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伤脱位牙再植牙髓处理时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明华 《右江医学》2005,33(5):502-503
目的探讨外伤脱位牙再植牙髓处理的最佳时机。方法将35例46颗根尖孔已闭合的外伤脱位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23颗牙)和对照组(19例23颗牙)分别在再植前和再植后出现牙髓病变时处理牙髓,定期复查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再植前处理牙髓的外伤牙再植总有效率为86.96%,显著高于再植后出现牙髓病变时再处理外伤牙再植总有效率的60.87%(P<0.05)。结论在根尖孔闭合的脱位牙再植前即可行拔髓、根管充填,可提高外伤牙再植的成功率,若外伤牙离体的时间在半小时内,可以考虑保存外伤牙的牙髓。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牙脱位是儿童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再植术是治疗牙脱位保存患牙的最有效方法。我们选择2000~2006年来我院就诊的牙脱位患者31例,脱位牙38颗,经再植治疗后,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病例,38颗脱位牙,均为上下前牙,年龄7~15岁。其中男20例,女11例。就诊时间为伤后20min~26h。[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青少年外伤性脱位牙再植后牙髓活力的状况.方法将经清洗、抗生素浸泡的脱位牙植入经过处理的原牙槽窝,调(牙合)后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与邻牙固定,3~4周后拆除,2~6年后摄X-Ray牙片并进行牙髓活力测试.结果20例中牙髓活力正常18例(90%),离体时间小于30分钟再植的脱位牙牙髓活力恢复达100%.结论(1)青少年外伤性脱位牙再植后牙髓血管能够重建,特别是离体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能够保持牙髓和牙周膜细胞活力的脱位牙;(2)复合树脂固定比钢丝结扎等其它方法优越;(3)创伤(牙合)可导致牙根吸收.  相似文献   

4.
脱位离体牙再植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轻创伤性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方法通过对105颗脱位牙的常规处理植入复位固定,随访观察。结果再植成功率70%左右。结论脱位时间越短,合理保存的牙根尖孔开放的,牙周、牙槽无损伤的脱位牙再植成功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丁红忠  张维新  武辉 《农垦医学》2009,31(4):328-330
自体牙脱位后再植术是指将因受外伤打击或外科手术时意外损伤,造成牙体牙根完整、完全脱出牙槽窝,无明显牙槽骨骨折的牙;而后重新植入原来牙槽窝内的一种手术方法。笔者对2000~2007年我科46颗脱位再植牙,就再植的术前处理,牙髓治疗时机及固定方法,固定时间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门诊所遇病例就诊时间几分钟至 1 8小时不等 ,在 1 2例再植牙病例中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在 1 0至 50岁间 ,均为外伤所致。再植牙中  最多 ,  次之。1 2 治疗方法1 2 1 离体牙处理离体牙未脱离口腔境者可立即植入牙槽窝 ,如已脱离且有明显污染者用生理盐水浸泡后冲洗 ;严重污染且离体时间长于 1小时者先刮除残存坏死的牙周膜 ,继而用庆大霉素浸泡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在冲洗过程中 ,切忌损伤牙根面或用有刺激性药液 ,以免牙周膜组织失去活性。最后在口外做根管治疗。1 2 2 根管处理时机本组有 5例严…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牙脱位是儿童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再植术是治疗牙脱位保存患牙的最有效方法。我们选择2000~2006年来我院就诊的牙脱位患者31例,脱位牙38颗,经再植治疗后,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琼超 《海南医学》2002,13(6):21-22
目的 探讨外伤性完全性脱位牙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56颗完全性脱位牙采用的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脱位牙再植的成功率85%;有效为11%;失败为4%。年轻恒牙的牙髓再生率为90%,成熟恒牙为6%。结论 外伤性完全性脱位牙再植临床效果好;根管治疗是牙再植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魏群 《中外医疗》2009,27(9):155-155
目的通过对18颗再植牙的临床观察,总结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治疗效果。方法对18颗再植牙观察0.5~5年,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再植成功16颗,占88.8%,失败2颗,占11.2%。结论牙再植是脱位牙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好适应证,正确操作,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脱位牙再植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全脱位或完全脱位牙又称离体牙 ;经适当处理后 ,重新植入原来的牙槽窝内的手术称为牙再植术。本文收集了我院颌面外科1 998~ 2 0 0 0年因创伤而致脱位的 2 4例 34颗牙即刻再植术的门诊资料。对脱位牙临床观察结果予以讨论。1 资料与方法1 .1 年龄与性别  2 4例中男性占 1 7例 ,女性占 7例 ,其中年龄最大的 4 2岁 ,最小的 1 2岁 ,以中青年发病最多。1 .1 .1 病例分类  1 1完全脱位 7例 ,2 1不全脱位 1例 ,完全脱位 3例 ,嵌入性脱位占 1例 ,1 1 ,2 1完全脱位有 5例 ,不全脱位 1例 ;1 2 ,1 1嵌入性脱位 2例 ,2 1 ,2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金属丝结扎法、牙弓夹板法和钢丝-釉质粘合剂法3种松牙固定方法在外伤严重松动或脱位牙固定中的疗效,探索一种更有效而实用的松动牙或脱位牙固定方法.方法选择口腔科门诊因外伤导致牙齿Ⅱ~Ⅲ度松动或牙完全脱位的病人87例共计101颗患牙,随机采用金属丝结扎法、牙弓夹板法及钢丝-釉质粘合剂法进行固定,观察疗效.结果在使用钢丝-釉质粘合剂法进行固定的患牙中,治疗结果良好率为83%,有效率达到94%,与其他两组间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2.57、16.99,P〈0.01).结论钢丝-釉质粘合剂固定法是一种无牙周刺激性,更清洁美观,更高效的松动牙或脱位牙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牙根面残留牙周组织对延迟再植牙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两只成年猕猴,以右下第二双尖牙为实验组,左侧同名牙为对照组,牙齿拔除后行延迟再植术。实验组牙齿术前刮除根面残留的牙周组织。术后4周、8周采取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图像处理分析。结果:实验组牙根吸收率较对照组为低(P<0.05)。结论:刮除延迟再植牙根面的坏死牙周组织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乳牙龋病的群体追踪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口腔保健与幼儿患龋状况的关系。方法于1995、1996年对上海医科大学幼儿园儿童进行1017人次患龋状况的追踪调查。结果调查表明95年患龋率为6211%,dft为309±372,CSI为898±1262。96年患龋率为5584%,dft为259±34,CSI为831±1802。两年间患龋率、dft有显著差异性(P<005),均呈下降趋势。CSI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上述各项男女间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作者单位在该幼儿园设有口腔保健室,本文表明在幼儿园设立口腔保健室对控制幼儿患龋状况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少儿前恒牙脱位再植5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少儿前恒牙脱位再植的特点.方法:总结分析69颗少儿恒牙脱位再植的过程及随访结果.结果:随访3年存活61颗.其中50颗为牙周膜愈合,并有24颗恢复牙髓活力.伴有牙槽骨骨折者易发生牙根吸收.结论:少儿前恒牙脱位率高,再植效果好.脱位时间及损伤程度是影响再植牙成功的主要因素.根尖诱导成形术可提高死髓牙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蒂腰椎椎板楔形截同瓣再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并椎管狭窄症病人以带蒂椎板截骨再植进行腰椎管成形。结果:8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带蒂腰椎板骨瓣血供丰富,再植易愈合,可有效地防止术后脊柱不稳及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探讨核全冠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螺纹桩钉、光固化树脂、金属冠修复 5 4例并与传统充填修复 3 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经临床三年追踪观察 ,治疗组成功率为91 0 7% ,对照组成功率为 4 0 0 0 %。结论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核全冠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的因素(附288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断植再植190例288指,总成活率81.1%。与成活率有关的因素是:①断指再植的坏死率与缺血时间呈正相关(r=0.7659,P〈0.01),温缺血时间达16小时以后,再植成活率明显下降。认为断植再植的最佳缺血时间为12小时以内,再植时限(温缺血)应为22小时。②不同损伤性质对再植成活率有明显影响,成活率高低排列依次为:切割伤、电锯伤、压砸伤、撕脱伤(X^2=11。34,P〈0.01)。③端端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创伤性前牙脱位再植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0例76颗创伤性脱位前牙进行再植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观察3年。结果:60例76颗创伤性脱位前牙经再植治疗成功率达86.84%。结论:牙再植是创伤性前牙脱位治疗的有效方法,成功率较高。脱位牙的就诊时间和保存方式是影响再植成功的主要因素;可靠的固定方式,咬合创伤的消除是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患者年龄是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后牙定向骨凿在拔牙术的分牙(劈冠和分根)操作中的临床可行性及其优势性。方法对301颗均存在邻牙阻力和/或牙根骨阻力的各类患牙,随机采用后牙定向骨凿(试验组)或普通骨凿(对照组)的拔牙器械行分牙操作,以术前预测与术中操作结果的完全一致视为成功标准,从智齿邻牙阻力劈冠、错位牙邻牙阻力劈冠、后牙牙根骨阻力分根三方面获取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后牙定向骨凿)和对照组(普通骨凿)在智齿邻牙阻力劈冠和后牙牙根骨阻力分根中的差异,以及二组总差异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定向骨凿在分牙(劈冠和分根)操作中的精确度优于普通骨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介质及不同时间保存脱位牙对牙周膜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畸拔除的第一、第二双尖牙共210颗,拔除后立即放入不同保存介质中,包括Hank's液、牛奶、生理盐水与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为牙脱位后立即计数牙周膜细胞;而阴性对照组为脱位牙干燥后计数牙周膜细胞.在不同的时间检测有活力的牙周膜细胞数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Hank's液、牛奶、生理盐水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牙周膜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对照组、Hank's液、牛奶、生理盐水与水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燥状态下,有活性的牙周膜细胞随时间延长显著减少(P<0.01).结论 生理盐水、牛奶、Hank's液可作为脱位牙有效的保存介质,时间最长町达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