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中风病中脏腑者,临床以阳闭者居多,病机多属风火上扰清窍,且多兼夹痰热腑实。故治宜泻火通腑、潜阳熄风、化痰活血为主,泻火通腑尤为重要。本证经积极救治,可由重转轻,转为中经络证;若邪盛正衰或失治误治,则可由闭转脱,出现危象。  相似文献   

2.
中风病中脏腑者,临床以阳闭者居多,病机多属风火上扰清窍,且多兼夹痰热腑实,故治宜泻火通腑,潜阳熄风,化痰活血为主,泻火通腑尤为重要。本证经积极救治,可由重转轻,转为中经络证;若邪大局 衰或失治误治,则可由闭转脱,出现危象。  相似文献   

3.
选择中风病闭证患者45例,辨证分为风火上扰清窍证、痰热内闭心窍证、痰湿蒙塞心神证3型施治,并配合地塞米松、甘露醇对症治疗。结果:治愈5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死亡16例,总有效率为44.44%,提示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可启闭防脱,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选择中风病闭证患者45例,瓣证分为风火上扰清窍证、痰热内闭心窍证、痰湿蒙塞心神证3型施治,并配合地塞米松、甘露醇对症治疗。结果:治愈15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死亡16例,总有效率为44.44%,提示中西医鸨早期治疗可启半防脱,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益气活血补肾汤治疗脑血栓形成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自拟益气活血补肾汤为主,随证加减治疗脑栓形成38例,并与用西医治疗的32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38例中,痊愈9例(占23.7%),显效19例(占50%),好转7例(占8.4%),无效3例(占7.9%)。对照组32例中,痊愈6例(占18.8%),显效13例(占40.6%),好转7例(占21.9%),无效6例(占18.7%)。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膨出与长期腰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振刚  徐东明 《中医正骨》1999,11(12):39-39
腰椎间盘膨出有无临床意义目前尚无定论。为探讨这个问题,作者对本科1998年收治的腰痛2个月以上的109例病人进行了统计。现报告并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9例,其中男63例,女46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8岁,平均36.2岁。CT检查.示椎间盘膨出或膨隆69例(占63.3%),椎间盘突出26例(占23.9%).椎间盘无变化14例(占12.8%);棘上韧带炎9例(占8.3%),第3腰椎横突出综合症5例(占4.6%),臀上皮神经损伤3例(2.8%),腰椎小关节紊乱7例(6.4%),慢性腰肌劳…  相似文献   

7.
采用蒙医正骨手法结合外敷朱纲—7味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225例,经3个疗程(3天为1个疗程)观察,其中治愈者208例,占92.5%;显效13例,占5.8%;无效4例,占1.7%。  相似文献   

8.
马智教授认为眩晕病理关键主要是内有痰浊和肝风,二者相合而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夹痰上扰乃病机根本。马智教授突破肝风、痰浊、风火、虚眩理论,另辟蹊径,立肝风挟痰上扰清窍之说,针对肝风挟痰上扰清窍,创制眩得康,熄风祛痰止眩治疗痰浊型眩晕,处方精当,每获良效,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出缺血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例脑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发病2周内,中经络梗塞组明显高于出血组(P〈0.01),中脏腑出血组明显高于梗塞组(P〈0.01),病程不同脑卒中出缺血与辩证分型的关系亦发生变化。病程越长,中经络几率越高,气虚血瘀、风痰阻络、阴虚风动、痰热腑实型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多(以前二型显著)。肝阳暴亢、风火蔽窍、痰火蒙窍、痰湿蒙窍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减少。结论:脑卒中发病2周内出缺血和中医辩证分型存在显著差异,防治脑卒中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辨治急性血性中风病5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出血性中风病,是一种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疾病。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中经络、中脏腑两型。其中,中经络可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淤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淤证;阴虚风动证五型。中脏腑分为闭证、脱证两型。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急性出血性中风病,是一种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疾病。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中经络、中脏腑两型。其中,中经络可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淤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淤证;阴虚风动证五型。中脏腑分为闭证、脱证两型。运用中医辩证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激光经络穴位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德明  马兴德 《中国针灸》1997,17(6):331-333
笔者于1985~1994年应用激光经络穴位疗法(LMPT)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DUB)症124例,临床近期治愈104例,占83.9%;有效18例,占14.5%;无效2例,占1.6%;总有效率98.4%。其中78例经过1~5年随访,痊愈64例,占82.0%;有效13例,占16.7%;无效1例,占1.3%;总有效率为98.7%。临床结果表明,LMPT治疗DUB症的近期疗效良好,远期效果满意,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脑宣窍滴丸治疗急性期腔隙性脑梗死6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清脑宣窍滴丸治疗急性期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的观察。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6例急性期L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评价指标采用改良NIHSS量表和中医临床证候计分法进行评价。结果:LI的中医证候诊断中以风证最为常见,其次依次为火证、瘀证、痰证、阴虚阳亢证、气虚证。通过对两组改善中风证候的疗效分析显示,具有熄风清热,化痰活血作用的清脑宣窍滴丸能够较西药组在改善风、火、痰、瘀证候方面疗效显著。因LI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多符合中风中经络的中医诊断,依据《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中风病中经络诊断标准,观察发现LI患者以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最为常见,其次是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阴虚阳亢证和气虚血瘀证。此外,清脑宣窍滴丸可明显改善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治疗“善忘迟钝、头痛、眩晕、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苔黄”这七个症状上效果显著。结论:两组在总体临床疗效上均具有显著的意义,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4例无精症、7例少精症,共计11例患有男性不育症患者采用维吾尔医传统疗法,经治疗(45~60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痊愈者5例,占45.6%;有效4例,占36.4%;无效2例,占18.2%。总有效率为81.8%。  相似文献   

15.
启窍治聋丸治疗感音神经性聋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自拟方启窍治聋丸治疗感音神经性聋34例(62耳),其中病程在4个月以上者占94%,结果:显效13耳(占21%)有效24耳(占38.7%),无效25耳(占40.3%),总有效率59.7%,疗效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50岁以下总有效率为69.8%,而50岁以上总有效率仅36.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耳聋程度及服药疗程等因素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认为积极,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芳 《山西中医》1998,14(3):20-21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60例,并与单纯中药治疗58例及丽珠得乐治疗6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中显效43例(占71.6%),好转16例(占26.7%),无效1例(占1.7%),总有效率为98.3%;中药组中显效21例(占36.2%),好转24例(占41.4%),无效13例(占22.4%),总有效率为77.6%;得乐组中显效23例(占38.3%),好转25例(占41.7%),无效12例(占20.0%),总有效率为80.0%。经统计学处理,3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7.
笔者认为,胃脘痛多以寒邪客胃,气滞血瘀为主要病因、病机,故自拟良荜汤加减治疗胃脘痛102例。结果:显效58例(占56.8%);有效33例(占32.4%);无效11例(占10.8%)  相似文献   

18.
以自拟莪枳提胃汤治疗胃下垂138例,并以西药常规治疗120例为对照组,经临床观察,莪枳提胃汤组显效为104例,占75.4%;有效24例,占17.4%;无效10例,占7.2%。对照组显效为37例,占30.8%;有效45例,占37.5%,无效38例,占31.7%,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3%。经统计学处理,P<0.05。  相似文献   

19.
秦鹏 《河南中医》2014,34(1):65-66
闭锁综合征病机为内风挟痰、火、瘀血,上扰清窍(脑),致脑络阻遏,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法具有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的作用,其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治疗闭锁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耳穴贴压治疗儿童抽动症75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耳穴贴压治疗儿童抽动症75例龚霞(南京铁道医学中医院教研室,210009)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共75例。男孩67例(占89.3%),女孩8例(占10.7%);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14岁,其中6~12岁最多,共66例(占88.0%)。病程在1年以内者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