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周文浩  龚志勇  廖波  程树林 《西部医学》2018,30(12):1825-1828+1833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组织ERG蛋白表达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2年3月~2016年2月前列腺穿刺证实为前列腺癌且符合主动监测条件的56名患者,收集患者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水平、格里森评分(GS)、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学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穿刺组织中ERG蛋白的表达。ERG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2检验,Kplan meier生存分析模型及Cox回归模型用于分析ERG蛋白表达状态与前列腺癌进展间的关系。结果 56名患者中,48名纳入最后的研究,ERG蛋白表达阳性率375%(18/48)。Kplan meier生存分析模型中,ERG蛋白阳性及阴性组中位组织学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2个月和48个月(2=4476,P=0.034);中位PSA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1个月及26个月(2=4272,P=0.039);在多变量分析中,穿刺组织ERG蛋白表达是前列腺癌主动监测期间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24,P=0.044)。结论 组织ERG蛋白的表达增加了主动监测前列腺癌进展的风险,通过对其检测和分析可以为制定个体化的主动监测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确定前列腺癌人群中ETS家族常见成员基因ERG、ETV1、ETV4和ETV5重排的发生频度;分析ERG基因重排与常见临床及分子病理学指标的关联;验证ERG过表达是否促进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128例前列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ERG、ETV1、ETV4和ETV5基因的重排和PTEN基因的缺失;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及转录因子SOX4的表达;采用siRNA、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RG与前列腺癌细胞EMT的关联.结果 ERG在前列腺癌人群中重排发生率为23% (25/108),其中60%(15/25)的ERG重排患者伴有ERG 5’端的缺失.ETV1、ETV4和ETV5的重排发生率分别为2% (2/109)、1%(1/103)和0%.ERG基因重排与肿瘤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但与Gleason评分、术前PSA水平及肿瘤临床分期等无关联.ERG基因重排与PTEN基因的缺失、SOX4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但与AR的表达未见相关性;体外实验显示,干扰ERG的表达可抑制前列腺癌Vcap细胞EMT的发生.结论 ERG基因重排在我国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发生频率较西方国家低.ERG基因重排与EMT相关,并可能与其他基因协同发挥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礼臻  朱再生  徐旻 《浙江医学》2020,42(24):2628-2630,263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驱动蛋白5(Eg5)的表达及其与5年进展和生化复发的关系。方法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2001至2011年收集的病理组织库标本中选取前列腺癌组织标本65例和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3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5蛋白表达,比较前列腺增生组织与前列腺癌组织中Eg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g5蛋白阳性表达率以及其与累计5年进展及生化复发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Eg5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9.23%,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5.79%(P<0.05)。不同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以及有无5年进展、5年生化复发的患者前列腺癌组织中Eg5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g5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累计5年进展及生化复发率均明显高于Eg5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均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Eg5蛋白呈高表达,其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5年进展及生化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CCL18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CL18基因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标本中CCL18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CL18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CCL18 mRNA显著上调,CCL18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有正相关的变化趋势, CCL18蛋白表达上调肿瘤发生发展、临床 Gleason 评分相关( P<0.05)。结论:CCL18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趋势,检测CCL18蛋白表达水平可协助判断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并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嗜铬粒蛋白A(CgA)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8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的75例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gA在穿刺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gA表达率与前列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比较CgA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发展至CRPC的差异。结果  75例前列腺癌穿刺标本中,36例CgA表达阳性(48.0%)。CgA的表达与PSA水平、Gleason评分以及临床分期有关(P <0.05),CgA阳性组发展至CRP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gA阴性组(P <0.01)。结论  CgA与CRPC的发生密切相关。监测CgA的表达情况,对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效果的预测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肖华  邹继彬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09-2710
目的:探讨抗凋亡基因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前列腺癌组织及30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用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阳性率为82.8%;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无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前列腺癌组织及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3.85±1.12)%和(1.24±1.0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细胞AI呈负相关。结论: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而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蛋白和AI,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7.
背景:ADAM9属于膜锚定酶的一种,它参与了包括肿瘤发生在内的多种疾病演变,但ADAM9在去势抵抗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中我们探索ADAM9蛋白和mRNA在激素敏感(HSPC)和CRPC组织中的不同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整理106例HSPC和76例CRP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比较上述两类组织中ADAM9的表达情况。另取32例(16例激素敏感,16例去势抵抗)标本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DAM9的mRNA表达情况。通过Cox回归分析探索本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预后因子。 结果:相比HSPC组织,在CRPC组织中ADAM9蛋白表达显著降调节(31.6% 比81.1%, P<0.001)。ADAM9 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在CRPC组和HSPC组分别为0.45和1.0, P=0.002。在CRPC组中,ADAM9蛋白低表达的患者OS数值相比高表达组显著缩短(38.6月 比 57.8月,风险比为2.638,P=0.023)。 结论:ADAM9在CRPC组织中低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正相关。ADAM9可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参与HSPC发展为CRPC的疾病进程。期望更大规模的试验外部验证我们的推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基因与ETS转录因子家族成员ETS相关基因(ERG)、ETS变异体1(ETV1)及ETS变异体4(ETV4)基因之间的融合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32例前列腺癌患者及34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前列腺组织中TMPRSS2基因与ETS家族基因融合的TMPRSS2/ERG、TMPRSS2/ETV1、TMPRSS2/ETV4转录体;琼脂糖凝胶电泳阳性者,纯化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用BLAST在线软件比对确定融合位点;分析融合基因与Gleason分级关系.结果 在32例前列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检测到TMPRSS2/ERG融合基因17例(53.1%),含5种不同融合基因亚型,其中1种为新发现融合基因亚型(GenBank登录号:EU090248),单一标本中可检测到1种以上TMPRSS2/ERG融合基因亚型;检测到TMPRSS2/ETV1融合基因2例(6.3%),为新发现融合基因亚型(GenBank 登录号:EU090249);未检到TMPRSS2/ETV4融合基因型.34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标本中均未检测到TMPRSS2/ERG、TMPRSS2/ETV1和TMPRSS2/ETV4融合基因型.按Gleason评分值分为中分化与低分化的两组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之间融合基因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9).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存在TMPRSS2/ERG和TMPRSS2/ETV1融合基因及多种亚型;前列腺癌融合基因的发现有望为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入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的预测因素,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和提高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确诊前列腺癌并且初始治疗为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共185例,收集并整理分析的临床信息包括患者年龄、前列腺癌TNM分期、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 GS)、前列腺癌危险度、内分泌治疗开始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水平、经过内分泌治疗后的PSA最低值、PSA下降速率以及降到PSA最低值的时间。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CRPC进展时间的差异,应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来分析评估这些因素对CRPC进展时间的影响。结果:185例患者平均年龄(71.02±8.67)岁,CRPC进展的中位时间为38个月(4~158个月)。单因素分析中,前列腺癌T分期、N分期、前列腺癌危险度、内分泌治疗前是否发生远处转移、PSA下降速率和PSA最低值均与CRPC进展时间显著相关(P值均小于0.01)。在多因素分析中,内分泌治疗前已发生远处转移(HR=6.030,95% CI:3.229~11.263,P=0.001)、较高的PSA最低值(HR=1.185,95% CI:1.080~1.301,P=0.001)、PSA下降速率>11 μg/(L·month)(HR=2.124,95% CI:1.195~3.750,P=0.001)以及到达PSA最低值的时间≤9个月(HR=3.623,95% CI:1.640~4.817,P=0.004)均是CRPC进展时间较短的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经过内分泌治疗后,PSA下降速率越快,进入CRPC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TA1和XIAP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3例前列腺癌(PCa)和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MTA1和XIAP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PCa组织中MTA1和XIA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1%、75.5%,均显著高于BPH组织(P<0.05)。MTA1和XIAP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周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预后密切相关(P<0.05)。MTA1和XIAP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69,P=0.004)。结论:MTA1和XIAP蛋白表达与PCa发生、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以对PCa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药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 CXCR4)及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 NDRG1)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明确其与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及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CR4蛋白在前列腺癌(4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及正常前列腺组织(10例)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转移的关系。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中CXCR4及磷酸化NDRG1(pNDRG1)表达差异。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CXCR4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30例)中过度表达,表达率为65.2%,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Gleason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81),而CXCR4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前列腺癌转移患者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在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和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中CXCR4及NDRG1蛋白表达不同,高转移潜能的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细胞(PC3和DU145)中CXCR4表达较高,而作为转移抑制因子的pNDRG1表达则明显降低。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转移抑制因子NDRG1可能参与调控前列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CD147)在人前列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前列腺癌患者56例(前列腺癌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6例(前列腺增生组)病灶组织中的CD147表达情况;分析前列腺癌患者CD147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运用 Cox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前列腺癌组CD147表达阳性率为100.0%,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的14.3%(P<0.05);前列腺癌组CD147的表达与Gleason 评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关系(P<0.05),与患者的年龄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147表达阳性、Gleason 评分高是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CD147的高表达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判断肿瘤进展及临床预后的有效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3.
王虹  姚宏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013-1015
目的检测KISS-1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Ki6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三者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名正常前列腺组织、2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48例前列腺癌组织KISS-1蛋白、MMP-9及Ki67的表达,分析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组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42%)明显低于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PIN组(分别为93%、75%;P〈0.01),并且KISS-1蛋白低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Jp〉0.05)。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PIN组MMP一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5%)明显高于前列腺组(13%;P〈0.01),并且MMP-9高表达与前列腺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O.05),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前列腺癌组和PIN组的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60%)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13%;P〈O.01),并且Ki67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在前列腺癌中KISS-1蛋白与MMP-9表达呈负相关(r=-0.399,P〈0.01)。结论KISS-1蛋白、MMP-9及Ki67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可能作为评估前列腺癌预后和指导临床靶向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基因3(PCA3)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30例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组)、22例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及12例健康男性(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其外周血中PCA3 mRNA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组外周血标本中未见PCA3 mRNA阳性表达,而前列腺癌组患者外周血标本中PCA3 mRNA阳性率为99.3%(28/3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5.283,P〈0.01)。结论前列腺癌中PCA3 mRNA有明显组织特异性的阳性表达,有望成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新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OX9基因在判断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及预测前列腺癌去势后生化复发的作用。方法:通过Oncomine公共数据库查询SOX9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RT—QPCR法检测SOX9基因在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LNCap、PC3和正常前列腺细胞株RWPE-1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6例前列腺癌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SOX9基因表达情况,并结合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建立SD大鼠手术去势模型,检测SOX9基因在去势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OX9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SOX9基因在PC3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RWPE-1细胞株(P:0.004);106例前列腺癌癌组织中62例呈SOX9阳性表达,癌旁组织中26例呈SOX9阳性表达;SOX9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强于癌旁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SOX9高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P=0.007)、Gleasonscore(P=0.034)和肿瘤TNM分期(P=0.013)呈正相关,而与年龄(P=0.179)无明显相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有2只、9只SD大鼠前列腺组织sox9染色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SOX9基因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可结合血清PSA水平对前列腺癌疑似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判断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还可用来预测生化复发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53、nm2 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33例前列腺癌和 1 8例前列腺增生症进行p53蛋白、nm2 3蛋白检测。结果  1 5例 (45 .5 % )前列腺癌呈p53蛋白阳性表达 ,前列腺增生症中p53蛋白无阳性表达。 2 4例 (72 .7% )前列腺癌和 1 6例 (88.9% )前列腺增生症呈nm2 3蛋白阳性表达。p53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肿瘤转移及 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 ,而与临床分期和复发无关。nm2 3蛋白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肿瘤转移、复发及 5年生存率有关。结论 p53蛋白、nm2 3蛋白表达可作为临床判断前列腺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64例乳腺癌新鲜标本中的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并结合ER、PR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64例中HER-2蛋白表达强阳性15例,阳性7例,弱阳性3例,阴性39例,其中基因过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强阳性或阳性)率为37.5%;基因扩增20例.无扩增44例.扩增率31.3%.免疫组化与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符合率为90.9%(P〈0.05).ER、PR表达情况与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呈负相关(r=-0.36、-0.35,P〈0.05),ER和PR均阴性者HER-2蛋白表达率(60.0%)及基因扩增率(55.0%)明显高于ER和(或)PR阳性者(分别为22.7%、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47、7.64,均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与HER-2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无关(r=0.16、0.22,P〉0.05).结论 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提示乳腺癌预后不良,HER-2及ER、PR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免疫组化可作为检测HER-2基因状态的首选方法 ,但对于HER-2++者需进一步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EZH2和P27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探讨EZH2和P27蛋白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接受手术的前列腺癌30例和前列腺增生17例的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ZH2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EZH2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组中及前列腺增生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7%(26/30),41.2%(7/17),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列腺癌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和高中、低分化临床分期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组中及前列腺增生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0%(12/30),76.5%(13/17),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的阳性率与前列腺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呈负相关.[结论]EZH2和P27蛋白表达检测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锐  姚杨  刘凯歌  许刚柱  成碧萍 《山西医学院学报》2011,(11):888-891,941,942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和CD10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23例前列腺增生组织、52例前列腺癌组织中AQP1蛋白和CD105的表达情况,并计数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AQP1在前列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71.15%vs 28.85%)。前列腺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20.13±2.84 vs 5.32±1.73,P〈0.01)。AQP1阳性组的MVD明显高于阴性组,两者密切相关。AQP1蛋白表达和MVD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系。结论结果提示前列腺癌中存在AQP1的高表达,其与CD105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结合可能成为前列腺癌病变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种编码受雄激素诱导的前列腺跨膜蛋白基因——PMEPA1(transmembrane prostate androgen induced RNA)的表达,预测前列腺癌非激素依赖型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EPA1及GSTP1 mRNA在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3、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细胞及33例前列腺癌和16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GSTP1及PMEPA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下调。GSTP1在6.1%的前列腺癌患者中表达上调,在81.8%的患者的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在12.1%的患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MEPA1在27.3%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在27.3%的患者中表达下调,在45.4%的患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统计分析表明,GSTP1的表达与年龄有关,与PSA、TNM分期、有无骨转移及分化程度无显著关系;PMEPA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是否有骨转移有关,而与年龄、PSA、TNM分期无显著关系。结论 PMEPA1有可能作为区分临床预后较差的前列腺癌的分子学标记,但需要进一步做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