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砷是一种重金属,近年发现三氧化二砷和雄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部分病例显然因此获治愈。体外研究发现砷:①能降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异性融合蛋白;②能诱导白血病细胞株体外产生凋亡。砷的体内作用机制无疑与上述两作用有关,但砷通过何种机制达到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异性清除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砷是一种重金属,近年发现三氧化二砷和雄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我院共收治13例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其中复发病例8例,难治病例5例。缓解率占92.3%,无效7.7%。砷剂毒副作用较少,且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等药无交叉耐药。细菌形态研究表明,砷剂对APL有诱导分化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诱导分化剂。  相似文献   

3.
三氧化二砷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宗建春  吴诚义 《重庆医学》2004,33(12):1880-1883
长期以来,砷(arsenic)及其化合物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剧毒物质,并具有致癌、致畸作用.近来,我国学者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著文称"这是继ATRA之后又一另人震惊的发现".最近,大量体内和体外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砷对实体瘤同样有显著治疗效果.为此,本文就三氧化二砷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王婷  张学美 《医学综述》2009,15(23):3569-3571
三氧化二砷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三价砷是巯基(-SH)的络合剂,砷化物与-SH结合后可能通过多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此外,砷与-SH结合还直接导致细胞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耗竭,使活性氧产生增多。研究发现,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与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细胞株的疗效呈负相关,降低细胞内GSH水平会明显增强三氧化二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砷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对人体具有双重作用。人群长期慢性砷暴露可导致一系列疾病。此外,砷化合物不仅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明显疗效,其抗癌效应也在许多实体肿瘤治疗中体现。近期研究表明,砷暴露和砷治疗肿瘤过程中均有自噬发生。因此,回顾砷诱导细胞自噬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砷暴露致癌及其疾病治疗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剂及砷剂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的死亡事明显降低,完全缓解率(CR)显著提高,但维甲酸(ATRA)治疗后易复发及耐药。我们选择砷剂取得满意疗效。我院1998~2004年,应用砷剂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细胞抗砷性与多药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丽娜  慕晓玲 《农垦医学》2008,30(3):232-234
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其他肿瘤已取得显著疗效,但长期和重复使用砷易使肿瘤细胞对砷耐药,同时砷与其他化疗药物之间存在着多药耐药现象,这些耐药问题对砷剂治疗肿瘤是不利的,而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参阅大量文献发现细胞的抗砷过程和细胞对药物代谢的泵转运过程类似,因此本文将抗砷机制和多药耐药机制联系起来,这将为我们研究抗砷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经是预后最差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一种,应用亚砷酸治疗初发及复发难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均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且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亚砷酸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代谢相关酶——砷甲基转移酶及砷甲基转移酶与亚砷酸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本文将对目前这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刘智红,牛小青(包钢医院血液科,包头01401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诱导治疗主要是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和惠环类等药物,近年来开始应用砷制剂治疗。我院于1997年2月应用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维甲酸和砷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进行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的成功,成为分子靶向性治疗的典范。本文对急性早幼粒细白血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维甲酸(RA)在体外诱导HL60细胞(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探讨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用DNA电泳、DNA片段定量测定技术、流式细胞术分析及光镜和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结果:在体外培养中加维甲酸50mg/L孵育4h,DNA片段率达557%±121%,而对照为125%±49%(P<0001,n=9);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在50mg/L维甲酸作用下,细胞凋亡达50%,对照为9%。电镜观察维甲酸组HL60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改变。维甲酸诱导HL60细胞凋亡具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维甲酸作用6h,出现凋亡高峰;随维甲酸浓度升高,诱导凋亡作用明显增强。在环孢素A(CsA)存在时,低浓度的维甲酸也有明显诱导HL60细胞凋亡作用。结论:维甲酸在体外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CsA能增强维甲酸诱导HL60细胞凋亡活性。研究提示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是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的主要因素、诱导治疗以及巩固治疗方案,为延长患者生存期提供一个临床参考意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至2016年2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诱导缓解方案、缓解后的巩固治疗方案。总结20例患者的完全缓解率、5年内总体生存率以及5年内无病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全部缓解,5年生存有19例(95%),5年无病生存18例(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2例患者。结论: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给予维甲酸+砷剂诱导治疗后,当患者完全缓解后再进行巩固治疗。采用化疗+维甲酸+砷剂是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长期无病生存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氧化砷治疗恶性血液病和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思宇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22(2):191-192,F003
三氧化二砷是中药传统毒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其治疗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主的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如肝癌、结肠癌等),疗效显著。体内外研究发现其主要细胞学和分子学机理涉及到:①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部分分化;②降解某些特异性融合蛋白;③下调Bcl-2的表达;④下调线粒体跨膜电位△Ψm;⑤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等作用。目前对氧化砷治疗后复发的防治、砷剂对细胞传导信号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4.
诱导分化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新的方向。维甲酸作为一种分化因子,无论在体外还是在体内,均已证实能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成熟分化。国内瑞金医院等单位用维甲酸治疗23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良好效果。但是,维甲酸的作用机制远未解决。国外学者 Zylber 和 Fontana 在1985年和1986年  相似文献   

15.
维甲酸在体内和体外均已证明能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但未见反向转化,即早幼粒细胞转化为原粒细胞的报告。我院遇见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_3b型)经维甲酸(药品由上海瑞金医院提供)治疗后,原粒细胞明显增多,转化为M_2a型,  相似文献   

16.
砷剂已成功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但砷暴露会导致中毒和癌症发生。砷的这种"致癌"和"治癌"的双面生物学效应与其在细胞内甲基化代谢产物的种类密切相关。砷在体内代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无机砷甲基化是砷在动物体内的主要代谢方式,被公认为砷元素的解毒过程。近年来,对无机砷体内代谢产物甲基砷比无机砷毒性更强的报道也逐年增多。因此,了解无机砷甲基化代谢的生物学机制,有助于发现降低砷毒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诱发细胞凋亡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近年来,我国学者利用砷剂对白血病细胞凋亡原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有关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三氧化二砷以及复方青黛片(主要成分为四硫化四砷)对APL治疗均有较高完全缓解率[1-2],因此细胞凋亡已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思路,锑剂可用于黑热病的治疗[3],不同锑剂可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4].  相似文献   

18.
减量的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首先使用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获得极大成功。90年代中期砷剂治疗APL的报道逐渐增多。既往报道,传统剂量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自血病(APL)缓解率高达63.6%~93.0%,但治疗中,往往伴有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减少砷剂用量以减少治疗相关毒性正成为当前的研究方向。为减少亚砷酸治疗的不良反应,笔者对2003~2008年收治的APL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减量的亚砷酸治疗APL的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四硫化四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四硫化四砷在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cDNA微矩阵技术检测四硫化四砷作用前后NB4细胞基因表达图谱.筛选出有差异表达的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类基因,合成相应的引物,用RT-PCR方法检测口服四硫化四砷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缓解前后外周血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类基因的表达,分析四硫化四砷诱导早幼粒细胞凋亡的途径.结果:通过基因微矩阵技术分析发现,四硫化四砷作用NB4细胞有差异表达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类基因包括编码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基因(Apaf1),比值为2.910;编码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NAS-2基因,比值为0.420.RT-PCR检测口服四硫化四砷APL患者缓解前后外周血Apaf1比值2.33,caspase-9比值3.21,PNAS-2比值0.99.结论:四硫化四砷对NB4细胞的细胞凋亡效应主要涉及两个基因表达的改变:细胞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Apaf1)基因的表达上调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NAS-2基因表达的下调.APL患者PNAS-2基因表达没有明显的改变,可能与使用其他药物的影响有关.Apaf1和caspase-9表达相应的增高提示,四硫化四砷诱导APL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以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为主的活化途径,而不是通过死亡受体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三氧化二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庆宏  战榕 《医学综述》2005,11(6):531-534
三氧化二砷(As2O3)在我国有悠久的用药史,应用于治疗肿瘤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医传统方剂青黄散、十味丸等对白血病有一定的疗效,鉴定其有效成分为含砷化合物。20世纪90年代,发现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有极好的疗效,且没有严重的骨髓抑制毒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得到了极大的突破。多发性骨髓瘤(MM)是恶性浆细胞增殖性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