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激素和脂肪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认为脂肪组织是一种惰性组织,起着贮存中性脂肪、供应能量,以及绝缘、减震、调节体温、填充、固定等功能.近年来发现,脂肪组织还是一个代谢十分活跃、功能非常复杂的内分泌器官.人脂肪细胞分泌几十种脂肪因子(adipocytokrilles)及蛋白质因子[1]对全身器官系统(包括脂肪组织本身)有重要的调节功能.脂肪组织被称为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体[2].现综述部分脂肪激素和细胞因子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体脂肪移植是整形外科一个常见的手术,临床应用广泛。然而,移植脂肪的存活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ADSC)是近年来从脂肪组织中发现的一类具有多功能分化能力的干细胞。ADSC能够在自体脂肪移植中起到辅助作用,增加脂肪存活率,这一技术又叫做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术(cell-assisted lipotransfer, CAL)。本文对CAL的现状进行综述,为ADSC在脂肪移植中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脂肪组织一般分为两种:白色脂肪通常被认为是储存脂肪的组织,而棕色脂肪在外在条件的刺激下,可以燃烧产生热量。最近研究发现,在寒冷刺激下或者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处理后,小鼠皮下白色脂肪组织中会出现散在的棕色样脂肪细胞,并将这种脂肪细胞命名为“米色脂肪”。米色脂肪具有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功能,并能在两者之间转换,而且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成年人体中的棕色脂肪与这种脂肪十分类似。本文就米色脂肪研究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危险因素。另外,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脂肪细胞不仅是储存能量的器官,还可通过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纤溶酶原活性抑制因子-1(PAI-1)、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及抵抗素(resistin)等信号肽参与机体能量稳态的调节。由此,  相似文献   

5.
脑脂肪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6例长骨骨折合并脂肪栓塞伴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其临床表现均为在伤后12 ̄72小时突然出现昏迷、抽搐、躁动等全脑症状或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症状,根据临床表现为CT扫描和脑脊液检查较易与脑外伤、脑炎、脑膜炎及及血管意外相鉴别,幸存者多不残留神经系统受损症状,本文就其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脂肪组织一般分为两种:白色脂肪通常被认为是储存脂肪的组织,而棕色脂肪在外在条件的刺激下,可以燃烧产生热量。最近研究发现,在寒冷刺激下或者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处理后,小鼠皮下白色脂肪组织中会出现散在的棕色样脂肪细胞,并将这种脂肪细胞命名为“米色脂肪”。米色脂肪具有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功能,并能在两者之间转换,而且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成年人体中的棕色脂肪与这种脂肪十分类似。本文就米色脂肪研究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棕色脂肪主要功能是将化学能形式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棕色脂肪的增加和激活,可促进能量消耗并限制体重增长。而白色脂肪棕色化的米色脂肪具有和棕色脂肪相似的形态、基因表达和功能,两者与机体的能量代谢稳态关系密切。近年发现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众多调控因素,这些调控因素对于探索代谢紊乱相关的糖尿病、肥胖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促使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棕色化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脂肪干细胞对自体脂肪移植的作用,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n=2),裸鼠背部两侧筋膜下分别注入0.5mL待移植脂肪颗粒与不同浓度脂肪干细胞的混合物,脂肪干细胞浓度如下: 200μL脂肪颗粒.A组1×106、B组1×105、C组1×104脂肪干细胞,D组(对照组)注入单纯脂肪颗粒。每2周测量脂肪团块长短径观察裸鼠背部脂肪团块生长情况。6周后处死裸鼠,取出脂肪组织,称质量,H-E染色及CD31血管免疫组化染色对脂肪组织存活、脂肪细胞形态及组织血管化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脂肪团块长短径测量显示,脂肪团块均有缩小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周后,A、B、C、D各组之间脂肪组织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提示B、C、D组脂肪细胞生长良好。CD31血管免疫组化检测显示B组微血管形成情况良好。结论 脂肪干细胞浓度过高时,与脂肪组织的生长竞争导致脂肪细胞的存活率降低。受区空间容量也对脂肪干细胞混合脂肪颗粒的生长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脂肪水解是维持脂质和能量稳态、正常循环脂肪酸浓度的关键途径。脂肪水解产生的非酯化游离脂肪酸不仅是脂质和生物膜合成的必需前体物,而且还是细胞信号过程的介导因子和线粒体的能量底物。脂肪水解异常可致脂质和能量代谢紊乱,引发一系列代谢失调性疾病及相关并发症,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等。近年来关键脂肪水解酶和许多调节蛋白及机制特征的新发现根本性改变了以前对脂肪水解及其对细胞代谢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新发现表明脂肪水解产物和中间体参与细胞信号过程,并且“脂肪水解信号”在许多非脂肪组织中尤其重要。本文重点阐述近年来脂肪水解酶促机制及脂肪信号的新发现,并讨论“脂肪水解信号”与疾病的密切关系。对脂肪水解和脂肪信号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将有助于发现预防和治疗肥胖及脂代谢紊乱疾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注射器脂肪抽吸术结合肿胀技术,是90年代发展的一项新的脂肪抽吸方法,该方法具有易于掌握、创伤小、花费少、抽吸精确、所抽吸的脂肪可以注射及术后恢复快等众多优点。 脂肪注射移植是随着注射器脂肪抽吸术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好的软组织填充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重复注射,移植后脂肪组织的存活率高于其它方法。 为提高脂肪组织移植后的存活率,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近年来提出的前脂肪细胞理论及细胞培养技术,为提高脂肪组织移植后体积的维持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肉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毅中  韩玉岐 《北京医学》1991,13(2):80-81,73
  相似文献   

13.
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合称为产热脂肪,其生理作用为产热和消耗能量,激活产热脂肪是治疗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一条新途径,但无论是从来源?分化过程?生化特征?转录调控因素以及产热作用上,米色脂肪均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棕色脂肪?体育锻炼与脂肪细胞和产热过程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其可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及方式影响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的诱导分化和产热过程,且不同的运动方式对产热脂肪的代谢影响也存在争议?本文就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近年来在体育锻炼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争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普遍意识到饮食中过高的脂肪含量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多吃蔬菜少吃肉”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种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15.
林、王两个害怕变胖的女士相约在餐馆聚餐,林女士点的是番茄加意大利面,而王女士则选择火烤鸡肉伴生菜,你觉得谁的吃法既健康又能瘦身呢?如果你选择王女士,你就对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骨髓脂肪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方法共68人(男32人,女36人,年龄21~74岁,中位年龄49.5岁)纳入前
瞻性研究。1.5T MR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法(PRESS)对L3椎体进行波谱采集,计算脂肪比(FF%);同时行腰椎64排CT检
查,用定量CT(QCT)分析软件测量L3相应层面腹部皮下脂肪(SAT)与内脏脂肪(VAT)。男、女按年龄各分为两组(≥50岁和<
50 岁),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BMI、FF%、VAT及SAT≥50 岁组和<50 岁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FF%与BMI、VAT及SAT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109、0.034、-0.066,P>0.05)。女性BMI、FF%、VAT及SAT≥50岁组
和<50岁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50岁组,FF%与VAT呈明显正相关(r为0.499,P<0.05),FF%与SAT无明显相
关性(r为0.221,P>0.05);女性<50岁组,FF%与VAT或SAT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076、-0.067,P>0.05)。结论中老年女
性(≥50岁)腰椎骨髓脂肪含量与VAT关系密切,男性与年轻女性(<50岁女性)腰椎骨髓脂肪含量与腹部脂肪无关。
  相似文献   

17.
脂肪母细胞瘤 (lipoblastoma)属于错构瘤(willis) ,为幼稚的脂肪母细胞在局部增生形成 ,脂肪母细胞来源于临近小血管的内皮细胞 ,细胞中聚集有小颗粒脂滴 ,核大居中 ,随着细胞的发育脂滴变大占据细胞的主要部分 ,核变小偏离中心 .脂肪母细胞瘤临床上发生于颈部较少见 ,现就我科收治 1例左颈部脂肪母细胞瘤报道如下 .患儿 ,男 ,1岁 8个月 ,2周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有一鸽子蛋大小肿物 ,呈渐进性生长 ,生长速度较快 ,无消长史 ,无发热、乏力、厌食、烦躁哭闹 .在当地医院行彩超检查提示实质性团块 ,抗炎治疗效果不佳 ,收入…  相似文献   

18.
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1例李江源1密红翠2关键词脂肪营养障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9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6岁。母亲妊娠和分娩过程顺利。从2岁起出现全身性皮下脂肪萎缩,但无其他异常。精神体力好,智力正常,学习成绩优良。13岁开始青春期发育。父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组织工程脂肪对颗粒脂肪移植的影响。 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获取脂肪干细胞(ASCs),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组织工程脂肪。根据移植物的组成不同分为ASCs+PRP+脂肪颗粒、PRP+脂肪颗粒、ASCs+脂肪颗粒及对照组(PBS+脂肪颗粒),分别移植入裸鼠皮下,并于移植后10 d、30 d、60 d及90 d取出移植物,进行大体观察及体积测量,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变化。 结果 90 d后ASCs+PRP+脂肪颗粒组移植物质地柔软、颜色淡黄,较其它组别更接近于正常的脂肪组织,且具有更多的存活体积(P<0.05)及更好的组织学形态。 结论 运用ASCs与PRP复合脂肪颗粒能够成功构建组织工程脂肪,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修复颌面部及全身软组织缺损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脂肪注射充填术的临床应用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烧伤整形科(长沙410011)鲁青关键词脂肪颗粒,脂肪移植分类号R622以软组织凹陷缺损充填为主要目的的脂肪游离移植术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Chajchin等于1889年报告了一组以抽吸的游离脂肪注射治疗半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