NLRP3)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32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n=8)、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I/R+Dex预处理组,n=8)(于缺血前1h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右美托咪定后处理组(I/R+Dex后处理组,n=8),于再灌注后1h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后,恢复灌注24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和IL-10的水平;TUNEL法检测各组凋亡细胞的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凋亡信号(caspase-1、Cleaved caspase-1、Bcl-2)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血清Cr和BUN、炎性标志物(TNF-α和IL-10)水平及肾组织NLRP3、caspase-1和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肾小管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5);与I/R组比较,I/R+Dex预处理组和I/R+Dex后处理组血Cr和BUN、TNF-α和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1和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肾小管凋亡细胞显著减少(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与抑制NLRP3,降低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龚华渠  杨天德  陶军 《重庆医学》2006,35(6):519-521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髓质过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高渗盐水处理组(H组)。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左侧肾蒂夹闭45min后松开,于再灌注4、6、12h测量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肾组织髓质过氧化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H组血清BUN、Cr履肾组织MPO活性、MDA含量显著低于I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髓质素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右肾切除。左肾肾动脉夹闭50min/再灌注24h的动物模型,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肾IR组(n=8),ADM预防组(n=24,组内又按给药剂量不同分为0.05nmol/kg ADM组,0.1nmol/kg ADM组和1.0nmol/kg ADM组,每组n=8),观察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Mn-SOD,Cu-Zn-SOD活力和血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以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肾IR组MDA,Cr和BUN升高,组织学损伤较重,TAOC,T-SOD,Mn-SOD和Cu-Zn-SOD活力下降(P<0.01),肾IR前给予ADM则量依赖性逆转了上述病理改变(P<0.05),结论:ADM可能经提高内源性抗氧化能力,尤其是SODI知力减轻肾IR。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 只BALB/c小鼠随机分 为4 组:对照组(无脂多糖及槲皮素),脂多糖组(15 mg/kg 脂多糖),低剂量组(25 mg/kg 槲皮素+15 mg/kg 脂多糖),高剂量组 (50 mg/kg槲皮素+15 mg/kg脂多糖)。槲皮素予以胃灌注预处理,1次/d,连续3 d,对照组同时予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最后 1次灌胃后1 h予以腹腔注射15 mg/kg的脂多糖,脂多糖干预24 h后结束实验,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和血肌 酐、尿素氮评估肾脏损伤情况,ELISA 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IL-6 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肾脏胞浆中TLR-4、 MyD88、TRAF-6以及核内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槲皮素可以降低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肌酐、尿素氮水平以及肾 脏损伤的评分(P<0.05),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表达(P<0.05),槲皮素抑制肾脏组织中TLR4、MyD88、TRAF-6及核 内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槲皮素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保护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水飞蓟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是否与抑制NF-κB 活化有关。方法将30 只成年雄性SD 大鼠随机为假手术组(S 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 组)及药物组(SM 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HE 染色检测肾小管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IL-6 及NF-κB p65 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肾组织匀浆上清液NF-κB、IL-6 浓度。结果IR组血肌酐、尿素氮、组织匀浆细胞核内NF-κB 及细胞浆中IL-6 水平较S 组升高(P <0.05),SM 组较IR 组降低(P <0.05),IR 组肾小管损伤较重,肾脏IL-6、NF-κB p65 表达增强。而给药组肾小管损伤减轻,肾脏IL-6、NF-κB p65 表达减弱。结论水飞蓟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与抑制NF-κ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益肾解毒汤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RIR组)、益肾解毒汤+肾缺血再灌注组(Drug+RIR组)、姜黄素+肾缺血再灌注组(Cur+RIR组)。术后24、96 h取大鼠目内眦采血,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取术后24 h大鼠肾脏组织,比较各组肾脏损伤评分;比较假手术组、RIR组和Drug+RIR组3组炎症因子NF-κB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RIR组、Drug+RIR组和Cur+RIR组血清Scr、BUN、肾小管损伤评分均升高,Drug+RIR组高于Cur+RIR组,但均明显低于RIR组(P<0.05);且比较术后96 h RIR组、Drug+RIR组2组血清Scr、BUN,Drug+RIR组肾功能指标恢复更快。结论 复方益肾解毒汤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及EPO后处理组(EPO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Cr)含量;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  IRI组血清BUN及Cr含量较Sham组明显升高,EPO后处理组血清BUN及Cr含量介于Sham组和IRI组之间;HE染色检测发现IRI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明显;肾小管管腔扩张,EPO后处理组较IRI组肾小管上皮坏死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HSP70在EPO后处理组表达最强,Sham组表达明显降低,IRI组表达则介于前两者之间。结论  EPO后处理能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HSP-70的表达量,因而有助于减轻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左旋四氢帕马汀(L-THP)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34只大鼠分为治疗组(n=10)和模型组(n=16).另设假手术组(n=8)作为对照.治疗组于肾动脉夹闭时静脉给予L-THP 60mg/kg,再灌注时又给予原药量的1/2;模型组同时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肾组织中P-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P-选择素、ICAM-1明显表达,MDA含量增高, SOD活性下降, BUN和Cr含量明显上升;治疗组肾组织中P-选择素、ICAM-1表达受到抑制;相对模型组MDA含量降低, SOD活性增高, BUN和Cr含量降低.结论 P-选择素和ICAM-1参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L-THP明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