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现代医学在明确其发病机制基础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完善的诊疗方案。2004年12月-2006年12月,笔者在现代医学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866)治疗UAP患者4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易发展为AMI,危及患者生命,故及时正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非常重要[1]。为进一步探讨UAP治疗的新途径,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5年4月入院的UAP患者80例,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8~72(51.6±3.8)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5…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容易发生AMI或猝死,需要积极药物治疗。2003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生脉注射液治疗UAP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的UAP患者60例,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中的有关标准。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45~81岁,平均65.3岁;其中初发性8例,恶化劳累性16例,自发性6例。B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46~83岁,平均65.7岁;其中初发性9…  相似文献   

4.
<正>本观察旨在研究宽胸稳心汤治疗气滞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UAP提供科学依据。1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2~73岁,平均56.42±8.53岁;病程3~18个月,平均8.16±1.37个月;合并高血压19例,糖尿病13  相似文献   

5.
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缓慢心律失常42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6月-2005年6月,笔者运用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缓慢心律失常患者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5例均符合现代医学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1~81岁,平均(57.4±14.2)岁;病史最短10d,最长24年,平均  相似文献   

6.
曹志多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2006-2007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1],若不及时治疗,常可导致AMI和心源性猝死。临床上我们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UAP 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UAP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UAP诊断和治疗建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 [1] ,是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出血的基础上引起的血栓形成[2 ] 。笔者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 UAP35例 ,总有效率 94 .3%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治疗情况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同期住院并符合 UAP诊断标准的患者 35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6 0 .2岁。初发劳累性心绞痛 15例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10例 ,自发性心绞痛 8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2例。1.2 治疗方法 :在常规应用极化液 硝酸甘油的基础上 ,加用肝素 6 2 5 0 U…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应用常规疗法加疏血通注射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友博制药厂生产,批号010712)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NI)的发生率,取得了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1999年3月~2000年10月入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符合WHO 1979年制定的UAP诊断标准及分类的6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48~70岁;初发心绞痛12例,恶化劳力……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1],若不及时治疗,常可导致AMI和心源性猝死。临床上我们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UAP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12月我科收治的UAP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UAP诊断和治疗建议的诊断标准[1]。并经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除外AMI。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UAP类型及并存的临床情况(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中间状态 ,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 AMI,甚至猝死。笔者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 UAP患者 32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选择 1998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UAP患者 6 4例 ,男 38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6 0 .2 5岁。入院病例均符合 1979年 ISEC,WHO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 ,并经心电图及心肌酶除外 AMI,并无严重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心脏瓣膜病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2例。常规…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是对近年来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在银杏达莫用药基础上采用通痹养心汤治疗的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19年3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UAP,共计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72±8.43岁;平均病程5.61±1.78年。对照组中男35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69±8.36岁;平均病程5.57±1.83年。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笔者应用稳斑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痰瘀互结证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UAP痰瘀互结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0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2~75岁,平均58.67±8.46岁;病程1~9年,平均3.73±1.45年。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1~73岁,平均58.30±8.29岁;病程1~8年,平均3.64±1.39年。两组一般资  相似文献   

13.
通痹冠脉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志红  张洪品 《河北中医》2011,33(9):1292-1293,1313
目的 观察通痹冠脉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抗心绞痛、降脂及降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43例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0.4 mL,腹壁皮下注射,每12h1次,持续10 d后停用,继续常规治疗10 d.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痹冠脉丸1丸,每日2次口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和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托伐他钙20 mg每晚睡前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2组hs-CRP水平均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hs-CRP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显著改善UAP患者临床症状,降低UAP患者hs-CRP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HRP)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1]。对此,笔者在现代医学诊断的基础上,对40例(78眼)HRP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获效良好,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永康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患者,共81例153眼。按随机原则由电脑程序随机分配到治疗组40例(78眼)和对照组41例(75眼)。治疗组男性23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注射液是国家级新药 ,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眼底病及内耳病的治疗。对缺血性冠心病也有肯定的疗效。我院在 1 998年8月~ 2 0 0 1年 1月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劳力性心绞痛 40例 ,经临床观察证明其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0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 ,均符合 1 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及复方丹参对照组 ,各 40例。治疗组中男 2 9例 ,女 1 1例 ;年龄 46~ 72岁 ,平均 5 9岁 ;其中 3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塞 ,8例合并高血压 ,2例合并 型糖尿病。对照组中男 31例 ,女 9例 ;年龄42~ …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研制了治疗胆石症的中药新制剂——胆腑舒胶囊,于1998年8月~2001年9月治疗胆石症患者42例,另设肝胆结石片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为胆石症,中医辨证参照《中医内科学》5版教材中关于湿热证、痰瘀证的诊断规范选择出湿热内蕴、痰瘀内阻型胆石症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胆腑舒胶囊组)42例,男10例,女32例;年龄(43.28±7.38)岁;病程(5.4±1.57)年;其中结石横径≤0.5cm 7例,0.5~1cm 18例,>1cm 17例。对照组(肝胆结石片组)30例,…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3例,获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44~65岁;病程1~16年;劳力性心绞痛37例,自发性心绞痛12例,心梗后心绞痛4例;合并高血压病45例,高脂血症30例,2型糖尿病12例;伴心律失常9例,左心衰竭5例.对照组47例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42~70岁;病程1~16年;劳力性心绞痛33例,自发性心绞痛11例,心梗后心绞痛3例;合并高血压病40例,高脂血症27例,2型糖尿病15例;伴心律失常11例,左心衰竭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冠脉造影显示,UAP患者的QT离散度(QTd)明显大于SAP”’。笔者观察了中药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QTC离散度(QTCd)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4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52~76岁,平均56.1岁。按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和诊断标准”’,属初发劳力型心绞痛4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8例,自发型心绞痛12例。全部病例均具备:①无心房颤动或扑动;②无左束支或右束支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芎饮治疗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87例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参芎饮,比较两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