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碘海醇肌瘤局部注射能否提高HIFU能量沉积、提高治疗效率.方法 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成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HIFU消融前30 min向瘤体内注入碘海醇0.5 ml;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碘海醇,比较两组HIFU消融能效因子(EEF消融单位体积所需辐照能量).结果 用药组和对照组HIFU消融能效因子分别是(7.29±1.18) J/mm3、(15.05土2.19) J/mm3,用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碘海醇能够增强HIFU能量在子宫肌瘤局部的沉积,能够提高HIFU消融子宫肌瘤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2.
自制脂质超声造影剂稳定性和造影增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自制脂质超声造影剂体外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考察,观察其对正常兔肝、肾实质增强效果.方法考察3个体外稳定性影响因素:强光照射、60Co辐射和溶解后不同时间对造影剂外观、微泡形态、微泡浓度和平均粒径的影响.应用实时造影匹配成像(CnTI)技术观察自制脂质超声造影剂对5只兔的肝和肾实质造影后视频增强强度及增强持续时间.结果体外稳定性实验结果说明,自制脂质超声造影剂溶解后微泡较为稳定,溶解后90 min时微泡浓度还保持在较高水平(4×108个/ml左右).长时间强光照射影响脂质超声造影剂溶解后微泡的圆整形态,灭菌剂量的60Co辐射不影响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外观形态、微泡浓度和平均粒径等指标.体内造影表明自制脂质超声造影剂能够有效增强兔肝和肾实质显像强度,肝和肾平均峰值视频强度分别为(4.67±0.26)和(4.78±0.16),肝和肾的平均增强持续时间分别为(290±9)s和(300±10)s.结论自制脂质超声造影剂贮存应避免强光照射,制备时可采用60Co辐射灭菌,溶解后微泡稳定时间较长,可以作为有效的超声造影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超声造影剂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活体羊肝组织的增效效应.方法 南疆黄羊20只,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HIFU联合0.01 ml/kg SonoVue.第2组为HIFU联合0.03 ml/kg SonoVue,第3组为HIFU联合0.05 ml/kg SonoVue,第4组为单纯HIFU组.麻醉状态下,微泡造影剂于HIFU辐照前静脉团注,20 s后开始HIFU辐照.每组采用定点辐照,所用辐照参数为频率0.8 MHz、声强19 100 W/cm2、辐照深度30 mm、辐照时间15 s.HIFU辐照结束后1周处死动物.观察并测量凝同性坏死大小,对凝固性坏死作组织病理分析.结果 在相同声辐照参数下,1、2、3组凝同性坏死区域均大于第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凝固性坏死体积随SonoVue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凝同性坏死区内无正常组织残留.除实验3组出现消融灶邻近组织和皮肤损伤外,其余各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微泡造影剂在HIFU消融过程中的增效效应与微泡造影剂的剂量有关,微泡造影剂的剂量越大,所形成的凝固性坏死的体积越大,增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一种载重组腺病毒的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其物理特性、载病毒的能力及在兔肝脏的显影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机械振荡法及分层吸附法制备一种载重组腺病毒Ad-EGFP/HIF-1α的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用DFY-Ⅱ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检测微泡粒径和浓度;检测其结合腺病毒的能力及观察对正常兔肝脏的显影效果.结果 载重组腺病毒Ad-EGFP/HIF-1α的超声微泡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17±0.82)μm,浓度为(2.50±0.12)×10~9/mL;该造影剂的最大腺病毒结合的效率为30%;体内造影显示该造影剂能够有效增强兔肝脏实质回声.结论 自制载重组腺病毒的微泡造影剂符合理想超声造影剂的要求,性质稳定,制备简易,载腺病毒效率高,为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基因释放技术的发展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不同参数的超声辐射力对微泡造影剂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参数(如声压、频率、辐照时间)所致的超声辐射力对流动状态下的微泡造影剂的作用.方法 建立微血管流体模型,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并记录不同的辐照参数对微泡造影剂的推移、聚集现象,对比分析不同辐射力对微泡的作用.结果 固定声强时,频率为2.0 MHz的超声波对微泡的推移与聚集作用大于1.0 MHz和0.5 MHz;低声压超声对微泡无明显破坏作用,但使其流速减慢;浓度为7×10~7个/ml时微泡聚集现象较浓度为7×10~5个/ml时明显,当微泡浓度高达7×10~9个/ml时,超声辐射力对微泡无明显的推移;延长辐照时间对微泡的推移和聚集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 不同参数的超声辐射力对微泡造影剂的推移和聚集作用不同,可望通过调整辐射力参数来最大程度地提高微泡的靶向黏附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聚糖纳米微泡超声造影剂,观察其基本特征及动物超声显影效果.方法 高速剪切法制备纳米微泡超声造影剂,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泡大小、形态,马尔文粒度分析仪测粒径分布,细胞计数板计数纳米微泡,Zeta电位仪测表面电位,对比超声观察大鼠肾、心脏超声显影效果并测量声强度.结果 纳米微泡呈空心球形结构,分散均匀,形态规则,平均粒径(617±12)nm,浓度(7.2±0.6)×109/ml,Zeta电位(52.9±1.3)mV.24 h、45 d和90d三个时间点浓度、平均粒径和表面电位无明显差异(P>0.05).用其可使小鼠肾、心脏超声显影明显增强,最大视频强度分别达(15.6±1.1)GU、(27.3±2.5)GU,可视增强持续时间(10±2)min.结论 聚糖纳米微泡稳定性和显像效果良好,有可能成为可穿过血管内皮间隙的新一代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7.
自制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及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自制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超声微泡造影剂,并观察其对新西兰大白兔的肾能量多普勒显像效果.方法采用水/油/水(water/oil/water,w/o/w)乳液-溶剂蒸发、冷冻干燥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用扫描电镜观察微泡大小、形态,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微泡浓度.用生理盐水稀释粉末样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至浓度为108/ml左右,然后按0.2 ml/kg的剂量经兔耳缘静脉注射至兔体内,用能量多普勒观察其对兔肾显影的增强效果,同时监测兔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均一度高,平均粒径3 μm左右,最大直径6 μm.与造影前相比,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明显增强兔肾能量多普勒显影效果,并且显像时间长.显像过程中未见兔基本生命体征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明显增强兔肾能量多普勒显影效果,显像时间长,尚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介导基因转染卵巢癌细胞的可行性及转染效率.方法 (1)以不同声强作用SKOV3细胞60 s,筛选出对细胞活性无明显抑制的声强;(2)将筛选出的声强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微泡联合作用于SKOV3细胞,筛选出对细胞无明显抑制的最适声强和微泡浓度的组合;(3)将SKOV3细胞分成5组,不同方式转染pGL3-Promoter-EGFP质粒:(1)裸质粒组;(2)质粒 微泡组;(3)质粒 超声组;(4)质粒 超声 微泡组;(5)质粒 脂质体组,比较各组转染效率.结果 (1)声强0.5、0.75 W/cm2的超声辐照,细胞死亡率<10%;(2)0.24×108/ml或0.12×108/ml浓度的微泡联合0.5W/cm2超声辐照,细胞死亡率<10%;(3)第4组与第5组转染效率无区别(P=0.133),但高于第1、2、3组(P<0.001).结论 适当浓度微泡联合超声辐照能将外源基因在卵巢癌细胞中高效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一种超声/MRI双模态载磁微泡,并通过超声成像和MRI成像探讨载磁量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声振法将超顺磁纳米颗粒(SPIO)装载在微泡包膜上,制备超声/MRI双模态造影剂,并根据SPIO的浓度将样品分成Ⅰ~Ⅳ组(分别为0、19.6μg/ml、114.7μg/ml、292.0μg/ml),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量微泡基本特征和磁浓度,应用体外超声和体外MRI检测成像效果。结果透射电镜技术证实SPIO粒子成功附着,有较好的分散性,粒径呈正态分布,中心粒径约12 nm。体外超声成像显示除气水的声像图表现为无光团,未检测到回声信号;Ⅰ~Ⅳ组随着微泡浓度的增加,回声显著增强,超声图像表现为光团强度增加。Ⅰ~Ⅳ组微泡的组织对比度分别为(5.89±0.70)dB、(8.97±0.80)dB、(11.04±0.72)dB及(12.84±0.56)dB。体外MRI成像显示,T1模式下,随着微泡中磁性粒子浓度增加,其亮度增加;而在T2模式下,随着微泡中磁性粒子浓度增加,T2弛豫时间减小,亮度变弱;双模态微泡溶液和SPIO纳米粒子水溶液的纵向弛豫率分别为7.23 s^-1·mM^-1和5.43 s^-1·mM^-1,横向弛豫率分别为193.62 s^-1·mM^-1和101.55 s^-1·mM^-1。结论载磁造影剂可以增强超声/MRI成像,可为优化多模态微泡造影剂的制备提供实验指导。  相似文献   

10.
低频超声辐射微泡造影剂对人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微泡造影剂不同浓度、不同声学参数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受不同剂量,频率为300kHz的超声波辐照破坏微泡声学造影剂,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在微泡浓度为5%时,0.25W/cm2×10s与0.5W/cm2×5s组细胞存活率未见明显改变,而0.5W/cm2×10s、0.5W/cm2×20s、0.5W/cm2×40s、1.0W/cm2×10s、2.0W/cm2×10s各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辐照强度为0.5W/cm2、照射时间10s时,随着微泡浓度增加,超声对细胞的杀伤效应越强,与对照组相比,5%微泡浓度组P<0.05,其余各组P<0.01。结论超声破坏微泡声学造影剂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杀伤程度与超声辐照时间、声强及微泡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并比较两者对不同大小子宫肌瘤疗效的差异。方法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38个肌瘤,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分别接受HIFU及射频消融治疗。HIFU组16例患者24个肌瘤直径2.0~4.0cm,26例患者32个肌瘤直径4.0~6.0cm,8例患者12个肌瘤直径6.0~8.0cm;射频消融组14例患者22个肌瘤直径2.0~4.0cm,27例患者35个肌瘤直径4.0~6.0cm,9例患者13个肌瘤直径6.0~8.0cm。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1周内行超声造影。采用Chi-squareχ2检验比较HIFU、射频消融治疗不同大小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HIFU组、射频消融组直径2.0~4.0cm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1.7%(2/24)和95.5%(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0,P>0.05);HIFU组、射频消融组直径4.0~6.0cm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56.3%(18/32)和94.3%(33/35),HIFU组完全消融率低于射频消融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4,P<0.05);HIFU组、射频消融组直径6.0~8.0cm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16.7%(2/12)和76.9%(10/13),HIFU组与射频消融组的完全消融率均降低,但射频消融组的完全消融率仍高于HIFU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1,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下腹部疼痛、盆腔积液、阴道排液及单侧下肢麻木。HIFU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8/50),低于射频消融组的36.0%(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7,P<0.05)。结论 HIFU和射频消融对于直径4.0cm以下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对于直径6.0cm以上的子宫肌瘤,射频消融可取得较好疗效。HIFU作为一种无创治疗手段,可作为小肌瘤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辐照联合造影微泡(SonoVue)和盐酸阿霉素(DOX)对不同卵巢癌细胞的凋亡效果,并比较同一超声波辐照剂量、超声微泡和DOX浓度杀伤两株卵巢癌细胞之间的差异。方法 MTT法检测DOX对卵巢癌A2780s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计算出24 h的50%抑制浓度(IC50)值。将A2780s和SKOV3两株卵巢癌细胞均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DOX组(D组)、超声+DOX组(U+D组)、超声+微泡+DOX组(U+M+D组)。用相同参数(超声辐照声强为0.5 W/cm2、照射时间为30 s、超声脉冲波频率为1.0 MHz)的超声波辐照,并加入相同剂量的DOX(终浓度为1.0μg/ml)及微泡(W/V为10%),以MTT法检测两株卵巢癌细胞的各组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两株卵巢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用Hoechst染色法观察A2780s卵巢癌细胞中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DOX对卵巢癌A2780s细胞的IC50值约为1.0μg/ml。MTT检测发现,各处理组A2780s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58.2±2.5)%、(54.4±3.2)%、(52.4±1.0)%,SKOV3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71.4±5.9)%、(60.1±3.6)%、(58.0±4.6)%,各处理组A2780s与SKOV3细胞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对照组细胞存活率均假设为100%),但同一细胞株的各处理组间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处理组A2780s细胞存活率略低于对应组SKOV3细胞存活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各处理组A2780s与SKOV3卵巢癌细胞均出现形态学变化;Hoechst染色法进一步发现各处理组A2780s细胞核存在凋亡现象,凋亡的细胞核数量有如下趋势:对照组〈D组〈U+D组〈U+M+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OX(终浓度为1.0μg/ml)体外能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但超声辐照(辐照声强为0.5 W/cm2、辐照时间为30 s、脉冲频率为1.0 MHz)与10%微泡(W/V)联合DOX并未导致该凋亡率显著增加,同时两株不同的卵巢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915 MHz经皮微波消融与药物注射对肾动脉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制造肾动脉活动性出血模型并分组:A:d<1 mm(被膜下动脉);B:1 mm<d<2 mm(叶间动脉),C:2 mm<d<3 mm(段动脉),分别行超声造影引导下915 MHz微波治疗与药物注射治疗,比较两者的止血成功率、止血作用时间及静脉补液量,并比较其病理结果。结果 A组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止血,B组和C组915 MHz微波止血的成功率明显高于药物注射疗法(P<0.05)。915 MHz微波各组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药物注射组[A组(125±18.2)s,B组(187±33.4)s,C组(309±39.1)s vs. A组(187±23.9)s,B组(266±26.7)s,C组(413±31.4)s](P均〈0.05);静脉补液量也显著小于药物注射组[A组(34±14.3)ml,B组(104±3.8)ml, C组(421±8.2)ml vs. A组(89±26.4)ml,B组(157±5.7)ml,C组(607±8.6)ml](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915 MHz微波与药物注射相比具有更好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动脉相血流灌注参数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和肝细胞肝癌(H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肘静脉团注声诺维(2.4m1)造影剂后利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对17例FNH19个病灶(FNH组)和41例HCC41个病灶(HCC组)的动脉相血流灌注参数(到达时间,峰值时间和峰值强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出增强斜率和增强时间,对这些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造影剂到达时间:FNH组为(10.44±1.43)s,HCC组为(12.64±2.30)s;(2)峰值时间:FNH组为(16.64±2.75)S,HCC组为(21.32±3.86)S;(3)增强时间:FNH组为(6.19±1.79)S,HCC组为(8.67±2.62)s;(4)增强斜率:FNH组为(5.48±1.71)dB/s,HCC组为(3.79±0.99)dB/s。FNH组与HCC组造影剂到达时间、峰值时间、增强时间、增强斜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0);(5)峰值强度:FNH组为(31.42±3.15)dB,HCC组为(30.73±3.86)d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法可以发现FNH和HCC动脉相血流灌注差异,有助于FNH与HC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HIFU消融治疗36例共45个子宫肌瘤,应过MRI、相关症状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随访35例共44个肌瘤,平均体积消融率为(64.74±23.16)%。术后6、12个月肌瘤缩小率分别是(41.76±23.91)%和(59.02±15.94)%(P〈0.0001)。术后6个月时,症状严重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率分别为94.7%(18/19)和72.7%(6/22)。主要并发症为局部疼痛、发热等,均为轻中度。结论:HIFU消融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对前列腺癌DUl45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前列腺癌DUl45细胞,细胞呈对数生长时分为4组进行实验:对照组(细胞悬液1ml)、单纯微泡组(800μl细胞悬液加入200μl微泡剂SonoVue)、单纯低频超声组(1ml细胞悬液以频率80kHz、声强0.45W/cm2超声辐照30S)、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组(800μl细胞悬液加入200μl微泡剂SonoVue后立即以频率80kHz、声强0.45W/cm2超声辐照30s)。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VEGF蛋白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单纯微泡组、单纯低频超声组、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VEGF蛋白表达量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对照组、单纯微泡组、单纯低频超声组、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96.50±12.49)%、(93.20±5.31)%、(81.30±9.32)%;凋亡率分别为(1.10±0.26)%、(1.78±0.63)%、(5.85±0.45)%、(9.36±0.90)%;VEGF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1±0.05、0.79±0.06、0.58±0.04、0.38±0.05。单纯微泡组、单纯低频超声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组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88,P〈0.05)。单纯微泡组细胞凋亡率、VEGF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低频超声组、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VEGF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4.09、24.51、8.06、14.89,P均〈0.05)。低频超声联合微泡组细胞凋亡率高于而VEGF蛋白表达量低于单纯低频超声组,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q=10.42、6.83,P均〈0.05)。结论微泡能增强低频超声抑制前列腺癌DUl45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前列腺癌DUl45细胞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PMAT)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在体子宫肌瘤10例患者,开腹子宫切除术中,切开腹壁暴露子宫,超声引导下将微波针穿刺入肌瘤部位,启动微波消融,切除子宫后切开肌瘤标本,测量消融灶的长、宽、厚。离体子宫标本18个,穿刺肌瘤部位,启动微波消融,切开标本,测量消融灶的长、宽、厚。结果①在体子宫消融范围:功率60W,时间180s及300s,形成消融灶平均长、宽、厚分别为3.25em×2.62emX2.45cm,4.71cm×3.49cm×3.24cm。(多离体子宫消融范围:功率60w,时间180s及300s,形成消融灶平均长、宽、厚分别为3.20cm×2.27cm×1.79cm,3.83cm×2.94cm×2.65cm。③25例子宫肌瘤患者:32个结节中,28个肌瘤结节完全坏死,4个肌瘤结节边缘部分增强,1结节周边增厚,血流增多;全部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肌瘤微波消融较为完全,消融效率高,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超声解剖学特点及超声引导在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5例拟行上肢手术患儿,应用超声检查肌间沟内臂丛神经的分布情况,观察其回声特点,测量神经干的直径及其距离皮肤的深度,并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Ⅰ组患儿21例,使用0.25%布比卡因1.0 ml/kg;Ⅱ组患儿54例,使用0.25%布比卡因0.5 ml/kg;两组总量均20 ml。比较两组注药后各时点各神经阻滞情况。结果 75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超声检查均清晰显示,呈类圆形低回声,周边为强回声,边界清晰。上干支直径(1.61±0.20)mm,距离皮肤层深度(6.50±1.00)mm;中干支直径(1.73±0.17)mm,距离皮肤层深度(8.24±0.93)mm;下干支直径(1.78±0.26)mm,距离皮肤层深度(10.50±0.97)mm;Ⅰ、Ⅱ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有效率均达100%。结论臂丛神经超声解剖结构清晰,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减少麻醉药剂量,臂丛阻滞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活动期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经临床确诊为克罗恩病活动期的20例患者,观察其腹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测量病变段肠壁全层、内侧及外侧肠壁厚度、内外侧肠壁厚度之比;对肠壁能量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Limberg分型;测量肠壁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流入时间。不同Limberg分型克罗恩病患者肠壁厚度、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流入时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应用LSD.t检验。结果20例克罗恩病患者肠壁全层厚度均大于4mm,为5.5~12.0mm,平均(8.8±0.4)mm;内外侧肠壁厚度之比均大于1。20例克罗恩病患者LimbergII型2例、III型8例、Ⅳ型10例。超声造影主要表现为2种增强模式:13例(13/20,65.0%)表现为内外侧肠壁同时开始的全肠壁增强;7例(7/20,35.0%)表现为从内侧肠壁开始的以内侧肠壁为主的增强。LimbergII型、III型、Ⅳ型克罗恩病患者肠壁全层厚度分别为(6.6±0.1)、(7.5±0.4)、(10.2±0.4)mm,内侧肠壁厚度分别为(3.6±0.6)、(5.0±0.2)、(7.3±0.3)mm,超声造影达峰时间分别为(30.5±2.1)、(26.9±2.4)、(21,0±1.6)S,流入时间分别为(18.0±5.7)、(10.6±1.0)、(8.7±1.2)S。随着Limberg分型增加,克罗恩病患者肠壁全层厚度、内侧肠壁厚度均增加,超声造影达峰时间及流入时间亦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Limberg分型增加,克罗恩病患者内外侧肠壁厚度比也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Limberg分型克罗恩病患者外侧肠壁厚度、肠壁造影剂到达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克罗恩活动期患者常规超声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能量多普勒Limberg分型增加:超声造影主要表现为肠壁全层均匀增强或以内侧肠壁增强为主:各表现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