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儿童心理行为障碍诊断上的应用。方法36例经Video-EEG监测后诊断为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患儿,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儿在Video-EEG监测期间均至少有一次临床发作,同步脑电图记录未见癫痫波发放,结合病史诊断为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结论Video-EEG在儿童心理行为障碍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涛  成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4):620-620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其发病率较高,呈慢性病程,是神经系统及其需要临床康复介入的重要疾病之一。根据Poser(1983)MS诊断标准,将本组临床确诊的40例MS临床表现特点及电生理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0例帕金森病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帕金森病(pa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疾病,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面具脸为主要表现,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易与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相混淆。MSA是一组散发的、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包括散发的橄榄桥脑小脑萎缩、Shy-Drager综合征和纹状体变性3种亚型。临床症状复杂,尤其在发病早期,与PD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标本病理诊断结果分析LEEP术临床实际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分析本院病理科2009年LEEP标本病理诊断结果与临床治疗目的的相符性。结果 1341例LEEP标本病理结果中慢性炎1155例(86.1%),其中155例临床诊断为宫颈糜烂的病例中仅13例病理诊断伴有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186例(13.9%)。结论 LEEP术适用于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活检异常或宫颈HPV感染病例的治疗和病理取材。从病理角度来看,LEEP术用于治疗无前述情况的宫颈炎和假性糜烂是有害无益的,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电生理检查在格林—巴利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春华  时苗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3):1976-1976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为探讨电生理对GB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对1995年以来收治的32例确诊为CBS患的电生理检查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电生理改变特点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F波异常率大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电生理动态观察显示,临床症状恢复较电生理恢复快,MCV恢复较SCV恢复快。肌电图(EMC)出现自发电位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肌电图(EMG)是临床神经电生理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目前公认为是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延伸,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肌肉病及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客观检测手段.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基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尚不能取而代之。现将EMG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近年的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体肌纤维传导速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二头肌的肌纤维传导速度(muscle fiber conduction velocity,MFCV)测定对于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肌肉损害的判断。方法:实验于1987-04/2000-03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完成。参照Chino 1984年介绍的方法,对98例皮肌炎患者和59例多发性肌炎患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进行了肌纤维传导速度测定。结果:发现此类患者在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时,MFCV均较正常人减低,测得此两类患者MFCV为(3.59&;#177;0.57),(3.50&;#177;1.66)m/s。经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MFCV则逐渐至正常.为了进一步探讨MFCV对肌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价值,以肌病组与正常人组、失神经损害疾病组、一般神经系统疾病组(即头痛、失眠等)对照MFCV测定并进行了肌皮神经潜速率测定以除外神经损害因素。结论:MFCV可作为协助肌源性疾病诊断的一项指标,且可将此检查作为治疗效果的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8.
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腕管综合征患者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测定,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对照。结果:腕管综合征20例(29%,20/70),其中单纯性腕管综合征14例(70%,14/20);无症状者12例(60%,12/20),电生理检查显示双侧正中神经腕-指间损害13例(65%,13/20),单侧损害7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及运动末端潜伏期异常者11例(55%,11/20)。轻、中度损害15例(75%,15/20),重度损害5例(25%,5/20)。结论:糖尿病腕管综合征以无症状为特点,应用电生理检测手段,早期发现亚临床腕管综合征,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5例诊断为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curopathy,MMN)的病例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进行研究,并就诊断易混淆的问题进行讨论。方法:行肌电图检查,以ELISA法检测血、脑脊液抗GMl抗体,5例病人行排肠神经活检。结果:上肢起病7例,下肢起病8例,肌无力以肢体的远端为重,与肌萎缩并不平行。4例病人血抗GMl(IgM)抗体升高。所有病人均有运动传导阻滞。病理为不同程度髓硝脱失,有轻度或散在的轴索变性。结论:结果表明MMN为免疫介导的脱鞘性周围神经病,有特征性的运动传导阻滞(CB)。CB的诊断标准和判断的准确性对MMN的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神经传导和F波的变化以及单纤维肌电图(SFEMG)的异常,探讨定量肌电图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MUP)多项参数对ALS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LS患者60例和体检的健康者55例(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定量肌电图检查和常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测定。结果:MUP参数对ALS诊断以面积、时限、大小指数最敏感;多相波敏感性较差;自发电位敏感性小于MUP参数。ALS运动末端潜伏期(DML)延长和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下降,F波出现率下降与肌萎缩有明显关系,ALS在SFEMG表现为颤抖增宽和出现阻滞,纤维密度明显增高。结论:肌电图、单纤维肌电图、神经传导、F波检查可在无明显临床症状时即发现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对ALS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心电图检查为目前临床诊断心律失常较为精确的方法,可反映心肌受损(包括炎症、缺血劳损等)的程度,尤其对心肌梗塞的诊断,定位及演化阶段的判断价值很大.从电生理的角度来反映心房、心室的肥大,对心包类有辅助诊断价值,可反映急性期至慢性期的演变过程,对外科手术.尤其是心脏手术,用以观察心脏电生理变化.从而及时地预防和处理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孙文娟  候玉枝 《临床医学》1990,10(4):168-168
我院小儿科自1989年9月~1989年10月先后对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病脑)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发现 BEAM 对病脑的诊断,观察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判定有很大帮助。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0例。住院病人16例,门诊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脑电生理检测技术、新型检测仪器及软件已成为脑部某些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而脑电地形图就是直接显示脑组织时空定位、定量的高敏技术。近10年来,它已经发展成神经科不可缺少的诊断技术,至今我科已做脑电地形图18236例次;现参考有关文献结合实践体会,对脑电地形图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临床电生理研究的深入,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对于有创检查,需高而精的技术与设备;而无剖检查虽简便,但在临床上也不易普及,为此许多学者致力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线索的探讨,目前多数PSVT通过常规心电图可推断出其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患的临床、电生理特点,评价电生理在诊断SCD的价值。方法:收集33例解放军医院临床确诊的SCD患临床资料。28例测血浆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所有患行肌电图、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查,11例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6例行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采用美国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所有针极肌电图均正常,运动神经传导异常32根,感觉神经传导异常52根,胫神经SEP异常58侧,VEP异常14侧,BAEP异常5侧。血浆维生素B,:低于正常21例,叶酸低于正常7例。经统计学处理病程与神经系统损害程度相关系数pearson=0.036,P=0.84,无明显相关。红细胞比容与神经系统损害程度相关系数pearson=0.395,P=0.023。结论:临床诊断SCD要综合各项实验室检查,而神经电生理对SCD的病变部位的判断、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均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健康成人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nerveconductionvelocity,SCV)的正常值,为诊断周围神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健康志愿者40例,年龄22~53岁,男女各20例。分别检测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神经MCV和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胫神经SCV。分析指标包括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nerveconductionvelocity,NCV)。结果:NCV在正常人男女之间、左右侧肢体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慢。结论:NCV检测是周围神经病的重要诊断技术之一,而正常值的确定是临床诊断的前提。不同年龄组应采用各自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患者电抽搐治疗后的远期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电抽搐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的远期疗效与是否伴有妄想的关系。方法: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和分类手册第2版修订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40例,其中有妄想25例(妄想组,其中1例随访中脱失,纳入分析24例),无妄想15例(非妄想组),两组患在ECT治疗后的第6和第12个月进行随访研究。结果:在ECT治疗后的第6和第12个月,妄想组的复发率(12%和21%)低于非妄想组(53%和73%),差异有显性(X^2=2.720,3.696;P=0.013,0.002)。结论:抑郁症患的ECT术后复发与其是否伴发妄想内容有关,其总复发率稍高于预期值。  相似文献   

18.
脑电图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脑电图构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HSE患者的脑电图,并与CT、MRI和临床结局进行对照。结果CT、MRI和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53.8%、66.7%和92.3%。异常脑电图构型:弥漫性慢波16例,额颞区慢波5例,周期波5例。结论脑电图检查有助于HSE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9.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电生理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齐连生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70-2371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是周围神经的慢性复发性疾病,也称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其发病率远低于急性炎症性脱髓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收集近5年来收治6例CIDP病例,总结其临床和实验室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电生理学与影像学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1996~2002年急性脑梗塞120例,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脑CT、检查结果及他们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作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